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楚二任君主(木匠立国延续6王)
南楚二任君主(木匠立国延续6王)后来马希萼回到封地整备军队南下讨伐,结果大败,这次又是马希广下令不要追。马希萼还是不死心,四处游走集结起一支蛮族军队又来讨伐,这次成功拿下了都城潭州。马希广此前虽三番五次不杀兄长,但被擒后立马就被马希萼判了死刑。马希萼做国君后没多久,南楚就被南唐给灭了。公元932年马希声去世,把位子传给了弟弟马希范,从他开始又恢复了称王。当然作为弟弟,也不忘追封哥哥一个王号叫衡阳王。马希范在位期间南楚是如何自处的,以及治下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都显得像是小事。只因他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与当地土家族领袖彭士愁歃血为盟,结束了自唐末以来土家族分裂出去的局面,而且彭士愁的治下在南楚具备相当高的自治权。可是马希范死后,南楚上演了一幕兄弟之间"相爱相杀"的戏码。本身从开国君主马殷往下开始,一直是在马殷的儿子们中轮流坐庄,这本身在五代十国就不多见。马希范的两个弟弟马希萼和马希广又表现出了少见的宽容与记恨。
唐末乱世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凡是手里有些军权的都想着置办点儿自己的“产业”,一开始名义上都是大唐旗下的某某节度使,后来梁、唐、晋、汉、周五代时,又都做名义上的中原王朝册封的王。但从始至终他们都是处于自治状态,除了需要每年向中原王朝上贡之外,再无其他。
其中有位木匠出身的马殷,先做士兵,后一步步升迁,直到拥有了武安军,占领湖南全境,也建立了自己的割据范围。唐朝马上要灭亡的时候,他就被朝廷封为武安军节度使,朱温灭唐后也是为了稳住像他这样的将领,封给他一个楚王,马殷算是正式有了自己的王国楚,史书上为了区分众多的楚国,称其为南楚。南楚的国都定在潭州,也就是今天的长沙。
马殷立国后对当时天下的时局看的很明白,自己的地盘并不具备像闽国、南汉那样,地处边疆不被包围的优势,也不具备像南唐、北汉那样,虽与中原五代王朝接壤,但实力雄厚,能够站得住脚。所以马殷一开始就奉行"谁也不惹,踏踏实实向中原五代称臣"的策略。没想到这一点还真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起码在马殷在位期间,因与民休息、战事少,湖南的经济得以发展繁荣。
他的儿子马希声继位后,别看名字不太吉利,但他比马殷更加小心谨慎,干脆不称王,只称节度使。当时的五代已经到了第二个后唐,后唐皇帝对于马希声的做法自然很是高兴,你越是低调就越要重视你。于是除了给他加封武安军节度使外,还外加了一个静江军节度使。二使合一再加上在朝中挂一个中书令的职,十国中也没谁敢拿南楚怎么样。
公元932年马希声去世,把位子传给了弟弟马希范,从他开始又恢复了称王。当然作为弟弟,也不忘追封哥哥一个王号叫衡阳王。马希范在位期间南楚是如何自处的,以及治下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都显得像是小事。只因他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与当地土家族领袖彭士愁歃血为盟,结束了自唐末以来土家族分裂出去的局面,而且彭士愁的治下在南楚具备相当高的自治权。
可是马希范死后,南楚上演了一幕兄弟之间"相爱相杀"的戏码。本身从开国君主马殷往下开始,一直是在马殷的儿子们中轮流坐庄,这本身在五代十国就不多见。马希范的两个弟弟马希萼和马希广又表现出了少见的宽容与记恨。"相爱相杀"指的是马希广对马希萼有兄弟之爱,马希萼却始终要置马希广于死地。
事情是这样的,马希范死后本来是该轮到马希萼的,可是他人在封地,朝中的马希广为人宽厚,更得大臣们的心。其实说白了,大臣是想要一个"听话"的君主而已。被拥立的马希广本来就没有做楚王的心,被赶鸭子上架后兄长马希萼正好赶到都城奔丧来了。大臣们劝马希广将其杀掉以除后患,但马希广心软,本来就觉得抢了兄长的位子而过意不去,让他杀他哪里下得去手。
后来马希萼回到封地整备军队南下讨伐,结果大败,这次又是马希广下令不要追。马希萼还是不死心,四处游走集结起一支蛮族军队又来讨伐,这次成功拿下了都城潭州。马希广此前虽三番五次不杀兄长,但被擒后立马就被马希萼判了死刑。马希萼做国君后没多久,南楚就被南唐给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