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朋友有一点抑郁心理该怎样安慰她(听朋友倾诉后我抑郁了)

朋友有一点抑郁心理该怎样安慰她(听朋友倾诉后我抑郁了)我看着他们的求救,我不自觉地产生了紧张、窒息感。后来,我逐渐陷入“感同身受”的焦虑感中。那些求救让我深深揪心、无力。起先,我只是闲暇时候看一眼那些新闻,随手转发呼吁一下。来源:unsplash

你有被共情能力困扰过吗?

我有。

在疫情刚爆发的那阵子,我每天看着新闻。

病例的数字每天都在越滚越大,网络上充斥着各地八方的求救。

那些求救让我深深揪心、无力。

起先,我只是闲暇时候看一眼那些新闻,随手转发呼吁一下。

朋友有一点抑郁心理该怎样安慰她(听朋友倾诉后我抑郁了)(1)

来源:unsplash

后来,我逐渐陷入“感同身受”的焦虑感中。

我看着他们的求救,我不自觉地产生了紧张、窒息感。

在临睡前想到他们此刻还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便会产生巨大的痛苦感:

就好像是,我也在经历与他们同样的生活一般。

这种痛苦让我无法入眠,催使着我不停地刷手机,浏览与其相关的文章。

但在看到更多的相关事件时,我的痛苦并没有减少,反而变本加厉。

疫情没有把我逼疯,但是别人的情绪却把我逼疯了。

我开始疑惑为什么共情会给我带来困扰。

直到看到小红书,我才知道承受共情的困扰的人不止我一个:

朋友有一点抑郁心理该怎样安慰她(听朋友倾诉后我抑郁了)(2)

心理学上共情能力过强的现象又叫做:过度共情

而适度共情是天赋,过度共情却是惩罚。

无人可以,在过度共情下快乐

适时的共情能够让别人觉得你善解人意,方便我们和他人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提升自身幸福感、产生更多亲社会行为等等。

但也有研究发现,过度共情并不是什么好事。

1、承受更大压力

在2014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访谈法和实验法对66名男大学生被试的共情能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

给被试们呈现人的面部图像,并要求被试回答图片中的人在表达哪一种情感,表达情感的程度有多强。

另外,研究人员还会在被试做表情之前对他们唾液中的皮质醇(压力激素)的水平进行测量。

结果发现,共情能力强的学生在接受实验操作后,皮质醇的水平上升得更多:

也就是说共情能力更强的个体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

另外,他们血液中压力激素水平恢复到基线水准所需要的时间也更长。

这也意味着,共情能力更强的人调节心情所花费的时间成本更高。

朋友有一点抑郁心理该怎样安慰她(听朋友倾诉后我抑郁了)(3)

来源:unsplash

2、心理上的情绪过载

同时,过度共情也是心理上的情感过载。

我的朋友西西,就是一个过度共情的人。

她可以比其他人更能感知到生活的小确幸,比如傍晚的夕阳,路边的小昆虫,都能让她加倍开心。

然而,开心加倍,不开心也是加倍的。

朋友找她吐槽自己和男朋友的情感问题,吐槽到对方的错误之处时,朋友气到大哭。

但西西,会比朋友还要生气,要求对方分手只是常规操作,更严重的是会气到那一顿饭都吃不下。

即使回家后,她的情绪也不能减少丝毫。

朋友有一点抑郁心理该怎样安慰她(听朋友倾诉后我抑郁了)(4)

来源:unsplash

朋友和自己的愤怒情绪被盛在她心里的容器中,溢了出来。

她被这种满载的负面情绪折磨得睡不着,逐渐弥漫出了抑郁、焦虑。

我曾经问过西西,那个人和你无关啊,你为什么会比对方都要激动呢?

西西说:

“也许是太过于投入了吧,我会觉得我就是对方。


即使我知道对方和我无关,但我真的控制不住。”

有人会觉得夸张,过度共情真的会引发抑郁问题吗?

Emanuela Calandri等人在2019年的研究中发现:

过度共情可以被看做高强度的情绪唤醒,而高强度的情绪唤醒会诱发情绪问题,增加其产生抑郁的风险。

朋友有一点抑郁心理该怎样安慰她(听朋友倾诉后我抑郁了)(5)

来源:unsplash

3、沦为共情疲劳

临床心理学家Simon Baron Cohen曾做过研究发现,人类的共情能力,是与身高或其他特征一样呈现正态分布。

作为一个有限的心理资源,大多数普通人的共情能力其实都是处在一个中间水平的,这意味着我们并不能随时对别人感同身受。

当共情能力有限,我们又总是过度使用这些有限能力时候,就会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

就像长期超负荷运动会造成人体肌肉损伤一样,过度使用共情能力,同样也会给心理带来负面影响,在临床心理上叫做“共情疲劳”。

心理学家Charles Figley如此阐述共情疲劳:

长期暴露在共情压力之下,


在身体和情感上感到疲惫和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同情他人能力下降。

朋友有一点抑郁心理该怎样安慰她(听朋友倾诉后我抑郁了)(6)

来源:unsplash

那我是过度共情吗?

