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兄弟小翠的真实身份(为报恩忍辱负重的小翠)
战火中的兄弟小翠的真实身份(为报恩忍辱负重的小翠) 小翠关上自己院门,把元丰打扮成楚霸王,自己则穿上艳服绑住腰部扮作虞姬婀娜婆娑的跳舞;活着头插鸡毛拨弄琵琶叮叮作响,满室的笑声,每天都是这样。王太常因为儿子痴傻,不舍得太过苛责小翠,哪怕是稍微听到了什么,也置之不理。 一天,王太常偶然路过,圆球訇然而来击中他脸面。小翠和婢女们都藏了起来,只有元丰还踊跃的追过去。王太常生气之下拿石头打中儿子,他这才伏身哭泣。王太常把这事告诉夫人,夫人过去责怪小翠,小翠低着头微笑,用手刮着床。等王夫人走后,还是像以前一样跳脱,还用脂粉涂抹元丰给他化了一张鬼一样的花脸。夫人见了特别生气,喊来小翠怒骂。小翠倚着桌子手上缠着衣带,并不害怕,也不说话。王夫人无奈了,于是用棍子打自己儿子,元丰大哭,小翠这才变了脸色,屈膝乞求宽恕。王夫人的怒气顿时就没了,放开棍子走了。小翠笑着拉着元丰进房,帮他拂去身上的尘土,擦拭眼泪,抚摸着伤痕,又喂他吃点心。元丰这才收了眼泪高兴起
王太常,越(江浙一带)人。年少时,白天睡在床上,天色忽然昏暗,雷霆炸响,一比猫还大的东西,来到他身前伏下身,辗转不肯离开。没多久天晴,那东西径直出去。王太常一看不是猫,这才感到害怕,叫隔壁房里的兄长。兄长听他一说,高兴道:“弟弟以后必定大贵,这是狐来避雷霆劫啊。”后来王太常果然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从县令最后成为朝堂重臣。
王太常生了一个儿子名元丰,很傻,十六岁了还分不清雌雄,因此乡里没有肯和他做亲家的。王太常很担心。正好有妇人带着少女上门,自荐要做他儿媳。王太常一看那少女,嫣然展笑,非常美丽。高兴的问她姓名,妇人自称:“虞氏,女儿小翠,十六岁了。”
王太常和她谈论聘金,对方说:“女儿跟着我饭也吃不饱,一旦嫁入豪门,使唤婢仆,饭菜吃到腻。只要她过得好,我愿望就满足了,哪里能像卖菜一样开价呢!”
王夫人很高兴,很亲切的对待她们。妇人当即就让女儿拜见王太常夫妇,并叮嘱道:“他们是你公婆,以后就要恭敬的侍奉他们。我很忙,暂且离去,三两天后还回来。”
王太常命仆人备车送她。妇人说:“离这里不远,不用多费事了。”说完就出门走了。
小翠也不伤心不留恋,很快就从盒子里翻找花样自己打发时间。王夫人也很喜欢她。好几天了妇人也没回来,就问小翠她的家乡,小翠也是一副憨傻的样子说不清地址。于是就另外找了一处院子,让他们夫妇成亲。亲戚们听说王家找了穷人家的女儿做儿媳,都讥笑他们,见到小翠后都很吃惊,议论这才平息了。
小翠又很聪慧,对公婆很能察言观色,王家夫妇对她宠爱非常,然而也很警惕唯恐她会厌恶自己儿子的痴傻,然而小翠欢笑如常并不嫌弃。只不过小翠很喜欢玩闹,用布做了个圆球,踢球为乐。她穿着小皮靴,一踢就踢出几十步远,然后让元丰跑去帮她捡回来。元丰和婢女们常常累得满头大汗。
一天,王太常偶然路过,圆球訇然而来击中他脸面。小翠和婢女们都藏了起来,只有元丰还踊跃的追过去。王太常生气之下拿石头打中儿子,他这才伏身哭泣。王太常把这事告诉夫人,夫人过去责怪小翠,小翠低着头微笑,用手刮着床。等王夫人走后,还是像以前一样跳脱,还用脂粉涂抹元丰给他化了一张鬼一样的花脸。夫人见了特别生气,喊来小翠怒骂。小翠倚着桌子手上缠着衣带,并不害怕,也不说话。王夫人无奈了,于是用棍子打自己儿子,元丰大哭,小翠这才变了脸色,屈膝乞求宽恕。王夫人的怒气顿时就没了,放开棍子走了。小翠笑着拉着元丰进房,帮他拂去身上的尘土,擦拭眼泪,抚摸着伤痕,又喂他吃点心。元丰这才收了眼泪高兴起来。
小翠关上自己院门,把元丰打扮成楚霸王,自己则穿上艳服绑住腰部扮作虞姬婀娜婆娑的跳舞;活着头插鸡毛拨弄琵琶叮叮作响,满室的笑声,每天都是这样。王太常因为儿子痴傻,不舍得太过苛责小翠,哪怕是稍微听到了什么,也置之不理。
同巷子还住着一姓王的给谏,和王太常家隔着十几户人家,然而两人素来不太合得来。当时正好是三年大考评,王给谏妒忌王太常做了河南的道台,一心想要中伤他。王太常知道他的打算,很担心却毫无办法。
一天晚上王太常很早就休息了。小翠穿上官服,装扮成尚书的模样,又剪了一些白丝绒做成的大胡子戴上,又叫两个丫鬟穿上青衣打扮成官差,偷偷的去马厩骑了马出来,开玩笑的说:“要去拜访王先生。”
她骑到了王给谏家的大门前,立即用鞭子鞭打自己的随从,大声道:“我是要去王侍郎家,又不是要来王给谏家!”
