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新macbook pro14寸体验:闷骚外表之下是性能提升 新款MacBook评测

新macbook pro14寸体验:闷骚外表之下是性能提升 新款MacBook评测显示器:12 英寸 (对角线) LED 背光的 Retina 显示屏 (采用 IPS 技术),分辨率 2304 x 1440 (226 ppi),16:10内存:8GB 1866MHz LPDDR3 主板集成内存低配款 MacBook 的配置包括:处理器:1.1GHz 双核 Intel Core m3-6Y30 处理器, 配备 4MB 三级缓存操作系统:OS X El Capitan

从去年第一款开始,12英寸 MacBook 就采用了全新的键盘设计——蝶式键盘,从而使机身变得更加轻薄,续航才能让你感到满意。然而,全新设计的键盘给 MacBook 系列的老用户带来的不习惯又使其成为12英寸 MacBook 的“槽点”之一。蝶式键盘的按键比此前 MacBook Pro和 MacBook Air的键盘更加平坦,键程从以前的 1 毫米缩短到 0.5毫米。坦白地说,对于初次接触蝶式键盘的用户来说,的确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它的键程超短,对于用惯了机械键盘的朋友来说可能更是一种“灾难”。从敲击速度来看,按压反馈极其快速且短暂,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传统键盘的键位需要0.2秒才能复位的话,那么这款蝶式键盘复位的时间至少缩短了一倍。熟悉碟式键盘后,一分钟大约能码 70-90 个字,所以不用担心不习惯蝶式键盘而影响工作效率。

触控板

MacBook 触控板的 Force Touch 按压手势操作,使得笔者在整个评测过程中无需为 MacBook 配置鼠标。12 英寸的 MacBook 触控板的 Force Touch,类似于 iPhone 6s 上的 3D Touch,只不过压感有些不同。 MacBook 的 Force Touch 使你无需像过去那样用力按下触控板,而是稍微比触摸再用点力就行。该功能可用于例如查看某个单词的意思、预览某个网站的内容或地图上的地址等。笔者用得较多的就是对网页链接的预览,理论上来说只要一段文本内含超链接,它就可以通过 Force Touch 手势来实现预览。具体操作是,按下触控板-锁定该链接,再次按下触控板-预览该链接,我可以快速预览然后决定要不要点击打开该网页。这就是 Force Touch,又或者说是这款 MacBook 触控板给我最大的便利。

CPU&GPU 性能提升

低配款 MacBook 的配置包括:

处理器:1.1GHz 双核 Intel Core m3-6Y30 处理器, 配备 4MB 三级缓存

操作系统:OS X El Capitan

内存:8GB 1866MHz LPDDR3 主板集成内存

显示器:12 英寸 (对角线) LED 背光的 Retina 显示屏 (采用 IPS 技术),分辨率 2304 x 1440 (226 ppi),16:10

显卡:Intel HD Graphics 515 图形处理器,同时支持初始分辨率下的内置显示屏和高达 3840 x 2160 像素 (30Hz) 的外接显示屏

存储: 256GB 主板集成 PCIe 闪存

摄像头:480p FaceTime 摄像头

连接:802.11ac Wi-Fi 无线网络( 兼容 IEEE 802.11a/b/g/n)、 蓝牙4.0

音频:立体声扬声器、双麦克风、3.5 毫米耳机插孔(支持具有线控功能和麦克风的 Apple iPhone 耳机)

电池:内置 41.4 瓦时锂聚合物电池

高配的机型内置的是 1.2GHz 双核 Core M5-6Y54 处理器。定制款还可以升级到 1.3GHz 双核 Intel Core M7-6Y75 处理器 (Turbo Boost 最高可达 3.1GHz,配备 4MB 三级缓存)。

高低配置都板载了更快的 8GB 1866MHz LPDDR3 运行内存(无法升级),而且储存空间最低也从 256GB PCIe 闪存起步。苹果声称,新一代处理集成的 Intel HD Graphics 515 图形处理能力比去年款快了 25%。

首先从官方内部图来看,苹果对 MacBook 的主板设计十分符合英特尔对 Core M 设备的参考标准,英特尔设计这款芯片的初衷是实现一款真正无风扇、超轻、超薄的设备,这就要求制造商首先需要一块十分微型的主板、超薄的显示面板和非常紧凑的内部空间。而且为了避免热量积聚,最好把整机最热的组件,包括 CPU、RAM 等组件,放置到设备中心位置,而不是手持或托盘位置,电池则移至两侧或托盘位置。对比标准而言,苹果精心重新塑造的 MacBook 可谓是市面上最出类拔萃的 Core M 设计。

Core M 处理器就不多介绍了,这是英特尔造福超轻薄笔记本的力作之一,具备高性能、低功耗的特性,功耗可以低至 4.5W,发热量相当低,因此绝大多数产品设计无需包含风扇,这种低耗能的特性将使得设备变得更加轻薄、凉爽和安静,续航时间大幅提升。苹果对 MacBook 的要求是最高 7W 最低 3.5/3.8W 的 TDP 热设计功耗,但得益于全新的 Skylake 架构,三个型号处理器的 Turbo Boost 睿频加速的频率上升 100MHz 至 200 MHz,进一步压榨 14nm 工艺的潜力所在。

在功耗不变频率提升的情况下,绝大多数需要硬件加速的任务,尤其是视频解码,能效将得到一定的提升。比较遗憾的一点或许是,MacBook 的内存仍只是简单的提升了频率而已(从 1600MHz 升到 1866MHz),其实从去年年底开始,已经陆续有 LPDDR4 内存的移动设备问世了,iPad Pro 便是其中之一,新的 LPDDR4 标准进一步降低了电压需求发热量会更小,耗电量也会更低,但由于 Skylake 架构的 Core M 处理器仍不支持 DDR4 ,所以苹果也只能暂时沿用老DDR3 内存。

