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是以《建言》有之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16 分钟1 人赞同了该文章【原文】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德经第四十一章)(1)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老子传真

《老子传真》—黄友敬|与老子通心,人人做当代老子。

为你朗读

16 分钟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是以《建言》有之曰: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褒无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今译】

上士听说了道,勤奋不懈地实行它;中士听说了道,好象存在,又好象消亡;下士听说了道,大大嘲笑它,不嘲笑,就不足以成为“道”。

所以,《建言》中有这样的说法:

明证于道,好象昏昧无知;日进于道,好象步步后退;平坦的道,好象崎岖不平;

崇高的德,好象谦卑的溪谷;广大的德,好象贫乏不足;建树功德,好象偷窃;

质朴纯真,好象混浊;最洁白的,好象垢污;最大的区域,没有边隅;最大的器才,是无须陶铸的;最大的声音,是听不见的;最大的形象,是没有形状的;

道褒扬无名的状态。

唯有道啊!善于开始,而且善于成功。

【校正】

⑴勤而行之:帛书甲本本章损掩;乙本作“堇能行之”。傅本作“而勤行之”。王本如此,从之。

⑵是以《建言》有之曰:帛书乙本如此,从之。傅、王本作“故建言有之”。

⑶明道若昧:帛书乙本作“明道如費”,本章乙本“若”俱作“如”。傅、王本如此,从之。许抗生说:“‘费’为‘ ’之误。” ,《说文》:“目不明也。从目,弗声。”

⑷夷道若颣:帛书乙本作“類”。傅本同。王本如此,从之。

朱谦之说:“‘颣’、‘类’古通用。”

⑸上德若谷:帛书乙本“谷”作“浴”。傅、王本如此,从之。

⑹建德若偷:帛书乙本作“建德如囗”。傅本“偷”作“媮”。王本如此,从之。偷、媮古通。

⑺质真若渝:帛书乙本作“質”,余损掩。傅本作“质真若输”。王本如此,从之。

⑻大白若辱:帛书乙本如此,从之。王本同。傅本作“大白若 ”。辱通 。帛书乙本及傅、王本均在“上德若谷”句下,现依高亨、张松如之说,移置“质真若渝”句后,上下诸句文意顺当。

⑼大器免成:帛书乙本如此,从之。傅、王本作“大器晚成”。

楼宇烈说:“愚谓经文‘大器晚成’疑已误。本章云‘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二十八章言‘大制无割’等,加‘大’字则其义相反。‘方’为有隅,‘大方’则‘无隅’,‘音’为有声,‘大音’则‘无声’;‘象’为有形,‘大象’则‘无形’;‘制’为有割,‘大制’则‘无割’。唯此‘大器’则言‘晚成’,非‘器’之反义。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经文,此句甲本残缺,乙本作‘大器免成’。‘免’或为‘晚’之借字。然据以上分析,又似非‘晚’之借字,而当以‘免’本字解为是。二十九章经文‘天下神器’,王弼注:‘神,无形无方也;器,合成也。无形以合故谓之神器也。’‘器’既为合成者,则‘大器’当为‘免成’者,亦即所谓‘无形以合’而使之成者。如此,则与‘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文义一致。”

陈柱说:“‘晚’犹‘免’也,‘免成’犹‘无成’也。”(《老子韩氏说》)

谨按:楼氏、陈氏之说良是,高明亦从之。盖“大器”者,大道之朴,“大制无割”(二十八章)也,非人力之可为,犹如“神器”,其成乃复归于朴,而自成之,即是天成之,故是“免成”。

⑽大象无形:帛书乙本作“天象无刑”。傅、王本如此,从之。

⑾道褒无名:帛书乙本如此,从之。傅、王本作“道隐无名”。

帛书研究组注:“‘襃’义为大为盛,严遵《道德指归》释此句云:‘是知道盛无号,德丰无谥。’盖其经文作‘襃’,与乙本同,经文后人改作‘隐’。‘隐’,蔽也。‘道隐’犹言道小,与‘大方无隅’四句意正相反,疑是误字。”

谨按:襃,《辞海》:“俗作褒,扬美也,见《玉篇》。按《类篇》:‘奖饰也。’《汉书·王成传》:‘宣帝最先襃之。’”今为通俗,作“褒”字。

⑿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帛书甲本作“道善”,余损掩;乙本如此,从之。傅、王本作“夫唯道善贷且成”。

