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回国后吹了个大牛仔(美女回国后吹了个大牛)
美女回国后吹了个大牛仔(美女回国后吹了个大牛)“很快,我就领教了非洲的险恶,亲眼目睹了各种暴行,染上疟疾,与狮子、大象、鳄鱼和毒蛇等猛兽近距离接触。季风来了又回,邻国刚果的战争愈演愈烈,一直延烧至湖畔。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我们听说了不少可怕的传闻。” “我面带微笑,挥别父亲,不假思索跳上飞机,抵达坦噶尼喀湖(赞比亚境内一大湖),这里距离战火肆虐的刚果,仅有寥寥数英里。当初我只想教教当地人英语,为他们开启世界之窗,如今这想法却显得如此天真。” 上周五,林顿接受英媒采访,亲口回忆了书中的故事。 以下节选访谈片段: “抱着救助全球最穷困潦倒的人的愿景,我休学一年,赶赴非洲,却没想到陷入刚果战争(指1998年爆发的刚果内战)边缘,经历噩梦一场。”
#奇闻推荐#
在全球互联互通的今天,吹牛皮也得悠着点了,稍有不慎,可能被跨国打脸。这不,这位就中招了。
她叫路易斯·林顿(Louise Linton),来自英国,是位N线小演员,出演的片子均分不过5。
可是,这两天林顿突然火了起来,倒不是因为演技爆发,而是因为一本回忆录——《在刚果的阴影下》,主要回忆了她1999年在赞比亚当志愿者的所见所感。
上周五,林顿接受英媒采访,亲口回忆了书中的故事。
以下节选访谈片段:
“抱着救助全球最穷困潦倒的人的愿景,我休学一年,赶赴非洲,却没想到陷入刚果战争(指1998年爆发的刚果内战)边缘,经历噩梦一场。”
“我面带微笑,挥别父亲,不假思索跳上飞机,抵达坦噶尼喀湖(赞比亚境内一大湖),这里距离战火肆虐的刚果,仅有寥寥数英里。当初我只想教教当地人英语,为他们开启世界之窗,如今这想法却显得如此天真。”
“很快,我就领教了非洲的险恶,亲眼目睹了各种暴行,染上疟疾,与狮子、大象、鳄鱼和毒蛇等猛兽近距离接触。季风来了又回,邻国刚果的战争愈演愈烈,一直延烧至湖畔。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我们听说了不少可怕的传闻。”
咋一看就是西方文青下基层、体察第三世界疾苦的故事,似乎没啥不对劲的。
问题是,上面的内容,几乎全!是!编!的!事件、地点、环境与现实情况通通对不上号。赞比亚网友纷纷表示,读了林登的文字,不认识自己的祖国了。
不同于邻国刚果,赞比亚是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国家,没出过什么大乱子,更没有什么叛军。
可在林顿的回忆录中,却出现了躲避叛军、担惊受怕藏了一夜的剧情,被赞比亚网民马上戳穿:
“我继母今年60,她本人也是白人,打18岁起就住在赞比亚,从没听说过你说的叛军。#林顿扯谎”
网友紧咬“叛军”梗不放,恶搞起来:
“叛军炸了村子的自来水管,于是就有了瀑布。#林顿扯谎”
回忆录中,林顿还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跟“叛军”周旋的心理活动:“我尽力不去想,要是叛军找到我,看见这样一位长着天使秀发、皮包骨头白人,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来。”
这翻顾影自怜的夸张描述,遭到网友无情吐槽:
“刚听说“#林顿扯谎”是怎么回事,是的,我们赞比亚人就是爱抓你这种长着“天使秀发”的优质女纸。”
“叛军把你扒皮后,有说这头天使秀发能卖几个钱吗?#林顿扯谎”
林顿在书中称,自己“在茂密的雨林中穿行”,又被网友打脸:
“在雨林中穿行,头顶枝繁叶茂?”赞比亚是稀树草原,哪来的茂密雨林?这是不是英国女人的错觉?”
PS党贴心地为林顿配上“现场图”:
网友表示,林顿你这么能编,当初那些狮子、鳄鱼怎么没把你收了啊:
“亲爱的林顿,我们正在追杀那些狮子、大象、鳄鱼和蛇,它们当初竟敢放你跑了,简直不可饶恕。#林顿扯谎”
虽然回忆录漏洞百出,然而真正惹毛网友的,还是文中泛滥的白人“救世主”情结和对非洲人的刻板印象:
“这是搞笑么?真受够了你们白人写的非洲冒险小说。”
林顿的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艾滋儿童坐在我腿上喝可乐,绽放微笑,露出一口豁牙。”
有网友假扮赞比亚儿童恶搞:我才没跟那婆娘喝可乐!
