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指的哪本书(春秋是本什么书)
春秋指的哪本书(春秋是本什么书)《春秋》字数很少,最初原文有18000多字,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经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但后世一般说《春秋》是特指《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是鲁国的编年史。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传》和《谷梁传》载至哀公十四年止,为二百四十二年,《左传》多二年)。十五、《春秋》是本什么书?春秋《春秋》之名,是先秦人们对史书的通称,除周王室外,各国也都设有史官。在每一季的开始,一般要写“春”到“秋”四季的季节。但古人重视春季和秋季,因此把国史记载叫做《春秋》,这可能是“春秋”作为史书名的来由。
孔子《论语》传(版权所有)
第十一章 居家从教
王封臣 著
(花椒直播房间号25083932,每周日、二晚21:00直播)
十五、《春秋》是本什么书?
春秋
《春秋》之名,是先秦人们对史书的通称,除周王室外,各国也都设有史官。在每一季的开始,一般要写“春”到“秋”四季的季节。但古人重视春季和秋季,因此把国史记载叫做《春秋》,这可能是“春秋”作为史书名的来由。
但后世一般说《春秋》是特指《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是鲁国的编年史。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传》和《谷梁传》载至哀公十四年止,为二百四十二年,《左传》多二年)。
《春秋》字数很少,最初原文有18000多字,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经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后人不易理解,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其中成于先秦的较著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相传《春秋》之书出于孔子之手,司马迁就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但后世亦有不同说法,清人袁谷芳《春秋书法论》说:“《春秋》者,鲁史也。鲁史氏书之,孔子录而藏之,以传信于后世者也。”石韫玉《独学庐初稿·春秋论》也说:“《春秋》者,鲁史之旧文也。《春秋》共十二公之事,历二百四十年之久,秉笔而书者必更数十人。此数十人者,家自为师,人自为学,则其书法,岂能尽同?”虽然春秋之作者有争议,但其经过孔子之手修而改之,则无大异。《春秋》最后截止的时间是鲁哀公十四年,两年后,孔子去世。但《左氏春秋》却引用《春秋》经文到鲁哀公十六年,最后一句话是“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很多人认为后两年的历史是他人编入的,前面的是孔子编修的。
个人认为很有可能是孔子在后来做大司寇的时候能够接触国家历史档案,找机会抄出来的。由于是抄嘛,有可能还会凭记忆誊录,所以抄成只言片语也不足为怪。宋王安石说《春秋》为“断烂朝报”,就是残缺的政府机关报。不过,残缺总比没有强。幸亏有孔子把鲁国历史朝了出来。其他国家的历史呢?大多都失传了。当然,个别的又从古墓中挖出来了,比如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葬,在西晋的时候就被人盗了,挖出来一大批编年纪事的竹简,上面记录了从夏、商、周到春秋时期晋国这块的历史,以及三家分晋后魏国的历史。人们把这些竹简上的历史整理出来编成一本书,名字就叫《竹书纪年》。
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论述了《春秋》的意义并附带着把六经也做了点评。原文如下: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为何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之董生:‘周道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时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经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与,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纲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辩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差以豪氂,谬以千里’。故‘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渐久矣’。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不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者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诛死之罪。其实皆为善为之,而不知其义,被之空言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指,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大过予之,受而不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译文:上大夫壶遂问:“当初孔子为什么作《春秋》呢?”太史公答道:“我听董先生说:‘周朝的王道衰微了,孔子作鲁国的司寇,想振兴王道,可是诸侯陷害他,大夫阻挠他。孔子知道自己的主张在当时不会被采纳,王道不能推行,于是便把自己的是非褒贬寓于《春秋》所记的二百四十二年历史之中,作为天下的准则。他贬斥僭礼的诸侯,声讨犯上的大夫,衹不过是为了实行王道罢了。孔子说:‘我想与其用空洞的说教去教育别人,还不如记载具体历史事件,因事见义,更为深切显明。’《春秋》一书,上能阐明三王之道,下能分辨人事的伦理纲常,判别嫌疑明辨是非,论定犹豫难决之事,表彰善良,贬斥丑恶,尊重贤能者,贱视不肖之徒,保存已灭亡国家的史迹,接续已断绝了的世系,弥补残缺,振兴衰废,这些都是王道中的要点。《易》是专讲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的,所以长于变化;《礼》是规范人伦的,所以长于行事;《书》是记载先王事迹的,所以长于政事;《诗》是记载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的,所以长于风土人情;《乐》是论述音乐经典的,所以长于和谐;《春秋》明辨是非,所以长于治人。由此可见,《礼》用以节制人欲,《乐》用以发扬和气,《书》用以指导政事,《诗》用以表达思想感情,《易》用以阐明事物的变化,《春秋》用以指导人们遵守道义。治理乱世,使它走向正轨,没有比《春秋》再合适不过的了。《春秋》文字数万,旨意数千,万物的离散聚合都集中在《春秋》裹面。在《春秋》中,记载着三十六起杀君事件和五十二个亡国事件,诸侯奔走逃亡不能保其国家的,简直无法统计。考察其所以如此,都是由于失去了礼义这个根本。所以《易》说‘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因此‘臣弑君、子杀父,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缘故,而是逐步发展而来的’。做国君的不能不通晓《春秋》,否则前面有进谗言的则看不见,后面有奸贼作乱也不知道。作人臣的不能不通晓《春秋》,否则就不知道日常事务怎么处理才得当,遇到突变就不能采取权宜之计去应对。作人君、人父的,不能通晓《春秋》大义的,一定会蒙上首恶的罪名。作人臣、人子的。不通晓《春秋》大义的,一定会陷于篡弑的罪名而被诛杀。其实他们都以为是在做好事,却因为不知其道义所在,以致被加上了空洞的罪名也不敢推卸。不通晓礼义的宗旨,就会弄到君主不像君主、巨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的地步。君主不像君主,就会受到臣下的干犯,臣子不像臣子就会被诛杀,父亲不像父亲,就没有人伦之道,儿子不像儿子就会忤逆不孝,这四种行为是天下最大的罪过。把天下最大罪过的罪名加在他们头上,他们也衹能接受而不敢推辞。因此说,《春秋》一书是礼义的根本。礼义的作用是禁绝坏事的发生,法律的作用是在坏事发生之后进行制裁;法律所起的作用显而易见,而礼义所起的防止作用却不易被人了解。”
可以说,司马迁对《春秋》是大为赞扬,赋予了它巨大的作用和意义。当然,司马迁写这些,也是为了说明自己为什么要做《史记》,史书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
孔子《论语》传
根据王封臣先生的国学课程讲座整理而成。是将《论语》各条恰当的放入孔子生活的时代中,通过《论语》展示孔子的一生,通过孔子的一生诠释《论语》的意义。
阅读之前的篇章:
第一章 夫子家世
第二章 草根孔小二
第三章 三桓的前世今生
3-2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是怎么回事儿?
第四章 “奋”青孔子
第五章三十而立
第六章 齐国内乱
第七章 初会齐景公
第八章 孔子适周
第九章 斗鸡之变
第十章 孔子适齐
第十一章 居家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