当然了,内存频率的提升,带来的是 CPU 和 GPU 组件的连锁性能提升。说到 GPU,本次 Core M 中升级最明显的就是 Intel HD Graphics 515 (GT2)核显了,架构换成了 Gen 9 系列,虽然还是与 HD 5300 相同的 24 个 EU 执行单元,但是在 M7-6Y75 中频率默认从 900MHz 提升到 950MHz,英特尔官方提供的理论性能是强了 40%,苹果实测的提升数字则是 25%,得出这样的结果或许只能说明上一代 GPU 性能的确略弱,是否如此将在以下测评进行考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MacBook 升级了更快的基于 PCIe 的闪存,不过苹果并没有详细透露其中的具体细节,只知道苹果依然和上一代一样使用了自家定制的 SSD 和主控制器,而且通过拆解我们也已经发现,SSD 经过了全新的设计。2015 款 MacBook 由于 Broadwell 架构 U 系 Core M 支持的是 PCIe 2.0,采用四通道,而全新 Skylake 架构已原生支持 PCIe 3.0,不过却缩减到了双通道,所以理论上带宽还是差不多,只不过通道更“宽”了,所以速度更快了些。其实我们更希望苹果换用新的 SSD 和新的主控制器,而不是依靠新的 PCIe 3.0 带宽标准提升微不足道的速度。

去年 MacBook 推出的时候就被冠以“高价低能”的名号,看了看同价位的笔记本, MacBook 的性能的确不占优势,或许是为了表示点诚意,苹果今年对处理器和闪存进行了升级,但显然这些升级可能仍然无法让它摆脱掉“高价低能”的名声,但是 MacBook 的性能在日常的表现就真的是惨不忍睹吗?非也。

如果你想将12英寸的 MacBook 当作是一款游戏本的话,那么很遗憾的告诉你,你买错了。但对于日常以轻办公为主的笔者来说,不能说100%买对,但至少没买错。令人“捉鸡”的配置让它从一开始就和“游戏”二字无缘,这也坚定了它作为办公工具的定位。

新款 MacBook 可谓处理日常文档的利器,无论是苹果自家的iWork套件,还是微软的Office工具,同时打开多个文本工作几乎毫无压力。笔者平时还会使用iMovie进行小视频的编辑,编辑和导出720p视频也十分轻松,只是当视频换成是4K级别的时候,iMovie偶尔就会出现卡顿的情况。至于日常的高清视频播放, MacBook 也能轻松应对,拖动播放进度条也只是偶尔会出现停滞,但几乎令人满意。

虽说 MacBook 不能应对大型游戏,但在空余时间玩一下《愤怒的小鸟》又或者是《2048》等休闲类游戏的话,也还是可以的。

我们不免落俗地看一下这台 MacBook 的性能跑分:

Xbench:综合分数: 337.30、 CPU: 220.24

新macbook pro14寸体验:闷骚外表之下是性能提升 新款MacBook评测(1)

Cinebench R15 (CPU: 多核成绩: 216 cb、Open GL: 20.44 fps)

新macbook pro14寸体验:闷骚外表之下是性能提升 新款MacBook评测(2)

Unigine Heaven 4.0: 中等质量 Medium Quality (1 680 x 1 050)、分数: 292、FPS: 11.6

Unigine Heaven 4.0:终极质量 Ultra Quality (1 680 x 1 050)、分数: 256、FPS: 10.2

NovaBench:分数: 561、GPU 分数: 41

新macbook pro14寸体验:闷骚外表之下是性能提升 新款MacBook评测(3)

Geekbench 3 :单核 2 938(2535)、 多核: 5 900(5025)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读取: 929.4MB/s、 写入: 626.4MB/s

新macbook pro14寸体验:闷骚外表之下是性能提升 新款MacBook评测(4)

从跑分的结果来看,搭载 Skylake 架构 1.1GHz 双核 Intel Core M3 处理器的 MacBook 比上一代 Broadwell 平台 CPU 性能上快了 5% 至 10%。手头上暂时没有 1.2GH 双核 Core M5 的版本,不过从 Geekbench 3 跑分数据库了解,CPU 大概能够快 15% 至 18%,更高端的 Core M7 版则提升了 9% 至 17%。

至于 GPU 的性能,我们从 Cinebench R15 软件的 OpenGL 跑分情况了解到,20fps 至 21fps 的成绩并不是很高的分数,或者说合格的标准还达不到,考虑到这只是最低端的显卡,大约 10% 的提升其实还算还比较可观,尤其在结合实际体验的情况来看,应付一些休闲游戏不是问题。

去年的 MacBook 在性能上不被看好,有人声称即使运行 OS X 10.10 也难以完美流畅,必须关闭一些透明效果或者动画效果来确保流畅性。今年升级了处理器的 MacBook 应该可以让这部分人改观不少,其运行效率明显提高,至少默认预装的系统版本不用调整也能流畅体验了。在测试常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打开多个程序,包括多标签的 Chrome 浏览器、QQ、印象笔记、GIMP 图片编辑器、网易云音乐等,MacBook 没有了明显卡顿的感觉,哪怕是要查很多资料打开了三十四个 Chrome 浏览器的标签,表现依旧令人满意。

尴尬的接口:USB-C

新macbook pro14寸体验:闷骚外表之下是性能提升 新款MacBook评测(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