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包饺子记录(我上海的同学包了饺子)
大学包饺子记录(我上海的同学包了饺子)我那位同学时间用得好。你别不以为然,在时下的上海,还真有可说的地方。我之所以还要提到当下的上海,是因为我同学,我们老家同一个县,他在上海工作,前两天发了朋友圈,晒了自己包的饺子。我觉得这个事情有说头,就说说。有人说,不就吃顿饺子嘛,过去日子不好过的时候,谁家过年都还要吃顿饺子;现在日子好过了,谁家还不是想吃饺子就吃饺子,这有啥好说的。
要说当下的舆论热点,那非上海莫属了。上海成为舆论热点是因为新冠疫情。
上海疫情发展已经有一个多月时间了,上海舆情也从开始的防疫策略和技术的争论,发展成为一场斗争。
舆论热点既是流量也是陷阱,很多人冲着流量去想蹭一蹭热点,其实不知不觉中掉进了陷阱,被人带了节奏,跟着瞎吆喝。
我不谈疫情,也不蹭热点,因为我坚信“动态清零”总方针,相信当前的防疫部署是科学的,最终也是管用的。
我之所以还要提到当下的上海,是因为我同学,我们老家同一个县,他在上海工作,前两天发了朋友圈,晒了自己包的饺子。
我觉得这个事情有说头,就说说。
有人说,不就吃顿饺子嘛,过去日子不好过的时候,谁家过年都还要吃顿饺子;现在日子好过了,谁家还不是想吃饺子就吃饺子,这有啥好说的。
你别不以为然,在时下的上海,还真有可说的地方。
我那位同学时间用得好。
包饺子可是个费时的活,和面、剁馅、擀皮,光准备工作就需要很长时间。
那位说了,你这不是废话吗,上海现在封着呢,大家都在家里呆着,这时间还有什么用得好不好的。
都呆在家里是没错,每天的时间都一样也没有错,可是这时间怎么用却不一样。
你要是用来报怨,那你就只能落一身怨气。
你要是用来骂人,今天骂这个明天骂那个,骂完之后可能还不解气,那骂人的话恐怕也只能入了自己的耳朵。
你要是用来跟风,被人带了节奏,不仅是中了计,还难免有脑残嫌疑。
你要是用来包饺子,既可享受劳动过程又可享用中华美食,身心俱爽,这居家的日子还有点滋味。
我那位同学不仅有面,还有馅。
我也是吃过南北方几个地方饺子的人,最怀念、最好吃的还是老家的饺子。
老家的饺子馅好啊,咱不说肉的,咱就说素的,那馅的食材之丰富无处可比。
老家的素馅饺子要有韭菜、香葱、粉丝、鸡蛋、豆皮、馓子,少一样都不是家乡的味。
身在异地,既是自己动手包饺子,那还不得包个家乡的味道,否则也对不起这份手艺。
不过就时下的上海来说,日常生活物资保障上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想凑齐这么多食材估计有难度。
物资短缺是客观存在,饺子的味道却是主观感受。
我在长沙经也常去住处附近河南人开的小店吃水煎包、喝胡辣汤,从那里找寻品味家乡的味道。
确切地说,区别还是有的,但你把客观因素考虑进去,再仔细一咂摸,那味道就越来越近。
那种思念之情得以满足的感觉,那种美好回忆被唤醒的体验,就是家乡的味道。
口腹之欲为“色”,心灵抚慰才是“空”。
我那位同学包的饺子是有馅的,那“馅”就是家乡的味道。
我那同学终究是个有格局的人。
同学是北大高材生,向来忠厚踏实、谦逊低调,早已成长为大型央企的业务骨干。
和许多中年人一样,他很少在朋友圈中晒东西。
但这次上海疫情,许多不发朋友圈的人发了朋友圈;许多爱发朋友圈的人变了调调。
有些权贵富豪暂时失去了特权,与普通市民一起排队就医、一起网上抢菜,心里不爽,就把不满之情写在脸上、挂在网上。
有些文化名流在别人遇到苦难时,居高临下、喋喋不休地教训人,当苦难轮到自己身上时,就换了一幅嘴脸,人格立马分裂。
有些资本大鳄无视民生艰难,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企图趁机大发不义之财,吃相极为难看
我同学有温情。
居家隔离就暂时放下社会身份,回归家庭本位。
为人父的榜样,在一顿饺子上亦有所体现。
意外随时会到来,要学会从容面对,泰然处之。
劳动成果最珍贵,自己动手包的饺子吃起来会格外香。
适应能力很重要,不能光知道吃香喝辣,也要学会吃糠咽菜。
我同学有格局。
他这顿饺子包的是饮食文化、吃的是家乡传统、品的是人生百味。
他这个朋友圈传达的是乐观情绪、是情怀担当,希望看到人越多越好。
祝愿同学安好!祝愿上海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