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 落地时间(新华社传重磅信号)
注册制 落地时间(新华社传重磅信号)事件:1月17日晚,上海证券报网站主要位置转载了新华社题为《新华社:监管层正在研究再融资相关政策》的文章,并被多个媒体转载。新华社文章透露重磅信号 资金将转战白马股从盘面上看,钢铁、白酒、交运设备服务等板块涨幅居前;次新股、高送转、仪器仪表等板块跌幅居前。沪股通净流入8.58亿,深股通净流入6.28亿。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板块早盘表现抢眼:青松建化、西部建设等涨停!成都路桥、北新路桥涨6%。钢铁板块表现强势:新钢股份、方大特钢等涨幅超2%。消息面上,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2016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12月份46座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北京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1%。1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由上月的上涨0.1%转为持平;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0.2%,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房价总体略有上涨,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受消息面影响,
===全文阅读===
沪市成交量持续萎缩 创业板弱势难改
今日沪指小幅低开后,快速拉升翻红,随后全天在平盘线上方维持震荡走势,分时走势较前两个交易日平稳许多,但成交量持续萎缩中。创业板的分时走势虽然较前两日平稳,但比主板弱势,盘中偶有拉升也后继乏力。
截至收盘,沪指收报3113.01点,涨0.14%,成交额1445.5亿。深成指收报9804.76点,跌0.22%,成交额1721.5亿。创业板收报1845.79点,跌1.18%,成交额471亿。
从盘面上看,钢铁、白酒、交运设备服务等板块涨幅居前;次新股、高送转、仪器仪表等板块跌幅居前。沪股通净流入8.58亿,深股通净流入6.28亿。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板块早盘表现抢眼:青松建化、西部建设等涨停!成都路桥、北新路桥涨6%。钢铁板块表现强势:新钢股份、方大特钢等涨幅超2%。
消息面上,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2016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12月份46座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北京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1%。1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由上月的上涨0.1%转为持平;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0.2%,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房价总体略有上涨,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受消息面影响,地产股今日早盘集体大涨,截至发稿,整体涨近1%。亚通股份涨停,天房发展涨逾6%,阳光股份涨逾5%,香江控股、万方发展等涨逾2%。
新华社文章透露重磅信号 资金将转战白马股
事件:1月17日晚,上海证券报网站主要位置转载了新华社题为《新华社:监管层正在研究再融资相关政策》的文章,并被多个媒体转载。
点评:文章一方面肯定了新股发行的成果,即"监管层根据市场条件,新股发行略有提速,恢复股市投融资基本功能的同时,也为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对于再融资政策也透露出一些信息,即"目前监管层正在研究再融资相关政策。"
