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半溺爱孩子怎么沟通(过分亲密不一定是好事)
另一半溺爱孩子怎么沟通(过分亲密不一定是好事)首先孩子也有隐私权,作为家长我们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不要随便翻看孩子的日记,未经孩子允许不动孩子物品和进入房间,不偷听孩子的电话。最重要的是家长要照顾孩子的感受,不把孩子认为“丢人”的事情当着别人去说。1.隐私权作为孩子也是一样,家长如果过多干涉超越孩子心理边界后,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困扰。这种无形的影响会给孩子以后的成长带来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家长会认为孩子是与他们最亲近的人了,甚至把孩子当成生命中的一部分,而对于亲子之间是没有明确界限的,父母包办,孩子独立性差。家长们,您们知道吗,孩子也需要独立的空间,剥夺孩子自由独立的空间,对孩子的发展极其不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心理边界,让孩子自己去完成自己的成长,让孩子自己去走自己的路,不应该过多干涉。所以,我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尊重孩子的心理边界。
文|蛋黄育儿
每个孩子生来都是父母掌中的宝贝,父母常常会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认为自己和孩子是没有界限的。其实我们想一下为什么社会会和平呢?是因为界限分明,保持一定距离才会和平共处,所以父母也要明确和孩子之间的心理边界。
什么是心理边界?
心理边界即实现心理控制功能的最终界限。也是父母和孩子能够和平共处的距离,而超越这个距离,就会给双方都带来困扰和伤害。
作为孩子也是一样,家长如果过多干涉超越孩子心理边界后,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困扰。这种无形的影响会给孩子以后的成长带来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
家长会认为孩子是与他们最亲近的人了,甚至把孩子当成生命中的一部分,而对于亲子之间是没有明确界限的,父母包办,孩子独立性差。家长们,您们知道吗,孩子也需要独立的空间,剥夺孩子自由独立的空间,对孩子的发展极其不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心理边界,让孩子自己去完成自己的成长,让孩子自己去走自己的路,不应该过多干涉。所以,我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尊重孩子的心理边界。
1.隐私权
首先孩子也有隐私权,作为家长我们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不要随便翻看孩子的日记,未经孩子允许不动孩子物品和进入房间,不偷听孩子的电话。最重要的是家长要照顾孩子的感受,不把孩子认为“丢人”的事情当着别人去说。
2.成长权
成长权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权利,任何人包括父母都不能进行剥夺。我们当父母的不要打着“爱”的旗号去干涉孩子的成长权。这就需要允许孩子不断尝试去完成某事,父母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孩子不断进行自主探索,体验自身的价值。
3.选择权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选择,孩子虽然小,但是孩子做每一个选择对他来说都尤为重要,这是孩子成长的表现。孩子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比如家长问孩子想要吃冰淇淋还是喝冷饮,孩子就有权进行选择,或者孩子有权选择接受去兴趣班还是拒绝。
4.承担权
一但孩子选择权,就必然会有承担权。承担是一种责任,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有权选择做作业或者不做作业,但是不做作业的后果需要孩子来承担。尊重孩子的同时,也让孩子更具责任感。
5.所有权
不超越孩子的心理边界还要尊重孩子对其物品的所有权。家长不能随意丢掉或者处置孩子的物品,也许孩子和物品之间有着深深的感情,孩子是用情感价值和心理价值来对待物品的,所以不伤害孩子,我们也要尊重孩子的所有权。
在热播的节目《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的妈妈不允许她吃不健康的食物,所以在拍戏时都会把酒店房间弄成厨房,甚至在儿子选择伴侣上都要进行干涉。超越孩子心理边界,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
- 孩子缺乏自由,感觉被控制
家长的过多干涉会导致孩子缺乏自由,心理缺少阳光。例如家长对孩子的交友进行控制,对孩子学习成绩进行要求,这些都是在超越孩子心理边界,约束孩子。
- 孩子独立性差
有的家长忽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尝试过程,看到孩子做不好就急于去帮忙,导致孩子心情焦虑,长时间孩子会有依赖性,独立生活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变差。
- 孩子不能做自己
我们人活着就是为了能够做自己,家长如果越过孩子的心理边界,孩子的事情如果受到家长的干涉,孩子的一些想法就会选择隐藏,家长也会越来越不了解孩子的想法,最终导致孩子不能做自己,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家长怎样把握好和孩子的心理边界?从孩子脱离母体开始,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和父母渐渐分离过程。父母对子女的生活介入越深,子女的幸福感就会越低。养孩子,就是一个渐行渐远、慢慢放手的过程。我们如何还给孩子自由,明确和孩子的心理边界呢?
第一、培养孩子来的独立能力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就是要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不包办,不代替孩子完成。真正独立的孩子遇到困难时会向家长说:“妈妈,您能帮我个忙吗?”而不是不等孩子开口家长就全全代替,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例如当孩子收拾自己房间时,家长可以说:“宝贝,真棒!可以做家务了!”让孩子不产生依赖心理。
第二、家长要有自己的人生追求
许多父母把孩子当做生活的中心,为了孩子为了爱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和追求。这样做会直接导致孩子缺少独立的动力和机会,没有了自由的空间。这种越界的亲密关系,很可能会导致整个家庭关系的崩溃。
第三、家长要有良好规律的作息
很多父母现在都是晚睡晚起族,家长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也是对孩子有影响的。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父母就要以身作则坚持早睡早起、按时吃饭,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作息,这些看似生活中寻常的生活技能,其实也是辅助孩子边界意识的一个有效途径,让孩子明白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不该干什么事。
当然,本文针对家长和孩子之间距离的关系进行分析,让孩子能够自由独立地成长。首先分析家长尊重孩子的重要性,然后在分析家长越过孩子心理边界对孩子造成影响的基础上,给出了具体有效的建议,让家长能够正确把握和孩子的心理边界,为孩子营造一个自由健康的成长环境。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懂得“距离产生美”,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您学会如何把握和孩子的边界关系了吗?读了本文以后您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吗?欢迎来和更多的家长一起来讨论吧!
关注@蛋黄育儿,育儿路上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