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区控规图(南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公示)
南昌市区控规图(南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公示)可见,南昌今后15年是希望在全国能有一席之地,有更高的存在感。与之相比,武汉和长沙都是以攀上全国城市体系顶端的国家中心城市为发展目标之一。未来15年,南昌市主要城市职能即城市性质是:江西省省会、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全国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国际魅力生态之都。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巨头之一,南昌实力明显不如武汉和长沙。如果不力争上游,说不定就会拖后腿。因此,南昌市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实施强省会战略,打造成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科创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中心和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发展中心。在江西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南昌市被寄予厚望和重任。江西省提出构建构建“一圈引领、两轴驱动、江湖联保、三屏筑底”的省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其中“一圈”也就是以南昌市为核心的大南昌都市圈,肩负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之责。根据规划草案,
南昌市规划空间范围层次图(来源: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下同)
今天,《南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公示。
这是全国第16个公示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省会城市。15个已公示的省会城市分别是:广州市、哈尔滨市、西宁市、杭州市、成都市、福州市、武汉市、沈阳市、合肥市、兰州市、长沙市、南宁市、海口市、呼和浩特市、郑州市。
南昌市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襟三江而带五湖”,是长江中游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它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存在感较低,但以《滕王阁序》和南昌起义而闻名。
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巨头之一,南昌实力明显不如武汉和长沙。如果不力争上游,说不定就会拖后腿。因此,南昌市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实施强省会战略,打造成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科创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中心和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发展中心。
在江西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南昌市被寄予厚望和重任。江西省提出构建构建“一圈引领、两轴驱动、江湖联保、三屏筑底”的省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其中“一圈”也就是以南昌市为核心的大南昌都市圈,肩负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之责。
根据规划草案,南昌市2020年常住人口626万,规划到2035年达到800万。与之相比,武汉市规划到2035年是1660万,长沙市规划到2035年是1550万。
未来15年,南昌市主要城市职能即城市性质是:江西省省会、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全国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国际魅力生态之都。
可见,南昌今后15年是希望在全国能有一席之地,有更高的存在感。与之相比,武汉和长沙都是以攀上全国城市体系顶端的国家中心城市为发展目标之一。
南昌尽管目标定位不如武汉和长沙,但在规划中聚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让城市变得更美好。
在国土空间格局上,规划基于南昌市自然地理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向,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两翼·一湖两屏五田”的空间格局。
在生态空间优化布局上,规划构建“一湖三脉、两屏多廊”的生态系统保护格局。
此外,南昌市境内的鄱阳湖是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南昌作为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和中转站,就在此次规划中提出要“以鸟为本”,打造国际候鸟之都。
在农业空间布局优化上,规划鉴于南昌市既有大都市又有大平原,提出构建 “一环多点,两谷五田”的农业空间格局。打造环南昌都市农业发展带,布局多个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业发展区和蔬菜种植地区。
在城镇空间布局优化上,规划构建“一核一带,两翼多点”城乡发展格局。一核即南昌大都市核心区,一带即昌九 昌抚城镇发展带,两翼即进贤综合发展区、安义绿色发展区,多点即城镇发展轴带和两翼发展区内的多个城镇节点。
对于南昌市境内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规划提出以豫章古城为核心,构建 “一核、两片、三带”的市域历史文化整体保护格局。
同时,规划对于南昌市境内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提出构建通江达湖、山水融城的特色魅力空间格局。
此次公示的规划草案,还包括区域协同发展、产业布局、城市设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保障等内容,在此不再一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