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欢乐颂王柏川放弃合作(欢乐颂收视逆袭)

欢乐颂王柏川放弃合作(欢乐颂收视逆袭)剧集的制作精良和“处女座剧组”的认真劲儿,很多网友和公众号都迫不及待的分享了。果然,《欢乐颂》也开启了逆袭模式,收视率一路上涨到破1,口碑和网络讨论度也顺势攀升,山影团队又一次展示了点石成金的魔力。《欢乐颂》收视率终于破1了,撒花。侯鸿亮制片、孔笙导演,山影和正午阳光出品,《琅琊榜》演员集体穿越,看起来很有卖相。然而这部备受瞩目的作品首播收视率却让人大跌眼镜——0.38!!!!!!竟然连狂遭吐槽的《山海经赤影传说》、《武神赵子龙》都不如!!!也就是说,在特定时间段内,100个人里只有0.38个人看《欢乐颂》,这得把人劈成几瓣啊。山影粉们安慰自己,去年《琅琊榜》开播收视率就低于同期的几个低幼偶像剧,但是最后不也成功逆袭为年度大剧吗?不怕不怕。

点击上方蓝字,订阅“传媒1号”

欢乐颂王柏川放弃合作(欢乐颂收视逆袭)(1)

(图片点击可放大)

作者 | 文化君

来源 | 文化界

欢乐颂王柏川放弃合作(欢乐颂收视逆袭)(2)

《欢乐颂》收视率终于破1了,撒花。

欢乐颂王柏川放弃合作(欢乐颂收视逆袭)(3)

侯鸿亮制片、孔笙导演,山影和正午阳光出品,《琅琊榜》演员集体穿越,看起来很有卖相。然而这部备受瞩目的作品首播收视率却让人大跌眼镜——0.38!!!!!!竟然连狂遭吐槽的《山海经赤影传说》、《武神赵子龙》都不如!!!也就是说,在特定时间段内,100个人里只有0.38个人看《欢乐颂》,这得把人劈成几瓣啊。

山影粉们安慰自己,去年《琅琊榜》开播收视率就低于同期的几个低幼偶像剧,但是最后不也成功逆袭为年度大剧吗?不怕不怕。

果然,《欢乐颂》也开启了逆袭模式,收视率一路上涨到破1,口碑和网络讨论度也顺势攀升,山影团队又一次展示了点石成金的魔力。

剧集的制作精良和“处女座剧组”的认真劲儿,很多网友和公众号都迫不及待的分享了。

然而,文化君却发现,首次尝试都市、情感、女性、群戏的山影,在这部戏里第一次显露出来一种生疏感,一种用力过度感,一种隔靴搔痒欲求不得的感觉,这种感觉总在不经意间让人尴上一尬,虽然无关痛痒,但是挥之不去。

“爱之深,挑刺真”,本着“以处女座观众心态看待处女座剧组”的原则,冒着被寄刀片的风险,文化君还是略略挑点刺吧。

此刺不关山影、正午和候孔,它只是一根深植于行业流程、路径依赖、审美惰性的刺,拔掉它,国产都市剧真正的春天才能到来。

旁白出戏、台词太冷,《欢乐颂》犯了哪些错?

前方高能!请注意!候总孔导正向您投掷尴尬牌手榴弹!

尴尬第一弹:旁白走肾

没有一丝丝的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旁白就这样粗线,像一盆冰渣水,把人浇个底儿透。

每次剧情进展的好好的,一声字正腔圆的旁白就能把文化君打个蒙圈,一下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咋回事儿啊大叔?《走近科学》、《今日说法》、《舌尖上的中国》、《动物世界》不发工资了吗?跑电视剧这儿抢饭碗来了?

况且,这旁白加的毫无理由、毫无用处啊。

比如,介绍曲筱绡出场时,这样描述:“曲筱绡,24岁,海归。古灵精怪,肆意洒脱,率性犀利,从小在关系复杂的家庭长大,看似玩世不恭,实则真是善良。”

欢乐颂王柏川放弃合作(欢乐颂收视逆袭)(4)

欢乐颂王柏川放弃合作(欢乐颂收视逆袭)(5)

“看似玩世不恭,实则真实善良”!!这人物性格剧透的太彻底了,大叔你这么实诚真的好吗?让观众一下子把主角摸了个透,还有看下去的必要吗??一上来就这么赶客,0.38的收视率有你的贡献啊大叔!

