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意义:翻动。读音:ha;xia读音:gu意义:蹲、跍。本“跍”字,一般字典里皆有。举例:~到地上。

四川方言字,就是书写四川话用的汉字,不常见于现代标准汉语字典。

四川方言字创造手段主要有三种:形声、会意和假借。

例如“ 㧯 ”(抓取)为形声字;“嫑”(不要)为会意字;“莽娃儿”的mang就随便假借个同音字“莽”来代替,这种情况很普遍。

下面就罗列一些常用的四川方言字,有点长,但很多字都能找到哦~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1)

读音:gu

意义:蹲、跍。本“跍”字,一般字典里皆有。

举例:~到地上。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2)

读音:ha;xia

意义:翻动。

举例:~来~去;~麻将。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3)

读音:pen

读音:lao;nao

意义:毒。现在一般写作“痨”。

举例:《跻春台·元集·过人疯》:“(梁经邦之女)因吃麻雀肉有味,天天都要。后闻麻雀是人用毒药~死的,若是见雀落地,即忙剖去其肠,免致伤人。经邦遂叫毒雀人到衙,命他四处毒~(麻雀),以供女口。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4)

读音:pang

意义:形容恶臭,很臭。

举例:~臭。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5)

读音:pong;pang

意义:形容大香,很香。

举例:~香~~香。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6)

读音:nang

意义:形容词,瘦小。弱小。

举例:他看起来身板有点~,~巴指拇儿:指小指。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7)

读音:mang

意义:壮实、高大、大,又引申为“笨”,同“哈”。现一般写作“莽”。

举例:他是个~子,外号“~娃儿”。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8)

读音:za

意义:动词,指张开,敞开。

举例:嘴巴~开,医生要检查;把腿~开!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9)

读音:qia;ka

意义:跨。

举例:向前~一步。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10)

读音:lu

意义:瞪大眼看。

举例:你~眉~眼的把我看到做啥子?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11)

读音:gua

意义:错误,坏,引申为“蠢笨”。现一般写作“瓜”。

举例:这件事情遭做~了。~兮兮的。我当时就~了。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12)

读音:ou

意义:生气,使人生气。同“怄”。

举例:~气;~人得很。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13)

读音:niao

意义:《蜀方言》:粗略制衣。缝补。

举例:衣服有个洞,给我~几针嘛。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14)

读音:ba

意义:名词,屎。也对幼儿用,指泥、灰尘等脏东西。

举例:屎~~、屙~~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15)

读音:pa

意义:量词,多用于排泄物。

举例:一~鼻涕。一~尿。一~痰。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16)

读音:pa

意义:形容词,软。现也写作“耙”。

举例:今天的鸭子炖得~得很哟;~耳朵。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17)

读音:pong

意义:《字汇》同埲。尘起貌。现四川话中仍指尘土飞扬、(烟火)冒。

举例:莫把灰~得到处都是;你那些书就是~灰的。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18)

读音:kang

意义:遮住,盖上。

举例:河又没~盖盖,去跳吧。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19)

读音:gouzi(两字读音)

意义:名词,指屁股。字书注音kao,gou当为古音。

举例:~黑得很,指代心眼黑。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20)

读音:zou

意义:塞,堵。

举例:把那个瓶子~到起。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21)

读音:biao

意义:(快速地)跑、逃。

举例:汽车~的飞快;鱼从网缝中~起走了;管子漏了在~水。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22)

读音:kong

意义:1.动词,烹调法。将半熟的米或红薯放入锅内,加少许水,盖上锅盖用小火焖。2.天气闷热,不透气。

举例:~红苕;今天天气有点~人。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23)

读音:qia;ka

意义:插入、塞入缝隙。

举例:不许~队;把书签~到书头去。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24)

读音:dou

意义:动词,拼,接,凑在一起。

举例:他们两个有矛盾,~不拢一堆。麻将打完了,输赢~不拢账。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25)

读音:song

意义:向前推,《蜀语》:推之曰~。

举例:别~我,不然都要滚下山。这车一~一~的,走得好慢。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26)

读音:cao

意义:手揽也;搅动;翻动。

举例:把手伸到里头去~几下。别在米里面~来~去的。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27)

读音:can

意义:掴,用掌、鞭条等击打。

举例:~他龟儿子两耳巴子。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28)

读音:mie

意义:动词,掰开。

举例:~开两半,一家吃一半。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29)

读音:ban

意义:挣扎。

举例:李劼人《大波》:“这下你明白了?该不再同我横~顺跳了”;沙汀《淘金记·十》:“是你,你也要~一下命呀!”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30)

读音:bai

意义:形容词,瘸,跛,拐。

举例:李劼人《大波》:“脚都跑~了。”~子。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31)

读音:da

意义:摔,跌。

举例:路溜,~了一仆爬,尻都绊成两瓣了;碗掉下去~烂了。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32)

读音:dang

意义:水洼的路面。

举例:天上明晃晃,地下水~~。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33)

读音:ga

意义:名词,肉。

举例:肉~~、吃~~。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34)

读音:nia

意义:粘。

举例:书壳子脱了,拿点饭来~起。糍粑好~。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35)

读音:gao

意义:古代占卜用具,用两半器物制成,合拢掷于地,观其俯仰以占吉凶。引申为“测试”。

举例:今川人喜说“~一下”“~一盘”,即是尝试一下。

让外地人惊呆的四川方言(原来我们说的四川方言是这么写的)(36)

读音:mo,粤语里读mou

意义:没有。别,莫。

举例:我身上~得钱,随你啷个整。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成都闷墩儿】cdmder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