于省吾说:“敦煌‘贷’作‘始’,乃声之转。……‘成’、‘终’互训,义同。然则‘善始且成’即善始且终也。”

【注释】

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士,《辞海》:“谓能任事之人也。凡通古今,辨然否,皆谓之士。”闻,《辞海》:“一、听而得其声也。二、知识也。《论语·季氏》:‘友多闻。’刘宝楠《正义》:‘多闻者能识政治之要。’三、传知也,达也。《吕氏春秋·重言》:‘谋未发而闻于国。’注:‘闻,知。’《淮南子·主术》:‘而臣情得上闻。’注:‘犹达也。’”

陆希声说:“形而上者谓之道,道也者,通乎形外者也。形而下者谓之器,器也者,止乎形内者也。上士知微知彰,通乎形外,故闻道而信,则勤行之。”

严复说:“夫勤而行之者,不独有志也,亦其知之甚真,见之甚明之故。”

⑵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河上公说:“中士闻道,治身以长存,治国以太平,欣然而存之;退见财色荣誉,惑于情欲,而复亡之也。”

陆希声说:“中士在微彰之际,处道器之间,故闻道而疑信参半,故若存若亡。”

⑶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苏辙说:“下士闻道,以为荒唐谬悠,而笑之。”

许永璋说:“下士则大笑而非之。苟不为下士所笑,则不足以见道之微妙玄通。孔子云:‘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又云:‘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季氏》)一笑,便见道与物反。一个‘笑’字,昭明大道,判别下士,何等力量!”

⑷是以《建言》有之曰:

高亨说:“建言殆老子所称书名也。《庄子·天下》篇引法言,《鹖冠子·无权》篇引逸言,《鬼谷子·谋》篇引阴言,《汉书·艺文志》有谰言,可证名书曰言,古人之通例也。”

⑸明道若昧:

肖天石说:“圣人虽明并日月,智周万世,而能光而不耀,暗而不彰,聪而不用,大智若愚也。”

⑹进道若退:

吕惠卿说:“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是之谓进道若退。”

⑺夷道若颣:

夷,平坦。颣,《说文》段注:“谓丝之约结不解者。”《辞海》:“不平也。”

高亨说:“行道而平易之谓夷,行道而不平易之谓颣。此就行道者言,非就道之本体而言也。”

朱谦之说:“《广雅·释言》:‘颣,节也。’《通俗文》:‘多节曰颣。’《简文》注:‘疵也。’《淮南记论》:‘明月之珠,不能无颣。’注:‘颣,若丝之结颣。’《左传·昭公十六》:‘刑之颇颣。’服注:‘不平也。’不平与平对立,故曰:‘夷道若颣。’”

⑻上德若谷:

肖天石说:“圣人虚心若谷,涵盖天地,无所不容,无所不应,所以致虚极,而守上德不德也。”

⑼广德若不足:

老子教孔子语:“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史记·老子列传》)

肖天石说:“圣人德被天地而不为功,泽及万世而不为德,广广乎廓然与天地同其大,不为有而若不足于道也。”

⑽建德若偷:

周绍贤说:“偷者,言有所畏,不求人知也。立德不为要誉,反而不露形迹,若恐人知。”

⑾质真若渝:

渝,《说文》:“变污也。”

王弼说:“质真者,不矜其真,故若渝。”

肖天石说:“圣人心同日月,贞介全真,至诚尽性,养中致和,守一致道,不矜不伐,所以自污若渝,而自藏其真以曲全也。”

⑿大白若辱:

吕惠卿说:“大白者,涤除玄鉴,而无疵者也,然受天下之垢,斯不亦若辱乎!”

肖天石说:“圣人纯白素朴,性天全真,一尘不染,而能含垢若污,不与世知,所以‘知其白,守其黑’,而致天下之大白也。”

⒀大方无隅:

大方,《庄子·秋水篇》:“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疏:“方,犹道也。”释文引司马云:“大道也。”又《庄子·大宗师篇》:“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疏:“方,区域也,彼不为教迹所拘,故游心寰宇之外。”隅,角也,边侧也。

周绍贤说:“大方至正之人,不存我见,不拘于一隅。”

张扬明说:“方必有隅。大方无隅者,其方出于自然,非由砥砺廉隅而成,所谓‘方而不割’者是。故虽然非常方正而无廉隅。”

⒁大器免成:

大器者,犹“神器”,非可为者也,其成是复归于“无名”——“朴”而天然自成的。

⒂大音希声:

范应元说:“大道无声,而众音由是而出,乃音之大者也。”

严复说:“大音过乎听之量。”

张扬明说:“大音希声,即‘听之不闻名曰希’。”

⒃大象无形:

李嘉谋说:“大象无形,非形器可得而执也。”

严复说:“大象逾乎视之域。”

张扬明说:“大象无形,即‘无象之象’,亦即‘执大象,天下往’之大象。”

【解说】

本章是老子对于闻道的写状。他认为世间人士分为上中下三种类型,对于大道则因类而异。

首先,上士是具有大智慧的上根之人,闻道而深信不疑,勤而行之,且“强行者,有志也”,因而“不失其所者,久也”,(三十三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五十四章)这一类型的人,能够持之以恒,坚韧不拔,是有崇高理想目标的人,所以修证于道,不离它的根本,从而达到了真人的境界,取得“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五十九章)的效果;而且扩而大之,道化于天下。然而,古语说:“修道如牛毛,得道如麟角。”可见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是以老子深叹:“知我者希,则我贵矣。”(七十章)

其次,中士闻道而疑信参半,所以若存若亡;即使实行,也缺乏坚强毅力,对于自己的迷误,诸如私心及种种不合于道的坏习惯,更是积重难返,多方曲护,自我谅解,没有为道献身的精神,沉迷陷溺于私欲之中,不能“自胜者强”,(三十三章)而屈服于心中的敌人,势必时续时辍,终于半途而废。

最末,是下士囿于世俗的成见,乃大道的绝缘体,非道绝之,乃其自绝于道也。对于“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十五章)的道,其所以“大笑之”,或以为荒唐不经之论、无稽之谈;或以为是伪科学,须痛歼之;或以为痴人说梦,甚至疯人呓语,一派胡言,徒贻笑柄而已。岂知正如庄生所严肃揭示的:“夏虫不足以语冰,曲士不足以语道。”(《逍遥游篇》)因为道是大反于常,所以如果下士“不笑,不足以为道”。

于此可见,天之道唯一,客观自在的宇宙大道唯有一种,而人以类聚,则大分为三,所以对待道有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也就是人之道分歧为三。它无情地反映了存在决定意识的真理,是不依人们主观意愿为转移的。这既是人类社会必然的历史现象和现实存在,又是应当明确认识和努力以道化俗,加以改变的。

士之所以分三等,是缘于其人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素质与境界所决定的,即其根本立场与人生观的核心——人生价值取向所决定的。是以,他们所闻的道,本是一也,而由于闻者之异,而大分为三。因此,他们与道的关系及人生的归趋,也截然不同,一分为三矣。

于此可知,老子的大道辩证思维,是立足于实际,是严格意义上的唯物的。唯物主义只要贯彻到底,就必然是辩证的。是以士分三等,辩证以观,辩证以待。怎么说老子哲学不是唯物辩证的呢?

于此可知,老子主张要因类施教,没有重点就没有哲学啊!但是,此三等之士,又非硬性的框框,中士也是可以下学而上达的,即使下士,也是可给予善救之的机会的,然而,倍加艰难困苦啊!

老子对于闻道的上士,要求以《建言》所深刻总结和阐述的古人修道的经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十四章)来作为自己闻道修真的指针:

一、“明道若昧。”

上士明证于道,深切把握了道,“知常曰明”,(十六章)其“心善渊”,(八章)而不外驰,反而“光而不耀”,(五十八章)“无知无欲”,(三章)“我愚人之心也哉”。(二十章)看来昏昏昧昧,好象愚昧无知,并非真昧,而是若昧,正是上士明证大道,虚怀若谷,深藏若虚的体现;也是“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也”(三十八章)的意旨所在。

语云:“半瓶水,哗啦响;一瓶水,不会响。”是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五十六章)也。真明于道,反而若昧,明的愈多,知的愈广,从而认识到未知领域、未探索的世界,尤其是无形的世界,较之所已知、已明者,真不知超过多少亿万倍,直是不可比拟啊!岂敢以自我萤火之明以概大道无限之明呢?是以修道的上士,眼界开阔了,思维拓展了,境界上去了,遂悟今是而昔非,甚至五十而悟四十九之非矣。