“林顿馈赠的这罐可乐,让我永世难忘,供我们全家喝到我长大出嫁。#林顿扯谎”
果然,本书在亚马逊的评分只有一星,看书评,被骂惨了。
@Mimi Lungu:通篇谬误、地理错误和自我标榜,俨然就是一锅电影的剧情 圣母情结的大乱炖。后来得知作者是好莱坞导演和演员,瞬间秒懂。
@JCStonie:这就是一部惊悚小说,要不是作者那么假,还挺有意思的。书中描绘的赞比亚,根本不存在。赞比亚从没出现过手持砍刀的民兵,邻国争端也没有蔓延到赞比亚,这里也没有什么12英尺长的大蜘蛛没丛林,这女就是个骗子,借西方对非洲的狭隘观念捞钱。千万别浪费钱买这本书,还是去看迪斯尼吧,至少人家摆明了就是虚构。
还有网友感叹:非洲又一次沦为白人懒鬼的捞钱工具。
此事甚至惊动了林顿当志愿者时的雇主。雇主在facebook帖文称,一方面,他“为林顿年纪轻轻就精神错乱感到遗憾,另一方面,他又因为林顿胡编滥造想掐她”。刚果内战期间,确实有武装分子进入赞比亚的恩多莱,然而他们只是来找吃的喝的,志愿者帮了他们。当时林顿远在卡萨巴,根本没她的事儿。
面对指责,林顿不得不出面道歉,她表示 无意冒犯大家,书中确实存在不准确的地方,所谓“天使秀发”不是她自吹自擂,是赞比亚儿童给她起的。
网友笑称,林顿低估了非洲的互联网普及水平和英语能力,注定要玩脱。
“别以为你没教过我们英语,我们赞比亚人就看不懂你胡诌了啥。#林顿扯谎”
附:如何“正确地”记载非洲:
标题中一定要出现非洲、黑暗和野营,副标题可能用上“刚果”、“祖鲁”、“大”、“天空”、“阴影”、“战鼓”、“骄阳”、“往事”等字眼。建议加上“游击队”、“永恒的”、“原始的”、“部族”等词汇,很好用。要注意,“人”指的是黑人以外的非洲人,“这帮人”指的是非洲黑人。
封面千万别出现正经人,除非他是诺贝尔奖得主。AK-47、暴突的肋骨,袒露的胸脯,使这样的元素,确保他们穿得像个土著。
封面范例
文中一定要把非洲写成一个国家,这里烈日炎炎,尘土飞扬,风吹草低现兽群。人要么像麻杆儿,食不果腹,要么像矮墩子,爱吃猴子。千万不要工笔细描,非洲忒大,有54个国家,9亿人,这
帮人成天忙着打仗,挨饿,偷渡、嗝屁,才没工夫在意这些细节。这里有沙漠、雨林、高地、草原,可谁在乎这些?只要写得天马行空,耸人听闻就好,保持朦胧。
你一定要写,非洲人通通都有音乐细胞,个个都是灵魂舞者,吃其他地方的人不吃的玩意儿,千万别提米饭、牛肉和小麦这样的正常食物。猴脑才是非洲人的首选美食,佐以山羊、蛇、蛆等野味。一定不要忘了,这些东西,你吃得毫不迟疑,以突然你是多么在乎非洲人的感受。
非洲只能被唾弃、膜拜或统御。不管你是角度,一定要给读者留下强烈的印象,那就是:要是没你和你这本书,非洲分分钟完蛋。
早期西方电影充满对非洲刻板印象
书中,你要设置光腚武士、忠诚奴仆、隐居智者三个人物。还可以加上腐败官僚、糊涂向导(娶了好几房老婆)和风尘女子。忠诚奴仆一定要无脑、时刻需要你的呵护,他怕蛇、善哄孩子、总是闯祸。智者一定要老眼昏花,忠厚淳朴。现代非洲人一定要胖,爱偷鸡摸狗,必须在签证处工作,总是拒绝乐于助人、一表人才的西方主角的工作申请。这个非洲公务员还经常拿着鸡毛当令箭,给务实而又热情的外国人添堵,阻碍他们在非洲办NGO。要么这个非洲人就是牛津毕业的高知,回到非洲,蜕变为杀人不眨眼的衣冠禽兽,就着高级香槟吃人肉,他老妈必须是巫医,垂帘听政,掌握实权。
最后,全书结尾一定要引用曼德拉的话,什么雨后方见彩虹啦,什么振兴国家啦,好显得你心系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