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弟弟请你把我忘掉(谢谢你爱我亲爱的弟弟)
亲爱的弟弟请你把我忘掉(谢谢你爱我亲爱的弟弟)一起上学的小伙伴虽然都只是一群懵懂顽童,却也懂得恃强凌弱。我4岁多上了幼儿园,是班里年龄最小的一个。3岁那年,弟弟已经开始保护我 很小的时候,弟弟就开始保护我了。
文 | 凝露无声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有人说,拥有一个亲哥哥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为他会保护你,照顾你,并且还会让着你,宠着你,你的一生都在哥哥的呵护下长大。
我没有哥哥,却享受了以上全部待遇。
我有一个弟弟。
3岁那年,弟弟已经开始保护我
很小的时候,弟弟就开始保护我了。
我4岁多上了幼儿园,是班里年龄最小的一个。
一起上学的小伙伴虽然都只是一群懵懂顽童,却也懂得恃强凌弱。
不知道是不是我看起来最瘦弱的原因,班里一个高高壮壮的女孩经常把我堵在墙角任意欺负。
那时候,我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哭着回家找妈妈。
记不清为什么,有一天我上学,弟弟也跟着去了。
那个强壮的女孩看到我,照例一脸凶相地要找茬,我照例无助而惶恐地边躲边哭。
这一幕被弟弟看见了,小小的他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他随手抓起一根棍子,跑到那个足足比他高出一头的女孩面前,卯足了力气一棍子砸在她头上。
砸完了,弟弟转身就跑,跑出好远才敢回头看看,那女孩已经捂着头蹲在地上大哭起来。
后来那女孩再也没有欺负我,那年弟弟还不满3岁。
重女轻男,弟弟从小被我横刀夺爱
小时候家里穷,因为我从小体弱多病,父母总是尽可能地买稍微好些的食物给我。
我每天喝奶粉、吃鸡蛋,偶尔能吃点稀罕的肉食和糕点。
而小小的弟弟总是一边眼巴巴地看着我吃,一边大口大口地喝下他碗里永远不变的棒子面粥。
说来也怪,母亲精心喂养我,我却仍然弱不禁风,黄瘦得像一根豆芽菜。
弟弟不满周岁就跟着母亲喝粥吃咸菜,却壮实得像一头小牛犊,虎头虎脑的,人见人爱。
我病弱,但是安静乖巧。
父亲很喜欢我,他总爱把我放在他的膝盖,用树枝在地上比划着教我认字,用抑扬顿挫的好听的声音教我背古诗。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偏僻乡村,我5岁之前就认识几百个字,会背上百首古诗词,上学后每年都会拿几张奖状回家。
我是父亲的骄傲。
父亲把满腔的爱都给了我,没有太多的剩余给弟弟了。
弟弟不像我,他每天和村子里的小伙伴一起在街上疯跑,晒得满身黧黑,上树掏鸟、下河摸鱼是他的拿手本事。
弟弟最讨厌上学,一看到书本他就愁眉苦脸,一首诗背3天还是记不住。
父亲很生气,慢慢地,父爱的天平更加严重地倾斜到我身上了。
我们慢慢长大,父母对我的偏爱有增无减。
有一年中秋,家里难得吃顿肉。
饭桌上,爸爸和妈妈轮番把最软烂可口的肉夹到我碗里,我的碗里很快堆成了小山,奶粉和糕点照例是只给我自己的。
一旁的弟弟呆呆地看着,忽然流下眼泪,他的碗里什么都没有。
我知道,比起那几块肉,弟弟更渴望的是父母给我的那份浓郁的爱。
有时候就是这样,在一个家庭里,病弱的孩子得到父母更多的爱,健壮的孩子似乎理所当然地应该更懂事、听话、不争宠。
但是做父母的似乎忘记了,他也只是个孩子。
有一个弟弟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不到10岁,弟弟就已经是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了。
因为父亲不擅长农活,母亲总是带着我们姐弟下地。
我当然只是打打下手,而弟弟却早早学会了为母亲分忧。
每到农忙时节,弟弟就扛着比他还高出一大截的农具,和母亲一起播种、施肥、浇水、收小麦、掰玉米,早早取代了父亲的位置。
母亲一直感叹,那些年多亏有弟弟。
