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为什么是十大奶茶(上海人的20年吃喝流行史)
沪上为什么是十大奶茶(上海人的20年吃喝流行史)大概也能绕地球一圈从老字号杏花楼、光明邨,到网红电台巷、东发道再后来,被冠以“魔都”的上海飞速发展人均150元的火锅成为常态、一杯奶茶30元不足为奇阿拉轧过的闹忙、排过的队
距离曾经的千禧年2000年,已然过去整整20年
即将面临30岁的90后上海小囡
经历过几毛钱的盐水棒冰、见证了南市区的合并
喝过5元的街客、也吃过人均15元的傣妹
再后来,被冠以“魔都”的上海飞速发展
人均150元的火锅成为常态、一杯奶茶30元不足为奇
阿拉轧过的闹忙、排过的队
从老字号杏花楼、光明邨,到网红电台巷、东发道
大概也能绕地球一圈
(知道这个梗的基本都暴露年龄了2333)
曾被称为“人广三巨头”的喜茶、鲍师傅、光之乳酪
只有喜茶依然火爆至今
朴树在《New Boy》里唱着对千禧年的期许
那么今天就跟着小资君
一起回到2000年,一起回顾
《90后上海小囡的20年吃喝史》
2000年
南市区的310102成绝唱
这一年,伴着春晚上章子怡的《把春天迎进来》,被称为千禧年的2000年来了。
对于上海小囡印象顶顶深的事情之一,要属南市区宣布和黄浦区合并,这也意味着,310102开头的身份证,绝版了。
南市区不仅藏着老西门、豫园、城隍庙,更有不少老底子美食,喂大了一代南市小囡。
天热的时候去大富贵吃碗冷面或冷馄饨;在敬业中学读书的小伙伴,谁没有去文庙淘过旧书、吃过琳琅满目的小吃。
旧址位于的梦花街19号的梦花街馄饨,因街得名,有着20多年的好口碑;而风靡整条肇周路的耳光馄饨,也因无数明星前来打卡,而声名远扬。
在董家渡称王称霸的南门烤鸭王,几乎无人不知,晚上想不出吃啥,姆妈就会去买半只烤鸭加菜。
有关城隍庙的记忆更是说不清:绿波廊的特色点心、桂花厅的鸽蛋圆子、松云楼的八宝饭、南翔的小笼......
也是这一年,全上海乃至全中国的中小学生,正疯狂痴迷于小浣熊干脆面,倒不是因为它多好吃,而是为了集齐面里附赠的108张水浒英雄卡。
那时候,已经在上海开了2年的避风塘奶茶,和风头正劲的快三秒奶茶,可能是那个年代的网红奶茶吧,人均5元一杯,就是这么简单的快乐!
第一本《上海壹周》也是2000年诞生的,那时候里头有家网红店叫白家餐厅,每天排队到弄堂口,招牌的金奖红烧河鳗、清蒸白鲑鱼、南乳酱方肉,让多少老食客吃了还想吃。
当时,上海人对于火锅的热情还没有那么强烈、可选择性也不多,但是我敢打包票,大部分上海人应该都吃过三人行骨头王!
家庭聚会、同学聚会、公司聚餐,走!啃骨头去!
2001年
那时候买进口货,都去食品商店
2001年,作为日后上海排面之一的新天地开业了;伴随开启的,还有上海时装周。同年,APEC在上海顺利举行;当时一手房均价为3500元/㎡。
那时候的上海宁,哪喝什么青岛、雪花、三得利,阿拉都习惯喝力波啤酒,而那支叫作《喜欢上海的理由》的广告,火遍了上海滩。
下半年,一瓶石库门上海老酒横空出世,从此风靡上海滩的黄酒市场,成为爸爸们的心头好。
由何世德创立于1921年、后改名的鲜得来排骨年糕,竟然已经默默在上海滩伫立80年。
有一家刘师傅大包悄然在南京路开了两家店。2年后,因为顾客一句“你们的馒头味道确实不错,但我每次都不好意思带到办公室去吃,如果能像麦当劳那样成为品牌就好了”,老板将店名改为“巴比馒头”。
在网上购物还不盛行的年代,老上海人都喜欢去食品商店“海淘”。
西藏中路的星火日夜商店、四川北路的新海食品商城、杨浦的环球百货,里头各种临期商品,来得讨精打细算的阿姨爷叔欢喜!
