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交错时空精神永存(乱云飞渡仍从容)

交错时空精神永存(乱云飞渡仍从容)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险阻。在这些困难险阻面前,共产党人“依然是高高兴兴的乐观主义者”。得知敌机来轰炸,毛泽东镇定自若,风趣地说:“不要紧,没什么了不起!无非是投下一点钢铁,正好打几把锄头开荒。”周恩来面对敌特暗杀不畏艰险出席万隆会议,“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抗美援朝战场上,美军的轰炸机一次次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炮弹如雨点般落下,房子被炸毁了,几次避过险情的彭德怀却幽默地说:“美国飞贼的炮口打得还真准,不过他并不认得我姓彭的。”坚守南方革命阵地的陈毅在九死一生之际,挥笔写下气壮山河的“绝笔”诗:“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座车被击中,叶剑英却下车指着车上的弹洞笑道:“就凭这枪法,用不着大惊小怪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让人受益匪浅。越是深入学习

交错时空精神永存(乱云飞渡仍从容)(1)

《乱云飞渡仍从容》书影。湖南人民出版社供图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前夕,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馆员史全伟撰著的《乱云飞渡仍从容》终于出版了。该书讲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共和国领袖与将帅,在革命战争年代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怎样历尽磨难、战胜险难、走向辉煌,怎样用卓越的实践铸造革命人生。作者通过一个个惊心动魄、大智大勇的历险故事,生动回答了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伟力。

中国共产党是在直面伟大斗争中应运而生的,也是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发展壮大的。“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毛泽东与敌人擦肩而过,“有五六次已放弃任何希望”;朱德智扮“伙夫头”而机智脱险;邓小平“吊起脑袋在干革命”;刘伯承率征战“遍体弹痕余只眼”;陈云领导中央特科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苦撑危局;陈毅“哀哉同突围,独我得生全”;徐海东9次负伤、17处战创;许光达历尽劫波,被医生取出了距离心脏仅仅10厘米的子弹……他们在重重革命危机中,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不过是一个只有50多人的小党,到如今发展成为一个有着9500多万党员、在全国范围内长期执政的大党的最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人有着坚定的信仰和伟大的理想。

这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这理想,就是共产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没有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坚定的信仰和伟大的理想的感召下,刘少奇1942年历时9个多月返回延安,千难万险穿越敌人103道封锁线。任弼时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电刑,坚贞不屈,还鼓励被捕的同志:“我们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要经得住考验,随时准备用我们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就是把我的脑壳砍了,我也要跟共产党走到底”的贺龙,曾这样回忆自己的入党经历:“有的材料写着我70次找党,算上历次的要求,我也记不清楚了,没有70次,恐怕也有几十次吧!”徐向前自投笔从戎起“就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党”,随时准备为党的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好几次“差点去见马克思”。陈赓被捕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威吓利诱,甚至蒋介石的亲自出面劝说,他仍斩钉截铁:“我怎么能背叛共产党,做这种事呢?”

革命理想高于天。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险阻。在这些困难险阻面前,共产党人“依然是高高兴兴的乐观主义者”。得知敌机来轰炸,毛泽东镇定自若,风趣地说:“不要紧,没什么了不起!无非是投下一点钢铁,正好打几把锄头开荒。”周恩来面对敌特暗杀不畏艰险出席万隆会议,“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抗美援朝战场上,美军的轰炸机一次次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炮弹如雨点般落下,房子被炸毁了,几次避过险情的彭德怀却幽默地说:“美国飞贼的炮口打得还真准,不过他并不认得我姓彭的。”坚守南方革命阵地的陈毅在九死一生之际,挥笔写下气壮山河的“绝笔”诗:“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座车被击中,叶剑英却下车指着车上的弹洞笑道:“就凭这枪法,用不着大惊小怪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让人受益匪浅。越是深入学习,就越能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越是触摸历史,越能深知绝处逢生因为什么、革命胜利依靠什么、继续前进需要什么。《乱云飞渡仍从容》中涉及的每一个人物、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对历史的一次深情回眸,都是带给我们思想的一次次洗礼。共和国领袖与开国将帅们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在党的生死存亡关头、在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在人生和革命旅途遇到劫难等情形时,或主动请缨担大任,或临危受命挽狂澜,或不畏艰险探求真理,或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牺牲自我、忍辱负重、顾全大局,这样的英雄气概和壮举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照亮了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历史征程。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熔铸成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雨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成为激励党和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作者系湖南人民出版社副编审)

责任编辑:许革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