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输的最惨的一次(民国匪首乔日成)
抗日战争中输的最惨的一次(民国匪首乔日成)他放浪一生,在36岁正当盛年时,因为“色”字死在了自己手下手里,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坑害亲爹,杀人无数,但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却也是共产党想要联合争取的对象,成为毛主席唯一评价过的民国匪首。“废什么话,他既不仁,我便不义。就算是我亲老子,但这是他自己选的路,也怨不着我了。”匪气的男人一挥手,“把人带上来,埋了。”周围的百姓大气不敢吭一声,毕竟连自己的亲爹都能活埋了,还有什么事是干不出来的呢?此后,这一幕成为村民们心中永远的阴影。
村外,水井旁,几个粗布短衣绑腿打扮的人正拿着铁锹在挖一个深坑。
一个满脸麻子,周身透着匪气的男人翘着腿坐在坑前看着。四周不远处站了一圈围观的村民,大家惊惶不定的时而看着坑前端坐着的人,时而看看眼前的深坑。
空气中满是寂静紧张的气氛,只除了头顶飞过的乌鸦偶尔发出“嘎……嘎”的叫声。
“大哥,挖好了,您真的要把老爷子活埋了吗?他……他可是您的亲生父亲。”一个小喽罗弓着身子凑近端坐着的男人小心翼翼地问道。
“废什么话,他既不仁,我便不义。就算是我亲老子,但这是他自己选的路,也怨不着我了。”匪气的男人一挥手,“把人带上来,埋了。”
周围的百姓大气不敢吭一声,毕竟连自己的亲爹都能活埋了,还有什么事是干不出来的呢?
此后,这一幕成为村民们心中永远的阴影。
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坑害亲爹,杀人无数,但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却也是共产党想要联合争取的对象,成为毛主席唯一评价过的民国匪首。
他放浪一生,在36岁正当盛年时,因为“色”字死在了自己手下手里,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三岁看老”的真理
上面的这个男人叫乔日成,是民国时期十大悍匪之首。1910年出生于山西省应县新保村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
小时候的他颇有几分聪明,所以后来即使家里贫困,他的父亲还是尽最大的努力凑钱让他上学。可是乔日成的小聪明从来没有用到正地方。
俗语说得好:三岁看老,他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
那还是在他5岁那年。有一天,乔日成去街上玩耍。
看见一个中年人在街上卖杂货,里面有一对铜铃很是小巧可爱。他很喜欢,可是又没有钱买,于是他眼珠一转,心生一计。
他把铜铃藏在了一个同来看热闹比他小一些的男孩身上,然后把男孩推走。
摊主很快发现铜铃不见了,乔日成故意装成心虚的样子引老板注意。等老板来检查他身上,必然是找不到的。
随后乔日成追上那个小孩,把铜铃抢了过来,这个铜铃从此就成为他的了。
三次退学的经历
上学后的他逞凶好斗,惹是生非,做事全凭随性。校规于他,那是不存在的。
初中时因为替同乡王藩打架被学校开除了。后来被王藩的哥哥保荐到了阎锡山的北方军校。
能进入这所军校,乔日成很是满意。因为这所学校不收学费,还会提供免费的衣服和食物。毕业后还直接能有个差事包分配,这对于农家出身的乔日成来说,还真是个好事。
可是有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
上文也说过了,乔日成此人,做事随性,完全是一幅“我要我觉得”的德性。老实了没多长时间,又出事了。
这一天他想去见一个自幼交好的朋友,可是学校未批准假。他便趁夜间从军校的一个厕所外墙爬出去了。
这样的行为对军纪严明的军校来说,简单是不能容忍的。不出意外,他又被开除了。
二次被学校开除对于一般的人来说,肯定是很受打击并且引以为戒的。
可是这些对于乔日成来说都是小事,他还有第三次失学呢?
那是在1928年他18岁的时候。他听从朋友劝告借了一张初中文凭,考上了太原私立中山高中。
抢劫生涯的开始
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又退学了。这次退学的原因还要从乔日成的第一次抢劫生涯说起。
在他被军校开除后,整日无所事事,手里又没钱,吃住都只能依靠一个朋友的资助。
日子一长,便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想着能找些快速发财的路。
他闲逛到火车站旁,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突然心思一动,没有钱,他可以抢啊!
