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什么可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你了解多少)
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什么可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你了解多少)妊娠二、血液高凝;如恶性肿瘤、妊娠、服用雌激素药物、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可分为以下三类。一、血管壁损伤;如外伤性损伤及感染等。血管损伤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害有什么?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堵塞血管,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但最常见于左下肢。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急性阶段由于血栓脱落可导致肺动脉栓塞。而肺动脉栓塞死亡率高达20%-30%。
肺动脉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都有什么?
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血管壁损伤;如外伤性损伤及感染等。
血管损伤
二、血液高凝;如恶性肿瘤、妊娠、服用雌激素药物、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
妊娠
三、血液淤滞;如长期卧床、长期肢体制动、全身麻醉、感染等。
下肢固定制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什么表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发生于下肢深静脉的任何部位,常见的有两种类型: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髂骨静脉血栓形成以及混合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是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通常表现为小腿部疼痛及肿胀不适,按压小腿后部肌肉疼痛明显。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左侧,起病急骤,下肢疼痛、压痛,下肢明显肿胀,可见浅表静脉扩张。如血栓脱落可导致肺动脉栓塞,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严重者导致猝死。
混合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症状为前两者症状相加。
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混合型)
如何才能确诊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用的检查就是下肢血管彩超,不但能够确诊而且能明确血栓类型、血栓范围,检查方面无创伤。
其他检查包括D-二聚体测定、下肢静脉造影、下肢CTV、下肢磁共振静脉造影等。
临床工作当中病人出现了下肢肿胀,查下肢血管彩超发现血栓以及D-二聚体明显增高就可以明确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
除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能引起下肢肿胀外,还有哪些疾病?
在临床工作当中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尚需要与下肢淋巴水肿、急性下肢弥散性淋巴管炎、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等疾病相鉴别。
下肢淋巴水肿
下肢深静脉血栓如何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抗凝药物应用(常用的抗凝药物有低分子量肝素钙、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溶栓(常用药物为尿激酶、链激酶等)。手术切开取栓。切忌不能进行下肢按摩治疗(急性期血栓容易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下肢按摩会增加血栓脱落风险)。
近年来血管腔内治疗占主导地位,血管腔内手术技术成熟,只需要局麻、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常见的血管腔内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案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血管腔内机械取栓 导管溶栓,术后下肢水肿等症状改善立竿见影,而且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能够大大减少肺栓塞死亡率,减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发生。
下腔静脉滤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治疗:包括长期穿戴医用弹力袜压力治疗,使用静脉活性药物(马栗种子提取物、地奥司明等),抗凝药物(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手术治疗(主要为血管腔内手术,通过血管腔内支架置入,开通已闭塞的股静脉、髂静脉改善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如何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意义远要大于血栓形成后的治疗。
目前在医院内住院期间都会有一套针对每个住院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根据不同的风险系数给予不同的预防方案。
但是像一些在家中长期卧床的、下肢外伤后石膏固定的、或其他原因导致下肢活动不便的人群怎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卧床期间要定时变换体位,下肢抬高;2.鼓励此类人群要进行深呼吸、咳嗽;3.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气压按摩治疗,没有条件的可以进行人工下肢肌肉按摩;4.下肢有运动功能的人群卧床期间应进行主动运动;5.下肢可穿戴医用弹力袜预防;6.根据病人情况经医生评估后可进行药物抗凝预防。
最后再次强调,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意义大于治疗。但是如果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