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媒体有10万粉丝了(仅两人经营自媒体9个月增粉50万)
做自媒体有10万粉丝了(仅两人经营自媒体9个月增粉50万)从生活具体到电影,熟悉电影的人一定还记得“圈内电影人吐槽马甲”,这个关注度近13万的大号,因为对电影市场和政策的深度了解,一度被认为是中国电影的风向标。半小时解决问题、阅读数500万 。不夸张地说,自媒体正在成为市场和政府之外的第三种声音、第三种力量。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记者,每个人都是麦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权威性和电影专业性的折扣。对于热点、深度、真实,自媒体有着更加审慎的追求和敬畏之心。自媒体是什么,它能做什么?著名作家六六因为一次山竹网购和某购物的私人恩怨或者是比概念更清晰的注脚:
文|林莉丽
2015年,是传统媒体断崖式衰落的一年。
与此同时,自媒体如雨后春笋、捷报频传。估值过亿获投资邀约已经是微信的常态,资深媒体人果断预测未来文化娱乐产业发展将以“自媒体”为中心。
▲形式不灵了,资历只能是纸枷锁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记者,每个人都是麦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权威性和电影专业性的折扣。对于热点、深度、真实,自媒体有着更加审慎的追求和敬畏之心。
自媒体是什么,它能做什么?
著名作家六六因为一次山竹网购和某购物的私人恩怨或者是比概念更清晰的注脚:
半小时解决问题、阅读数500万 。不夸张地说,自媒体正在成为市场和政府之外的第三种声音、第三种力量。
从生活具体到电影,熟悉电影的人一定还记得“圈内电影人吐槽马甲”,这个关注度近13万的大号,因为对电影市场和政策的深度了解,一度被认为是中国电影的风向标。
如果把2010年新浪微博面市作为自媒体发声的起点,那么6年的发展,从微博到微信,自媒体大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自媒体1.0时代:依靠内容吸引用户,树立品牌;
自媒体2.0时代: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完善品牌;
自媒体3.0时代:匹配产品和盈利模式,转化品牌。
对于电影类自媒体而言,或者正在经历1.0到2.0的积累,或者正在酝酿2.0到3.0的转型升级,无论身处何处,自媒体的行业影响力已经形成,自媒体的良性发展生态正在建立。
回到开篇的问题,自媒体究竟是什么?
对于创业者而言,自媒体是一座金矿。对深度影迷而言,自媒体是一种张扬恣肆的个性风格。对于用户而言,自媒体是市场和政府之外的第三种声音。
从BBS上的香港制造说起
2000年前后,随着论坛的兴起,在网易、西祠胡同、天涯的影视娱乐相关论坛里活跃着一大批民间背景的深度影迷,魏君子、云飞扬、顾小白、宋子文、荣超……每一个都是今天叫得响的自媒体电影人。在坛子里,以港片为切入点,他们完成了最初关于电影的原始积累。
1988年,香港出品115部电影,云飞扬看了105部。他甚至会对着香港电影资料馆制作的《港产电影一览(1914-2010)》大目录索引找片子。
“我们都是外省、甚至山野里出来的,大家因为喜欢电影,仅仅是喜欢走到一起。那时候,找盘的能力决定了眼界的高低,周星驰、成龙、徐克、王家卫等大家看完了,就看各种偏门,比如王家卫编剧的作品,杜琪峰的电视电影,我甚至关注了一个叫张敏的导演……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云飞扬说。
那时候,看片主要靠录像带和VCD。徐克编剧的《天罗地网》,云飞扬找了好几年。杜琪峰导演的特警系列电视电影,第一部和最后一部隔了十几年他才找全。“没有完整的理论架构,看多了慢慢地就会说话了。”云飞扬说。
看法、视野、水准差不多的人在一起聊天,最单纯的背景、最直接的爱恨、最有效的互动,自由而真诚。“当时的讨论会具体到一个人、一部作品、一个场景、桥段甚至是一句台词”,云飞扬说,“那种感觉接近王小波笔下的精神空间”。