2001年8月,上岛把总部迁至上海,成立了上海上岛咖啡有限公司,标志着咖啡馆在魔都的二次复兴。
或许说出来你不相信,至今仍然稳坐上海奢侈品商场大佬位的恒隆广场,也是这一年开业的。
还有还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我为歌狂》开播了,几乎所有90后上海小囡都有过疯狂追剧的时光吧。
2002年
“变心”的中小学生爱上了星球杯
2002年,全国的中小学生将热情从小浣熊,转移到了星球杯;白巧克力酱作底、搭配饼干球和黑巧克力酱,挖着吃、舔着吃、挤出来吃,一下午能夯掉十几个。
那时候鸿瑞兴才刚刚注册品牌,可他家其实是解放初期的老店,开在普陀区的第一家店,也是无数普陀人的儿时记忆。
一位叫Jeffery的老板,在华师大附近开了家名为辛巴的咖啡店,当时的客人大多是华师大中文系和艺术系的学生。
从枣阳路到万航渡路,如今已过去了18年,老板将店名改成了三月咖啡馆,只是现在店里三分之一的客人,还是当年的那群学生。
而如今早已成为陆家嘴老牌商场的正大广场,也是这一年开业。
这一年,短短几百米的铜仁路被定位为酒吧街,但这条小马路可真是几年一个变化:2007年转型成为咖吧街、2009年又变成高端餐饮街、2011年摇身成为高档时装和时尚名品休闲街。
对啦,2002年4月19日,在姚明带领下的上海男篮,从六冠王八一队手里,拿下了队史第一个CBA总冠军!
2003年
大众点评横空出世
2003年,如今成为大家搜索美食的首选app——大众点评成立了。
刚上线时就有1600多家餐厅的信息,早期的客户留言质量可是相当高,大众点评甚至还把评论集结成书,取名《餐馆指南》。
也是这一年,日后堪称“网红收割机”的人广来福士开业了,可能它自己也没想到,14年后,一大半的上海小囡都围着它转。
现在已经遍布上海的蓝蛙,在2003年、选址茂名南路迎来第一家门店。
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这一年的上海街头,突然冒出了一家叫星期一便当的连锁快餐店,超大的鸡腿饭是招牌,小资君甚至迷过好一阵。
之前有人翻出了那年肯德基的传单,一份小薯4元、老北京鸡肉卷 中杯可乐10元、两对辣翅 中杯可乐14元,不免再次感叹如今物价飞涨。
2004年
珍珠奶茶开始崛起
2004年,上海第一家萨莉亚在南丹路上营业了。15元意面、20元披萨的价格一直维持到了最近。
那时候,将总部从安徽搬到上海的傣妹,以人均15元的超高性价比,在上海中学生里流行起来。
不过让我诧异的是,它居然到现在还开着,人均也不过70元左右。
而第一家街客奶茶,选择在浦东昌里路开业。在附近读书的学子们,谁没有放学捧着奶茶回家的时光呢?
也是从那时起,珍珠奶茶开始红遍街头。两年后、正值街客的爆发期,全上海的门店数甚至达到了220家。
2005年
这一年香飘飘还不能绕地球一圈
2005年,全国人民都迷上了《家有儿女》;因为“超级女声”的火爆、也因此得到了“选秀元年”的称号。
也因为选秀效应,那几年的蒙牛酸酸乳卖得特别好。
同年,那个自称一年卖出3亿杯的香飘飘诞生了,只不过那时候它还不能绕地球一圈。
经常去逛第一食品商店的小囡,肯定都对唐饼家记忆深刻,曾几何时以为它是中国台湾品牌的小资君,直到后来才晓得,它是成立于2005年的正宗上海牌子。
历时12年,曾五度获得全国电视文艺最高奖项“星光奖”的《智力大冲浪》,在这年宣布停播。
当年的冠军奖品,是瑞虹新城一套房。
2006年
有一个黄色柠檬头出生了
2006年伊始,一部《武林外传》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黄金档首播。
那时候谁都没想到它会这么火,也更没想到,这部剧,竟然那么下饭。
整整80集里,吃饭的场景大概占了近三分之一。虽然不见得都是上海人会吃爱吃的美食,但看着委实馋人。
金灿灿的炒鸡蛋、五个人抢着吃的螃蟹、热气腾腾的饺子......演员的演技也是一点,但这样真实的吃饭场景,却是真的感觉好吃。
在襄阳南路服饰市场关闭之后,曾经的大型服装批发市场——七浦路进入了黄金时代。
在《上海壹周》发行量甚好的年代,其中的时尚板块曾经有一个“cheap road”的专栏。
在七浦路搜索当季的时髦单品,一路逛还能一路吃:米饭饼油条、爆鱼黄牛肉、油豆腐细粉汤、各种糖水甜品奶茶......