2016年沪深两市融资金额为18664亿元,比2015年的15457亿元,增长21%。2016年的首发融资金额为1496亿元,比2015年的1576亿元,减少5%。2016年增发募集金额为16992亿元,比2015年的13723亿元,增长24%。2016年增发融资金额是首发融资的11倍,2015年的为9倍多。增发融资金额远远高于首发融资。
首发融资的新增股份多数在上市首日便上市流通,而多数限售股则分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分批解禁。相比之下,增发融资则全部为新增股份,分为募集资金和购买资产两种方式,限售期也分为12个月或其整数倍,形成的解禁压力颇为放大。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计算,2017年A股解禁市值为27538亿元,而定向增发限售股的解禁市值为15592亿元,所占比例为57%。
倘若如新华社的文章所述,对再融资政策进行调整,严格审核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计划,将有助于减少后续解禁压力。二级市场上重组板块、壳资源等或遭遇抛售,而资金将加速流向白马股。(西南证券)
A股“事实上”已经在实行注册制新股发行
2016年初实行IPO市值配售新政以来,新股发行呈现加速度状态,全年发行新股数量合计236只,平均每月约20只。而进入新年之后,IPO更是加速冲刺,两周核发24家新股批文。
相比于过去的IPO发行节奏,目前可称为“新股超发”,A股尤其是创业板、中小市值股、新股次新股节节下挫。市场争议声四起,有人喝彩,认为新股融资总量并不大,也有助于二级市场回归理性;更有专家呼吁年内解决600多家新股堰塞湖,明年即报即审。但我们认为,IPO常态化并不等同于新股超发,新股超发是另一种意义上的IPO改革单兵突进,新股大跃进将给A股市场带来估值重估的系统性风险,导致一、二级市场双输的局面,而IPO改革也将再次陷入困境。
新股流程分为发行端与上市端两个环节,而发行端包含IPO定价与IPO节奏两大要素。2009年以来高歌猛进的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主要是放开价格,是新股发行价格的市场化。因为臭名昭著的“三高”,被市场诟病为“伪市场化”。
此后的IPO新政吸取了这一教训,新股定价实行隐性的23倍市盈率红线,对新股定价进行行政管控,同时对新股上市端实行首日44%涨跌幅制度。在市值配售和行政管控下,一二级市场各利益方皆大欢喜,IPO改革取得了暂时的微妙平衡。
但这种平衡是脆弱的,如果说2009年的IPO改革是发行价格的单兵突进,那么目前以“IPO常态化”为名的新股超发就是发行节奏上的单兵突进。发行端价格被管控而节奏放开,上市端全面行政管控,可被称为“四分之一的市场化”。
的确,目前创业板等中小市值股估值偏高,新股次新股前一阶段溢价较多。IPO常态化无可厚非,可以为实体经济服务,也可以让市场更加理性,但IPO常态化需要适度,新股发行不能搞大跃进式的新股超发。
有人认为,IPO家数虽多但融资总量占比并不大,因此不能将行情下跌的原因归于IPO发行。有机构统计显示,尽管2015、2016年新股发行提速,发行家数分别为223、227只,但实际上单只新股募集资金平稳,保持在6亿~7亿元。2017年以来,单只新股的募集资金平均为5.5亿元,规模更是稳中略降。
这个问题需要从几方面来看:
首先,新股发行与行情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的直接对照,行情下跌往往有滞后性,当新股发行到一定程度才会量变引起质变。从中国石油开始,每一轮牛市,都是新股加速发行,最后由超级大盘股终结行情。
其次,新股首发融资虽少,但随后的定增再融资、巨量大小非、大小限解禁,却是市场最为忌惮的。2014至2016年,A股市场整体募集资金(IPO、再融资合计)分别为7490亿、15215亿、18355亿元,其中IPO募集资金分别为669亿、1576亿、1476亿元,再融资占比达到90%左右。获得上市地位,随后定增再融资、巨量减持,已经成为A股一条灰色利益链。在不少“资本玩家”看来,发行首募多少资金实际上无关紧要,关键的是获得上市资格之后的巨大利益。