大概在2003年左右,曾经活跃在各大论坛的电影人陆续应邀来到北京。当时,香港电影研究还没有引起学院派的有效关注,自媒体影评人的出现有效地满足了媒体、观众关于香港电影的期待。
随着对电影和产业了解的深入,最初的这波而自媒体人也在大娱乐产业的各个环节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有的进入高校深造,著书立说,成为专业的电影研究者;有的投身制片、营销一线,参与电影生产;也有的坚守自媒体平台,为自己喜欢的电影发声。
桃桃淘电影:深度影迷杂志
在“桃桃淘电影”8月院线前瞻中,桃桃对《刺客聂隐娘》的期待值是很期待,同样他也给另一部影片直接打出了“泼粪”的期待值。文章的末尾,有某招聘网站的硬广。这就是“桃桃淘电影”,一份影迷为影迷做的电影杂志。
桃桃说,发布他认可的硬广,读者也会理解他,毕竟是一个自媒体,但是他坚决拒绝软文。
6月底,桃桃在微信公众号里发了一篇《终于辞职了,成为待业青年》的文章,表达了辞职充电,专心做微博、微信、视频的决定。文中,桃桃说他唯一骄傲的是自己终于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了,一个不用工作,很紧张、很忙碌,但是都是忙自己想忙的事情……
辞职专业做自媒体,对桃桃来说是一个梦想照进现实的过程。每天6-8小时专职做自媒体,桃桃说:之前太忙了,很多东西做的差强人意,他不想对付,辞职之后的更新,桃桃很满意。
“桃桃淘电影”是一个在媒体圈和深度影迷心中颇有分量的存在,有影评、有视频、有月度院线市场前瞻,有各地电影节展的相关信息,刚刚又推出了《影向标》。跟很多电影类的微信自媒体相比,它有鲜明、独立的个人化风格,商业化程度相对比较低。
桃桃说,他的野心是为中小规模影片营造一个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交流、推广的平台。至于自媒体未来的盈利模式探索,桃桃直言他没有想太多。“我希望未来把桃桃淘电影打造成一个关注电影本身的影视娱乐平台,我就是一个影迷,我想把我对电影的喜爱传递给更多的人,至于公众号,我投入的最大成本就是时间,即便不做公众号,我也会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电影上。”
毒舌电影:9个月做到50万
毒舌君“毒SIR”真名叫陈植雄、白云,没错,毒舌君其实是两个人。做毒舌电影前陈植雄在广州做了7年的电影编辑。2013年,毒SIR所在的媒体集中注册了一批公众号,当时公司负责人的思路是趁蓝海先跑马圈地,毒SIR注册了毒舌电影。因为忙于工作,注册后账号一直没有全力打理。到2014年,传统媒体业绩下滑明显,毒舌君和同事商量辞职正式投入到毒舌电影的运营。这也是一个广东血统纯正的公众号。
做毒舌电影,毒舌君和合作伙伴每天要投入1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用他的话说,“不想做一个高端、小众的东西”,我们更多聚焦院线市场大片,服务普通影迷的好内容。”
从2014年10月到今年6月,九个月时间毒舌电影的粉丝增长到50万。毒舌君说没有什么秘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资源,拼的就是个人的努力和刻苦。“我们特别注重挖掘背后故事,大众对故事的需求渴望很强烈,电影背后的故事,导演背后的故事都是好的引爆点。”
毒舌君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捉妖记》大卖后,毒舌电影推出了《他是最懂电影的富二代,创造了中国电影N个第一》的报道,首次从富二代的视角解读江志强。文章发出后有10万 的阅读量,2000多个读者点赞。
只提供趣味、实用、独一无二的资讯观点,“我们不拼才华拼努力,因为我们要做一个大众的服务号。”毒舌君说。
影画志:1%的独立影评
映画志的功能介绍里,创始人文白是这样写的:99%的影评分两种,写了就能收到钱的和写了是为了收到钱的。我想要做那1%的独立。我想知道,独立判断和原创写作能存活多久?