说完小翠就骑着马回家了。等她到了家门口,看门人误以为是真的尚书来了,跑着去禀告王太常,王太常急忙起身迎接,这才发现是儿媳妇开玩笑。非常生气,对夫人说:“人家正伺机抓我把柄,没想到却叫儿媳妇做出这样的丑事来,我祸事临头了!”
王夫人很生气,跑去小翠房间,责骂她。小翠只是傻笑,并不说一句话。又不忍心打她,赶出去她又无家可归,夫妇俩后悔懊恼,整夜都睡不着。当时尚书正是权势显赫,他的打扮出行,都和小翠那晚的装扮没有区别,王给谏当时也误以为是真的,屡次在派人去王太常家察看,半夜客人也没有出来,不由怀疑尚书真的和王太常在商议什么。第二天早朝,王给谏见到王太常问:“昨夜尚书到到你家了?”
王太常怀疑他在嘲讽,羞惭之下只能喏喏回应,也不怎么大声。王给谏越发怀疑,于是原先的打算就消停了,也从此和王太常越发交好。王太常探知了这个情况暗地里窃喜,然而还是私下里嘱咐夫人劝小翠要改掉这种行为。小翠笑着答应了。
过了一年,尚书被罢免,正好有给王太常的私信被投递给了王给谏。王给谏大喜,先托和王太常交好的人去勒索万金,王太常拒绝了。王给谏亲自上王太常家,当时王太常找了很久的官服没有找到,王给谏等了很久人也没出来,不由对王太常的轻慢很生气,愤怒之下打算离开,忽然见到元丰穿着龙袍皇冕,由小翠从门里面推着出来。王给谏大惊,而后又笑着安慰他,脱下他的衣帽离开。等王王太常急忙出来,客人已经走远了。听了原因后,王太常面如土色,大哭道:“这真是祸水啊!被诛九族的日子就来了!”
王太常和夫人拿着棍子去找小翠,小翠已经知道了,关上门任他们厉声责骂。王太常非常生气,用斧子破门,小翠在里面含笑对他说:“公公别担心,有新媳妇在,刀山火海我自己承受,必定不会让双亲受到牵连。公公现在这样,是要杀我灭口吗?”
王太常这才停下。王给谏回去后,果然上奏揭发王太常的不轨之心,并且拿龙袍皇冠作为证据。皇上惊讶的一看,那个帽子是用高粱杆子做的,而龙袍是个破旧的黄皮包袱。皇帝很生气王给谏的诬告,又召来元丰,一看就是个傻子,笑道:“这样的傻子也能做皇帝?”
王给谏被下了狱,又上告说王太常家有妖人,司法部的人严审细查,并没有得到别的证言,只知道王太常家有个疯癫的儿媳妇和傻儿子每天没事玩闹,邻居也没有别的说法。案子就定了下来,王给谏被判发配云南充军。王太常从此觉得小翠很神奇,再三追问,她就捂着嘴道:“我是玉皇的女儿,母亲不知道吗?”
没多久,王太常升任京官,五十多岁了常常忧患没有孙子。小翠住了三年,每晚都和元丰分床睡。夫人把床抬走,叮嘱元丰和儿媳妇同床。过了几天,元丰对母亲说:“你把我床接走,还不肯还我!小翠每晚都把脚放我肚子上,让我喘不过气,她还会掐人大腿。”婢仆们都笑起来,夫人呵斥着赶他走。
一天,小翠正在房里洗澡,元丰见了想要和她一起洗。小翠笑着拦住他,让他先等等。等小翠洗好,就让人在瓮子里倒上热水,解开他的衣服裤子,和婢女一起扶着他进去。元丰觉得很闷热,大喊着要出来,小翠不听,用被子把他蒙住。没多久就没了声,打开一看,人已经没气了。小翠坦然笑着并不惊慌,拉出元丰放在床上,擦干净他的身体,再盖上被子。夫人听说了这件事,哭着进来,骂道:“狂妄的婢子为什么杀我儿子!”
小翠笑道:“这样的傻儿子,还不如没有!”夫人越发生气,用头去撞小翠,婢女们争着拉劝。正吵闹着,一婢女禀告说:“公子醒了!”
于是夫人止住哭一摸,气息奄奄,大汗淋漓,很快就湿了床褥,一顿饭功夫汗不再流,元丰忽然睁开双眼环视一遍,好像不认识似的,说:“我现在回忆起过去,就像做了一场梦,怎么会这样?”