那有人就会问了:我觉得我对他人情绪很敏感,我是不是也是过度共情?

实际上,对别人的情绪敏感和过度共情之间是有区别的。

适当的敏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但是过度共情不仅仅会给自己增加压力,甚至还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精神科专家们提了一个稍显极端的例子来帮助人们理解过度共情 :

过度共情的女性都没能在伴侣实施暴力的时候进行反抗;


反而是给他们反常的行为找借口,甚至希望自己的忍耐是在帮助对方。

换句话说,她们的过度共情没能让他们发现眼前的危险,而是用一种极度复杂的方式合理化了对方的行为。

朋友有一点抑郁心理该怎样安慰她(听朋友倾诉后我抑郁了)(7)

来源:unsplash

除了这主要区别,还可以根据以下来判定自己是否过度共情:

首先,过度共情的人很难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因为他们很轻易被他人的情绪所感染,因此他们很容易出现大的情绪波动。

比如从深深的忧郁中一下子转变为兴高采烈的状态。

其次,过度共情的人将自己当成救世主。

他们认为自己有责任去帮助对方解决问题,且想要解决所有人的问题,不惜忽视自己的感受。

朋友有一点抑郁心理该怎样安慰她(听朋友倾诉后我抑郁了)(8)

来源:unsplash

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途径来巩固自身的价值,从而感觉到自己是被别人需要的。

如果有人尝试着和他们划清界限,他们往往会感觉自己被人排斥。

最后,过度共情的人更爱“由爱生恨”。

即从对别人感同身受转变为憎恨厌恶。

因为他们给别人提供的帮助可能并不是对方想要的。

所以一旦被别人拒绝,他们可能就会切断和对方的联系,自顾自地沉浸在愤怒和沮丧的情绪当中。

朋友有一点抑郁心理该怎样安慰她(听朋友倾诉后我抑郁了)(9)

来源:unsplash

如何避免过度共情?

让人痛苦的不是共情能力,而是没有管理共情的能力。

想要避免过度共情,这里有几个小tips:

1、自我觉察,辨别情绪

当你强烈共情时,不妨问问自己两个问题:

在我变得愤怒、悲伤或兴奋之前,我感受到了什么?


在这种感觉出现之前是否发生了某个触发事件?

如果你之前的感觉很好,也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那就说明你很可能是被别人的情绪感染了。

那么就深呼吸几次,让这种感觉减弱。

只有在觉察中学会了辨别和控制情绪,共情力才能成为一种天赋,而非惩罚。

朋友有一点抑郁心理该怎样安慰她(听朋友倾诉后我抑郁了)(10)

来源:unsplash

2、树立良好边界,学会屏蔽

共情者在人际交往中,会生出两种矛盾心态。

会为想要帮助对方,但自己的权益被侵犯,而焦虑;

也会为助人的使命感被满足,而信息。

这种矛盾的情绪,会让人难以建立起明确的个人边界。

每一份没有边界的付出,都是对自己的束缚。

因此需要明确你的情绪底线、清楚什么样的事和倾诉,会让你感到不适。

并在别人试图越过你的情绪底线时,告诉他们,你不舒服,这件事你不想听也不想看。

朋友有一点抑郁心理该怎样安慰她(听朋友倾诉后我抑郁了)(11)

来源:Pexels

3、做好课题分离,摆脱救世主心态

过度共情的人会认为他人的悲伤或者愤怒的出现是负有责任的。

阿德勒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会遇到自己特有的课题,


只有做好课题分离,我们的人际关系才会变得更好。

因此在面对过度共情时,我们要学会辨别所面临的事情是谁的课题,最终所带来的结果由谁来承担就是谁的课题。

所以帮助他人从痛苦的情绪中解脱出来,甚至是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并不是你的责任和义务。

当你下次再遇到一个处于困境中的人时,可以试着克制自己不要去给对方解决问题,尝试着找到健康共情和过度共情的边界。

朋友有一点抑郁心理该怎样安慰她(听朋友倾诉后我抑郁了)(12)

来源:Pexels

写在最后:

每个共情能力强者都足够善良,渴望着给予他人相应的帮助。

但我们不该让这种善良变成刺向自己的利剑。

《摆脱共情》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理性不存在,则善良无意义。

唯有“刚刚好” 的共情,才能保持适度的善良。

作者:sixer

图源:网络

首发:壹点灵心理

专注心理成长,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