影画志运营到47天的时候,文白发了一些关于公众号创作的困惑和感想,同时征求网友对这个号的意见。“后来收到的反馈很多,不过大多是技术性的,文章结构、色彩搭配、运营思路、版面设计等等,内容方面我至今也没有找到很好的破局方法。” 文白说。
现在的影画志,主要分“严肃”和“偏见”两部分,偏见完全依照文白的感受,语言风格更加网络化,天马行空不受约束。严肃版块会适当的用理性节制情感。文白说,偏见比平庸更重要。
大约一周前,影画志开通了读者打赏功能,也只是开设一个功能而已,显然在一个习惯了免费阅读的平台上,这并不是影画志的盈利模式。
微信号运营的过程中,也有片方找到文白,交流对影片的一些看法,“我觉得很多片方都能接受针对作品的不同声音,压力不大。”文白说。
影画志的风格,从文章的标题就一目了然,爱憎分明,且批判远远多于褒奖,甚至带着一点小愤怒。当然,文白也有自己推崇的电影,比如《诉讼》,《催眠大师》、《智取威虎山》、《救火英雄》。文白说,《锡尔斯玛利亚》是他今年到目前为止最喜欢的电影。
娱乐资本论:娱乐行业的碎片MBA
跟娱乐圈的人聊资本,跟投资界的人谈八卦,这是娱乐资本论的定位,作为国内首档由文娱记者和财经记者共同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娱乐资本论尝试在新闻的深度跨界中寻找突破。
一次采访过程中,华谊兄弟的胡明对娱乐资本论的创始人之一郑道森说了她对娱乐资本论的看法,大意是她能感觉到娱乐资本论对娱乐的专业和敬畏之心。郑道森说,这正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郑道森是《新京报》的财经记者,做娱乐资本论其实是他采编过程中的一次查缺补漏。
2014年年中,一批影视公司集中向资本市场发力,进而催生了大量的明星股东。用财经记者的眼光看明星,本能是想挖深一点,于是郑道森跟文娱部的吴立湘一起做了《能量影视遇业绩天花板》的报道。
报道的采访撰写过程中,细心的郑道森发现作为股东的陈鲁豫主持单集《鲁豫有约》的工资只有5400多,这不过是一个三流主持人的薪资水平。这样的切入点放到大专题里太小了,但又很有意思,郑道森随手写了篇文章,发在了娱乐资本论上。
这个郑道森眼中记者手记性质的小稿子随即被腾讯、虎嗅等多个门户转载。虎嗅甚至向他们发出专栏的邀约。于是,郑道森和吴立湘开始了每天三四个小时维护微信公众号的工作。
自媒体,拼角度,还要拼速度和公信力。
2014年12月27日,湖南卫视官微发了一条消息,大意是因为技术原因,《武媚娘传奇》停播。当时,对于这个消息有很多个版本的解读。娱乐资本论的另一位合伙人吴立湘从他的“线人”那里拿到消息,《武媚娘》正在进行后期加工,核心目的就是PS乳沟。
单方面信源消息,在传统媒体的发布过程中不符合规范,对自媒体而言也有一定的风险。仔细斟酌之后,娱乐资本论出了这样一条消息:《武媚娘或因太胸遭停播 传后效团队正PS乳沟》。因为是第一家发布,这条消息实现了30万 的阅读量,而之后的复播也做实了娱乐资本论的猜想。
在郑道森看来,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大都由有媒体经验的记者操刀,因此对信息源的核实更严谨,对公信力的追求也丝毫不亚于传统媒体。
经过一年多的积累,目前的娱乐资本论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固定订阅用户,形成了深八卦、资本论、电视没有台、娱乐政治学、数据控和深电影几大常规版块,并保证每天至少一篇原创的发稿要求。
编剧帮:跟知名编剧合作 跟青年编剧签约”
杜红军,编剧帮创始人,大学学习戏文专业,做过编辑、网站策划、电子商务。三十而立,不想一辈子在网上买东西,本能地感觉当下的市场编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于是有了做编剧帮的想法。
做编剧帮,杜红军有两个朴素的职业理想:
新编剧入行,从合同怎么签到顺利拿到稿酬都有专业的服务商提供服务,让编剧把全部心思用在创作上。
在大量的新人中找到真正有才华的编剧,直接推送给优秀的公司或团队,让他们省去摸索环节,更快成长。简单说,编剧帮想成为这个行业的伯乐,找到千里马、服务千里马。
2014年的“两宋之争”是编剧帮“媒体”功能的集中呈现。
这次讨论从编剧帮发布的一篇消息入手,引发了电影创作界多位知名人士对编剧、演员、剧本关系的大讨论。
讨论过程中,编剧宋方金独家授权编剧帮发表了三篇代表自己观点的文章,随着讨论的深入,传统媒体迅速跟进,这样一个由只言片语消息引发的话题,最终成长为一个从行业实操经验到创作本体全辐射的行业大讨论。
杜红军跟倾向于用新媒体而非自媒体定义编剧帮,“新媒体是相对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的内容更像是工业产品,我们生产内容时就带着功能思维,用户也可以直接感受到。而传统媒体的内容传播更像艺术品,质量很高,传播成本也高,时效性差。”
随着编剧帮品牌的成熟,除了内容发布外,编剧帮的线上线下产品也应运而生:
微信公开课是针对新人的免费在线课程,邀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导师在线讲授电影创作的基础性知识,截至目前已经做了10期,每期参与人数从最初的100人发展到500人(500人微信群最大容量),未来编剧帮致力于线上、线下双课堂,打造编剧帮电影公开课的子品牌。
电影培训班从创作基础延伸到整个产业链,不定期邀请产业各个环节的名人、大咖现场布道,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四期。
除此之外,编剧帮还不定期跟相关企业、单位和协会联合举办各种各样的电影沙龙,聚集行业资源,发现优秀人才,寻找合作空间。
得益于起步早、定位精准,目前编剧帮已经积累了10万 的微信订阅用户,并保持每天100个左右的速度增长。“相比用户的数量,我更关心用户的质量。”杜红军的理由是,电影是一个以决策和判断见长的行业。“每个项目,有决策权的只有几个人,我们希望建立一个有效的平台,用最短的时间跟决策者建立联系,从线上走到线下。”
杜红军认为,未来的中国电影机遇属于两类公司:以BAT为代表的有丰富互联网资源的大公司;以独特视角切入的垂直服务性公司。编剧帮的目标无疑是后者。“未来我们希望能够签约一些年轻的编剧,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服务,同时跟知名编剧建立合作关系,希望编剧帮能为中国电影输送力量!”杜红军说。
首席娱乐官:不只是自媒体 还是垂直社群”
做首席娱乐官之前,陈妍妍的稿子经常被其它微信公众号转载,有的时候甚至会略去作者和文章出处。2014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陈妍妍跟几个小伙伴一商量决定做一个自己的公众号。记者做公众号,看似轻车熟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原创是自媒体的生命,一篇原创稿件,从选题到最后发布,至少要五六个小时。
在首席娱乐官,有跟传统媒体一样严格的工作流程,选题会、采写、编辑、校对、发布,用产业的眼光对娱乐做深度的解读。目前,首席娱乐官保持平均每篇五六千的阅读量,好的1万 ,爆稿10万 ,所有稿件全部原创……同为媒体人,让笔者最惊讶的是在首席,一年就可以培养一个成熟的产业记者。
“目前,我们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已经得到了业界的肯定,但采编力量还要我们自己培养,我们还养不了太多的牛人,但首席娱乐官的平台一年就能培养一个成熟的记者。”陈妍妍说。
自媒体如何确立自己的公信力?陈妍妍的答案是热点、深度、态度和视角。
最近,首席娱乐官又有几款产品亮相:首席早餐、视频栏目娱视乎和首席娱乐官电子期刊。首席早餐可以看成首席娱乐官的一个子号,每天早上9点发布TMT行业最新的产业资讯;娱视乎是定位挖掘娱乐产业创业者的一档视频栏目,用3-5分钟的视频呈现创业者的风采;电子期刊依托KINDLE等平台,做时效和深度并重的娱乐产业电子期刊。
自媒体发展,用户是关键。用户拴住了,就可以寻找相应的商业模式撬动资源变现。跟很多小有名气的自媒体一样,首席娱乐官也在考虑下一步的发展和匹配的商业模式。“辞职做自媒体,从一开始我就坚信大娱乐行业的前景和机会,科技领域有那么多垂直媒体,电影为什么不行?只要把积累的业内资源盘活打通,我相信就能找出对应的商业模式。“陈妍妍说,未来我们不只是一个自媒体,我们搭建的是一个垂直社群,而首席的目标是做一个优秀的社群服务者。
中国电影票房吧:第三方的数据产品平台
涂彪是理工科出身,在做中国电影票房吧之前,他做过证券、做过电影宣发。市场数据的不完整、不及时让他萌生了做一个电影票房数据发布平台的愿望。2013年,微信公众号刚刚兴起的时候,涂彪创立了中国电影票房吧。
那时候票房吧只有涂彪一个人,每天下班后用一两个小时整理发布。当时,国内的售票网站已经初具规模,涂彪的数据就是在售票网站的数据以及其他有参考性的样本数据基础上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大数据模型。没有其他的辅助推广方式,最初这个公众号只是在涂彪的朋友圈里传播。大概经过了8个月的积累,中国电影票房吧的粉丝达到了10000左右,涂彪发现后台的用户中业界知名人士及大咖越来越多了。也不断有业内的人跟他联系,聊数据、谈合作。如今,中国电影票房吧的订阅用户已经达到6.2万个,其中超过一半是影院管理者。
及时的数据发布之外,中国电影票房吧也尝试做自己的线下活动品牌:影视智库沙龙和影视智库论坛。沙龙已经做了六期,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选择热点话题讨论,论坛刚做第一期,邀请周铁东、王仁奎等一线市场操盘手介绍国内电影档期的选取依据和现状。
