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茶旅融合促乡村振兴(三产融合产城融合)
坚持茶旅融合促乡村振兴(三产融合产城融合)2020年5月,新区管委出台了相关政策,工委农办会同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工信局等9部门制定了激励办法,对年内实际投资1亿元及以上、农业产业投资额不低于总投资额30%的田园综合体,年度内给予建设主体1000万元的资金补贴,符合条件的可连补3年。今年8月底,新区管委又出台了奖补政策支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不断集聚的项目正在为当地产业融合发展、居民致富增收持续提供“续航力”。去年12月,16个产业项目在海青镇北茶商街集中签约,总投资超过3.5亿元。截至目前,全镇茶园面积达3.5万亩,茶企200余家,年产干茶260万斤,产值超3.6亿元。从几亩茶地的小种植户到坐拥150余亩茶园的茶企老板,李俊龙的经历正是海青镇通过打造特色小镇,促进产业富民的一个缩影。“再过来两个人,把这块儿扫扫,别放过任何一个死角……”踏入海青镇龙泰茗家庭农场,记者看到,农场负责人李俊龙拿着扫帚正指挥几名农工清扫
43个村庄种茶、近2万人从事“茶产业”、年产干茶260万斤、产值超3.6亿元……作为“南茶北引”落地繁衍的地标镇,茶产业是海青镇支柱产业之一。
一叶茶毫谋兴盛,且以茶盏盛海青。近年来,海青镇立足茶优势,做足茶文章,以“加快建设经济强、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美丽幸福新海青”为目标,通过三产融合、产城融合、茶旅融合,加大政策扶持,优化产业布局,蹚出了一条以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子,昔日传统的农业小镇逐步蝶变为美丽幸福的特色小镇。10月9日,记者走进海青镇,探访悄然发生的改变。
“茶产业”富民强镇
寒露过后,海青茶进入了最后的采摘期,10月9日,记者前往“南茶北引”落地繁衍的地标镇海青镇,寻找秋日里那一抹浓浓的茶香。
“再过来两个人,把这块儿扫扫,别放过任何一个死角……”踏入海青镇龙泰茗家庭农场,记者看到,农场负责人李俊龙拿着扫帚正指挥几名农工清扫院子,“要让茶叶卖出好价钱,就得保证质量,我们要从源头做起,首先得保持茶园干净整洁。”李俊龙一边忙活,一边给记者泡上了一杯上午刚刚炒制的海青茶,记者小抿一口,滋味醇厚、回味甘甜、豌豆香十足。
提起李俊龙,认识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为“茶痴”。李俊龙出生于1971年,是地地道道的海青人,年轻时在中专学校学习农学专业,毕业后到原胶南市海青茶叶研究所工作。“当时看到我们这么好的茶叶却没多少外地人知道,我很着急。”李俊龙告诉记者,2009年,他成立了龙泰茗茶厂。“开始我只有几亩茶地,产量少,大多都是收购茶农的叶子,然后自己炒茶。”几年后,李俊龙看到很多村民外出务工,村子的土地闲置荒芜,觉得可惜,便萌生了建茶叶基地的想法。经过多方寻找,李俊龙发现镇驻地海青村有片土地可以流转,但当时这块地荒沟纵横交错、杂草丛生,无人问津。为改良这些土地,李俊龙聘请了水利设计院的专家,勘测设计了塘坝、水井,又联系了施工队进入工地作业,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改造土地30亩、荒沟10亩。2015年1月,李俊龙成立了青岛海青龙泰茗家庭农场有限公司,随后引进了多个无性系茶树新品种,建设了无立柱大拱棚设施,为茶树越冬提供了保障。此外,配备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既节水又节肥,使原来的土地产值亩收入由500元提高到现在的10000多元。
目前,李俊龙的茶叶基地面积已经达到150余亩,年销售额突破28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千余户茶农成了他的“合伙人”。李俊龙告诉记者,想致富必须从技术上进行提高。于是,他创建了青岛龙泰茗茶叶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聘请专家教授为农民上课,已举办茶叶栽培加工,蔬菜、果树栽培管理等培训班,培训人员1000多名。“我们为周边茶农免费提供技术支持,优先收购低收入茶农的鲜叶。根据茶叶品质,茶农每亩地的年收入最高可达2万余元。”提起带动茶农增收,李俊龙满脸的骄傲与自豪。
从几亩茶地的小种植户到坐拥150余亩茶园的茶企老板,李俊龙的经历正是海青镇通过打造特色小镇,促进产业富民的一个缩影。
2020年5月,新区管委出台了相关政策,工委农办会同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工信局等9部门制定了激励办法,对年内实际投资1亿元及以上、农业产业投资额不低于总投资额30%的田园综合体,年度内给予建设主体1000万元的资金补贴,符合条件的可连补3年。今年8月底,新区管委又出台了奖补政策支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不断集聚的项目正在为当地产业融合发展、居民致富增收持续提供“续航力”。去年12月,16个产业项目在海青镇北茶商街集中签约,总投资超过3.5亿元。截至目前,全镇茶园面积达3.5万亩,茶企200余家,年产干茶260万斤,产值超3.6亿元。
