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大概讲述的是什么(当初夜宴被批的很惨)
夜宴大概讲述的是什么(当初夜宴被批的很惨)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在中国影坛的地位不相上下,三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创作路线的选取。冯小刚奉行的是平民贺岁式的拍片路线,立足于国内市场,着眼于国内百姓的娱乐需要;而张艺谋、陈凯歌奉行的是国际影展夺奖的拍片路线,都是先通过艺术品赢得世界赞誉,随后通过商业片打开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在照顾国内观众娱乐需求的同时,尽可能的满足国外观众的观影要求。
中国大片这一词汇并不是传统词汇,在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收入该词。中国人最早对于“大片”的接触要追溯到1994年11月12日首部进口分账影片《亡命天涯》。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大片展开博弈,这期间也经历过市场惨淡,不过最终我们还是实现了自己的“大片时代”。2002年张艺谋指导《英雄》让国产电影票房扬眉吐气,至此国产电影的“大片”也是中国电影的新类型。
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在中国影坛的地位不相上下,三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创作路线的选取。
冯小刚奉行的是平民贺岁式的拍片路线,立足于国内市场,着眼于国内百姓的娱乐需要;而张艺谋、陈凯歌奉行的是国际影展夺奖的拍片路线,都是先通过艺术品赢得世界赞誉,随后通过商业片打开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在照顾国内观众娱乐需求的同时,尽可能的满足国外观众的观影要求。
经过近十年的本土化品牌营销,冯式电影在为中国民族电影创出一条商业化运作之路后,也开始谋求海外市场的盈利空间,2001年《大腕》登上哥伦比亚;2004年《天下无贼》热卖海外;2006年冯小刚更是拱手让出贺岁片市场而奔赴豪门《夜宴》。
转型之作《夜宴》自上映以来,业界和民间的“吐槽”一直都在,对于《夜宴》和冯小刚电影转型的讨论,成了当时国内影评界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作为冯小刚的转型之作,《夜宴》是他从国内走向国际的分水岭,从《夜宴》的主创阵容和宣传架势来看,冯小刚的野心并不在国内,而是力图将触角伸向国际市场。
《夜宴》也改变了他拒绝奥斯卡的情节,送片参加奥斯卡角逐,这种选择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也有好处。《夜宴》的上映,意味着中国最具大众影响力的三位导演不约而同又心领神会地走上用一条“中国大片”之路,也预示着中国大片时代的全面确立。
剧本硬伤?《夜宴》是一部古装电影,却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框架基本相同。
电影上映之后,公认的硬伤就是——剧本改编。
戏剧《哈姆雷特》中,关于人性的探讨在影片中被欲望主题所替换,有人说将一个西方名剧概念和某些核心人物关系套用到一个中国古装题材电影中,却没有找到其灵魂所在。
套用一则故事:
韩信投奔刘邦后,一直郁郁不得志,还险些丢去性命,后来在某月夜弃刘备而去。萧何得知后,月下追后韩信,并荐于刘邦,封为大将军。韩信运筹帷幄,为刘式江山立下功劳,并位列王侯之中,但祸也从中而来。
有人告密韩信谋反,刘邦便解了韩信的兵权。
后来,刘邦出征,韩信告病并未跟随,却在暗中与陈豨勾结,后被家臣告密……吕后与萧何谋划一计,令人假说刘邦平叛归来,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来祝贺。
韩信一进宫,就被捆上双手,身首异处了。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件事也说明成败得失归于一个人或一种因素,以平民视角讲述老百姓生活而大红大紫的冯小刚和葛优,也因为对于平民意识的疏离和对转型的努力,导致《夜宴》备受责难。
其实这部电影本没有人们说的那么难看。
看过《夜宴》的人们,也都了解到,冯小刚无非是想展示一下自己调控大场面、大气派的能力,并力求在场景上的完美处理,说白了就是想要表现出一种宫廷高贵气质,摆脱身上的平民草根气质。
观众熟悉的“冯式电影”都带着草根气息,从冯小刚出道以来,以表现普通人嬉笑怒骂的冯式幽默而赢得观众的认可,这种草根气迎合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平民意识的迅速崛起:《编辑部的故事》、《不见不散》、《甲方乙方》、《一声叹息》、《手机》、《大腕》、《天下无贼》,冯小刚走的路就是一条普通老百姓会喜欢的民间叙事之路。
换一种说法,观众已经把冯小刚的作品定性了,所以一旦观众的期待因导演转型的努力而落空,造成的心理落差也能想象到了,不过《夜宴》的票房当时过亿,剧组还举行了庆功宴,说明这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片。
视听盛宴不过《夜宴》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主要以声色取胜,也就是音乐和摄影。
电影音乐可以结合电影画面内容和剧情进行感情诠释和人物刻画,是很重要的一环,所以音乐就是《夜宴》最大的亮点。电影开场的《越人歌》将影片的节奏放慢,紧接着这个画面都变得很艺术,尽管看上去是一片血光,让人不寒而栗。
其实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一首《越人歌》男声和女声却有不同的味道。
辉煌宫墙、灯火离殇,在厉帝的夜宴上,青女喝下毒酒,白色面具,身穿素衣,衣袖在空中飘荡,她舞着袖子缓行,琵琶声响起,悠悠开口: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首歌是送给无鸾的,也是给自己的最后一首挽歌。
开头舞蹈配上《越人歌》很多人都说恐怖,其实《越人歌》是中国最早的译诗。
关于「越人歌」流传最广的说法是鄂君子皙遇越女的故事。
故事内容就是:
子皙和越女同船渡河,越女心生爱慕,便用越语唱出这首歌。子皙不懂越语,随后找人翻译成楚歌,也就是今天所看到的这首诗歌。
子皙是春秋时期楚国的王子,长相气质非常出众,「鄂君」后来还成了“美男子”的代名词。
《夜宴》借着青女之口唱出《越人歌》,表达的就是青女对太子的爱慕之情。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越人歌》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明确歌颂同性恋情的诗歌。
根据《说苑·善说篇》记载,子皙乘舟游会,榜人(船夫)以为子皙效劳为荣耀,在盛会上一位越地的榜人对子皙划船唱歌,一位懂楚语的越人把这首歌翻译后,子皙被打动,按照初任的礼节,双手扶了扶越人的双肩,并把一副绸缎被面披在他身上,愿与之同床共枕。
原文中并没有说这位“榜人”是男是女。
后来,人们经过各方面考察,断定这位榜人是名男性。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最开始听的是越女暗恋子皙的故事呢?
其实换个角度讲,这就是关于《夜宴》的负面评价太多,加上大众媒体宣传,社会的主流意识和先入为主的观念的结果罢了。
值得一看《山海经》中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太子名为“无鸾”,所以这电影讲的就是关于乱世的故事。
五代十国的乱,和春秋战国不同,他们带着点狠厉荒蛮的意思,电影中连女子的眉毛都带着气势……故事很简单:皇叔篡位,杀兄娶嫂,太子得知隐情,伺机报复。
细品《夜宴》也许每个人看到的都不同,中国并没有影评人,多的是影视资讯,国内观众会根据别人的看法去评断一部电影的好坏,不过,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自己喜欢的别人不一定喜欢,不过在我这里豆瓣评分5点多的《夜宴》确实有点被低估了。
冯小刚的三次电影转型,无论是从风格上还是市场上,他的初心都没有变,一直在主流和商业的夹缝中追求创新,《夜宴》不过是冯小刚电影转型的起点。
你们了解这部电影是通过什么呢?亲眼所见还是道听途说?
文原创,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