我上了初中,身体依旧病弱,连骑自行车上学都很吃力。
等到弟弟也上了初中,他就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了接送我的任务。
那些年,一个个风轻云淡的日子里,我坐在弟弟自行车的后座上,看乡间小路两侧的杨树叶子被风吹得哗啦啦地响着向后退去。
这一幕,成了我青春岁月里永不退色的风景。
我上高中,弟弟已经高我一头。
每到学期末,我一个电话打回家,弟弟就骑着摩托车去县城接我。
他把我的书本、被褥、生活用品麻利地打包整理好,连同我一起,用摩托车载回家。
渐渐地,看到弟弟的身影,我就觉得莫名的安心。
藏在30元钱里的爱
弟弟越长大,就越不喜欢上学。
15岁那年,他倔强地辍学去打工了。
没有学历,没有背景,没有一技之长,甚至还没有成年,可想而知,弟弟能找到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工作。
他去了一家加油站,每天工作12个小时,经常上夜班。
赶上交接班,他要连续工作24个小时。
有一次弟弟实在忍不住困意睡了过去,满脸油腻的领班发现了,他对弟弟连吼带骂,还要扣罚50元钱。
年轻气盛的弟弟愤而辞职,整整一个月,他只拿到150元工资。
后来,弟弟学做电气焊,高温的火花炙烤着他,没几天,他的脸脱落了一层皮,那一脸斑驳的样子,我不忍直视。
他跟着工地去蒙古草原,炎热的夏天,他穿着帆布衣裤还被蚊子叮透,浑身是包,奇痒难忍。
他跟着伙伴一起去青岛打工,去了之后才发现被骗。
伙伴投亲靠友去了,剩下他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举目无亲,手里的钱甚至不够回家的路费。
他到处找工作,却屡屡被拒之门外。
住在最廉价的小旅馆,他整夜失眠,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
转眼17岁了,弟弟一事无成。
他每一份工作都很努力,却总是没有好的收获,他很茫然,也很无奈。
这时候,我考上了大学,学费成了大问题。
弟弟两手空空地回到家,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弟弟很愧疚。
在亲友的帮助下,我的学费终于凑够了。
母亲给我买了昂贵的羽绒服,漂亮的旅行箱,弟弟看着自己装衣被用的蛇皮袋,什么也没说。
陆续有亲友来家里道贺,爷爷、伯父、姨妈先后往我手里塞钱,亲热地嘱咐我离家在外别太委屈了自己。
弟弟躲在角落里看着。
那时他已经外出打工两年了,没有哪个亲戚给过他一分钱。
开学前一天,弟弟趁没人的时候找到我,塞给我30元钱。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姐姐,你要上大学了,我也没什么东西送给你。这点钱不多,你拿着上学用吧。”
我知道弟弟的钱来的不容易,我相信那是他能拿出来的全部了。
自从辍学打工之后,弟弟再也没有花过家里的钱,他那一点微薄的收入除去吃住所剩无几,甚至还经常入不敷出,我怎么能要他的钱呢?
何况当时我怀里揣着长辈刚给的几百元钱,正是前所未有地阔绰,那30元钱我怎么能看得上眼呢?
一半不忍,一半不屑,我没有要弟弟的钱。
到了学校,打开旅行箱,衣缝里掉出来一小卷东西。
我打开一看,是3张崭新的10元钱。
不知道为什么,我鼻子一酸,眼泪掉下来。
弟弟?哥哥?
大学四年,我在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的宽敞明亮的大房间里学习和生活,越发十指不沾阳春水。
而弟弟风餐露宿,辗转在各个工地,农忙时还要回家帮助母亲下地干活。
渐渐地,弟弟稚嫩的脸上开始有了沧桑的痕迹。
放假回家,我身材娇小,一脸柔弱。
弟弟已经高出我一头,多年的风吹日晒下,他黑瘦而健壮。
常年在外求学,村里有些老人已经不熟悉我。看到我和弟弟走在一起,老人们热情地和弟弟打招呼:“接你妹妹回来了啊?”
渐渐地,甚至连最熟悉的亲戚也一次次把他错当成我的哥哥。
我最亲近的三姨,絮絮地跟我说起往事,总是说:“你哥哥这些年不容易啊……”
我的伯父会问我:“你哥哥最近还好吗?”
