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门前有路有何说法(农村俗语门前一棵柳)

大门前有路有何说法(农村俗语门前一棵柳)文人墨客喜欢杨柳,杨柳枝送赠送离别之人,在唐代就很盛行,表示离别之情,杨柳又是情思缠绵的常见意象,历代文人名篇佳句数不胜数,可以说俯拾即是, 下面例举一些:柳树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说法。比如说,过年的时候,准确地说,除夕那天和大年初一那天,农村人家最忌小孩打破碗。其原因就是家有老人去世后,出殡时,用来祭奠老人的碗要摔碎,筷子要扔掉。乡村人家,即便是平时,也忌打破碗,或忌筷子落地。一到了过年这个节点上,父母就反复叮嘱,手里的碗筷要拿好,千万别掉到地上去了。然而,小孩好动的天性往往会让大人们防不胜防,一不留神,手里的碗筷就掉到地上去了,碗也就碎裂成数片。按乡村习俗,除夕那天和大年初一那天是不能打骂小孩的。碰到这样的情况,往往利用语言技巧,禁忌之事变为吉利的事,父母马上就说:“岁岁发,岁岁发!”,“碎”谐音“岁”。也有的地方说:“打发打发,越打越发!”一件令人非常忌讳的事,通过父母的嘴,立马

一位长年研究中国文化的日本学者叫野崎诚近,他撰写了中国传统吉祥画一书,书名为《凡俗心愿》,他在此书的序言中写道:

“我们日本人认为中国是文字国家,只觉得汉字是用眼睛看的文字。而对中国人来说,汉字时时也是需要用耳朵去听的文字。声音是中国文字中上不可忽略的要素……”

大门前有路有何说法(农村俗语门前一棵柳)(1)

中国民间吉祥画与吉祥话同为一类型,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吉祥画是通过图画的方式来寓意吉祥,而吉祥话则是通过语言的方式来表达吉祥。比如,事事如意。事事,画中为两个柿子,如意,画中有如意的玉器,也有祥云。同样,在语言中,种柿树、送柿子,寓意就是事事如意。这其中都是取“柿”谐音“事”。

在我国乡村文化中,人们交流所说的语言,包含诸多的传统文化要素,这些文化要素,在现代年轻人看来,类似如迷信,也有人确实视之为迷信。殊不知,人们的语言之间隐含着种种“凡俗心愿”,一种趋利避害的心理,以及对生活的美好的愿望而已。

比如说,过年的时候,准确地说,除夕那天和大年初一那天,农村人家最忌小孩打破碗。其原因就是家有老人去世后,出殡时,用来祭奠老人的碗要摔碎,筷子要扔掉。乡村人家,即便是平时,也忌打破碗,或忌筷子落地。

一到了过年这个节点上,父母就反复叮嘱,手里的碗筷要拿好,千万别掉到地上去了。然而,小孩好动的天性往往会让大人们防不胜防,一不留神,手里的碗筷就掉到地上去了,碗也就碎裂成数片。按乡村习俗,除夕那天和大年初一那天是不能打骂小孩的。碰到这样的情况,往往利用语言技巧,禁忌之事变为吉利的事,父母马上就说:“岁岁发,岁岁发!”,“碎”谐音“岁”。也有的地方说:“打发打发,越打越发!”一件令人非常忌讳的事,通过父母的嘴,立马圆成了一件吉利的事,全家皆大欢喜,谁也不去联想一些不吉利之事了。

大门前有路有何说法(农村俗语门前一棵柳)(2)

农村俗语“门前一棵柳,金银财宝往家走”,也充分体现了这种乡村语言艺术,更体现了乡村人们的“凡俗心愿”。

柳树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说法。

文人墨客喜欢杨柳,杨柳枝送赠送离别之人,在唐代就很盛行,表示离别之情,杨柳又是情思缠绵的常见意象,历代文人名篇佳句数不胜数,可以说俯拾即是, 下面例举一些:

“那堪傍杨柳,飞絮满邻家”。”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然而,杨柳在乡村传统文化中,却是人们最容易产生联想的禁忌之物,并有一系列的禁忌民俗。比如“前不栽桑,后不栽柳”,“生不睡柳,死不睡杨”等。 柳树不宜用作建房材料,柳树不宜在庭院周围栽种,因为“柳”谐音“流”,意味家财会流走,难以聚集。如此等等。

大门前有路有何说法(农村俗语门前一棵柳)(3)

乡村忌讳柳树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柳树的枝条用作丧事和上坟物品。如乡村的哭丧棒、抬棺用的木棒、上坟插坟头用的木棍等,都是用柳枝做成的。乡村一些禁忌习俗,有很大一部分的来源与丧事相关,事实上就是与“死”相关事物,最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也就是因为如此,柳树在乡村视为“阴木”,被列为五大“鬼木”之一。

然而,“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我国的乡村民俗特点既有地域性,也有多样性,不同的地方,风俗不一样。“门前一棵柳,金银财宝往家走”这句农村俗语,在一些房屋周围忌讳栽种柳树的地方,怎么讲也讲不通,但在另一些地方则一点问题也没有,且认为栽种柳树很好,既是吉祥之树,又可美化庭院风景。

比如北方的大多数乡村(不是全部),把“柳”的读音与“流”的读音联系起来,所联想的是“流走”,即家财难聚。再加上北方乡村,尤其处在平原地区的乡村,大多用柳树枝条做哭丧棒等丧事用品,因而在庭院周围栽种柳树,是一件比较忌讳事,更不用说在房屋的前面栽种了。

而在另一些乡村,比如南方的一些乡村(不是所有的地方),因并不忌讳庭院周围栽种柳树,因为这些地方把“柳”的读音与“留”的读音联系起来,在这些地方乡村,人们的联想之中,“柳”寓意“留”住家财,也就是说家里能聚财。也有人把“柳”和“流”联系起来,但不是“流去”,而是“流进”,寓意钱财就像流水一样进到家里来。

大门前有路有何说法(农村俗语门前一棵柳)(4)

在乡村,庭院周围和庭院内栽种同样一种树木,因地方习俗不一样,说法不一样,这种例子有很多,下面再举两个读者比较熟悉的例子。

桃树是古代做桃符的材料。桃符是现在对联的原型,也就是说对联是由桃符发展变化而来的。古俗认为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荆楚岁时记》说:“(正月初一)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四民月令》说:“桃者,五行之精,厌伏邪气,制百鬼也。”

南方地区大多乡村,至今沿用古俗,不仅庭院的大门和堂屋门的门闩及门闩架要用桃木制作,庭院前及周围喜欢种桃树。而北方一些乡村,房前忌讳种桃树,主要是“桃”与“逃”同音,认为家里的钱财会“逃”走,家里难聚财。

桑树是旧时乡村的主要经济作物,南方人讲究“屋前开塘,屋后种桑”,不仅是屋后可开拓桑园,凡是房屋周围的空坪隙地都可种桑树,包括房屋前面,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北方则有“前不栽桑,后不栽柳”之说,主要是“桑”与“丧”谐音,因而忌之。

大门前有路有何说法(农村俗语门前一棵柳)(5)

古代一些俗语,体现了一种凡俗,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如果硬要探究其中的道理,是很难说清楚道明白的。

比如,春节期间,到别人家里去拜年,有的地方喜欢高声喊到:“恭喜发财!”如果硬要说,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谁能说清楚么?难道你喊一声恭喜发财,人家就真的发财了?还有到车站码头送别亲人和朋友的时候,人们习惯说一声“一路平安”,到医院看望病人时说“早日康复”,送儿子高考时说“金榜提名”,如此等等,寄托的是人们一种美好的心愿和对别人的美好祝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