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的功与过(大明救世宰相张居正)

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的功与过(大明救世宰相张居正)1582年7月9日,58岁的张居正顶着大明200年历史中最高文臣的荣耀死去。在他去世后仅仅四天,对他的清算就开始,不到半年就落得家破人亡,举家充军流放,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悲惨之状,目不忍睹。湖北荆州张居正雕像张居正的改革顺应了白银货币化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赋税公平,让国库充盈。1572年到1582年,张居正的改革成就了晚明最为繁荣的十年,也成就了万历皇帝垂首而治的辉煌瞬间。1577年,改革进入关键期,整个帝国到了离不开张居正的程度,朝廷大事的定夺,每一天都会快马加鞭送到张居正的住处,请张先生处分,此时的张居正,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在他之后,皇帝的脸变得如此之快。张居正本身,是受到了老太后的委托,对小皇帝的管束比较严厉,这样一来,万历皇帝小时候心里面本就有一种逆反心理,等张居正一死,对万历皇帝管束的因素没有了,他也长大了,所以他对张居正有所报,张居正刚死的时候,万历皇帝对他还没有什么其他

张居正是隆庆皇帝为儿子万历皇帝留下的最有价值的政治遗产。湖北荆州的博物馆里,一件国家一级文物首次对外公开,一方黑色的端砚,正面刻着两条飞龙戏珠。端庄古朴,背面是“帝 赉 忠 良”四个大字。黑紫檀木盒子上用银色的篆字写着“张文忠公之砚”,这方砚台是万历皇帝赐给自己的老师,内阁首辅张居正的

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的功与过(大明救世宰相张居正)(1)

既是君臣又是师生,他们之间本来有着浑然天成的默契与信任。可是万历皇帝后来的变脸却让一代明相落得家破人亡,充军流放的悲惨下场

年幼的万历皇帝显然也是很想成为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成就一番大事业,每天日出十分,年幼的万历皇帝就驾临文华殿,听儒臣讲读经书,然后再读史书,每个月除了九天上朝的日子,其他时间都要去文华殿上课学习,在最初的十几年里,即便是隆冬盛暑也从不间断。

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的功与过(大明救世宰相张居正)(2)

君臣相得,本应有着绝对的信任,做了首辅,位高权重的张居正为大明展开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政治和经济改革,针对公务员管理涣散,贪腐严重,张居正建立了整顿吏治,改变官场,拖沓风气的“考成法”,将明朝官僚的政治的效率,发挥到了顶点,经济领域的改革是从清丈全国田亩,编制新的“鱼鳞图册”开始的,实行以田为宗,将徭役,杂税折合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实行与田赋合并的“一条鞭法”。强调一律以白银征收

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的功与过(大明救世宰相张居正)(3)

张居正的改革顺应了白银货币化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赋税公平,让国库充盈。1572年到1582年,张居正的改革成就了晚明最为繁荣的十年,也成就了万历皇帝垂首而治的辉煌瞬间。

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的功与过(大明救世宰相张居正)(4)

1577年,改革进入关键期,整个帝国到了离不开张居正的程度朝廷大事的定夺,每一天都会快马加鞭送到张居正的住处,请张先生处分此时的张居正,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在他之后,皇帝的脸变得如此之快。

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的功与过(大明救世宰相张居正)(5)

张居正本身,是受到了老太后的委托,对小皇帝的管束比较严厉,这样一来,万历皇帝小时候心里面本就有一种逆反心理等张居正一死,对万历皇帝管束的因素没有了,他也长大了,所以他对张居正有所报,张居正刚死的时候,万历皇帝对他还没有什么其他的举动,但是呢,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张居正生前得罪一些官员,这些官员对张居正的弹劾,使得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痛下狠手

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的功与过(大明救世宰相张居正)(6)

湖北荆州张居正雕像

1582年7月9日,58岁的张居正顶着大明200年历史中最高文臣的荣耀死去。在他去世后仅仅四天,对他的清算就开始,不到半年就落得家破人亡,举家充军流放,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悲惨之状,目不忍睹。

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的功与过(大明救世宰相张居正)(7)

张居正墓园

海瑞曾经评价张居正“工于谋国,拙于出身”,意思是说他治国安邦是很有一套良策,但是对于自身命运的把握,不算是很高明。

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和相权,他在不断的矛盾和调和之中,张局正当时,权力比较集中了,正是因为他揽了大权,他才敢提出改革的措施。可是这个改革方案,又触及了皇权,又触及了这个权贵,所以他很难将两个方面国家和自身进退能够结合到一块。

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的功与过(大明救世宰相张居正)(8)

无论存在多少争议,张居正,都称得上是一位,勇于担当,不惧风险的改革家,他宛如一颗速效救心丸力挽大明江河日下的颓势,营建了万历初期的繁华,不过,他的被清算,他死后的人亡政息,也是那个年代不可避免的悲剧,从始至终,悲剧性的色彩,始终与他如影随形,那种悲怆凄凉的味道,就如同是帝国黄昏里的余晖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