只不过随着tb的盛行,七浦路也难逃香消玉损。
同样是2006年,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黄色柠檬头——快乐柠檬,在上海诞生了。
虽然他家的主打特色是手工制作新鲜茶,但小资君还是更爱喝芝士岩盐可可。
2007年
“珍珠奶茶真好喝”
2007年,征服无数男女老少的节目《人气美食》开播了,在没有微博种草、公号推荐的时候,谁没有因为节目里的推荐而心动过呢?
而伴着好多90后上海小囡长大的《老娘舅》,也在12月落下了帷幕。
阿庆那句“超市是你家,东西随便拿”,和“珍珠奶茶真好喝”,大概是这辈子都忘不了了。(无形之中是不是预示了珍珠奶茶的崛起哈哈哈)
《红茶坊》、《开心公寓》大家还记得吗?
经历过香飘飘的洗脑广告,2007年我们迎来了天王周杰伦代言的优乐美。
那句“你是我的优乐美”,宛如洗脑式文案,穿插了小资君整个学生时代。你们是更喜欢香飘飘还是优乐美?
2008年
走过最长的路,就是嫩牛五方的套路
2008年,伴着举国同庆的北京奥运会,火遍大江南北的嫩牛五方开始在肯德基售卖。
热热闹闹售卖了5年后,宣布在2012年下架。
然而,论套路,还是嫩牛五方会玩:2017年5月宣布限时回归、10天售空;2018年3月二次复出、卖出800万只,2019三度归来、限量1000万份,厚脸皮的肯德基在回归广告里大方承认,“对,我们就是在饥饿营销”。
上上下下,撩完就跑。
然而,作为嫩牛五方的忠实顾客,粉丝们还是“爱的卑微”,吃就完事儿了!
2009年
我们终究是失去了老吴江路
陪伴了一代人吃喝的吴江路,在2009年终于迎来了搬迁整改。
真要算起来,老吴江路其实已有80多年历史,作为曾经上海相当火爆的小吃街,烟火气交关浓,多少上海人提起它,总是一脸骄傲。
不过好景不长,自打2007年初开始,老吴江路东段就进入了整治,一时间,许多摆摊的小车没了踪影。
小杨生煎、甜蜜蜜、西北狼烧烤、红宝石、蚝情海鲜......这些熟悉的身影,伴随着最后一家“红灯笼烧烤”的离开,永远将老吴江路的是市井之气停格在那年。
那时候弄堂粽子还没有那么火,如今被不少人奉为网红粽子的马阿姨传统粽子,便是那一年低调开了店铺。
“不比五芳斋的差”,是上海小囡对他家的褒奖。
虽然现在你还能在地图上搜到南汇,但它作为一个行政区真的不存在了,2009年已宣布和浦东新区合并。
不过南汇8424,仍旧是上海小囡的心头好。
而如今点评数已经破2w的查餐厅,从初代网红茶餐厅,到经历了“辅食事件”,依旧没有被阵阵浪潮和负面评价打倒。
毕竟在小资君心里,他家的冻柠茶仍然是我心中的白月光。
2010年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谁没有为上南第一家香酥鸡心动过呢?
彼时想要吃夜宵,踩着拖鞋出门到处都是,老闸北的彭浦夜市、浦东赫赫有名的昌里路,称得上是全盛时期。
但随着城市整顿、居民投诉,种种不可抗的原因,曾经记忆里的烟火气,早就成为了精致的店面。
2011年
老卢湾成为历史
2011年6月8日,被老一辈称作“上只角”的卢湾区,正式宣布和黄浦区合并,步入南市的后尘,而310103也成了念想。
老卢湾的面馆真是暇其多,关于“四大面馆”究竟是谁也从未统一过,但可以肯定的是,几乎每家都陪伴了好几代人成长。
前身是辣肉丝面馆的逸新里
缩头面、宝泰面馆、长脚汤面、阿娘面、味香斋、顶特勒、大眼面馆、辣肉丝面馆......哪家拎出来不是鼎鼎大名,尤其是大肠面,甚至名气响到进了BBS的上海美食纪录片。
而日后被网友们研究出各种隐藏喝法的一点点,终于来到了我大魔都!
