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ktv为什么没有大规模(迷你KTV为什么这样红)
迷你ktv为什么没有大规模(迷你KTV为什么这样红)
现在很多城市的商场里都出现了很多尽管品牌不同,但本质一样的迷你KTV,也就是提供给人们唱歌的地方。这种KTV也就是占地2平米,三面玻璃,从外面看里面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一般都有两个高脚凳,一对麦克风耳机以及一大屏幕。如果是深动良辰还可以分享到网上让大家听,如果五音不全的,就想吼两下子的,你放心,房子的隔音效果很好,外边的人没有听到。
我也问过一些朋友会不会去尝试一下这些玻璃房的小KTV呢?答案都很极端,要么是打死不会,要么是乐此不疲。尽管如此,你看见越来越多的地方也会出现这种东西,而且参与进来的品牌和资本也越来越多,那这个迷你KTV为什么会火?这里面有没有虚火在呢?我们先来简单说说KTV的发展史吧,KTV起源于日本的卡拉OK,这个名字现在听起来像迪厅一样,上世纪90年代,满大街都有卡拉OK和练歌房,非常火!但是,环境水平良莠不齐。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些小卡拉OK歌曲版权为0,基本这些小卡拉OK很快被一些平地而起的KTV巨头取而代之。
我是个80后,我小时大家同唱一首歌,那是很普遍的现象,大家到了KTV很容易找到了共鸣。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文化的多元化和千层化导致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虽然不至于吾之蜜糖彼之砒霜那么夸张,但是实际情况也差不多,哪怕大家是在一个单位工作,哪怕是最要好的朋友,喜欢听的以及喜欢唱的歌已经完全不同了。所以,现在我们再重建一间KTV就非常尴尬了,大家要么一起唱老歌,要么你唱你的,我唱我的。
迷你KTV就找到了这个痛点,它的空间决定了它是个小圈子,甚至就是自己去唱,分享功能又满足了社交需求而且掐准了碎片时间,在商场吃饭排队时,或者看电影之前都可以打发一下时间。
就在迷你KTV这么火的时候,一些代理商却站出来说:“这个东西其实很难赢利。”有的厂商对代理商的承诺很好听:这种迷你KTV设备的代理很便宜,10000来元就能买一套,然后买一套设备你就能月入20000元,可以一本万利,你从此可以躺着挣钱。听起来,一股吊着烧饼的味道。实际上,一旦你交钱代理了,你会发现:商场的场地租金,无数其他品牌的挤压竞争都是巨大的运营压力,厂商把挣消费者的钱这种柴米油盐的事交给了你,而自己只负责拿着数据去和投资的人画大饼,迷你KTV现在还在烧钱扩张,而未来市场冷静整合的时候,那些中间代理商一定是最大的输家,这或许才是最值得警醒的事情。
今天就先聊到这儿,我是三七农民工,你觉得有什么不妥或者想法,欢迎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