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邯郸学步一个成语故事)
邯郸学步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邯郸学步一个成语故事)
邯郸学步
今天要讲一个成语故事,叫作邯郸学步。在离现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燕国的寿陵城有一个年轻人,他特别爱美,喜欢把自己打扮得很好看,很帅气,用现在的话说呀,就是时尚,爱赶时髦。有一天呢,年轻人问一个女朋友。我已经做了华贵的衣服,带着气派的帽子,还是觉得自己不够美。你说还有什么方式能让我看起来更美呢?他的朋友就说了,嗨,一个人要说美不美啊,光看衣服是不够的。啊?那还能有什么用呀?嗯嗯,我听人说呀。在赵国的都城邯郸。那儿的人啊,走起路来很有风度,不紧不慢,又潇洒又优雅,嗯,再配上得体的衣服,那才叫美呢。年轻人一听,大吃一惊啊。真的吗?哎,你去过邯郸吗?啊?那儿的人到底是怎么走路啊?我愿意出一枚刀币求教于你。什么叫刀币啊?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啊,燕国使用的钱是用青铜铸造的,形状呢,就像小刀一样,所以叫刀币。当时啊,一个刀币买来的粮食啊,够吃十天的。他的朋友一听大笑,哈哈哈,哎呀,邯郸我是没去过呀,我也只是听说过,不过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呐。我看啊,你不如亲自去趟邯郸看一看啊。朋友走后。这个年轻人坐不住了,哎,这邯郸人到底是怎么走路的啊?太有意思了哈。她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突然一拍大腿,嗨,我这就去邯郸看看。那时候啊,是在2000多年前啊,没有自行车、汽车,更没有飞机、火车,普通人还都不会骑马呢,那个时候要养的起码就已经是很有钱的人家了。年轻人只能自己背着行李走着去邯郸。这一路上跋山涉水,吃的苦就不用说了,一直走了20多天,终于来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哎呀。这邯郸城。可真大呀。邯郸城里街道笔直笔直的。大陆干干净净的,路旁边儿有一些老百姓摆摊卖东西,货物呢,也都码放得整整齐齐。再看这邯郸城的房子,一座座很精致,房梁上雕刻着威武的神兽,门柱上还有精美的花纹。哇,邯郸城里的好东西可真多呀,哎呀,你看他卖的J麻布多细啊,谷子有多饱满呢,酒和姜的味道真是诱人呐,年轻人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很新鲜。紧接着,他开始打量邯郸城里的人,路上走的大多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都穿着麻布织的衣服,和燕国人喜爱的蓝色的服装不一样。邯郸人衣服的颜色呀,主要以黑色、灰色、棕色、青色为主,显得简单又大方。年轻人看入迷了,都忘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了,诶,对对对对对,我,我是来学走路的呀,怎么看起风景来了,于是。年轻人找了一个地方坐下,专心看邯郸人走路。哎呀,真是不一样啊。他刚从城门进来,觉得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谐,也并不觉得人们走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仔细一看邯郸人走路的动作,还真是上上下下,处处都和他们燕国不一样。你看看他们的头,走路的时候脖子伸得长长的,就像是头顶上啊,顶着一片竹简,你在看他们的脸,眼睛注视着前方,绝不皱眉斜眼,你再看他们的身子,脊背挺拔,绝不弯腰塌肩,再看看他们的手臂,手轻轻地握着宽敞袖子的下摆。随着步伐在摆动,它们和人打招呼的时候,可不是那么随随便便一转头,而是整个身子慢慢转过来,正脸对着别人打招呼啊,打完招呼以后呢,要告辞的时候还要后退一步,再继续走自己的路,很有礼节。