另外,重要股东的清仓式减持更令市场胆寒。2016年,A股共有1157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过减持行动,参考市值共计3507.98亿元。最近,华锐风电大股东萍乡富海拉开了“快速减持 清仓式减持”的序幕,该公司股票出现断崖式暴跌。
最为重要的是,这种每周十几家、每日三股甚至一年消化新股堰塞湖的节奏,被市场解读为“事实上的注册制”或注册制的不宣而战。笔者也一直主张注册制可以倒逼市场改革,从根本上促进A股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但毋庸讳言,注册制作为一种崭新的发行方式,新股稀缺性丧失和供求关系的变化,极易导致二级市场的价值重估,处理不好就会带来估值体系的崩溃。注册制应尊重二级市场普通投资者利益,正视A股长期历史形成的估值结构不合理问题,应该给注册制或者“事实上的注册制”设置一个较长的过渡期,以改革红利和业绩增长化解A股部分公司的较高估值,以公平方式补偿普通投资者利益,绝不能以休克疗法推进“事实上的注册制”改革。
市值配售政策实际上也是一把双刃剑。去年实施伊始达到了一二级市场双赢,几千亿元市值配置资金入市抬升了行情。但一旦市场恐慌情绪蔓延而新股收益不能覆盖资金成本,所谓的“撕票”行情也将与大盘形成共振。从技术层面来说,新股超发将给指数带来压力,新股暂缓或暂停将导致市值配置资金抽离,IPO需要适度的常态化。
进行适度的IPO常态化、严控定增再融资和“资本玩家”、规范清仓式的大小非减持,而不是急功近利地提升IPO节奏,是目前阶段维持新股改革动态平衡的关键。(第一财经)
监管层维持IPO一定速度或是不得已选择 投资者应有正确认识
原标题:投资者对IPO节奏应有正确认识
前段不少市场人士对新股发行节奏过快提出质疑,不过管理层并未受此影响放缓IPO节奏,1月13日仍然宣布10家公司IPO。笔者认为,监管层维持IPO一定速度,或是其不得已选择,投资者对当前IPO较快节奏应有正确认识。
对于A股市场长期存在的爆炒壳股、题材概念股、新股等恶习,维持IPO一定速度,可能是破解这些核心问题的一个办法;大量新股源源不断上市,将导致壳资源不再珍贵、题材概念不再那么动人,新股稀缺性也大幅降低,这都对当前抑制A股过度投机具有较大作用。另外,新股大量发行,股市持续下挫,这会牺牲前期高位买股的一些中小投资者利益,但毕竟目前大小非、大小限持股市值比例更高,如果不把壳股、题材股、新股价格泡沫打压下来,将来这些利益主体从市场套取的利益就会更为巨大,从而对更多中小投资者利益形成损害,两害相权取其轻,维持IPO较快节奏,其中或含良苦用心。
而且,目前IPO节奏表面上看是行政控制,但实质上更多仍是由市场控制。即便管理层一周放出十几家新股,如果投资者不认购,也根本不会有这么多新股发行,现在管理层坚持较快新股发行节奏,若市场后继乏力难以承受,那么将来新股上市后就可能出现破发案例,这将倒逼新股要么调低发行市盈率,要么减缓发行速度,否则投资者不认购,从而更多直观体现市场对新股发行的调节功能。
投资者进入股市,不是拿钱换堆筹码来投机赌博,而是通过投资股票换取上市公司收益的分配权,如果认为有的股票有投资价值,那大胆投资就是;相反,假若投资者认为市场没有这样的股票,离开这个市场也是其自由权利。一些投资者指望A股维持现状、继续此前投机赌博模式,道义上也难获支持。
为解决当前A股市场核心问题,笔者认为,打击市场操纵行为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场操纵导致股价上涨似乎会让所有投资者都大赚,但庄家获利退出后股价回落,众多投资者仍要为此买单。
其次,严格把关IPO。即使实行注册制,也不是什么企业都可上市,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按照《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中要求,若企业存在影响持续盈利能力的情形、禁止上市,企业一上市业绩就大幅下降或亏损,让投资者承担巨大风险,岂容混入。
其三,应加速垃圾公司退市。上市公司只进不出,且垃圾股估值较高,这是导致A股市场不堪重负的重要原因,为此要完善退市制度,严格规范重大重组、禁止重组上市,不能再简单上演乌鸡变凤凰游戏,如此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才能形成,大量平庸或垃圾上市公司估值将大幅缩水,甚至只值几分钱、一分钱,由此A股市场负担将大为减轻。
