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过年回老家只是换个地方带孩子(家永远在乐清回家过年)

过年回老家只是换个地方带孩子(家永远在乐清回家过年)与棋友分享快乐每年正月初五上午,我都会带着孩子来洪宅,孩子们就像在观看一个旅游景点一样,我和他们说牌子上是我曾祖父的名字,他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这种家族历史感给我带来一丝丝骄傲。重回祖屋,每次跨过洪宅门槛闻到熟悉的旧木头的味道时,我的眼眶竟会湿润。心底里就会想,我属于这里,样貌作派皆传承于此。洪放过年回祖屋。本人供图18岁以前,我一直生活在乐清市区的洪宅,小时候总觉得这里平淡无奇。前年这座宅院被列为文化遗迹,于是总想回来看看。相比其他老房子被拆迁,而它得以保留,我觉得很幸运。18岁离开家乡,我渐渐学会在新的土壤里构筑自己和他人的联系,难得回到这里,在各种离去归来中明白了家的含义。2017年秋,洪水平先生的回忆录《世家子弟》出版,封面上是一张老照片,画面为上世纪30年代初,居住在太平巷大屋的四房头的8个“式”字辈兄弟在大门口席地而坐,他们的背后是洪宅大屋辉绿岩的大门台,照片上有我的爷爷。我常

编者按:年关将至,你买好回家的车票了吗?年少时迫不及待告别家乡,可看过世界才发现,令人熟悉而温暖的,依旧是那座名为“乐清”的小城。

人的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也许是因为城里的亲朋、风景、美食;多年梦想、儿时一段记忆、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乐清日报“长一”工作室在新春来临之际,特采访了八位今年要回家过年的在外乐清人,听听他们对回家的理解。相信,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或归心似箭的你,一定会有同感。

重回祖屋感受“家”

■洪放

为什么过年回家?大概想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客从何处来,你走得多远,不能忘记出生的地方。如今在杭州上班的我,两个孩子都出生在杭州,对他们来说自己就是杭州人,而祖籍——乐清只是填表时的一项内容。

过年回老家只是换个地方带孩子(家永远在乐清回家过年)(1)

洪放过年回祖屋。本人供图

18岁以前,我一直生活在乐清市区的洪宅,小时候总觉得这里平淡无奇。前年这座宅院被列为文化遗迹,于是总想回来看看。相比其他老房子被拆迁,而它得以保留,我觉得很幸运。18岁离开家乡,我渐渐学会在新的土壤里构筑自己和他人的联系,难得回到这里,在各种离去归来中明白了家的含义。

2017年秋,洪水平先生的回忆录《世家子弟》出版,封面上是一张老照片,画面为上世纪30年代初,居住在太平巷大屋的四房头的8个“式”字辈兄弟在大门口席地而坐,他们的背后是洪宅大屋辉绿岩的大门台,照片上有我的爷爷。我常和孩子们说起这些家族往事。

每年正月初五上午,我都会带着孩子来洪宅,孩子们就像在观看一个旅游景点一样,我和他们说牌子上是我曾祖父的名字,他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这种家族历史感给我带来一丝丝骄傲。重回祖屋,每次跨过洪宅门槛闻到熟悉的旧木头的味道时,我的眼眶竟会湿润。心底里就会想,我属于这里,样貌作派皆传承于此。

与棋友分享快乐

■蒋川

乐清很小很小,但乐清“小”而有魅力。它的魅力在于,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跟空间距离都非常近。在小城里,人们会有很多的相遇和相聚。每年乐清“雁荡杯”象棋赛都会在正月里举行,已坚持30多年,这在全国都是很难得的。而我过年回家都会来乐清观赛,见见老棋友,互相切磋叙叙旧,这片土壤于我有着说不清的吸引力。

成为特级大师、象棋世界冠军的我,对“雁荡杯”象棋赛有着深厚的感情。7岁时,家住乌牛的我跟随母亲来乐清观看1991年乐清第五届“雁荡杯”象棋赛,在那天,我与金维飞等棋友相识,也被当时乐清棋友的棋艺折服,从而被带进象棋世界。之后,我们经常互相学习,成为忘年交,这些年,我经常和黄道忠、林进、金维飞等棋友交流,一起分享象棋世界的快乐。