哥哥?我看看弟弟,心里第一次认真地审视起我们俩的关系。
很多农村人家希望第一胎生女儿,第二胎生儿子。
这样女儿长大一点就可以照看儿子,弟弟一生在姐姐的呵护下长大。
而在我家,我这个姐姐从一开始就抢走了家中最好的资源,抢走了父母大部分的爱。
稍微长大一点,又开始心安理得地享受弟弟对我的呵护和照顾。
我仗着病弱的身体和优异的学习成绩,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弟弟,作为家中本该更受宠爱的唯一男孩,却早早地默默学会了冷暖自知。
弟弟对父母明显的偏心不是没有怨言,但对我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姐姐,却总是极尽照顾和呵护。
从什么时候起,在我的生命中,弟弟已经扮演起了哥哥的角色?
心头的朱砂痣
大三下学期,我开始考虑考研。然而我知道,读研的学费对我的家庭而言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恰巧这时候家里发生了一点意外,父亲整天愁眉不展。
要不要考研,我开始为难起来。
有一次,我在电话里随口跟弟弟说了这件事,打算放弃考研。
没想到弟弟一听就急了,他急切地说:
“姐姐,你千万不要顾虑家里的事。你只要能考就一定安心去考,学费、父母你都不用担心。只要能考上,你的学费我来想办法。你放心,只要有我在,就算砸锅卖铁也一定供你上学!”
那一年弟弟20岁,他谈了4年的女友刚刚和他分手。
原因是女孩的父母嫌我们家太穷。
看着周围的同龄人陆续开始谈婚论嫁,弟弟第一次随着女孩去了她们家。
女孩家在县城,住着宽敞的楼房,家里有一辆小汽车。
初见弟弟时,女孩的父母笑靥如花,但当得知我家没房没车没存款,结婚基本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彩礼,弟弟的工作也并不光鲜甚至算不上稳定,女孩父母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
弟弟自知家中不可能拿出女孩父母要求的条件,也不愿心爱的女孩跟着他辛苦漂泊,主动退出。
从那以后,弟弟学会了抽烟。
就在那个时候,我提出了考研。
如果当时家里有一笔钱能支付我读研的学费,或者我放弃读研早点工作挣钱,那都将可能是弟弟把爱了4年的女孩娶回家的一线希望。
那是弟弟最落魄、最失意的时候。
当时千里之外大学校园里无忧无虑的我,并不知道弟弟的这段遭遇,也不知道弟弟的工作有多辛苦卑微。
即使如此,握着话筒,听着弟弟情真意切的话,我再一次泪流满面,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那次对话成了我心头的朱砂痣,心灵深处不能轻易碰触的地方,多年来,每次想起,我都忍不住泪凝于睫。
后来弟弟娶了一个来自大山深处的女孩,她们家不要房子车子,也不要彩礼。
弟妹第一次来我家,无人的时候,父母一阵沉默。
我见过弟弟第一个女友的照片,她明眸皓齿,笑容甜美。
我很惋惜弟弟和她有缘无分,父亲说这就是弟弟的宿命吧。
有弟弟的地方才是娘家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有弟弟的家才是娘家。
父母常年不在家,因此我婚后很少回娘家。
弟弟却总盼我回家。
每到节假日,只要确定好弟弟在家,我就欢欢喜喜地叫上老公、带上孩子回娘家。
弟弟总是远远地在路口迎接我们,一见面他就把我的儿子抱在怀里、举过头顶、扛在肩头,孩子像个顽皮的小猴子挂在舅舅身上,兴奋的尖叫和欢笑声飘洒一路。
一进门,弟弟又是忙着陪我的爱人聊天,又是忙着陪我的孩子玩耍,不一会又亲自下厨,端出一桌好菜。
饭后,或是带我们去小河里钓鱼,或是领我们去附近的林间踏青、采摘,弟弟总有办法让我们一家三口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亲情的温暖,家庭的温馨,总在有弟弟在场的时候,才显得触手可及。
弟弟,我血脉相连、手足情深的弟弟!
他不英俊,常年的风吹日晒,他的脸早已经烙上了岁月沧桑的痕迹;他不优雅,工地的生活让他的衣着总有几分邋遢和随意;他不富有,一家四口始终生活在农村的老屋里。
可是弟弟给我的情谊,是我生命中无可取代的珍贵礼物。
在这个陌生的尘世间,这份情曾给过我莫大的温暖和安慰,支撑我走过生命中那些冰冷的时光,和艰难的岁月。
我诚何福?我又何辜?
感恩上苍,今生给我一个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