其四,严控定向增发。2016年定向增发规模是IPO融资规模的10倍,这是导致市场羸弱的重要原因,且由于垃圾股也可定向增发,也导致A股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建议提高定向增发门槛,剥夺垃圾股定向增发资格。
其五,要防止大股东掐点清仓减持。大股东减持是其神圣权利,目前问题在于,大股东可以趁高点通过协议转让、大宗交易等一下子清仓减持,对市场形成巨大冲击,由此大股东也有与主力联手市场操纵的动机。建议无论是大宗交易、协议转让,都应该遵守每三个月减持不超1%的规定。(证券时报)
A股的致命硬伤曝光 反弹行情恐再遭压制
消息面上传出证监会将对再融资监管规则上进行重新设计。这对于市场而言本是不小的利好。因为相较IPO的融资规模,再融资带来的定增股解禁对市场的抽血效应其实更加是洪水猛兽。拿最近的例子来说,2017年刚刚过去的10几个交易日A股上市公司就抛出了高达1800亿的非公开发行方案,瞬间便超过了16年IPO募资总额。
但既然监管层已经开始考虑中小投资者的呼声将从严监管再融资,为何市场依旧对此利好反应无力呢?广州万隆认为,推动市场根本动力还在于资金,而从昨日两市整体缩量反弹可以看出,成交量不足是压制行情最根本的硬伤。由于节前交投清淡,场外资金抄底意愿不强,超跌反弹更多的是场内主力调仓自救在起主导作用。而一旦短线超跌修复后,在获利盘回吐压力下,市场继续震荡呈现结构性行情的可能性更大。
而在结构性行情下,个股强弱分化将继续呈现:极少数强势股强者恒强,如地方国企混改的西部建设、股价超跌且业绩表现不俗的任子行,暴力二连板;但大部分股却反抽无力,不仅将昨日涨幅吐回,股价甚至出现进一步下挫,对于这类弱势股投资者需立即规避。而其中以下这四类股首当其冲:
随着年报正式披露进入倒计时,业绩好坏再度成为股价试金石,如年报预计巨亏甚的三泰控股股价倾泻不止,区间跌幅已超过40%;再如新股提速发行倒逼杀估值的次新股,股价集体犹如下落的尖刀,在趋势完全扭转前任何反抽都是逃命的机会,比如广信材料、今天国际昨日昙花一现后,今日再遭闷杀;又如沦为庄家博弈工具的连涨妖股柘中股份,遭到获利盘砸板出货;再如大股东拟减持2亿股的新研股份,股价一蹶不振,持续放量杀跌。由此可见,在一轮单边下跌后的结构性修复行情中,对于业绩暗淡、估值高企次新股、短期连续涨幅过大、大股东减持这四类反抽无力的弱势股决不可抱有大反弹的幻想,需及时逢高出局避免亏损进一步扩大。(广州万隆)
风格转换概率低 急涨后或二次探底
周三,两市继昨日反弹之后出现分化,风格快速切换,准确的说当下并未有明显的风格形成,混改各领域权重今天领涨,但是面临节前不宽裕的资金面,市场跷跷板效应比较明显,期待的大小共振并未发生。
技术上看,下跌趋势尤其对于创业板而言,并未因昨日的阳线而改变,但是昨天主力的多头态度十分鲜明,随着两会的临近,不论是维稳行情,政策上的偏暖催化不断,有利于市场情绪的修复,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头会逐渐占到上风。在昨日的强势拉升,剧烈波动之后,维持震荡的格局,是多空双方都愿意接受的情况。
其实当下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空头最为强势的创业板指,昨天多头在创业板的战场上和空头激战获胜,提振信心,不过在下跌趋势下,也意味着此场胜利消耗较大,在脱虚向实、杀估值的政策导向之下,尤其是在深港通开通之后,中小创的优势进一步被消减,所以整体上来说短期风格转换可能性较低,难以有趋势性的改变,但是在短期超跌严重的情况下,存在反弹的机会,这也是我们最近一直中小创或率先反弹的原因,这一点在昨天也得到了验证。
最后,在16年11月行情中,我们一度把中国建筑当做可以跟踪的市场的一个指标,当时的主题是大基建 险资举牌,而现在的主题是混改 国改,那么我们认为中国联通也是可以当下可以跟踪的一个指标,对于中国联通的混改而言,市场的想象力巨大,它能否再次走强,或者说他的走强能否带动国企改的整体扩散,是目前策略上可以重点关注的部分。(山东神光)
次新股连续大跌后迎来反弹 7只低估值个股值得关注
新股大提速加上临近春节资金流紧张,导致次新股近期出现系统性杀跌,次新股指数2017年以来跌幅超过8%,明显跑输沪指。
不过,昨日次新股板块一改颓势,迎来强势反弹,整体涨逾3%,领涨各大板块,纳尔股份、乐心医疗、国检集团、奥联电子等强势涨停。究竟昨日次新股的集体飙升只是短期的超跌反弹,还是已迎来捡筹码的时机?