还有更尴尬的,樊胜美见完大学同学,满心欢喜的回家,多简单一场景啊,旁白大叔又来抢戏!“樊胜美抿嘴轻笑,踩着高跟鞋,婀娜摇曳地走进小区”……

欢乐颂王柏川放弃合作(欢乐颂收视逆袭)(6)

明明演员能演出来,明明观众能看出来,非要通过旁白说出来,制片方这是侮辱观众智商呢还是侮辱演员演技呢?

尴尬第二弹:对白尴尬

好了,挥别爱剧透的旁白大叔,我们迎来了,额,尴尬的台词对白。

其实,片中是有很多好台词的,基本都由“金句女王”蒋欣承包,比如“都四十了还潜力股,估计五六十还潜着呢,谁买入谁套牢,一准能炒成股东”……

是不是很过瘾很精确很一针见血?但是,她也犯了所有段子手都会犯的通病:只见段子,不见对白。

一到需要用对白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连金句女王蒋欣都掉线了,尴尬一波一波的。

比如,俩女主角出去吃饭,感情进一步升温,樊胜美靠几句冷笑话就拿下了高智商海龟安迪。瞧这笑话有多冷,裹紧毛毯啊亲。

欢乐颂王柏川放弃合作(欢乐颂收视逆袭)(7)

欢乐颂王柏川放弃合作(欢乐颂收视逆袭)(8)

一点都不好笑的台词还翻来覆去说了好几遍……看来段子手只适合输出,一到互动环节彻底歇菜。

类似的对白还有很多,尤其在前几集简直俯拾皆是,无用、无趣、生硬、刻意,强行灌输人物性格、家庭关系、矛盾冲突,可是这些难道不应该留着在此后的几十集里慢慢铺展吗?

尴尬第三弹:节奏拖沓

据说,导演孔笙为了拍好女人戏,专门以他20多岁的女儿为蓝本,从网上、隔壁公司找来一群小女生,搞了两次座谈会。所以,其中有很多让我们感同身受的细节。

比如拿到礼物会查询牌子啦,比如吃东西会尝尝闺蜜碗里的啦,比如没有方向感啦……ok,这都没问题,良心剧组嘛。

但当文化君第N 1次的看到细节展示场景时,内心是崩溃的:太over了好吗?能不能赶紧讲正题啊亲!

像流水账似的细节堆砌,白开水般缓缓展开的剧情,对观众的耐心是极大的考验,没有山影的金字招牌,很难想象怎么撑过前三集。收视率低开的元凶在这里!泥萌get到了吗?

比如,樊胜美帮助安迪开锁的桥段,目的是推动两人关系,但是开锁期间竟然强行安插一个环节——日本电梯商因之前的电梯坠落事件过来道歉!请问这跟助推两个女主角的感情进展有毛关系??

欢乐颂王柏川放弃合作(欢乐颂收视逆袭)(9)

欢乐颂王柏川放弃合作(欢乐颂收视逆袭)(10)

俩女主角还要认认真真的称赞一下日本厂商的服务态度,看的文化君尴尬癌都要扩散了。

尴尬第四弹:BGM负分

在刘涛和祖峰通过facebook聊天感情升华时,文化君的嘴角也跟着轻轻上扬。

但是,突然间,山影大人关键时刻又搞来“出戏良药”。一段插曲猝不及防的强行切入,大家感受一下这浓的化不开的杰克苏歌词:陪你左右,陪你慢慢的走,不管你爱我多久不肯放手,陪你左右,我爱得太不够……

欢乐颂王柏川放弃合作(欢乐颂收视逆袭)(11)

这、是、哪、找、来、的、网、络、歌、曲??