唉,这就是邯郸人走路的样子呀,确实美呀,年轻人知道这种美是一种礼仪,学习礼仪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战国那个时候啊,往往只有贵族才懂得一整套的礼仪,才会去严格地遵守礼仪礼貌的规定。但是在赵国的邯郸呢,居然普通人都如此的懂礼仪,难怪他们走路走得那么美呀。果然像人家说的那样啊,邯郸城里的每个人都优雅得体,我站在这儿真像只猴子。年轻人忽然有些自卑,他在路边站定,打算一边观察。一边学邯郸人走路。年轻人开始重点观察起一个中年男人。她走路像是在吟诗一样,不着慌不着忙,左手背在身后,右手握着袖边儿,落脚时脚跟先着地,脚底绝对不发出拖拖拉拉的声音。太气派啦。不知不觉中,年轻人跟在了那个中年人后面,一步一趋学起走路来。他先是把自己的肩膀端起来,然后吸着肚子背着左手,右手握着袖子,就像京剧里的老生走路一样,虽然感觉有点别扭,但是充满信心地迈着方步往前走。这路边卖东西的小贩儿一看这年轻人,嘿嘿,这人走路怎么那么奇怪啊?我说你怎么顺拐往前走啊?年轻人这才发现,自己迈左脚的时候抬的是左手,自己迈右脚的时候抬的是右手,怪不得哪儿觉得不对劲儿呢。嗯嗯。他赶紧倒腾着自己的脚步,再一抬头,哈,那个中年人早就走远了。接着,年轻人又注意到一个年轻的女子,嗯,这个女子走路也好看,他的步子迈得比较小,走路的时候呢,还会主动停下来避让旁边的人,和人打招呼的时候呢,也会先停下来,很有礼貌的点下头表示行李。哎呀。真是优雅呀。年轻人不由自主地跟在这个女子身后,想要学习她轻盈的步子和待人接物的礼仪。没想到他走路的动静太大了,那个女子感觉有人跟着他,于是停下来,回头张望。他一回头,证见,这年轻人模仿自己走路的样子,有点儿不开心。这位先生。你有什么事儿吗?哦哦哦哦,我,我是看你走路有点儿好看,想学您走路,我听说邯郸人走路美,是专门来学习走路的。噗嗤。这个女人捂住嘴笑了,路人人会走,自己走自己的,学别人走路做什么呢?女子笑着后退一步,浅浅地俯身行了个礼,走远了,你看看,多好玩儿啊,这个人啊,见谁跟谁学。周围的人一听说有人专门来邯郸学走路,都觉得不可思议。年轻人低着头,心想。人家笑话我。一定是因为我现在走路还带着以前的样子。所以啊,我忘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方式。这个年轻人可真有恒心,他呀,干脆每天除了睡觉之外,就在最热闹的街口桥边儿一坐,一看就是一天。好多人慢慢知道了在邯郸最热闹的桥边有一个外乡人专门来学习走路,大家慢慢习以为常了。就这样,年轻人在桥边坐了整整20天,他时时刻刻都在心里默默记住邯郸男女老少走路的样子,还编成了不少口诀,感觉很有心得,先抬头,迈左脚,阳右手,看前方,年轻人觉得自己已经把原来走路的方式啊,忘得一干二净到了的。21天的早晨,年轻人自言自语,看样子我已经彻底忘记曾经是怎么走路的,只要我一站起来,就走的和邯郸人一样,走得优雅,走的高柜。可是他已经很多天没有站起身了,一下子站起来,他感觉自己头晕脑胀,吧唧摔了个大跟头。他定了定神,又努力站了起来,仔细地想着口诀,就在他迈出一条腿的一瞬间,脑海中浮现出成百上千个邯郸人走路的样子,他也不知道自己的脚该如何落地了,可是一只脚站在地上又站不稳,砰地一声又重重摔在了地上。哎哟,吼,他几次三番地摔倒之后,心里很着急,算了,我,我还是按原来我的方式回家吧,我怎么着也得走啊,然而他扶着墙站起来,脑子里全是别人走路的样子,却始终想不起自己原本是怎么走路的了。这就是邯郸学步的故事。所以啊,不能一味地模仿别人,对不对?只知道学别人,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反而会把原来的本事都给丢掉了。其实啊,故事里的年轻人爱学习绝对是个好事儿,但是一定只相信别人是好的,自己是错的,恐怕呀,就得犯邯郸学步的错误了。
在故事里讲的邯郸呢,现在就在河北省,离北京不远,而且至今呢,也没改名字,现在还叫邯郸。还记得燕国青年在一个小桥边儿观察邯郸人走路吗?后来这座桥啊,也被命名为学步桥。好了,今天的成语故事讲完了,你见过身边有人犯了邯郸学步的错误吗?别忘了在评论区里告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