“茶创新”打响品牌
距离李俊龙的家庭农场不到1公里的位置,有一家“乐茶”企业,只要走进企业展厅,就会对海青茶有新的认知。
“尝尝这个口味的茶怎么样,现在已经脱销了。”刚走进乐茶(青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企业负责人夏铭翊便递上了一杯茶,“这是我们为张家楼街道紫斐农业定制的蓝莓果茶。”喝下一口,记者感受到多重果香与茶香碰撞,清新不腻、酸甜馥郁。除了口味独特的茶,装茶的纸杯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纸杯外观简约时尚,很有特色。“不要小看这个小纸杯,这可是有专利的,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乐茶’。”夏铭翊介绍,“乐茶”杯茶就像杯装的奶茶,省去了繁琐的泡茶环节,运用杯子底部的一层食品级植物纤维滤纸,将茶叶泡开,又有效过滤掉茶渣,即冲即饮,方便快捷,非常适合现在快节奏的生活。
由“乐茶”研发的一次性可降解杯茶,将袋泡茶与可降解环保纸杯合二为一,其中的茶叶原料全部使用海青茶。上市后因为方便卫生口感好,收获诸多好评,当年销售量将近500万杯,今年销售量更是节节攀升。“我们主要面向商务需求,做企业定制,截至目前,今年的销售量已远超去年,其中一个客户就订购了200万杯。”
谈及创业项目的选择,夏铭翊坦言,海青镇的茶叶产量和品质是她的“底气”所在。“我们要在不断拓展杯茶业务带动茶叶销售的基础之上,创新研发新茶衍生产品,建立线上线下平台推介海青茶。在原茶销售环节探索新的销售模式,让海青茶享誉全国,走向世界。”夏铭翊踌躇满志地说。
与“乐茶”一样,在海青镇创新发展茶产业的还有青岛鸿雨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北茶商街,与“乐茶”隔河相望。走进公司,记者看到百余台机械设备有序运转,茶叶经过加工后变成抹茶,销往世界各地。
抹茶起源于隋朝时期,古时称作“末茶”,是以优质鲜叶为原料碾磨而成,可以直接食用。依托海青镇优质的茶叶资源,青岛鸿雨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创新研发,形成了独特的抹茶加工技艺,并完成《山东抹茶》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复兴抹茶产业、重塑抹茶文化,让抹茶有了新的生命力。“我们的生产线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生产出来的抹茶也达到了国际标准,产品主要销往日本和欧盟地区。”公司总经理高峻峰告诉记者,“以目前的产量来看,公司每年可以消耗海青本地一千多亩茶,带动几百户茶农增收。”
引进“乐茶”和抹茶项目是海青镇做长做深茶叶产业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海青镇在建设高标准、上规模的精品茶园,实现第一产业规模化的同时,通过延长产业链实现了第二产业集约化、第三产业特色化发展。目前,全镇已有茶叶专业合作社64家,引进了乐茶科技、茶多酚健康啤酒等多个创新项目,为茶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茶文旅”激活经济
“海州之往青州,途中有驿站,往来人名之海青。”海青镇南接日照市,北靠诸城市,西邻五莲县,自古以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旅游业发展也是顺势而生。
记者首先来到拥有“北方小江南”之称的碧雪春生态园,园区占地200亩,制茶工艺超过60年,栽植樱花树、长寿果等各类植物,拥有百亩特色毛竹林。“游客可在园区内进行茶叶采摘、茶叶炒制、品茶、赏花、观竹、吃农家宴等各类活动。”碧雪春生态园李传村介绍说。
随后记者来到北茶商街,这是一处集茶产品展销、茶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特色商街。今年7月底,总投资3000万元的侠义岛开岛运营,集聚特色餐饮、文化演艺、商品汇卖等各类商户70余家,一站式满足了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今年,我们在北茶商街策划推出了侠义岛泛娱乐消费街区,集聚了襄阳市集、燕子坞、风陵渡口国际商品汇等多个业态,进一步提振了小镇人气商气。”海青镇规划旅游办负责人张鑫介绍,“目前已入驻商户70余家,带动就近就业200余人。”
在茶文旅的带动下,海青镇全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批以百香果为代表的南方水果落地,“南果北种”为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