由主持人丁晓峰开的辣府,在美食街云南路开了上海第一家门店。
如今包揽静安寺附近白领午餐的芮欧百货,便是这年开业。试问,哪个上海小囡,没有在地下2层琳琅满目的美食里,吃到扶墙出呢。
2012年
舌尖上的魔都
2012年,是美食视觉盛宴的一年:《孤独的美食家》第一季,和《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纷纷开播。
而在去年经历了“死而复生”的高岛屋百货,就是这年12月拉开了帷幕。
当时的上海还没有满大街随处可见的日料店,去趟高岛屋可不得好好吃上一回。
2013年
魔都掀起小龙虾热
2013年,两个集合高端和潮流的商场同年开业,他们就是环贸iapm和K11。
iapm算是首个推出“夜间商场”概念的,地处淮海路这个黄金位置,一经开业便登上魔都人气商场之位。
风靡北京烤鸭圈的大董,这一年入驻了越洋广场。
那会的上海,还没什么中高端的烤鸭专门店,尤其还是像大董这样的创意餐厅,更是少之又少。
上海人来劲了呀,可不得蜂拥而至,一尝这久负盛名的北京烤鸭。
寿宁路其实很早就有了,但真正火起来差不多就是2013年前后,上海人开启了疯狂吃小龙虾的模式。
要怎么形容当时的寿宁路呢?就是只要你的脚踏进去了,必定会有一群人围上来和你说,“来我们家吃呀,小龙虾很新鲜的”。
小资君顶顶钟爱的,应该还是长寿面馆的小龙虾,也不是味道真的称霸整条街,但是吃惯了就不想换咯。
时光前进5年的话,你会发现寿宁路也难逃所有美食街的命运,整改整治,没有内味儿了。
2014年
今天你吃炸鸡了没
2014年初,因为一部《来自星星的你》,让虹泉路这条韩国街瞬间爆火。同时带火的,还有“初雪吃炸鸡、炸鸡配啤酒”这句话。
青瓦楼、紫霞门、富乐满、喜来、甘味屋......一众韩料店,纷纷被追星女孩踏破了门槛。
小资君清晰地记得,那时候的韩国街热闹得堪比南京路,只要来必定是雪花冰、烤肉、炸鸡三件套一起。
但上海人总归是喜新厌旧的,一纸“限韩令”不仅降低了韩流的热度,连带着虹泉路也一块儿落寞。
不过有句讲句,开在南京路上的安东鸡,是真的好吃。
2015年
从此再无闸北人
2015年,在虹口区武昌路江西北路开了20多年的心樂汤面馆,终于难逃被通知拆迁的命运。
拿到拆迁款、改名心樂面馆,在进贤路上重开后,这家曾被老顾客奉为“海上第一肠”的面馆,却早已失去了当年的味道,味精过重、大肠味太重、出品不稳定。
作为近年来唯一一个行政区合并项目,曾被老上海人视为“下只角”的闸北区,和自带小资情调的静安区合并了。
很多人说闸北是“攀龙附凤抱大腿”,可其实闸北小囡才不care呢!
只要在这生活过的人,都可以骄傲地说出“我是闸北人”,那些棚户弄堂、那碗天府牛肉面,都是小辰光的美好记忆!
魔都是不缺少火锅店的,但2015年的上海好像开了挂似的,从陈记顺和牛肉店,到今日牛事、左庭右院,被一大波潮汕牛肉火锅霸屏。
与此同时,人均不过50元左右的杭帮菜,也在魔都刮起了一阵风。
外婆家、70后饭吧、绿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来自中国香港的稻香,也在这一年进驻了高大上的iapm。只不过,越来越差的出品,早已让嘴叼的上海人失望不已。
2015年,是外卖平台的爆发期,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仿佛三国鼎立般,可惜可惜,百度最终败下阵来,徒留饿了么大战美团。
2016年
米其林进驻上海
2016年上海美食界的头等大事件,应当就是米其林的正式引入。
第一年的评选,唯一一家三星颁给了唐阁。只可惜唐阁不争气,到今年为止,已经连跌两颗星。
当然了,更接地气的必比登推荐,似乎更符合上海小老百姓的胃口,被必比登加持过的海金滋、兰亭、兰心,顺势成为必打卡的三家本帮菜,且每年都无一例外地蝉联。
另一件关于魔都的大事件,就是上海迪士尼正式开园。满足无数人发梦的童话乐园,也推出了不少火到上热搜的单品。
年中大热的《好先生》里,“颜王”孙红雷化身米其林三星餐厅主厨,前往雍福会、巴黎红、鲜墙房、Bar Rough、Teuscher、Da Ivo等餐厅取景。
尤其是巴黎红的惠灵顿牛排,更是因为这部剧大火了一把,也让不少上海人意识到,原来牛排还有这样的吃法!