25只次新股今年跌超20%
自从2016年下半年以来,新股发行不断加速,从8月份每两周发行一批,到11月份每周发行一批。相应地,近期新股上市之后一字板的数量迅速减少,新股赚钱效应下降。除了IPO发行量增加外,临近春节资金流紧张也造成二级市级表现低迷,两大因素叠加,使具有“市场人气标杆”的次新股遭遇重挫,甚至出现系统性杀跌。
即使经过昨日大幅反弹,次新股指数2017年以来跌幅还是达到8.80%,而上证综指今年以来微涨0.17%,可见今年次新股明显跑输大盘。统计显示,不计2017年上市的次新股和停牌的次新股,在可统计的217只次新股中,今年录得跌幅的次新股有190只,所占比例高达87.56%,其中25只股票跌幅超过20%。
上海亚虹跌幅达到38.54%,在跌幅榜上排名第一。主营精密塑料模具及注塑件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的上海亚虹于去年8月12日上市,发行价6.88元,之后股价节节攀高,今年第一个交易日创出上市新高88.53元,随后便开始下跌之旅,本周一更是以跌停报收。
去年12月19日才上市的武进不锈,主营工业用不锈钢管及管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该股上市第8个交易日即打开涨停板并大跌7.06%,随后有所反弹,但今年以来即开启下跌模式,累计跌幅达27.25%。此外,优博讯、花王股份、东方中科、通宇通讯等次新股今年跌幅也居于板块前列。
不过,经过一轮急剧下行之后,昨日次新股板块一改颓势,迎来强势反弹,整体涨逾3%,领涨各大板块。统计同时显示,昨日涨幅超过5%的有40只,其中9只强势涨停,包括纳尔股份、乐心医疗、国检集团、奥联电子、幸福蓝海等。
低估值个股值得关注
究竟昨日次新股的集体飙升只是短期的超跌反弹,还是已迎来捡筹码的时机?
业内人士认为,新股发行大提速导致新股的供给端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未来次新股出现破发也不奇怪。不过,对于业界认为是新股发行多了导致次新股收益降低,中信证券(600030)持不同意见,其认为,在现行发行制度下,次新股是一条闭环,利润在一级市场申购者和二级市场交易者之间转移,有自身的调整周期,因此次新股的调整是周期性现象,不是结构性现象。中信证券认为,目前次新股正处于上一轮周期末端,调整结束,下一轮小周期将开启。按以往经验,处于调整期的次新股整体上预期收益率在20%~45%之间,大约会在未来1个月的时间内完成。
但无论如何,随着次新股此前的“光环”褪去,市场对次新股的投资逻辑正在发生改变。
经过一轮下跌,目前部分次新股的股价相对发行价涨幅已经不高。典型如上海银行,该股于去年11月16日上市,发行价为17.77元。该股上市后仅收获两个涨停板,并在第三个交易日上行至30.97元最高点,随后股价便一路下跌。截至昨日,上海银行的最新股价为22.45元,较最高价下跌27.51%,相较发行价仅上涨26.34%,为所有次新股最低。此外,杭州银行、三角轮胎目前股价相较发行价上涨幅度分别为37.04%、37.65%。江苏银行、步长制药、华安证券等目前股价相对发行价的涨幅也相对较小。有分析认为,此类股票如果再跌,可望迎来阶段性反弹,如果目前位置能企稳,则对市场整体人气稳定有好处。
此外,次新股中的低估值品种也可适当关注。目前次新股板块中估值最低的是7只银行股,包括上海银行、江苏银行、贵阳银行等,市盈率在9倍至21倍之间。亚翔集成、南方传媒、贵广网络、玲珑轮胎等的市盈率也在30倍以下。(证券时报)
高毅资产董事长邱国鹭:机构大户逆市进场 对伪成长股谨慎
刚刚过去的2016年,对一些"公奔私"背景的大佬来说是个丰收之年,经验丰富的高手在大起大落市场中脱颖而出。
记者从格上理财最新统计数据了解,截至2016年12月31日,高毅资产旗下基金2016年平均收益为17.05%,牢牢占据可比的50亿规模以上股票策略私募机构榜首。高毅旗下六个基金经理的平均收益比肩公募标准股票型基金2016年度冠军基金的单只收益。而同期股票策略私募基金平均收益为-6.81%,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11.28%。
1月12日,在高毅资产深圳总部,高毅资产董事长邱国鹭接受了21媒体记者的专访。他强调,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要做好自己能控制的事情,坚持价值投资。"虽然业绩尚可,但其实还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我们把2017年定位为'投研提升年',希望能够把我们的基本面研究做得更扎实一点,更深入一点。"邱国鹭说。