于是这一天,他悄悄拿起友人的枪来到火车站旁,观察之后,盯上了一个目标。
这是一个提着皮箱的洋人,西装革履,大腹便便。带着一股我是有钱人的味道。
乔日成用枪把洋人逼到了暗处,把钱财洗劫一空。
钱来得太容易,也必然不会被珍惜。他每天下馆子、逛妓院、上赌场、看名角,快活极了,不出几个月这笔钱就挥霍一空了。
事发后,这件事还登上了报纸头条,引起了国际交涉,但是当局几番搜查,却没得到结果。
这次抢劫让乔日成尝到了甜头。从此他坚定了他的抢劫“事业”。
因为没有理财意识、随意挥霍,在入学太原私立中山高中后不久,抢来的钱就已花光了。
他开始琢磨生钱之道。这次还真遇上一个天大的好机会!
1928年,正是军阀混战时期,奉军攻打晋军占领了雁北地区,造成交通阻断,在太原求学的很多雁北籍学生没有办法及时得到家里的接济。
这件事在当时的影响还是挺大的,山西督军阎锡山为了稳定民心落个好名声,下令给每个雁北学生补助30银元。
齐日成到会计室看到满桌子银元后,眼睛都绿了。
如果这些钱都是自己的该有多好啊!
他开据了其他未到场同学的名单,想代领银元,被会计拒绝了,二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乔日成心眼比较小,是个只能我欺负人,不能人欺负我的个性。回去后越想越气,拿起枪就又去了一趟学校把会计打死了,将所有的银元洗劫一空。
事到如今,学校是回不去了,而且很快就会发现这件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再抢它一笔跑路。
他想起曾经看见过学校王教官把军饷存放家里,便来到王教官家。正巧,家里只有王太太一人,乔日成拿枪威逼着抢走了王家所有的钱和首饰,偷了一辆自行车一路如同开了挂,顺利骑到了绥远省。
再说学校那面,乔日成接二连三的作案抢劫,让阎锡山大发雷霆,下发了通缉令。却因为乔日成已经进了奉军保护的绥远省,而拿他毫无办法。
在绥远,乔日成拿着抢来的钱大摇大摆地过起了享乐的日子,吃喝玩乐抽,很快这些钱又花完了。
被他连累的家人
手上捉襟见肘,他便想起了家里,潜回了老家下社村,给村长塞了一点银元,偷偷地住下来了。
可是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他潜回来的事被一个邻居报告给了县里警察署。
30多位警察前来包抄抓捕, 此时的乔日成正在家里炕上吸大烟。听到杂乱的脚步声,他机警地爬了起来,在门边看到外面正慢慢包围过来的警察,狠狠咬了咬牙。冲门外扬手就是几枪,趁着警察倒地时的慌乱,跳窗逃跑了。
可是,他虽是跑了出去,但他的父亲却遭了殃!
警察署的人觉得没有抓到人,还死了几个警察,这简直是羞辱!便把乔父抓走了,想要逼问乔日成的下落。乔父根本不知道儿子跑去哪里,警察把乔父打了个半死后不甘心地放走了。
接下来的几年,军阀混战,趁各军阀扩军之际,乔日成投靠了阎锡山的军队。
阎军和冯军前期发展很顺利,不到半年几乎占了半个中国,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
可是接下来张学良的加入,让情况陡转直下。
阎锡山失败了,阎军被张学良收编,改编后的军队多出来8000多人,成为了编余人员,乔日成就在其中。
编余人员成为了独立团,每天进行大量的训练。他受不了辛苦,带着一个同伴离开了。
可是没有经济来源,又陷入了困境,他思来想去,又干起了老本行-----抢劫。
他很快便锁定了一个目标,是以前曾得罪过他的一位军官。这位官姓邓,是阎军的一位团长。在当地有一座煤窑,很是富足。
乔日成和同伴全副武装,假借是邓姓军官的同事,入院后抢走了两大包银元和烟土。
邓团长知道后大怒,把事情上报给了当时的山西省主席徐永昌。徐永昌下令全力抓捕乔日成,可是此时的乔日成早已经跑到绥远去了。 警察没有找到乔日成,又把乔父抓到了监狱。刑讯逼供乔日成的下落,可是乔父怎么可能知道他的下落呢?
挨了一顿狠打后被放了出去。可怜的乔父从来没有享过儿子的福。却接连二次因为儿子入狱,被打得几乎没了半条命,
他心中恨极了乔日成不学好,连累家人。
可是这时的乔父没有想到,这个小儿子不仅连累了自己,竟还累的大儿子送了命!