作为吃蛙爱好者的小资君,在2016年也加入了哥老官的排队大军。
可其实你知道吗,哥老官并不是那年开业的,早在2014年头的时候,小资君就去吃过。没有排队、味道一般,怎料几年后到至今,竟然会稳坐魔都美蛙火锅头把交椅。
2017年
只要你敢开店,阿拉上海人就敢排队
2017年,是上海人将排队精神发挥至极致的一年。
以喜茶、鲍师傅、光之乳酪为首的“人广三巨头”,开启了“网红美食”一词的广泛应用。
当时排队6小时、每人限购3杯、黄牛250%加价,实名制购买的喜茶,在大浪淘沙之下,成为了存活至今的网红代表。
随之而来的单品美食爆火,更是掀起一阵又一阵狂潮:黑糖珍珠、脏脏包、半熟芝士、豆乳盒子。
这还不够,从纽约大老远跑来的Lady M,在开业第一天就被热情似火的上海人民,逼得临时关门。
12月6日开业的全球最大星巴克烘焙工坊,更是吸引了各个年龄层的男女老少!
至此,天性里爱轧闹忙的上海人,似乎彻底打开了排队吃美食的开关:吃青团要排、吃鲜肉月饼要排、吃粽子要排。
喏,你看隔壁杏花楼,老字号发功一个顶俩,凭着网红咸蛋黄肉松青团火了好几年。
同年,取景自上海的《我的前半生》可谓是火得一塌糊涂,顺势带火了平成屋、肥仔文澳门猪骨、赤坂舞马雅。
只闻新人笑,哪闻旧人哭。2017年的上海,也不全是百花齐放。
有一条街,在魔都的西南片区古北,混杂着日语、韩语、台湾腔和上海话,但是语言上的文化差异并不影响大家对美食的热爱,于是在这个世纪的古北,就逐渐兴起了这条美食集成街。
而这条街,就是在3月底拆除的古羊路。
10月底,曾经火爆上海餐饮界的赵小姐不等位,终于圆了自己店名的梦想,再也不用排队、直接关门。
同性质的还有韩寒投资的很高兴遇见你,也在大把更迭餐厅的轰炸下,面临关店歇业。
因使用过期面粉而关门的武康路网红面店Farine,正是应了那句,飞得越高摔得越痛。
哥老官和乐乐茶合作的创世纪冰粉也因抖音而火
2017年的尾声,抖音一夜之间突然爆火,许多老牌美食靠着抖音上的网红吃法,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
现在谁去海底捞,不先喝一碗番茄牛肉汤呢?
2018年
中国第九大菜系,便利店横空出世
2018年,你很难用一个词一句话去概括整年的波澜壮阔。
被电台巷、点德都、%Arabica支配的恐惧,仿佛还在昨天。
持续性火爆的脏脏系列,终于迎来了韩国的脏脏包鼻祖Our Bakery;脏脏旗下的分支代表,黑糖一词可谓承包了那年的大部分流量。
而被上海人誉为“泡饭好搭档”的咸蛋黄,被加入各种各样的美食里:咸蛋黄牛蛙、咸蛋黄蛋糕、咸蛋黄奶盖、咸蛋黄鸡翅......
万物皆可咸蛋黄,也就那么回事吧。
躲过了前几年的潮汕牛肉火锅热潮,却还是没逃过这一年串串火锅的崛起。钢管五厂小郡肝、牛华八婆、老成都串串香火锅,不撸各两串都对不起自己!
同时期的双层牛蛙锅,也算是牛蛙火锅的变种,不管怎么变着法吃,牛蛙大法好总是没错的。
当然了,这一年的C位明星,我愿意颁给横空出世的“中国第九大菜系”——便利店。
围绕全家、罗森、喜士多和7-11展开的猛烈攻势,试问哪个吃货能顶得住呢?
