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后来黄建新求助于恩师吴天明向有关方面周旋,这才让这部电影改动了几十处后,才得以顺利通过审查。先锋三部曲第一部《黑炮事件》,当年送审时因题材敏感并未通过审核。可是,在电影类型的创新上,黄建新不遑多让。毫不夸张地说,他就是当年的第一人,没有之一,政治讽刺、官场百态、百姓生活,每一题材都有经典之作。先锋三部曲、城市三部曲、心理三部曲,看完后便会羞愧于自己对黄建新只会拍主旋律的固有印象,原来那时的他真是中国最好的先锋导演。

第五代导演开启了中国电影的第三个黄金时代。

提及他们,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很少有人会记起与他们齐名的黄建新。

因为张艺谋曾两夺威尼斯金狮奖,一次柏林金熊奖,一次戛纳评委会大奖,陈凯歌凭借《霸王别姬》拿下戛纳金棕榈奖。

他们两个人联手实现了华语电影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最高奖的大满贯,与之相比,黄建新确实有些逊色。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1)

可是,在电影类型的创新上,黄建新不遑多让。

毫不夸张地说,他就是当年的第一人,没有之一,政治讽刺、官场百态、百姓生活,每一题材都有经典之作。

先锋三部曲、城市三部曲、心理三部曲,看完后便会羞愧于自己对黄建新只会拍主旋律的固有印象,原来那时的他真是中国最好的先锋导演。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2)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3)

先锋三部曲第一部《黑炮事件》,当年送审时因题材敏感并未通过审核。

后来黄建新求助于恩师吴天明向有关方面周旋,这才让这部电影改动了几十处后,才得以顺利通过审查。

《黑炮事件》中有象征意味明显的构图与布景,还有对无效低能、尸位素餐、控制思想的无尽反讽与官场行事作风的反思。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4)

第二部《错位》是中国早期的人工智能科幻电影。

色彩上,红色和白色的实验性运用,以夸张的方式放大了形式感。

剧情上,影片用一个荒诞又土味且本土化的科幻故事反映了文山会海的无意义。

文件多得像山,会议多得像海,只会让企事业单位的遇事亲力亲为变成办事漠不关心,俗称日常朝九晚五,实际摸鱼躺平。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5)

先锋三部曲第三部《轮回》改编自王朔的小说《浮出海面》。

在视听、构图、色彩各方面的实验野心因为过于用力而略显无趣,与前两部作品相比,《轮回》并没有多少创新和出彩的地方。

如果非要从中找出一个优点的话,那就是对文艺青年到中年的凝视,以及对抑郁症的探讨,多了王朔的混不吝,少了黄建新的现实寓言。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6)

先锋三部曲拍完后,黄建新出国学习。

从海外归国后,他发现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价值观似乎在割裂,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钱。

基于“人总得活着,但不会满足于活着”,“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两句话对他的启发有了城市三部曲。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7)

城市三部曲第一部《站直啰,别趴下》是导演黄建新的一声呐喊。

从片名就可以看出,黄建新是在向社会主体喊话,不能让糖衣炮弹迷了心智,站直啰,别趴下。

国家在慢慢发展,但不能只算经济账,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潮流和思想左右摇摆不定,一定要不忘初心,别让自己成了跪着要饭的。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8)

于电影而言,片中三位主角的身份耐人寻味。

冯巩饰演的作家高文是知识分子,牛振华饰演的个体户张永武是资本家,达式常饰演的公务员刘干部是国家公职人员。

他们三人是一栋楼中三个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邻居,知识分子老实巴交,个体户不讲公德,公职人员迂腐守旧。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9)

在一次邻居之间的大打出手后,他们的关系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张永武养龙鱼发了财,为扩大生意,意图占用高文的房子来养鱼,迫于他的无赖行径,高文只得匆匆搬家。

刘干部先是气不过张永武发迹,背后搞小动作使坏,后发现有利可图,便派小舅子跟张永武做生意,自己从中分成。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10)