夫人一听这话听着不傻,不由大为惊奇。带着他去见王太常,多次实验发现果然不傻了,大喜,如获异宝。到了晚上,把原来的那张床抬了回去,还铺上褥子放上枕头被子来观察情况。元丰回了房,把丫鬟都打发走了,早上一看,那张床没人睡过。从此以后元丰不再犯傻,而小夫妻俩恩爱非常形影不离。
一年多后,王太常被王给谏同党给弹劾罢免,还要受点处分。当时家里有个以前广西中丞送的玉瓶,价值千金,便打算拿去贿赂免罪。小翠很喜欢这个玉瓶就把玩在手,失手掉地上碎了,羞愧的去承认错误。王太常夫妇正因为被罢官而不高兴,听了这件事就愤怒的交口责骂。小翠生气的出门,对元丰说:“我在你家,所保全的东西不止一个玉瓶,怎么就不给我留一点脸面?实话跟你说,我不是人,因为母亲在避雷劫的时候受到公公的庇护,再加上我们两人有五年的缘分,所以我才来回报之前的恩情,了结我们的缘分。而受到的责骂埋怨数也数不清,所以没走,不过是因为五年不到而已。如今还是算了!”小翠盛气而出,元丰谁上去已经追不到人了。
王太常觉得自己过了,然而后悔也来不及了。元丰回到房内,看到小翠留下来的首饰脂粉,伤心欲绝,食寝难安,日渐羸弱。王太常非常担心,急着为他续娶以解开心结,然而元丰不愿意,只求良工巧匠画了小翠的画像,日夜在画像下祈祷。这样过了两年,元丰偶然间有事外出回家。当时明月皎皎,村子外面有个他家的花园,元丰骑着马路过,听到有说笑声,不由停下马,让马仆扶住马鞍,登上鞍子一看,只见两名女子在里面玩闹。
当时云彩正好遮着月亮,看不怎么清楚,只听一绿衣女子说:“丫头应该被赶出门去!”
红衣的说:“我在自己家院子,该被赶出去的是谁啊?”
绿衣人说:“丫头真是不害羞!做不好媳妇,别人赶出来,还冒认财产吗?”
红衣的说:“怎么也胜过没人要的!”
听她声音很像小翠,元丰不由急忙叫她。绿衣人离开说:“暂且不和你争,你男人来了。”
一会儿红衣人出现,果然就是小翠。元丰高兴极了。小翠让他翻墙自己接着他,说:“两年不见,你怎么瘦成一把骨头了!”
元丰握着她的手哭了,说尽了自己的相思之情。小翠说:“我也知道的,不过没脸再去见你们。如今和大姐在这玩,又和你碰面,这足以说明我们缘分还没完啊。”元丰请她和自己回家,她不肯;请求让自己留在院子里,小翠同意了。元丰就派仆人回家禀告王夫人。王夫人一听惊讶的起床,坐上轿子就来了,拿钥匙开了门进了亭子,小翠急忙出来迎接跪拜;夫人拉住她的手臂流泪,认真的检讨自己的过错,几乎无地自容,说:“如果你没有记恨我,就请和我一起回去安慰安慰我这老婆子吧。”
小翠言辞拒绝。夫人担心野外花园荒凉冷寂,想要多派人来服侍,小翠说:“我什么人都不想见,只有之前的两个婢女,和我朝夕相处,很是想念。外面再留一个应门的老仆,其他的都不需要了。”
夫人全按她说的办,又借口元丰在园子里养病,每天送食物过去而已。小翠常常劝元丰再婚,元丰不听。过了一年多,小翠的声音眉眼渐渐的和以前不同,元丰拿出画像一对比,发现迥异像两个人。元丰大怪,小翠说:“你看我现在和以前哪个漂亮?”
公子说:“不一样了。”
“怎么,你觉得我老了?”
“二十几岁怎么谈得上老?”
小翠笑着烧掉了画像,等元丰扑救画像已经烧成灰烬了。
一天,小翠对元丰说:“以前在家里时,公公就说我死也不肯生孩子,如今双亲年迈而你还没孩子,我其实真的不能生,我担心延误你家子嗣。请你娶别家女子做妻子,早晚侍奉公婆,而你在两处之间往来,也没有什么不方便的。”
元丰就答应了,就求娶锺太史家的女儿。婚期将近的时候,小翠为新人做了衣帽,全都送到了锺家那。等新人进门,元丰才发现她的言谈举止,和小翠没有一点区别,不由大奇。前往园子一看,小翠也不知道去了哪里。问婢女,婢女拿出红手帕说:“娘子暂时回娘家了,留下这个送给公子。”
元丰展开手帕,发现系着一块玉玦,心里便知道小翠不会再回来了,于是带着婢女们都回去了。虽然元丰时刻忘不了小翠,然而对着新媳妇就好像面对老情人,这才明白了和锺家的姻缘小翠早就预知了,故意化作了锺氏女的样子,以安慰他以后的思念。
异史氏说:“一狐,因为无心施予的恩德,还想着回报。而身受再造之福的人,因为打破个玉瓶就失声责骂,这是多么的卑鄙啊!月缺重圆后又从容离去,这才知道仙人的感情比世俗所知道的更深。”
《聊斋志异·小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