啊,原来是祖峰大大唱的啊,我错了还不行吗……

都市剧也要工业化?TVB来支招

虽然《欢乐颂》整部片子瑕不掩瑜,但是某些时候的捉襟见肘和用力过度都让文化君想起小时候看过的TVB都市剧,不是现在江河日下颁奖典礼都没人鸟的TVB,而是当年一呼百应剧集卖遍全亚洲的黄金时代TVB。

《大时代》、《创世纪》、《鉴证实录》、《刑事侦缉档案》、《陀枪师姐》、《妙手仁心》、《十月初五的月光》、《栋笃神探》、《冲上云霄》、《男亲女爱》……(暴露年龄的请举手)

商战、警匪、职场、喜剧,包罗万象,信手拈来。TVB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都市剧制作流水线,哪里放水,哪里加醋,非常熟稔。

1、你说群戏不好拍,但是TVB当年的群戏那叫一个浩荡啊,一眼看过去全是人头……

《天地男儿》从豪门公子到平常白领,人物性格、背景关系、恩怨纠葛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欢乐颂王柏川放弃合作(欢乐颂收视逆袭)(12)

2、你说《欢乐颂》表现的是女性独立,可即使像樊胜美这么明白的人,最大的苦恼还是把自己嫁出去摆脱剩女标签。反观TVB里的大龄女青年们,不是在自由的谈恋爱,就是在专心的工作。

《壹号皇庭》里,律师的台词都跟剧情有关。

欢乐颂王柏川放弃合作(欢乐颂收视逆袭)(13)

《鉴证实录》里,法医的工作推动着剧情发展。

欢乐颂王柏川放弃合作(欢乐颂收视逆袭)(14)

完全不用硬坳三分钟与情节无关的英语来表现职业范儿啊。

3、你说《欢乐颂》金句满点,但是金句的作用应该是影响剧情走向,而不是为金句而金句。

《栋笃神探》里,男主角抛出金句安慰职场受挫的女主角,两人关系趋向缓和。

欢乐颂王柏川放弃合作(欢乐颂收视逆袭)(15)

4、你说《欢乐颂》注重细节,但是与主线无关的细节太多太过只会影响观剧体验。那么,什么样的细节是好细节呢?文化君名言:能抓人的细节才是好细节!

《大时代》里,失意的男主角刘青云在广场扔纸飞机,之后女主角周慧敏要离开香港,刘青云发现她偷偷带走了整整一麻袋那晚丢的纸飞机。这才是point啊!多抓人!

欢乐颂王柏川放弃合作(欢乐颂收视逆袭)(16)

欢乐颂王柏川放弃合作(欢乐颂收视逆袭)(17)

5、还有最能展现都市剧逼格的BGM,不是找主演唱两句你情我爱的口水歌就行了呀。

《刑事侦缉档案Ⅳ》里,徐飞和俏君的感情线一出现就会有《big world》的音乐响起,以至于后来一听这歌就能想起他俩的虐恋。

欢乐颂王柏川放弃合作(欢乐颂收视逆袭)(18)

《珠光宝气》的配乐更是复杂又精彩,与跌宕起伏的情节配合的天衣无缝,瞧这逼格满满。

欢乐颂王柏川放弃合作(欢乐颂收视逆袭)(19)

《欢乐颂》虽然一直尽心尽力做良心国产剧,但是在都市剧这一块,身上还残留着以往国产都市剧的浓重气息。

观众喜欢《欢乐颂》表现出的真实感,这是良心剧组以强大细节打造而成的。但是,为什么很不现实的TVB和韩剧却让人觉得“看起来很真实”,而且“更好看”?

因为它们把握住了整体感觉,在节奏、对白、重要情节设置上引人入胜,可看性更高,细节的真实性自然被忽略掉了。

而《欢乐颂》有强大的细节反映现实,却缺乏现代戏简洁明快的最基本要求,多年“婆婆妈妈媳妇”剧的遗毒,生活细节走偏了就容易落入家长里短的窠臼。

文化君、认为,艺术真实不应由细节堆砌而成,一部电视剧的整体感觉应该是高于细节呈现的,所谓“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

而对整体感觉的把控则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敏锐的市场嗅觉,与TVB和韩剧、日剧相比,我们的都市剧还缺少一种叫做“信手拈来”的东西。

还好,我们已经有了《欢乐颂》,“信手拈来”的下一个还会远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