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47卦求事能不能成功(国学经典之周易第二十一讲噬嗑卦)
易经47卦求事能不能成功(国学经典之周易第二十一讲噬嗑卦)【译】六五:吃干肉,发现铜箭头。占得凶兆,但没有灾祸。象曰:“只要坚守正道,防备凶险,便无祸害”,这是因为实施刑法得当的缘故。上九:脖上戴着刑具,遮住了耳朵,凶险。象曰:“肩负重枷,遭受严惩,失掉耳朵”,这是因为不听劝告,不能改恶从善,太不聪明了,结果受了这样的重刑。【注】黄金:指铜箭头。何:用作“荷”,意思是负戴。校:这里指加在脖子上的刑具枷。【译】初九:足上戴着刑具,遮住了脚趾,没有灾祸。象曰:“足戴脚镣,断掉了脚趾头”,受到警戒,不至于旧罪重犯。六二:大吃鲜鱼嫩肉,连鼻子也被遮住了,没有灾祸。象曰:“施刑伤及犯人的皮肤。毁掉犯人的鼻子”,这是因为必须用重刑使罪犯屈服。【注】干胏:带骨头的干肉。金矢:铜制箭头。【译】六三:吃干腊肉中了毒,出了小问题,但没有灾难。象曰:“实施刑法像咬坚硬的腊肉并遇到毒物那样不顺利”,这是因为六三爻居位不正当的缘故。九四:啃带骨头的干肉,发现肉中有铜箭头。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注】噬嗑:本卦的标题。噬嗑的意思就是吃喝,读音和意义与 “吃喝”一样。全卦内容是讲与饮食有关的事。噬嗑是卦中多见词,且与内容有关,所以用作标题。狱:刑罚。
【译】噬嗑卦:亨通。有利于施用刑罚。彖曰:腮中含物,叫做噬嗑,噬嗑而能“亨通”,阳刚阴柔分布内外,动而光明,雷电相合而彰明。六五阴柔得中位而上行,虽然它所处的爻位并不当位,但是“宜用于断刑狱”。象曰:《噬磕卦》的卦象是震雷下离火上,为雷电交击之表象。雷电交击,就像咬合一样;雷有威慑力,电能放光明,古代帝王效法这一现象,明其刑法,正其法令。
【注】屦:拖,拉。校:木制的刑具,这里指加在足上的桎。灭:遮盖。肤:肥美的肉,这里指鲜 鱼嫩肉。
【译】初九:足上戴着刑具,遮住了脚趾,没有灾祸。象曰:“足戴脚镣,断掉了脚趾头”,受到警戒,不至于旧罪重犯。六二:大吃鲜鱼嫩肉,连鼻子也被遮住了,没有灾祸。象曰:“施刑伤及犯人的皮肤。毁掉犯人的鼻子”,这是因为必须用重刑使罪犯屈服。
【注】干胏:带骨头的干肉。金矢:铜制箭头。
【译】六三:吃干腊肉中了毒,出了小问题,但没有灾难。象曰:“实施刑法像咬坚硬的腊肉并遇到毒物那样不顺利”,这是因为六三爻居位不正当的缘故。九四:啃带骨头的干肉,发现肉中有铜箭头。占问旱灾,吉利。象曰:“有利于在艰难中坚守正道,其结果是吉利的”法治应该继续发扬光大。
【注】黄金:指铜箭头。何:用作“荷”,意思是负戴。校:这里指加在脖子上的刑具枷。
【译】六五:吃干肉,发现铜箭头。占得凶兆,但没有灾祸。象曰:“只要坚守正道,防备凶险,便无祸害”,这是因为实施刑法得当的缘故。上九:脖上戴着刑具,遮住了耳朵,凶险。象曰:“肩负重枷,遭受严惩,失掉耳朵”,这是因为不听劝告,不能改恶从善,太不聪明了,结果受了这样的重刑。
噬嗑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第21卦。噬嗑为上下颚咬合,咀嚼。火雷噬嗑(噬嗑卦)刚柔相济。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离)相叠。离为阴卦;震为阳卦。此卦是阐释刑罚的原则:法治是政治的根本,为排除障碍,保障善良,建立及保持秩序,往往不得不采取不得已的刑罚手段。罪恶必须及早加以阻止,以防止蔓延。应当采重罚主义,以"小惩大戒"。象曰:运拙如同身受饥,幸得送饭又送食,适口充腹心欢喜,忧愁从此渐消移。代号是4:5。主卦是4卦震卦,阳数是4;客卦是5卦离卦,阳数是5,客方稍强于主方,主方处境不易,就像是被客方噬嗑。图中,红色表示当位的爻,天蓝色表示不当位的爻,箭头表示有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