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滋补阴血通阳复脉)
炙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滋补阴血通阳复脉)颜色枯泽分新旧,隐隐微黄是愈期。肝目心舌肺开鼻,肾耳脾口呵相推,春夏秋冬长夏时,青赤白黑黄随宜;左肝右肺形呈颊,心额肾颐鼻主脾。五脏五窍相对应,生吉克凶合时机;
大多数的心律失常,以心动悸为主要表现,属于“心悸”的范畴。心悸跟心脏的气血阴阳不足有关,属于虚证,也多跟气滞、血瘀、痰浊、火热等相关。
虚证的心悸,多会伴有面色无华、神疲倦怠、头晕乏力、睡眠不安的现象,多跟素体亏虚,操劳过度,伤及心脾,气血暗耗有关系,中医最适合炙甘草汤,有人参、大枣、炙甘草补益心气,调养中焦健脾胃;生地黄、阿胶、麦冬滋养阴血,充养血脉;桂枝、生姜温阳通血脉。以上多个药物共同使用,能够起到滋补气血阴阳,最有利于心神。炙甘草汤不只是用于心悸,而体内阴血阳气虚损,气血不足,心脉四肢经络失养而导致的乏力、面色无华、身体瘦弱、夜卧不安、大便干结,脉虚弱者,皆可应用此方,能补益阴阳气血,鼓动血脉充盈。
如唐宗海:“此方为补血之大剂。姜、枣、参、草中焦取汁,桂枝入心化气,变化而赤;然桂枝性辛烈能伤血,故重使生地、麦冬、芝麻以清润之,使桂枝雄烈之气变为柔和,生血而不伤血;又得阿胶潜伏血脉,使输于血海,下藏于肝。合观此方,生血之源,导血之流,真补血 之第一方,未可轻议加减也。”(《血证论》)
而我们自己如果日常生活中,如何保健养生呢?医生最后再送大家:中医诊法:“望”“闻”“问”“切”,四诊法歌诀
望诊歌春夏秋冬长夏时,青赤白黑黄随宜;
左肝右肺形呈颊,心额肾颐鼻主脾。
五脏五窍相对应,生吉克凶合时机;
肝目心舌肺开鼻,肾耳脾口呵相推,
颜色枯泽分新旧,隐隐微黄是愈期。
肝怒声呼心喜笑,脾为思念发为歌;
肺金忧虑形为哭,肾主呻吟恐亦多。
言语粗细强弱视,举止动静阴阳别;
脚步传音体传气,盛衰死生细琢磨。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问经产带,天花麻疹儿科见,
生辰八字阴阳宅,时空往来虔占验。
左寸为心关属肝,右寸为肺关属脾;
两尺还归肾命门,上中下焦前后随。
沉里浮表分阴阳,迟寒数热要细思;
细虚大实应有别,短弱长盛八纲知。喜欢我的内容的朋友,欢迎关注哦,每天为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