乐清象棋氛围浓厚,水平在全国县级市也算前列。每年的“雁荡杯”象棋赛吸引不少乐清棋友,他们中有些在外经商、工作,年初在乐清都会去参加这项比赛,即使没时间参与,也会去观赛。而让我最难忘的是一些老棋友,虽然不一定每届都参加比赛,但在赛场上总能看到他们为比赛出力,做好服务工作。这让我特别感动,也许这就是象棋的魅力。

家的味道暖暖的

■董文倩

10年前,我来到美国求学,今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毕业,现在纽约从事金融工作。纽约很多元化,给予年轻人很多机会,在这边也遇到很多好朋友、很多工作上志同道合的伙伴,但乐清始终是我的故乡。在纽约,没有亲人,但在乐清有我的家人以及很多亲戚朋友,还有很多不是亲戚胜似亲戚的人。在乐清,有我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这种在同一背景下一起长大的共同记忆所建构起来的亲人般的感情,是我人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10年来,我因为学业的关系回乐清次数不多。记得上次,我回来时路过市区旭阳路,惊呆了,高楼林立,道路宽敞,记忆里这里曾荒无人烟,我感叹乐清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

再谈家乡的味道,大多平和温暖,就像妈妈做的鮸鱼头滚豆腐、糯米饭,能一解嘴馋,呼噜呼噜地吃上一口,踏踏实实落到胃里。在纽约,我会特别想念,偶尔也会学着去做糯米饭、三鲜面。每次,我做好都会发给妈妈看,她都会笑着说:“要照顾好自己。”

工作后,我的假期自由了很多,有了更多时间回乐清。父母希望我能找一位三观一致,有理想、有事业心的男青年,有一个自己的家。我很尊重父母的想法,也会好好努力。

回来参加迎新跑

■戴旭阳

我在宁波工作,喜欢马拉松这项运动有5年多,每逢过年回家除了和亲朋好友一起团聚,最大的快乐还是和跑友们相聚,最期待的就是参加“迎春开运跑”。记得去年我跑了全程50公里,夺得第一,今年过年将是我第四次参加该项活动,继续跑个全程60公里,就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每次回故乡,我对家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2014年,乐清马拉松运动爱好者还比较少,春节那几天,我会去老体育馆锻炼,在那里跑步认识陈双永、詹陆建、吴建老师,我们还组队代表温州参加厦门马拉松比赛。

随着乐清体育设施的健全,乐清健身氛围愈来愈浓厚,乐清进入全民健身时代,身边出现越来越多的马拉松爱好者。我也从位于西门的体育馆换到乐清市新体育中心锻炼。我住在柳市,过年在家,都会开车来乐清市新体育中心、清和公园跑道跑上一两个小时,欣赏湖畔美景,感受城市变迁,身心愉悦。

在乐清,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跑友,他们中有些已经50多岁,可是跑起步来那速度那精神劲就像是一个年轻小伙子。2019年,我们这些跑马爱好者还发起成立乐清马拉松俱乐部,现有会员150多人,我很荣幸成为该俱乐部的理事。平时,我们会聚在一起聊聊训练、比赛心得。

稍作休整再出发

■郑碎孟

2019年12月24日,我来到母校柳市第十小学。在校庆前我为学校送去100本2019年11月《博览群书》,还给学生们讲了一堂书画课,我也答应校长以后每年有回来都给这些学生讲讲课,让他们感受书画的魅力。

过年回老家只是换个地方带孩子(家永远在乐清回家过年)(2)

郑碎孟在家练习太极拳。董露露 摄

从北京回到故乡的这几天,我还常常和亲朋以及书画界的朋友相聚,切磋书画技艺。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放松身心的时光,因为在北京专注于书画,需要太多“耐得住寂寞”与执着耕耘。

年少时,我就离开故乡,去武汉、北京追求书画梦,寻求更多机遇。所谓故乡,就是我们睁开眼,看到世界的第一道光线、第一抹颜色、学会的第一句话,我们在这里建构了对世界的理解。在乐清的生活,很美很有温度。这几天的早上我都在院子里打太极拳,这样的时光我格外珍惜。很有意思的是,往日里熟悉的麻将声少了,不少中年女性也开始玩起笔墨。亲朋说,现在乐清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文化素养的提升,学习书法、国画、民乐、茶艺等成为不少成人和小朋友的兴趣爱好。我听完,感触颇深,国家要文化自信,首先我们自己要被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吸引,还有一点就是对自己当初学习书画决定的认可。