“走,带你们去尝尝我们村的百香果。”说这话的是海青镇小芦疃网格党支部书记宋翔,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杉木生态农业基地,门口醒目的“杉木大叔的园子”牌子,让记者联想到了长着胡子的果园大叔形象。据介绍,今年5月,“杉木大叔的园子”正式运营,园区以桦、花、竹、草、果为主要特色,吸引了八方游客。“依托海青镇优美的自然环境,我们杉木农业积极拓展旅游业,目前有露营团建、百香果采摘、研学基地等项目,今年‘五一’期间,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基地负责人刘春朋说。
“我们村去年以8%的年收益投资本村产业项目杉木生态农业基地50万扶贫资金,第一年收益4万元已到位,今年又投资杉木生态农业基地20万社会发展资金,预计年收益1.2万元,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集体收入的增加。”宋翔告诉记者。目前该村紧紧抓住青潍日一体化发展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对村庄周边环境、市政条件和电力设施进行全面打造提升,目前已进入施工阶段。建成后,村庄将依托美丽乡村和杉木生态农业基地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周边农家宴、民宿等项目发展,拉动百香果、草莓等特色农副产品生产销售,助力村庄转型发展。
经过优化资源、整合要素,海青镇全面打造了包括茶旅文化康养新城核心区,334、220省道“产业轴带”,北茶商街茶旅休闲街区、茶山田园康养度假区、现代农业生态区在内的“一核两轴三区”发展新格局。“下一步,我们将以党建领航定向,坚定改革赋能信念,在激活镇域经济、推进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做美生态山水上探路破局、攻坚起势,全力打造青潍日一体化发展中枢支点,推动新区西南茶旅新城的快速崛起。”海青镇党委书记刘莉莉表示。
说说咱的心里话
小芦疃网格党支部书记宋翔:
乘着发展东风村庄美丽蝶变
我的老家在琅琊镇,但我从小就陪着父亲喝海青茶,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能到海青镇工作。2019年底,青岛市委组织部遴选了200名支部书记到基层任职,我有幸成为海青镇小芦疃网格的一员,至今已任职近三年。
立足茶优势,海青镇把加快茶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强镇的突破口,蹚出了一条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子。乘着快速发展的东风,小芦疃网格这几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色项目杉木生态农业基地从无到有,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这里采摘、露营,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房屋整齐靓丽,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芳香四溢……任职以来,每次漫步海青,我的心情都特别舒畅,全镇处处展现出一幅产业持续发展、村容村貌蝶变的美丽新画卷。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虽然在海青镇工作时间不长,但这段时间以来,我见证了海青镇的快速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康养、民宿度假等新业态都在这里扎根,相信未来这里一定会成为美丽富足文明的特色小镇。
记者手记
茶旅小镇未来可期
十年前,记者第一次踏入海青镇,彼时的海青就像个亟待成长的孩子,朝气蓬勃;十年后,她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姑娘,充满活力。
沿茶乡路进入海青,但见茶园遍地,茶农俯身采摘新鲜嫩叶;路两侧青瓦白墙,竹林静幽,茶韵飘香……海青镇森林覆盖率50.2%、负氧离子平均含量1940个/立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4.2℃,行走在这座茶旅小镇,记者体验了一次“洗肺”之旅。
海青镇的茶产业以创新为动力、以旅游为延伸,它不仅是生态产业、致富产业,更是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随着茶产业的发展,茶农们的钱袋子慢慢鼓了起来,一片小叶子为茶农们解决了温饱,也带来了富足与小康。
家门口就业、家门口致富。老百姓懂技术、有活干、有钱挣,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作生产劲头也越来越足。对比十年前的海青,记者能切实感受到高质量发展给老百姓们带来的实惠与变化。做大特色茶产业优势,加快三产融合、产城融合、茶旅融合,全力打造富民强镇“核心引擎”,海青镇未来可期。(王培珂)
(本文由西海岸发布制作,来源于青岛西海岸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