平台越做越大,涂彪遇到了一个瓶颈。作为一个内容 产品导向的信息发布平台,微信平台已经不能满足票房吧的发展需求。涂彪尝试做了一款专属的APP,包括实时的市场数据发布、历史数据检索、查询,电影排期等内容。
面对记者,涂彪毫不讳言APP的用户体验还不完善。“做一个专业的第三方平台,至少需要一个后台服务器开发、一个UI、一个前端开发,这方面的成熟人才月薪都在1-2万,对于自媒体而言,这样的投入压力有点大。”
中国电影票房吧运营两年多,涂彪对自媒体的认识更加深入、客观。“新媒体没有传统媒体的人员包袱、玩法多,获得用户速度快,但是也没有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和权威性。”
跟其他电影自媒体不同,第三方数据平台的数据只是实时市场信息的一个经验性预测,无法做到精准,甚至有声音曾经质疑个别第三方平台有人为干预数据的嫌疑。对此,涂彪的看法是“第三方数据和实际的市场情况肯定有出入,但参考数据不等于结算数据,考虑到专资立刻开发实时数据的时机还不成熟,第三方数据产品仍然是业界的重要参考。当然,前提是发布者保证客观立场,避免利益偏向。”
平台做大了,就会寻找媒体之外的突破。涂彪的想法是通过自身的数据产品,打破产业上下游的信息壁垒,促进良性的市场生态形成。“我们希望做上下游的桥梁,改变上下游的关系,通过数据联系影响前端、终端决策,结合众人的智慧真正促进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
凡影:研究型公司的学习手册
跟之前介绍的自媒体相比,凡影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说特别,不光因为它是一个每月更新四次的服务号,更因为它没有从媒体平台到垂直产品的履历,相反是一个由产品倒推出来的媒体平台。而创始人王义之的个人经历和行业视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样的发展轨迹。
王义之的职业生涯从某外资消费品公司的零售渠道管理开始。朋友的电影公司需要市场版块的负责人,爱拍照、爱写东西、爱看电影的王义之于是成了一名电影人。半路出家,做了几个不大不小的项目,曾经的行业经验参照让王义之感觉,电影行业很多中间环节不够严谨,不符合这个高风险行业的推进需求。2012年,王义之用了四个月左右的时间,把豆瓣上所有评分在7.5以上的电影类书籍翻遍了。从纠结于电影本体概念的讨论,到梳理自己的电影产业史观,王义之萌生了做一家第三方电影咨询机构,通过一线的市场调研数据帮助项目决策的念头。这是一家目前在业内享有极好口碑的垂直服务型公司,2014年成立至今已经服务过几十部电影。王义之口中一个多少有点广告嫌疑的表述是“合作的都是回头客,因为合作过都会回头”。
凡影,顾名思义就是平凡人的电影观。王义之说,开始做凡影,是因为公司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感觉行业里对电影市场层面的操作知识存在误读,需要有人不间断的整理和输出。
每月更新四期,凡影周刊有清晰的版块设计:一文、一图、一影。选题以行业实操作性知识为主,辐射项目开发、发行推广、观众心理研究、全球电影产业动态等多个维度。王义之的初衷是,看问题一定不能流于表面,要用三种形式把一个问题真正讲透彻。
随着凡影周刊知名度的打开,凡影的主营业务也逐渐进入状态,如今凡影周刊更像是一家研究型企业的学习手册。
从2014年正式进入电影市场咨询领域至今,通过所服务的项目,凡影跟踪、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市场数据。王义之说,正在考虑腾出精力把这些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和经验提炼,而那也将是未来凡影周刊的重磅内容。
一点思考
✪ 当内容溢出形式
采访过程中,内容溢出形式是很多自媒体当下面临的困局。大家也在寻找各自的破局之道。受制于微信自身的功能限制,一些有影响力的自媒体纷纷开始建设自己的APP,通过全新的平台设计重新规划产品。也有一些自媒体尝试在微信中接入相应的版块,链接到视频网站、KINDLE平台,或者在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等客户端建立阵地,对微信平台的内容进行多媒体打包升级。
✪ 当发展遇到瓶颈
贺炜是微信公众号“电影市场简报”的操盘手。在《一个伪电影自媒体的独白》中,他总结了一个后来者红海竞争的困惑。其中,包括内容的差异化定位、读者口味的了解、行业自媒体成长的天花板等等。从这些经验中不难看出,每个自媒体的定位和市场化前景不同,自媒体的黄金时代不代表都能实现1.0到2.0,2.0到3.0的跨越,但作为政府、市场之外的声音,有坚持、有态度的自我表达本身已经很难得。
版权声明
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转载请微信21474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