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八方张金亮(张金亮方寸之间)

八方张金亮(张金亮方寸之间)石质印的材料源于福建寿山。2018年的春夏之交,受厦门市林先生之邀,小游南闽,武夷山品茶,鼓浪屿泛舟,东山寺拜佛,三坊七巷读史,一路下来十分惬意。在福州市逗留期间,有意识地去了一趟寿山村,在那里捡到了一块不规则的小石头带了回来。这块小石头颜色红白参半,形体上尖下圆,质地浑厚圆润。它不是真正的寿山石,但又经过了那一方山体的浸润造化,加工成一方印章还是称职的。我带着小石头找了几个刻印高手,他们表示只会刻印,不会加工印章。要想把小石头加工成印章,只有自己动手了。我的业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喜欢文学阅读,有时搞点创作,诌及句不伦不类的歪诗,写点散文随笔;喜欢书法,闲暇之时,乐于临池;爱好运动,尤喜打乒乓球健身;热爱大自然,适逢周末,驻足清流碧溪,放伦垂钓,足以快慰疲惫的心灵。不知是哪一根神经把我的这些热点连缀在了一起,“诗、书、球、鱼”进入了思维空间。不妨在这四个点上做文章,思来想去,找出了四个同音

八方张金亮(张金亮方寸之间)(1)

张金亮,别号多元居士,曾任中共单县县委常委、单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单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爱好文学和书法。退休后主持编纂了《单县文化丛书》、《乡士恋歌》、《润物细无声》、民国版《单县志》(校点重印) 、《山东尚舜化工志》等书。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湖西作家》顾问。

方寸之间

文/张金亮

我有两方书法闲章,一方是陶质白文印,另一方是石质朱文印。陶质印是一尊静谧含笑的小佛,石质印更像一头憨态可掬的小熊。

我学写字属于业余爱好 起初是为退休以后找活干,现在是自乐其中,以此打发暮秋时光。写字的水平仅仅是初级阶段而已。基本功尚未打好,字外的其他功课自然用力也少,对于印章知识的了解,更是孤陋寡闻,不知其中奥妙。

十几年前的一个国庆节长假,西冷印社会员、中国当代陶印制作大师吴承坤先生来单,几个同道相邀小聚,席间自然说起了书法印章。吴先生渊博的印学知识令我受益匪浅,几个同道也相机说求吴先生为我刻一方印章,并得了吴先生的首肯。吴先生是制印大师,他能爽快地答应为我这个不入流的涂鸦者刻印,是让我始料未及的。当吴先生问我刻什么内容时,我一时卡壳了,不好意思地说:“让我琢磨一下吧!琢磨好发给你”。

我围绕着闲字做文章,于是脑海里蹦跶出了“幵山逸夫”、“慕贤寻踪”、“浮龙渔樵”之类的词汇。因为那几年我一直与这些地方打交道,2007年建幵山公园,2009年建湖西公园,2015年参与浮龙湖开发,其地域文化因子已根植到了灵魂中,遇到适宜的土壤就想发芽。这些文字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我的个性特色,作为闲章的内容未尝不可,但沉淀过滤几天之后,感觉味道不足,尤其与书法没有丝毫联系,似有庸俗之感。

八方张金亮(张金亮方寸之间)(2)

我的业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喜欢文学阅读,有时搞点创作,诌及句不伦不类的歪诗,写点散文随笔;喜欢书法,闲暇之时,乐于临池;爱好运动,尤喜打乒乓球健身;热爱大自然,适逢周末,驻足清流碧溪,放伦垂钓,足以快慰疲惫的心灵。不知是哪一根神经把我的这些热点连缀在了一起,“诗、书、球、鱼”进入了思维空间。不妨在这四个点上做文章,思来想去,找出了四个同音字,“斯、术、求、愚”。“斯术求愚”四字一组合,灵感之门顿然洞开,这不正是我对书法追求的浅显认知吗?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只有以虔诚之心,像傻子一样,如痴如醉地不懈追求,多花些笨功夫,不搞花花俏,也许才能悟出真谛。书法闲章的内容贵在新颖体己,就像自己的便装行头,可体舒适才精神。我这方“斯术求愚”的闲章不会落入哪位名家高手的窠臼吧!

石质印的材料源于福建寿山。2018年的春夏之交,受厦门市林先生之邀,小游南闽,武夷山品茶,鼓浪屿泛舟,东山寺拜佛,三坊七巷读史,一路下来十分惬意。在福州市逗留期间,有意识地去了一趟寿山村,在那里捡到了一块不规则的小石头带了回来。这块小石头颜色红白参半,形体上尖下圆,质地浑厚圆润。它不是真正的寿山石,但又经过了那一方山体的浸润造化,加工成一方印章还是称职的。我带着小石头找了几个刻印高手,他们表示只会刻印,不会加工印章。要想把小石头加工成印章,只有自己动手了。

我想把小石头加工成一方朱文印,与陶质的文白印配对使用。既然是一对印章就要有许多相似之处,尺寸大小、几何形状、印纽造型、印文内容等。几经把玩审视,我发现了“龙眼”,因为小石头的颜色是上红下白,就利用红色的部分做成一个小熊的头像。这一灵感来源于陪着小外孙看少儿节目“熊大熊二”,熊大皮毛的那种棕红色,与小石头上的红颜色十分相似,也于楮红色的陶质印一致,若能按熊大的模样,巧妙利用红白空间,做一个“熊崽卧雪”印纽,堪可与陶质印的小佛媲美。

方案确定后,我买了钢锯、钢锉、刻刀、凿子、砂轮、砂纸、毛巾、鸡皮布等工具,开始慢慢加工。虽然没有学过雕塑,但自信比着葫芦画葫芦能成。先在小石头上定了许多点和线,用钢锯截去多余的部分,留足加工印章的精华,运用锉、切、剐、刻、凿等多种手段,做出了雏形,用砂纸一遍又一遍地打磨,用毛巾一遍又一遍搓擦,最后用鸡皮布抛光,用润石油保养。一时间弄得整个办公室石粉飞扬,弥浊不堪。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过六七天的废寝忘食,我自制的印章居然成功了,心中自然充满了快慰。

八方张金亮(张金亮方寸之间)(3)

印坯成型了,刻什么内容呢?最先想到的是“闽山来客”,因为它来之千里之外的闽山之中;“熊崽卧雪”在设计时已经初漏端倪,寓意他的造型意境;最后灵发了“自磨成器”,既有对此方印章制作的直白告示,也有对书法学习的浅显体悟。书法需要天分,需要导师,但更需要自磨。三者合而为一更好,但多数人不具备条件,业余爱好者主要靠悟性、韧性和自磨。经过反复斟酌,我选择了“自磨成器”,也许它更符合原生态的创作本义,更符合书道。敲定印文后,由苗贵良先生在北京宋庄找民间高手以大篆阳文镌刻成印。

两方印章,一陶一石,一阴一阳,一佛陀一生肖,质地不同而文相近,造型相异而意相亲。摆上书架、书桌像两个活泼生灵,衔泥钤印,朱白相间,靓丽和谐,自然成趣。细品印文,即使不了解其中的故事,也能从书法的角度去体悟认知。方寸之间传递的是心有灵犀,这也许就是文化的魅力。

2021年11月张雪音堂

八方张金亮(张金亮方寸之间)(4)

图片来自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