由此可见,《站直啰,别趴下》是黄建新对修正主义的发展与形成的一次剖析。

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势不可挡,但也因此导致主义发生了动摇,为了巩固资本家,风吹向了他们。

得一自然要舍一,主义默许资本家赶走了知识分子,读书人被迫屈服,而背后的公家人表面说着官话,暗地里沆瀣一气。

这样的电影真的不敢细想,否则都是反动因子,也难怪与《站直啰,别趴下》类似的电影绝迹了,因为它于现在而言太春秋了。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11)

第二部《背靠背,脸对脸》延续了第一部的片名风格。

《背靠背,脸对脸》即表里不一,做事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明面上看着为公为民,实际上都是利己主义者。

电影里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是圆滑得体、左右逢源,会说场面话,办事滴水不漏,如今来看依旧不过时,而这种人在现实中往往可以高升。

这还是一出现代版“官场现形记”,把“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斗”字哲学诠释的淋漓尽致,演绎了什么叫实事一件没干,大权却在手中的荒诞不经。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12)

片中某市文化馆副馆长王双利恪尽职守多年,期间多次代理馆长一职,却始终得不到转正。

每次在他踌躇满志时,上边总会空降一位馆长,王双利先后与老马、小阎两位馆长斗智斗勇,最终如愿以偿。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13)

可是在这条明线之下,还有一条暗线,那就是王双利的顶头上司徐副局长和冷局长的争斗。

第一次派一个狗屁不通的老马当馆长,就是借助王与马的水火不容,让文化馆变成烂摊子,以此来让冷局长下台。

此计效果不佳后,徐又举荐冷的秘书小阎当馆长,上任后,他与王之间闹出了很多乱子,导致冷被徐取而代之。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14)

这两条一明一暗的主线构成了《背靠背,脸对脸》的犀利。

不禁让人感叹当年这么大尺度的电影竟然还能获得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和最佳导演,搁现在早就被禁了。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15)

第三部《红灯停,绿灯行》,黄建新将视角转到了社会众生相。

片中的驾校小分队宛如一个微型社会,上层、中层、底层混杂在同一空间,偷奸耍滑、投机取巧、偷鸡摸狗徐徐展开。

一个刚刚进入社会的正常人,是如何经过社会的毒打后成为八面玲珑的老油条的?《红灯停,绿灯行》全拍了出来。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16)

但《红灯停,绿灯行》有的不只是揭露。

还有如今的电影中已经很难找到的人情味,下岗女工坚强度日,个体户手脚不干净却是个孝子。

这种立体化的呈现,让影片没有沦为脸谱化,说教意味浓重的教育片,反而透过细致入微的描述让每个有过社会经验的观众都感同身受。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17)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18)

相较于先锋三部曲、城市三部曲,心理三部曲略显逊色。

《说出你的秘密》《谁说我不在乎》《求求你,表扬我》出彩的地方并不多,唯二被人记住也就只剩里边的黑色幽默了。

分别是《谁说我不在乎》中精神病人的“找个猴皮筋做弹弓砸你家玻璃”,《求求你,表扬我》中范伟关于“什么叫幸福”的言论。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19)

三个三部曲之后,黄建新的导演生涯有了分水岭。

这一阶段的黄建新失去了先锋性,向主旋律电影靠近,从而有了红色电影三部曲《建国大业》《建党伟业》《1921》。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20)

在商业电影上,黄建新也表现的游刃有余。

他是刘德华的《墨攻》,陈可辛的《十月围城》,林超贤的《湄公河行动》的制片人,也是《投名状》《女人不坏》《智取威虎山》的监制。

这些商业片和诸如《长津湖》系列的主旋律大片,让他参与影片的票房达到了249亿,实现了身份的转变。

黄建新作品和个人风格分析(第五代导演黄建新)(21)

黄建新的这种变化,不知是自己的选择,还是上边招安。

反正对于华语电影来说是极大的损失,我们失去了一个先锋性导演,多了一个拍主旋律电影不太行的主流导演。

但无论事情的本质如何,单凭先锋三部曲和城市三部曲,黄建新也足以在影史留名,让我们记住,他不止是主旋律电影导演。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