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怎么除雪最快最有效(大棚自动化除雪)
大棚怎么除雪最快最有效(大棚自动化除雪)大棚内部设备: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大棚除雪设备自动气象监测站对环境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雨雪状况实时监测,以及摄像头实时监控、抓拍,收集信息数据通过网关网络传输至lOT物联云平台,当气象检测达到暴雪预警时,结合激光雪深探测仪感知积雪厚度达危险值,并由云平台服务器向用户提供短信预警并自动控制大棚除雪装置进行除雪。除雪设备:管道加热装置检测设备:雨雪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户外设备:气象监测一体杆、激光雪深探测仪
冬季暴雪对于温室大棚种植区的灾害是巨大的,通常积雪会压垮大棚,进而掩埋、冻害农作物,对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针对大棚温室预防暴雪的方式有前期加固大棚骨架支柱,后期采用吹雪机人工除雪、烧火除雪法、撒盐除雪法、撒融雪剂除雪法等。
以上方式,虽然可以预防和减少积雪,但是人力物力成本增加,以及积雪厚度状况需人为监测,效率低,除雪方式繁杂,因而采用物联技术,利用传感器设备感知雨雪,积雪厚度,通过lOT物联云平台预警并运作除雪装置,自动运行除雪设备,减少人力成本、及时预警、除高效除雪。
暴雪对温室大棚损害的关键要素- 积雪过厚
通常因暴雪时间长,积雪过厚,导致大棚顶部压力过大,超越大棚结构抗压底限,以致于大棚崩塌。
监测设备:激光雪深传感器
- 除雪人为成本高,且户外作业危险度高
除雪设备:管道加热装置
- 实时预警不及时
检测设备:雨雪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
方案结构户外设备:气象监测一体杆、激光雪深探测仪
自动气象监测站对环境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雨雪状况实时监测,以及摄像头实时监控、抓拍,收集信息数据通过网关网络传输至lOT物联云平台,当气象检测达到暴雪预警时,结合激光雪深探测仪感知积雪厚度达危险值,并由云平台服务器向用户提供短信预警并自动控制大棚除雪装置进行除雪。
大棚内部设备: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大棚除雪设备
当大棚内部温度低于农作物承受值或者户外设备预警积雪厚度达危险值时,自动运作大棚除雪装置,利用管道加热器,对管道中的防冻液加热,并由循环水泵灌入大棚顶部暖气管道,进行棚顶加热除雪融雪。当大棚内部气温或者户外积雪厚度达正常时,除雪装置自动停止运作。
气象监测一体杆气象监测一体杆
气象百叶箱(温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度、大气压力):1套
雨量传感器:1套
风速传感器:1套
风向传感器:1套
雨雪传感器:1套
4G物联网关:1套
160W 80AH 双板 太阳能:1套
4.5米传感器立杆 防水电箱:1套
4G 30倍变焦球机 360°旋转 1080P:1套
4G 摄像头传感器流量年卡:1套
30倍变焦球机 / 1080P 4.5寸 / IP65防护等级
型号:YC-QJ5/YC-QJ30
网络方式:网线 / WIFI / 4G / 网桥 / 光纤
供电方式:DC 12V3A / POE / 太阳能
- 气象实时监测
- 环境实时监控
- 自动收集数据
- 太阳能蓄电
- 无线网络传输
供电:DC12-15V
测量范围:0.05~10m
测量精度(标准差):1.0mm
信号输出:4G
距离单位:m
激光类型:620-690nm
激光等级:Ⅱ级<1mW
在距离m处光斑直径:6mm 10m 30mm 50m
单次测量时间:0.05~1s
防护等级:IP65
工作温度:-10 60°C
贮存温度:-20 80°C
加热方式:自动温控
采用激光对积雪的识别与测量技术,克服超声波、电磁波、重量等类型传感器对积雪无法识别的缺点。
温室大棚除雪设备管道加热器:1套
防爆水管:1套(根据大棚顶部布局而定)
循环水泵:1套
防冻液水箱:1套
控制箱:1套
利用热传导物理技术,提高大棚顶部温度,结合激光雪深传感器,通过lOT物联云平台设定雪深达5cm便自动运作管道加热器,对管道内部防冻液加热,循环水泵将防冻液流转整个棚顶,对棚顶雪层除雪,直至雪深低于设定值,便自动关闭,节省能源损耗。
其次温室大棚除雪设备不仅能除雪,而且还能提高棚内温度,对大棚和作物提供保障。
整套设备都可根据lOT物联平台设置与调控,提高温室大棚工作人员的效率。
- 加热效率高
- 安全防爆
- 多点温度控制
- 管道布局均衡
- 支持RS485、4G
- 监控大屏,提供大屏显示功能,集中数据显示,适合大型基地及政府项目。
- 设备联动,根据云平台测量数据,远程操控网络继电器来联动其他设备工作。
- 千人千面界面,所有显示界面均可根据客户自行进行外观更改。
- 功能拓展以及定制,根据用户所需添加所需设备数据或者功能定制。
- 气象监测准确性,不仅对作物生长规律提供数据参考,而且对气象灾害提供及时性预警,便于大棚工作人员采取应对措施。
- 采用温室大棚除雪设备,一方面对棚顶雪层除雪,降低因雪层积雪过厚,压塌大棚,以致于冻害农作物;另一方面对棚内环境温度进行恒温控制,保障作物健康生长。
- 利用数字物联技术,结合传感器和相关设备,由lOT物联平台(手机、电脑端)实现足不出户、无人值守,远程监测调控,给大棚工作人员提供便利。
- 经济上,第一是保障大棚、作物安全,杜绝因气象灾害造成损失;第二减少人力成本开支;第三提高作物收成,增加农户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