谁没有在盒子蛋糕里栽过跟头,谁没有吃过椰子灰冰淇淋,以及更新换代好几次的椰子冻。
不过2018年度的迷惑行为美食,我毫不犹豫地颁给南大门米糕。别说上海人了,包邮区的小孩哪个不是从小吃糕团长大的,区区一个普通糕团的口味,竟然也能让黄牛从原价20 、炒价至100元一盒。
害,还是爱凑热闹搞出的事儿!
这一年,因为薛之谦在演唱会上的一句话,让山阴路上的万寿斋又好好火了一把。
2019年
上海正式实行垃圾分类
2019年,对于上海人顶顶重要的事情,就是7月1日起实行的垃圾分类。一张“珍珠奶茶喝不完该如何分类”的趣味漫画,刷屏了上海人的朋友圈。
而这一年的魔都美食界,注定是多元化发展的一年。
大量国内外首店持续性涌入、各路明星效应店扎堆落沪、被玩疯魔的跨界合作......魔都,自然不愧其名!
从年头的GROM、Shake Shack,到集体涌入上海的各种辣火锅:珮姐、爸爸炒料、谭鸭血、贤合庄。
以60岁的大白兔为首,如蘑菇云般爆炸的联名合作:和阿华田、奥利奥、养乐多、好利来等合作的喜茶,堪称奶茶界大赢家;找来青岛啤酒、Tims Coffee、大董、沈大成等大咖的乐乐茶,更是一举成为2019年度跨界王。
千万别忘了,这一年,我们还迎来了由周杰伦带火的machi machi,和JJ林俊杰自家的Miracle Coffee。
该怎么形容上海人的“人来疯”心态呢?一杯周杰伦同款奶茶杯黄牛炒至1000元的天价;JJ咖啡店开业当天,排足5小时才喝到一杯咖啡。
哪里有热闹,阿拉上海人就要去凑!
哦对了,这一年还是港式餐厅的大势年,敏华冰厅、陶陶居、合興發一溜的港风美食,让上海人挑花了眼。
其中,在福州路老店新开的东发道,更是以周末高峰期排队8-9小时的热度,稳坐魔都茶餐厅头把交椅。可是,它并不好吃。
下半年异军突起的豆乳风,由长沙网红半仙豆夫领衔出演。
不过要说爆炸式轰动,还得属Costco开业。就算你面积20000㎡、堪比48个篮球场大,上海人民根本不关心的,直接用他们热烈的欢迎方式,逼得Costco暂停营业。
闭关9个月的新世界城2.0升级回归,虽然入驻了不少网红美食,但商场设计依旧审美不在线。当然,阿姨妈妈还是爱它的。
被誉为“上海颜王”的武康大楼,在95岁高龄的这年,去除了“蜘蛛网”、迎来了焕然一新的修缮。
赶着年末圣诞之际,试营业近一年的BFC外滩金融中心,也终于迎来正式开业;和ifc、iapm同属新鸿基集团的ITC One国贸汇,在徐家汇商圈低调开业,和斜对面的港汇恒隆颇有叫板的意思。
迎来新店新气象的同时,魔都也告别了近190家关门餐厅。
美仕唐纳滋所有门店自2019年3月25日起停止营业
开业十多年的食之秘,接连关闭31家门店后、仅存2家加盟店;1999年就已入驻魔都的美仕唐纳滋,因公司业务调整,在3月关闭了所有上海门店。
曾和莫尔顿、茹丝葵并肩的罗斯福牛排馆,也悄然歇业。
2020年
欢迎来到“未来”
终于,我们来到了2020年,这个曾被称作“未来”的年份。
各种国内外神仙美食进驻上海的脚步,依然没有停下;更新更时髦的地标还在不断涌现。
以及,上海人的排队功力,丝毫没有减退。(抱拳)
回望这20年,那些一周零花钱只有几块钱的90后上海小囡,咻地一下都长大啦。
可以吃得起昂贵的餐厅,30元一杯的奶茶成为日常必备,也开始学着姆妈那代爱上了老字号。
那些面临消失的油墩子、包脚布、老上海鸡蛋饼,也许令人可惜,但以后的事谁说得准呢?
食在路上,爱在行囊。
愿每一个上海小囡,不辜负爱和美食,永远健康平安!永远吃不胖!永远1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