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身边的几位猛将和谋士(盘点刘备麾下10大谋士)
刘备身边的几位猛将和谋士(盘点刘备麾下10大谋士)和法正一样,庞统也是一位英年早逝的谋士。当然,法正是病逝,庞统则是阵亡。作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庞统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葬于落凤坡。对此,在笔者看来,庞统和法正英年早逝,自然是蜀汉的巨大损失了。三、庞统在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蜀汉可谓内忧外患,而就诸葛亮来说,则是平定南中地区的叛乱,并和东吴重新建立联盟,以此共同抗衡强大的曹魏。自公元228年开始,蜀汉丞相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二、法正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对于法正来说,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平定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
对于刘备来说,之所以能和孙权、曹操三分天下,离不开众多人才的辅佐。其中,在谋士上,刘备麾下同样是人才济济。以下,就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刘备麾下的10大谋士。
一、诸葛亮
首先,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九年(214年),攻取益州。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
在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蜀汉可谓内忧外患,而就诸葛亮来说,则是平定南中地区的叛乱,并和东吴重新建立联盟,以此共同抗衡强大的曹魏。自公元228年开始,蜀汉丞相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
二、法正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对于法正来说,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哭数日。被追谥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
三、庞统
和法正一样,庞统也是一位英年早逝的谋士。当然,法正是病逝,庞统则是阵亡。作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庞统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葬于落凤坡。对此,在笔者看来,庞统和法正英年早逝,自然是蜀汉的巨大损失了。
四、徐庶
徐庶(?—约230年代),字元直,颍川人(治今河南省长葛市)。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东汉末年,徐庶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获,辞别刘备,进入曹营。后来此事被艺术加工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歇后语,被广为流传。
五、黄权
和徐庶一样,黄权最终也投靠了曹魏,这同样让刘备感到遗憾。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候,仍领益州牧,以黄权为治中从事。等到刘备称帝,准备讨伐东吴,黄权劝谏而不纳。在此背景下,刘备让黄权担任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进攻。刘备伐吴败还,而归途隔绝,黄权不得归,无奈之下率领部下归降曹魏。来到曹魏后,黄权被魏文帝曹丕所赏识,拜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使同车陪乘。
六、马良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是五人中最为出色的。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担任荆州牧,征辟为州从事。马良与诸葛亮关系友善,曾奉命出使东吴,受到孙权恭敬接待。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任命马良为侍中。在夷陵之战,因为诸葛亮需要坐镇后方,马良自然跟随在刘备左右了。不过,到了公元222年,因为刘备被陆逊击败,马良也不幸阵亡了。
七、刘巴
刘巴年少成名,荆州牧刘表多次征用推举,刘巴均不答应。曹操征伐荆州,荆州士人多归刘备,刘巴却北上投靠曹操。后受曹操命令招降荆南三郡,不料先为刘备所得,刘巴不能复命曹操,遂远至交趾,又辗转进入益州。刘备平定益州后,刘巴归附刘备,为左将军西曹掾,法正病逝,刘巴接任尚书令,这可以说是蜀汉大臣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刘备登基称帝的时候,相关的文书都出自刘巴之手。章武二年(222年),刘巴去世。从这一角度来看,公元222年,刘备一下子损失了多位谋士。
八、伊籍
东汉末年,刘备来到荆州后,伊籍时常拜访,托请刘备照顾。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逝,伊籍便转投刘备,一起渡江南下。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入蜀帮助刘璋,伊籍亦有跟随。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平定益州,任命伊籍为左将军从事中郎,其待遇次于简雍、孙乾等。后升任昭文将军,并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同编制《蜀科》。
九、简雍
简雍(生卒年不详),字宪和。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简雍本来姓耿,而幽州人将耿说成简,便改为姓简。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刘备帐下谋士。简雍年少时便与刘备相识,后随其奔走。常作为谈客,往来使命,刘备围成都时,简雍劝说益州牧刘璋投降。对此,在笔者看来,简雍劝降刘璋,自然有助于刘备用较小的代价结束益州之战。刘备平定益州后,简雍官拜昭德将军。
十、孙乾
孙乾(?-约215年),字公祐。北海郡(治今山东昌乐西)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幕僚。最初被大儒郑玄推荐于州里。刘备领徐州,以孙乾为从事。自徐州跟随刘备,多次作为刘备的使臣。刘备定益州后,拜孙乾为秉忠将军,其待遇与简雍相同。不久后便病逝。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在汉末三国时期,简雍和孙乾不是顶级谋士。但是,对于刘备来说,这两人长期跟随可谓忠心耿耿。并且,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邀请诸葛亮出山之前,孙乾和简雍,自然是刘备少有的两位谋士了,这两人帮助刘备出使荆州、益州等,同样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