若者,似也,非真实也。若昧者,正是明的进程,明的结果,不断地批判自己,否定自己,从而不断地升华,却又更加痛感自我的昧与局限性,以其“不自见,故明”(二十二章)也。

二、“进道若退。”

上士闻道勤行,日进于道,更加谦卑自守,与世无争,而反于俗。退就是反,“反者,道之动也”,(四十章)是迷途知返。一进一退,正是悟道的体现。

在进道过程中,处于某个阶段,尤其是当从有欲有为转入无欲无为为主之际,反而似有若无,既好象修道一无所进,又好象功夫退了下来一般。此时此际,宜深思若退的含义。此乃是:一者藏蓄能量,采药炼丹,以为将来飞跃的准备;一者华光内敛,锋芒尽挫,若昧自必若退,外表看来,与常人、凡人无异,“和其光,同其尘”,(五十六章)体现了若退。

有时却进展迅速,开发了智慧,激发了某些人体潜在功能。当此之际,就要象老子说的:“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祸莫大于无敌;无敌,几亡吾宝矣”。(六十九章)是以上士当其日进于道之际,能够以退为进,知进守退,后而不先;能够“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能够把握进道若退,“道褒无名”的原则,不急躁冒进,而在若退、守退上下功夫,“居其实,而不居其华”,(三十八章)永远立足于零,着眼于超,而更加谦卑低下,更加柔弱处恶,更富不争之德。

三、“夷道若颣。”

纵然“大道甚夷”,(五十三章)然而,人之道则不然,以其异化于道,受染于俗,由来久矣!乃深入于内在的身心、内在的心灵世界,且形成私妄昧的深根固柢,是谓劣根性。上士行于十分平坦宽阔的大道,仍然要犹豫谨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视大道好象丝线的结节难解,崎岖不平,一是防止为自己的私欲与知见所障蔽,所谓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一是大道幽微玄奥,要不断地以科学态度来上下求索,不可陷于盲区或误入迷信的歧途,是以视夷若颣。因为“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六十三章)

尤其当到了修真证道的高层次、到了天人合一之际,倍加敏感,倍须防范内外的干扰,是以“涤除玄鉴”,(十章)务令无疵也。因此,老子明示“民之从事也,恒于几成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六十四章)

四、“上德若谷。”

上士修道,心身合于道,“上德不德”,(三十八章)不以德为德,不以功自恃,视有若无,而虚怀若谷,是以众流奔之。因为上士其心虚矣,其志弱矣,心虚道来居,志弱不外驰,遂如谷的虚怀,而善容善含,所以道自然来聚居。

五、“广德若不足。”

上士闻道,修之于身、于家、于乡、于邦、于天下,而其德也由乃真、乃余、乃长、乃丰,以至于乃溥,这是修道建德的五个境界。上士所以能步步进展,不断道莅天下,德化于世,正是由于他成功而不有、不居,永远好象不足,“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二十章)遗就是不足。道无止境,德化无极,上士宇宙为怀,纵然广德,仍然若不足,较之宇宙境界,不啻一微尘也,何足之有哉!

六、“建德若偷。”

上士修道建德,出于自然,不求人知,忌为人知,好比偷窃,唯恐被人发现,要偷偷地去做,有了功德,不但不自居、不自伐,反而“犹兮!其若畏四邻”,(十五章)生怕被四周的邻居知晓,因为有心为善便是恶。上士的德,是不德,是玄德,是修道的自然结果,所以要求做到“成功遂事,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

七、“质真若渝。”

上士质朴纯真,纯任天然,正是修道返朴归真的结果。修道正是修此质真,修得人生本性(本质)的纯真朴素,是谓得道,乃修真的真谛。因为没有粉饰加工,保持其自然状态,看来“浑兮!其若浊”,(十五章)反而好象污浊。以其本性本质的至真,反而若渝。

八、“大白若辱。”

上士纯白无染,一片天真,“和其光,同其尘”,(五十六章)反而好象污垢,正是“知其白,守其黑”(二十八章)的体现,正是修真之士心灵境界和大道风格的显现。

九、“大方无隅。”

广大的区域是没有边隅的,以喻大道没有边限,道无止境,德无尽头,修无封域。因此,将有限的自我溶入无限的大道,无边无隅,须永不停滞,永不自封,永不盈满,永远奋进!