两个月前,乐清郑氏协会邀请我担任副会长,我很高兴,说明故乡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可。还有不少书画爱好者邀请我探讨书画,其中一些是企业家。让我感受到,乐清不只是一座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更多的人开始注重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绘出更多家乡山水。

故乡的一些细微变化,也让我更能辨识自我。前不久,我的书画集被国家图书馆收藏。回到故乡意味稍作休息,我又可以重新调整自己,然后再次出发。

回乡打造电子城

■高新和

1月20日,深圳乐清商会要回家开年会,预计会里有300多名企业家回家团聚。到时候,还会在乐清开粤港澳经济论坛。今年过年回家,会员企业可以用“翘首以待”来形容。“金鹏展翅大湾区,归雁望湖乐清湾”是我们年会的主题,作为商会会长,我希望带领商会的企业家能为家乡做点什么。

这几年,乐清城市变化日新月异,每年回来,不少商会里从事电子行业的企业家都纷纷感叹:过去去深圳创业,因为它是窗口,交通信息发达,如今在乐清也可以,不如我们集体回来,在虹桥众筹打造一个电子城,足不出户就把生意做了。“在家多好!”“我们想回家!助力乐清城市发展!”这一年商会开会时,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呼声。后来统计,想回乐清的电子企业有150多家,这次回乡过年,我们就想积极帮他们落实好这件事。

乐清有16000人在深圳,商会里有520家会员单位,他们从事电器、电子、印刷、家私、通讯器材等众多行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成功进入国际市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企业家。这也离不开乐清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的支持,而能为家乡尽微薄之力也是我们在外游子特别期盼的。

故乡是个“飞机场”

■郑定银

53岁的我在天津从事电器销售35年,每年过年,我都会回家,除了看望亲朋,还会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在我心里,故乡是个飞机场,每次回到故乡,就像一架飞机飞回自己的机场。回来是一次心灵的放松与休息,重新调整自己跟世界的距离、关系、角度,然后再次信心满满地出发。

过年回老家只是换个地方带孩子(家永远在乐清回家过年)(3)

郑定银回乡慰问敬老院老人。本人供图

这些年的来来回回,我也在经历着岁月的历练。2005年我成为天津乐清商会会长,联络乡情,做好服务工作一直是我身上的责任。随着年岁渐增,我总觉得机会要留给年轻人,现在担任天津乐清商会党支部书记,公司的业务交由儿子管理。

稍微闲了一点,开始谋划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如我要为在天津的乐商和在津的行业伙伴多做点事,让乐清产品更多地融入全国市场,让更多人知道我的家乡乐清。于是,2019年11月27日,天津市输配电设备制造行业协会应运而生。380名会员中一部分是乐商,我希望它不仅能给在外乐商有家的温暖,也能成为行业的平台,带领他们走出去学习提升。目前,天津市输配电设备制造行业与中国电控配电分会达成战略合作。乐清作为中国电器之都,2020年,我们还将组织在外乐商回到家乡知名电器企业考察学习。

我相信很多当初走出家乡的乐清人,都想寻求一片更好的天地。看了世界后,我们似乎才能更好地理解家乡,发现它的魅力,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乡愁”。

圆儿时美好梦想

■包景化

36岁的我,多年在外从事房地产等行业。过年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家的味道,这个家不只有亲人,有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还有儿时梦想。在回家过年的这段时间,我总会和老同学们相聚,聊聊一年的生活,谈谈对生活的期待,对于在外打拼的我们来说,这种聚会简单、纯粹。

高中毕业后,我和几位要好的同学总是会聊起我们当初的梦想:办一所幼儿园。这些年,我们大胆设想过,也搁置过,毕竟那是梦想啊。时光匆匆,曾经的少年变成了大叔,去年,我和在外从商的同学陈良伟、郑敏等决定把这件事落实了。现在幼儿园已进入最后装修期,以后过年回来,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幼儿园聚会了,一想到这,心里就会十分期待。

学前教育作为乐清的重大民生工程之一,这些年,无论从硬件、软件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多次调研与学习后,我们希望创办的幼儿园能更多地融入国学理念,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希望我们的这份教育情怀能在家乡开花结果。当然,这离不开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