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最美孝心少年照顾父亲(用陪伴诠释最美孝心)

最美孝心少年照顾父亲(用陪伴诠释最美孝心)近年,随着年龄增高,吴素莲的腿脚愈加不便,一只手也不听使唤。于是,每天早上蒋泰洪要给母亲端水洗脸,穿衣服、穿鞋;晚上用热水给母亲洗脚,打理母亲睡好了自己才上床。吴素莲有两个女儿,大的叫蒋美仙,小的叫蒋美茶,她俩三天两头地来看望母亲,捎上母亲喜欢吃的酸酸乳、水果等食物,并给母亲用温水沐浴和换洗衣服。吴素莲一段时间曾出现尿失禁,两位女儿就轮流着天天来给母亲打理,有时蒋泰洪也会叫自己的女儿来帮忙换洗脏衣物。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后,该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复炊并有个规定,百岁老人可以到老年食堂免费用中晚餐。于是,蒋泰洪每天在家里烧好自己的饭菜后,就到食堂替母亲取餐,端回家里与母亲一起吃,“母亲很喜欢吃我做的菜。”失去妻子已近30年,蒋泰洪没有再娶妻,而是一直陪伴着母亲,照料着母亲。尤其是近些年吴素莲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蒋泰洪对母亲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只要天不下雨,他就搀扶着老母亲,一步一瘸地来到村老年活

“没有蒋泰洪这样细心地服侍,‘老革命’绝对没有今天这样好。“9月28日,在东阳南市街道洗马塘老年活动中心看电视的几位老人异口同声地说。这个“老革命”就是该村已经有80年党龄的百岁老人吴素莲。她除了腿脚不便外,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身体非常健朗。

最美孝心少年照顾父亲(用陪伴诠释最美孝心)(1)

他,已照料母亲29年

蒋泰洪,今年71岁,是“老革命”吴素莲的小儿子。42岁时,蒋泰洪的妻子因患癌症早逝,留下3个孩子和已届古稀的父母。因替妻子治病,蒋泰洪还欠下一笔数额不小的债。

蒋泰洪的母亲吴素莲77岁时失去了丈夫。后来,她得了中风,虽经多方治疗,但还是留下了腿疾,行走不便。自那以后,吴素莲由两个儿子轮流赡养。后来,大儿子遇车祸去世,吴素莲则由小儿子蒋泰洪悉心服侍,母子俩吃住都在一起。

失去妻子已近30年,蒋泰洪没有再娶妻,而是一直陪伴着母亲,照料着母亲。尤其是近些年吴素莲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蒋泰洪对母亲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只要天不下雨,他就搀扶着老母亲,一步一瘸地来到村老年活动中心看电视。

“母亲喜欢赶热闹,与邻居们一起很开心。”蒋泰洪说,家里有轮椅,但扶着走走练练,母亲的脚会好些。每当吴素莲与村民一起看电视时,蒋泰洪就会委托旁边的村邻帮助照看一下,他自己就抽身赶到田畈干农活。他不仅种着蔬菜,还种着水稻等,“我们吃的粮食和农家菜都是自己种的,粮食有多余,还送些给孩子们。”不管活儿有没有干完,蒋泰洪都会尽早赶回来,把母亲接回家,“一般离开母亲不会超过一两个钟头。”

“我的胃口还不错,睡眠也好,儿子很照顾我。”吴素莲说,现在早餐吃羊奶和面包,有时也吃包子和泡麦片。蒋泰洪为迎合母亲的口味,变着法儿,荤素搭配,尽量多烧几个菜,“同样是南瓜,可以切成块和片,也可以刨成丝,还可以放电饭煲里蒸着吃。”吴素莲向来爱吃“糯米货”,蒋泰洪就隔三岔五给母亲吃汤圆或粽子。

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后,该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复炊并有个规定,百岁老人可以到老年食堂免费用中晚餐。于是,蒋泰洪每天在家里烧好自己的饭菜后,就到食堂替母亲取餐,端回家里与母亲一起吃,“母亲很喜欢吃我做的菜。”

近年,随着年龄增高,吴素莲的腿脚愈加不便,一只手也不听使唤。于是,每天早上蒋泰洪要给母亲端水洗脸,穿衣服、穿鞋;晚上用热水给母亲洗脚,打理母亲睡好了自己才上床。吴素莲有两个女儿,大的叫蒋美仙,小的叫蒋美茶,她俩三天两头地来看望母亲,捎上母亲喜欢吃的酸酸乳、水果等食物,并给母亲用温水沐浴和换洗衣服。吴素莲一段时间曾出现尿失禁,两位女儿就轮流着天天来给母亲打理,有时蒋泰洪也会叫自己的女儿来帮忙换洗脏衣物。

她,已有80年党龄

吴素莲今年100岁,是一名抗战时期的老地下党员,已经有80年党龄了。村民习惯叫吴素莲为“老革命”。

吴素莲原是南市街道高潮村高城人,因家境贫穷,出生才18天就被抱到洗马塘做了童养媳。18岁时,吴素莲参加了民众夜校,接受抗日救国教育,并进行印传单、贴标语、送情报等地下革命活动。那段时间她与蒋拥瑜(曾任浙东抗日游击队队长,后加入新四军三师)成为战友,同床而寝,结下了一段特殊的“姐妹情”。

20岁那年,吴素莲经蒋拥瑜介绍加入了地下党组织,与南峰村岭下的马海琴经常一起开展地下革命活动:有时乔装成蓬头垢面的乞丐,背着要饭袋;有时挑着货郎担假扮成生意人,四处散发自己油印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告全国同胞书》等革命传单;有时为了躲避外界视线,半夜三更摸黑出发,到县城及焕山(今属白云街道)等地粘贴标语和散发传单。

在马海琴被捕期间,吴素莲服从组织安排,主动地担当起更重的责任,曾多次被派到金华等地给地下党组织送情报。抗战胜利后,吴素莲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一直在家从事农业劳动,喂猪饲羊,日子过得平静而充实。直到1974年,才恢复党员身份。

77岁那年,吴素莲失去了丈夫,为了帮助支撑这个家,她日夜操劳,“烧饭、看鱼塘,没有歇空。”“小时候我们姐弟4人上学读书,母亲总是让我们穿上她做的布鞋,从不让我们受冻。”蒋美仙回顾道。

晚年的吴素莲生活依然俭朴,从来不搓麻将不打牌,唯一的爱好就是到“老协”看看电视,了解些国家大事。“我腿脚不便,每天出来走一走,能舒活舒活筋骨。与大家一起看电视可以聊聊天、说说笑,真的很开心。”可是今年,吴素莲的腿疾加重,很少去村活动中心了,但蒋泰洪每天都要搀着母亲到走廊上坐坐,或让母亲坐上轮椅到村子里转转。

去年3月8日,该村举行抬花轿活动,蒋泰洪抱着母亲上花轿,横城村党支部副书记蒋文明护轿,60多位村民载歌载舞一路陪伴。同年,蒋泰洪还携晚辈在村大会堂为母亲祝寿。

蒋泰洪说:“孝顺母亲是做儿子的本分,我会尽心尽力地服侍她一辈子,让母亲的晚年每一天都过得很幸福。”

来源 | 金华新闻客户端

作者 | 倪远山 韦春森

编辑|陈思

校对|陈洁琪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