十、“大器免成。”

最大的器才,犹如神器,是无须人工陶铸的,而是修炼大道,“复归于朴”,(二十八章)复归于无名,即“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二十三章)的自然结果,是乃天然成就,非可为也,为者败之。这是积德证道、化己成圣的根本规律。

十一、“大音希声。”

最大的声音是“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王弼)大道不可言说,“道可道,非恒道也”。(一章)修证于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大道又是阳春白雪,曲高而和者必寡,不可于凡俗的声音中求之,是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七十章)修道须有真知,而后方得真行、力行也。

十二、“大象无形。”

最大的形象是“捪之而不得,名之曰夷”,“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十四章)“故象而形者,非大象也”。(王弼)最大的形象是无形,是摸不着的,这是道的本体。“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三十五章)要体道自然,自有为归于无为,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道的本体无名,把个人溶化于太虚中去,天人合一,这便是执大象,抱持大道,守母食母,不离于道的本体的要求,如此则可天下无往而不利,时时安平泰,终生没有祸害危险。

修真证道十二要点,体现了道的本体、本性的自然状态,处于朴的状态。它是积德证道的规律性体现,概括为一句话,便是“道褒无名”。因为“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之后,其证道的历程乃是向道的复归,即复归于朴,与三十二章、三十七章的“道恒无名”是一致的,是以修证大道而大成者,“道褒无名”也。“褒”者,扬美也,着重于向无名之道的复归。它乃是上士修真证道进入高境界的表现,从后天返到先天,“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十四章)它关系为道的成败,是要点中的精义、秘义的所在。它是至高至上的修炼规律与玄德规范,是至真至美的道性与大道境界。

善为道者,须于无名中体悟,要在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味、无名中体验,勿在有形、有象、有声、有色、有味、有名处追求。

于此可知,老子于道虽然是“吾不知其名”,而“强字之曰道”,(二十五章)而其修炼的经验教训、其根本规律,却是其来有自,其重要的源泉之一,即老子屡屡称述的《建言》、“用兵有言”、“圣人之言曰”等等,乃中华先祖历代修道的结晶,也就是大道的传统——“道纪”。老子非自我作古,尤其非局宥于自身的修炼体验,而是于历史与现实、修身与修天下的有机辩证统一之中,使之承前启后,发扬光大,而臻于划时代的高度理性的大道科学的境界。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是全章的总结,姑且名之为善始善成律。它是大道哲学的根本要旨与究竟所在。老子于此揭示“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终臻于“道褒无名”的境界,得以“善始且善成”者,乃缘于其心中无别物,唯独此大道,尊之贵之,“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二十章)一以贯之,毫不好径,毫无旁骛,而慎终若始也。

明与昧,进与退,夷与颣,白与辱,……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即两极——两个对立面(或对待面)之间的辩证关系,老子用一“若”字来形容它,实明而似昧,实进而似退,实夷而似颣,实白而似辱(通 ),揭示了本质与现象(表象、以至假象)的联系,启发人们要透过现象以把握它后面所深深隐存着的本质,而不可为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误以为真。

大音与希声,大象与无形,大方与无隅……它们之间本是事物的两个极端,老子于此揭示了两极相通的辩证关系,至有与至无,至明与至昧,至大与至小,至内与至外,两极之间,乃“反者,道之动也”,(四十章)相反适以相成。但是,老子高超之处不仅如此,而且它着重点在于希,在于无,即着眼于其本体、本根、本源处。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方无隅”,“大白若辱”……生发了二千多年来中华艺术——美学的无穷源泉,而成为它的根本理论支柱,启发了大道美学的奥秘,是亦人生的诗化、人生之真善美的奥秘啊!

老子于此深入地论述了修真辩证法,揭示人生真善美的大道境界,予宇宙中“四大”之一的人以崇高的道德风范;揭示证真成圣的方法与途径。

善为道者,切勿视若为实,执无为空,否则差以毫厘,谬以千里矣!若者,表象也,外在的现象也,非其本质也,它正是上士修道大成的本性本质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故示人以假象的。无者,似无而实有,虚无之中含妙有,是世俗之人不可得知、得见的众妙之有,它正是上士修道大成的硕果。此等“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十五章)之处,最宜以道观之,最须深识坚信啊!

善为道者,正宜以之为座右铭,殷勤从事,守道不失,唯道是从,一步一个脚印,切切实实地做到每一个要点,身化于道,慎终若始,于是“道褒无名”,遂得以“善始且善成”矣。

——黄友敬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德经第四十一章)(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