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实践支队(花都区组建清华姐姐)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实践支队(花都区组建清华姐姐)除了对接街道辖区党组织,“清华姐姐”还积极打造“点亮星火”工程,以团队党员力量为骨干,组建以妇女姐妹为主体的巾帼志愿者、由27名心理学专业老师组成的心理辅导志愿者、共青团志愿者等志愿服务团队,发展了一支300多人常态化志愿服务队伍。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清华姐姐”深入镇街与各个社区,花都区积极构建“服务联盟机制”,“清华姐姐”党支部积极打造“服务联盟”,与街道辖区“两新”组织党组织、社区(村)党组织开展协作,实现需求沟通、资源互通、阵地共建、活动共助、服务共促。相关负责人介绍,“服务联盟”每年会定期共同开展“志愿服务社区行”、关爱自闭症儿童等爱心项目,累计举行公益志愿活动2850场次,帮助困难群众58900人次。为集聚服务资源,提高服务效率,“清华姐姐”服务平台划分出20多个功能室,聚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市民学堂、社区学堂、青少年德育中心、青年之家、妇女儿童之家等近二
近年来,花都区创新“党建+平台组织”模式,倾听人民呼声,回应民生期待,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打造了“清华姐姐”服务品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清华姐姐”团队自成立以来,累计服务群众超过40万人次,先后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其负责人黄清华同志被选评为全国妇女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广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集聚服务资源,打造“清华姐姐”服务平台
“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不是简单拿钱补贴我们,而是真正来关心我们的生活起居需要,感谢‘清华姐姐’让我找到了第二个家。”花都区一位受到帮扶的老人说。据了解,花都区借助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党群服务中心提供的2500平方米的场地,配置17名专职工作人员,打造“清华姐姐”服务平台,目前已服务40个社区(村)超过30万居民。
为集聚服务资源,提高服务效率,“清华姐姐”服务平台划分出20多个功能室,聚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市民学堂、社区学堂、青少年德育中心、青年之家、妇女儿童之家等近二十种阵地功能,有效对接组织、宣传、老干、团委、妇联、民政等十几个线口资源,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为解决暑热期间高龄、独居、空巢、低保等困难老人安全用餐问题,“清华姐姐”链接20多家爱心企业,坚持开展“爱心饭盒”项目,累计送出1.3万份爱心晚餐。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爱心饭盒”等“项目化”链接方式,“清华姐姐”与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爱心人士建立个案转介、需求沟通机制,积极发动社会各界齐参与、献爱心,为民生服务接通“源头活水”。
织密服务网络,多组织协作打造“服务联盟”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清华姐姐”深入镇街与各个社区,花都区积极构建“服务联盟机制”,“清华姐姐”党支部积极打造“服务联盟”,与街道辖区“两新”组织党组织、社区(村)党组织开展协作,实现需求沟通、资源互通、阵地共建、活动共助、服务共促。相关负责人介绍,“服务联盟”每年会定期共同开展“志愿服务社区行”、关爱自闭症儿童等爱心项目,累计举行公益志愿活动2850场次,帮助困难群众58900人次。
除了对接街道辖区党组织,“清华姐姐”还积极打造“点亮星火”工程,以团队党员力量为骨干,组建以妇女姐妹为主体的巾帼志愿者、由27名心理学专业老师组成的心理辅导志愿者、共青团志愿者等志愿服务团队,发展了一支300多人常态化志愿服务队伍。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许多活跃的志愿者来自接受关爱的边缘家庭、自闭症儿童,爱心正能量实现了社会正循环。记者了解到,“清华姐姐”策划的“心伴星行”项目,为60多名自闭症孩子开设亲子生日会、亲子运动会、家长互助、校园倡导、一对一手牵手融合等活动,让“同病相怜”的家庭可以“抱团取暖”。
开展精准服务,精确帮扶每一位居民
“清华姐姐”坚持“好钢用到刀刃上”,提升服务项目针对性和时效性。针对炎热天气炎热,老人吃剩饭剩菜极易引发饮食安全的问题,“清华姐姐”策划了“爱心饭盒”项目;针对寒暑假期间一些来穗人员的子女缺少照顾的问题,团队举办了缤纷快乐营“候鸟兴趣班”;针对自闭症孩子较难融入社会的问题,团队开展了“心伴星行”项目,让孩子们感受来自社会的温暖。
据了解,为了开展精准服务管理,“清华姐姐”把32个社区、8条村划分为西南、东南、西北、东北四个片区,以党员 工作组形式主责服务片区,通过大范围发放调查问卷、进驻社区访谈调研、面对面与困难群众交流等方式,多渠道收集情况,多维度摸查实情、多方面了解需求。
除此之外,“清华姐姐”搭建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实时掌握全街道25994位60岁以上长者信息,动态了解其生命体征、活动位置,长者可以随时发起服务需求,“清华姐姐”立即指派社工和志愿者上门服务,对服务全过程实行动态监督,实现了社会服务全流程管理。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张晓宜、徐静 通讯员 花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杨耀烨、张晓宜、徐静 通讯员 花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罗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