这是1935年,抓捕乔日成的风声过去后,他又潜回了家里,这年的秋天,他又手痒了,劝说他哥哥乔日昌随同他一起去抢当地的张大户,随行的还有二个跟着他一起混的同伴。
张大户是当地最有钱的地主,家里主要放高利贷和种黄芪,院子里养了很多的护院和打手。
乔日成觉得自己这面人数太少,直接硬碰硬容易全折在里面,于是假借是南方客商想要买黄芪进了院,单独与张大户谈生意时,威逼着抢跑了所有银元。
可是没有想到,张家的护院很快就追上来了。
乔日成的哥哥在这之前根本就没从事过如此’高危”的工作,不幸被打伤了。
双方胶持不下,乔日成悄悄返回张大户院中放了一把火,把追兵引回去,他们才得以脱身。
回去后的乔日成看到哥哥受了重伤,越想越气,便想要报复。
第二天他单枪匹马全副武装回到张大户家,射杀了很多护院后连夜逃跑了。
这次抢劫惊动了整个县城,成了当地有名的大案。
警署再度来到了乔日成家。可是,这时的乔日成早已化成商人逃到北平天津去了。
警察只好抓了乔父和乔家大哥去拷问。
乔家大哥禁不住严刑拷打,说出了自己也参与了抢劫的事实 ,被就地枪决了。
乔父此时已是恨透了乔日成,发誓如果乔日成再回来 ,一定要把他抓起来,不能再让他祸害家里。
被儿活埋的父亲
在京津混荡了一年多的乔日成,既见识了有钱人的奢侈享乐,也见识了穷人的破衣褴褛。
尤其此时,一二九学生运动中爱国学生的抗日热情,让他受到了极大的感染,乔日成也想做出点大事来。
1936年,乔日成觉得抢劫的事差不多已经平息了,便悄悄返回了家中。
可是这时的乔父早已视乔日成为仇人。他悄悄报告给了驻扎在家附近的阎锡山的一支军队六十一军七十二师。师长陈长捷派出了一个特务连前来包抄乔日成。
乔日成知道此次难以逃脱,害怕抵抗会伤及老婆孩子性命,便开门投降就擒。
乔日成被抓起来了判了死刑打入死牢,只待全部犯人调查完毕后统一行刑。
1937年夏,中国爆发了卢沟桥事变,日军大举入侵,当地官员都在准备着逃跑。
乔日成趁着一天放风之际,对囚犯说:“兄弟们,情况不太对,日军快打到咱们这了,我看这些官员想要逃,但是在逃跑之前,他们肯定会先打死咱们 ,咱们得找机会逃跑。”
众囚犯听从乔日成的指挥,砸开狱门,抢了十多支步枪、子弹手榴弹,逃出去了。
这些犯人中有十几人看好乔日成,想要跟着他混。乔日成便带着这些人回到了家乡。
正好此时家乡的老百姓因为害怕日军的入侵,惶惶不可终日。
看到乔日成带着人回来,十分高兴,大家推举乔日成为保安队队长,保护整个村子的安全。
乔父听说儿子越狱回来,心情很是复杂,觉得无颜面对乔日成,便跳井自杀了。村里人发现后及时抢救了下来。
乔日成知道后说:“既然他不想活了,那就成全他吧!”