目前高毅资产的管理规模已经接近百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机构投资者。站在2017年的起点,邱国鹭认为,今年A股一定程度上可能比2016年更难做一些,但也不会太坏,大概率是一个平衡市。
机构和大户正逆向进场
在被问及对2017年市场的整体看法时,邱国鹭认为2017年不会有大的系统性风险。
邱国鹭分析称,"从资金面的角度来讲,央行货币政策有走向中性的趋势,但是资金不能向境外流出、房子也不能继续炒,所以相对来说股市的流动性还是不错的;从政策面的角度来看,在中央经济会议之后人民日报第一篇社论中,1000多字的文章出现了30多个'稳'字,基本相当于给今年A股的走势定调了,即不要大起大落。所以我们认为今年A股市场可能会是一个平衡市。"
邱国鹭向记者提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迹象。"从A股账户持有人市值分布指标看,目前亿元以上的个人投资者账户数量已经超过了5178点时的水平,这说明机构和大户对目前的市场并不悲观,相反他们已经在陆续进场。"
"去年我们收到了几家大型金融机构的委外资金,在这些机构中,有一半的机构都陆续追加投资金额,这说明我们的表现还是比较受认可的。最近我们新增的认购金额大部分都是来自机构和超级大户。"邱国鹭表示。
不过,尽管对2017年整体趋势保持中性态度,但邱国鹭提醒,对于一些伪成长股还是要谨慎。"虽然一些个股价格已大幅下跌,现在看起来还没有明显的底部迹象,而即便是一些优质的成长股,现在估值还是偏高的,离我们能够接受的买点还有一定距离。如果估值回到合理范围,我们会考虑介入。"
看好国产汽车自主品牌
谈及看好的方向时,邱国鹭毫不犹豫地首推中国汽车行业。
邱国鹭认为,中国的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个类似于家电行业10年前、手机行业3年前那样的自主品牌崛起过程。"一个指标很能说明问题,目前中国的机械出口占全世界总量的37%,但汽车出口只占3.7%,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他向记者提到了几组数据:第一,过去5年中国SUV的年化增长率在40%左右,自主品牌的占比已经提高到接近60%,15万元以下的SUV现在基本上是国产品牌的天下,这是个很大的市场。
第二,过去几年国产品牌出了一系列的爆款,多款爆款车型月销量都突破2万辆,说明汽车行业产业升级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
第三,国产品牌的质量和平均售价都在稳步提升。据全球新车评价最权威的机构J.D.Power统计,10年前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车平均每百辆问题数是进口品牌的2倍,2015年二者的差距下降到仅为20%。而售价方面,个别国产品牌去年旗下汽车平均售价近13万元,已经超过一些合资品牌,这也体现了产业的升级,尽管其中有产品结构的因素。
邱国鹭强调,产业升级是供给端的因素,而需求端是汽车行业未来发展最核心的因素。"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堵车、限号、限牌的情况,容易让人认为汽车产业已经饱和了。但现在大多数买车的人是二三四线城市的80后和90后,这些人求新、求变意识很强,进口品牌和合资品牌无法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而国产品牌在这方面具备很大的优势。"
"在汽车电子化、电动化、智能化以及车联网等未来发展方向,中国车企已经具备了弯道超车的可能。当然,汽车产业链比较复杂,而且是强周期行业,中间肯定会出现反复,因此这个过程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至少要经过五到十年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会出现中国的丰田、本田、现代、起亚,这是很大的结构性行情。"邱国鹭表示。
看多港股但存波动
在采访过程中,邱国鹭表达了对港股市场的看好态度。
邱国鹭称,"在全球低利率的背景下,我们曾经对全球各种资产类别进行过系统梳理,发现港股是少有的能找到性价比很高的投资标的地方。我们在去年一季度开始加大对港股的投资,目前我个人管理的资金在港股市场配置也较多。"
"目前港股市场的话语权仍掌握在欧美资金手里,他们是基本面导向,如果业绩超预期就涨,这个游戏规则对基本面投资者来说比较好把握。但由于港股是离岸市场,所以资金进出造成的波动比较大,这就需要投资者必须对公司有深入的研究才能避开雷区。总的来说,港股属于波动在所难免而价值显而易见的市场,在全世界这种低利率、资产荒的情况下,是值得看好的方向。"(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