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为线索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九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以物为线索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九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前置学习教学目标2、31.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感知经典人物的个性符号;2.通过寻读,引导学生品味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映衬关系;3.探究人物个性的展现方式。
【执教者简介】张小燕,四川省德阳中学校语文教师。获2017年全国初中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
【执教年级】九年级
【群文议题】经典人物——古典小说中的人物个性符号
【群文篇目】《借东风》《唐僧不识妖精》《宋江执着受招安》《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感知经典人物的个性符号;
2.通过寻读,引导学生品味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映衬关系;
3.探究人物个性的展现方式。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2、3
【教学过程】一、前置学习
1. 快速阅读,提取关键信息,分清并列举出文中涉及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2. 重点阅读四篇文章,勾画能体现主要人物性格特征的词语、语句或语段。
二、课堂教学
(一)由“符号”导入本课议题
符号,是约定俗成的用来指称某对象的标志物。例如,红绿灯是交通规则的符号;中国的紫荆城是中国古代政治皇权的符号;鸽子是和平的符号……符号,是意义的承载,即精神意义;同时它也具有能够被感知到的客观形式,即感知材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总的来说,符号就是一种标记或是一种象征。
(二)师生研讨
1. 预习成果展示
学生活动:填表梳理整合,列举四篇文章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2. 老师在学生填表基础上,将《借东风》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带回”原文,引导学生作进一步分析:
(1)诸葛亮的性格特征(鼓励学生敢于为经典人物勾画合适的个性符号)
(2)引导学生找出和品读次要人物言语和反应的语句,充当次要人物。老师及时提问:写诸葛亮借东风,为何要着墨于这些次要人物?有怎样的作用?
在此环节基础上带出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衬托作用。
(3)鲁迅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请在文中找到鲁迅说这句话的证据,然后解析说诸葛亮“近妖”实则采用了哪一种方式来形容诸葛亮的智慧。在这一环节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对诸葛亮的智慧进行的“近妖”式的描写实则使用了夸张的方式。
(三)小组合作
分三个大组(组内四人一小组)讨论完成个性符号、方式和关系的探讨,各小组确定好发言人,展示其讨论成果。
学生活动:小组发言人在发言时,需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说出其个性符号、方式的由来。做到“千说万说”不离文本。
教师引导:作者就是通过夸张、前后对比、动作语言描写等方式为读者塑造了这么一个个血肉丰满、个性突出的经典人物。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及其行为方式成就了其个性符号。
(四)课堂小结
教师结语:经典需要品读,古典小说的作者已逝,但他们塑造的经典人物却永久地存活在世上。每一个经典人物或是他们自身的写照,或是他们希冀的寄托,又或是他们对现实的批判。所以,经典人物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需要我们慢慢品味。
三、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经典人物——古典小说中的人物个性符号”议题下的四篇小说,分别选自《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这几部古典小说源远流长,一个个人物在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中得到最鲜活地呈现。诸葛亮、唐僧、宋江和刘姥姥……这些人物的魅力实则是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他们甚至成了某一类人物的形象符号。《借东风》有多处周瑜和鲁肃对孔明言语行为的反应;《唐僧不识妖精》反复写到孙悟空对妖精的嫉恶如仇和妖精的阴险狡诈;《宋江执着受招安》多次表现了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人对“招安”的态度;《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写贾府众人用不同方式戏谑刘姥姥。这几篇文章都是以次要的人物衬托主要人物,他们之间有着紧密的映衬关系,然而在人物个性展现上所用的方式又各有异同。因此,在文本使用上,主要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再对文本内容加以梳理整合,引导学生勾画出几位人物的经典个性符号,了解衬托手法的妙处,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章在人物个性展现上所用的不同方式。
所以,让学生在节选的有限的故事情节中勾画出人物的个性符号,探析塑造鲜活人物的艺术手段和巧妙方法,比较之后能够整合,是我们这节群文阅读课要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