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把亲生父亲活埋了。
左右逢源的决定
1937年8月,日军侵占了应县城,乔日成开始是不愿投日军的,后来一个曾教过他的小学校长来游说,乔日成考虑了下,觉得这个校长说得对。
自己这点子人不够日军塞牙缝的,硬碰硬没有好结果。于是便接受了日军的招安,成立保甲队,由日军提武器弹药,受日军节制。
可是乔日成是个有野心的人,他觉得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容易出事。所以暗地里又投靠了国民党察省主席张盛生,借由国民党大肆发展势力。
乔日成在军校呆过,对于带兵练兵都很熟悉,又能低得下身子与下面兵士同甘共苦。
经过不断的收编吞并,很快,他的队伍已经发展到有2500多人。1938年,日伪政府下令农民种植罂粟,乔日成借机敛财,开办烟厂,兵工厂、铸铁厂等,拥有了大笔财富。
财富越多,人的心越大,乔日成已经把整个应县视为私有物了。他讨厌任何一方势力的插手,既抗拒日伪政府,又经常阻碍抗日。八路军对其也是深恶痛绝。想要武力拔除这颗毒瘤。
1939年7月,八路军与乔日成部在下社新堡发生激战,却因时间紧迫另有任务,加上乔部防守严密未能成功。乔日成借机把战况上报给日军买好,得到日军的嘉奖。
决一死战的胆量
但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风险从来是与利益并存的。
1940年夏季,乔日成在大肆吞并其他武装势力时,触动了日本人的利益,引来了一场恶战。
当时的应县有一个铁杆汉奸叫王国相,他是日本人忠实的走狗,很得日本人的赏识。
乔日成吞并了王国相部,引来了日本人的干涉,日军派出一个机械化师团、一个骑兵师、一个步兵师,三路大军共计一万四千余人,三路夹击攻打乔日成的2000人。
战斗持续了近一天,战况激烈,到天黑战斗停歇时,乔部损失了千余人,重伤200多人,有战斗力的仅剩300多人。但是日军也受到了很大损失。
乔日成带领这几百人突围到了八路军的南山根据地,八路想要招安乔日成共同抗日。
但是野性难训的他不愿归顺八路军,集合失散兵士300多人,准备东山再起。
这一年秋季,乔日成在转移过程中,遇到日军包抄。双方在草垛山附近发生了战斗。
乔日成采用了“分兵诱敌,合兵歼敌”的战术,使日军腹背受敌,伤亡很大。
只是最后乔日成也只剩下7个人,不得已去了国统区投靠了国民党。
但是国民党深知乔日成为人以利为先,并不敢重用他,只肯给他一些虚名。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他才发展了300多人。
抗战胜利后,八路军进行土地改革,开展减息减租运动。这可是触犯了乔日成的利益,他派人不断出兵干扰改革,杀害革命干部和群众。为了维护人民利益,八路军下决心要除掉乔日成。
1946年7月20日,解放军第四纵队第十旅旅长邱慰,指挥3个团对乔部发起了进攻,乔日成率领部下顽强抵抗。
因他们占据有利地形,解放军损失惨重,久攻不下。正在解放军将要发起第三次进攻,下决心要与敌人决一死战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敌人措手不及,让我们拍手称快的事。
乔日成被他的部下拿枪给杀了。
源于女色的死因
原来,乔日成此人有野心,有手腕、御下有方,在乱世中敢于争一席之地,勉强可以称之一声乱世枭雄,但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在女色上走不出来。
他一生阅女无数,尤为偏好良家妇女。
1940年前后,乔日成的事业达到鼎盛的那段时期。有一次,他去连队视察,竟发现一个十分貌美有风韵的女子,一问,原来是他手下一个排长岳中正的妻子章氏。 乔日成正是有段时间没近女色了,回去后便开始惦记,势必要把这女子弄到手。
十天后,乔日成找到一个机会派岳中正外出一段时间,另人把章氏找了过来。
乔日成虽然容貌不出众却在当地有权有钱,章氏半推半就地从了乔日成,二人暗地苟合了半年多。
可是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呢?
岳中正发现了二人的苟且之事。这种事对于男人而言,那可是奇耻大辱。
即使乔日成为了安抚岳中正给他升了官,也不能平抚他心中的愤怒。他发誓要报夺妻之仇。
但是乔日成身边警卫众多,要杀他并不容易。只能暂时按捺下来。
终于在与解放军激战时,岳中正找到了一个机会。
当乔日成借着掩体的掩护向解放军猛烈开火的时候,岳中正恰巧站在他的侧后方。岳中正觉得报仇的时机到了!
他拿起枪对准乔日成开了一枪。子弹身穿内脏。血流不止。
乔日成因伤势过重,最终没有抢救过来。至此,一代悍匪因为女人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结语
乔日成这个人是土匪中的异类,他讲义气,能为了朋友两肋插刀;有能力,凭一已之力建立起了2000多人的队伍;有手腕,他能与手下同甘共苦,让下属佩服。
他抢劫富人,却不随意杀害百姓;他满身血性,敢与日本人正面硬刚,但同时他又凶残无比,宁肯我负天下人,不能天下人负我,活埋了亲父;他贪财好色,并最终死于“色”字上。
他几次战斗以少胜多,带兵能力可见一斑。从客观上讲,他对敌日军,是有利于抗日的,正如毛主席曾评价他:“此人心狠手辣,但抗日有功。”
这样的人如果能生在一个正常的年代,或许也是会有一番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