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关于旅行的推文(苦恼十一去哪玩)
4月关于旅行的推文(苦恼十一去哪玩)旅行,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在繁忙、琐碎、无聊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你我都会突然冒出一种“哎呀,受够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的冲动。越是烦闷越是疲惫,想离开的欲望就越强烈。此时,我们可能仅仅因为瞥见一张朋友圈照片,一段别人在旅程中的随语,就会让我们期待下一秒就踏上旅程。 阿兰•德波顿认为: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
《旅行的艺术》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人们如何好奇和观察,让人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
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开这本书,踏上的将是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
深信德波顿无处不在的智慧和机智将影响甚至改变对旅行的看法,并有可能改变日后的旅行心态和旅行方式。
旅行,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在繁忙、琐碎、无聊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你我都会突然冒出一种“哎呀,受够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的冲动。越是烦闷越是疲惫,想离开的欲望就越强烈。此时,我们可能仅仅因为瞥见一张朋友圈照片,一段别人在旅程中的随语,就会让我们期待下一秒就踏上旅程。
阿兰•德波顿认为:
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不论是多么的不清晰,旅行仍能表达出紧张工作和辛苦谋生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意义。
关于旅行的书千千万万,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应该是其中比较特别的一本。特别之处在于它并不是劝人走出家门,如果把这本书当成一本旅游攻略,你肯定会在旅途中传染到作者的情绪:心不在焉、勉强为之、各种不爽、只能靠想像力稍稍兴奋一下。
于是《旅行的艺术》并不是全然在讲旅行,那它在讲什么?全书分成五个部分:出发——动机——风景——艺术——回归。
我们对于旅途的向往,大部分源于我们的想像。阿兰·德波顿在书中将之形容成为:一张热带风景的美丽照片,带有参天的棕榈树,铺满白色细沙的沙滩,还少不了蔚蓝色的大海。于是期待成型,假如你有七八分的行动力,还有勉强充裕的金钱,你就可以踏上旅途了。
然后,现实与想像中的差距就来了:你完全没有想到你将忍受六七个小时的无聊旅程,在这个期间你挤在一个小座位上,无法躲避身后孩子的吵闹声;勉强到达终点后,旅馆糟糕的卫生条件让你心烦;吃着充满异国情调的早餐,你心中关于“这是否包含在房费中”的担忧让你有点心神不宁;即便是面对想像中的大海,这种烦躁依然没有消解,你也许会想这次旅程是不是有点超支了?
总结起来,人们之所以甘愿忍受舟车劳顿无外乎为了获得以下几点:
逃离现实生活的繁琐与一成不变——哪怕是短暂的逃离。
希望经历美好的事物与人物——邂逅一份艳遇。
从新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心灵上的升华。
找到美——多买点纪念品。
关于我们在旅途中能获得什么,阿兰·德波顿举了几个例子:
首先,于曼斯小说《逆流》中有一位叫做德埃桑迪斯公爵,此人一直宅在巴黎市郊的一幢公寓里,他生活富足,别无所求。但他喜欢狄更斯的小说,忽然有一天他对于伦敦动了心,就决定坐火车去逛逛。到达火车站后,开车前,坐在咖啡馆里,他开始厌恶起这次旅行来:如果现实和书中描述的一模一样,他去那里能体验到什么?
他得赶到火车站,抢个脚夫来搬行李,上了车,得睡在陌生的床上,之后还得排队下车,在贝德尔已有精到描述的伦敦街景里拖着自己疲惫的身子瑟瑟前行……想到这里,他的伦敦之梦顿时黯然失色:“既然一个人能会在椅子上优哉游哉捧书漫游,又何苦真的出行?难道他不已置身伦敦了么?伦敦的气味、天气、市民、食物,甚至伦敦餐馆里的刀叉餐具不都已在自己的周遭了么?如果真的到了伦敦,除了新的失望,还能期待什么?结果是德埃桑迪斯付了帐单,然后回家了。自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离开过他的家。
快结尾时,他又举了一个极端例子,这次是法国作家塞维尔·德·梅伊斯特,此人介绍了一种迥然异于他者的旅游模式:在室内,并写了一本书《我的卧室之旅》,然后再接再厉写了本《卧室夜游》,所需的“装备”只是一套粉经色和蓝色相间的睡衣。
德波顿对这样的旅游很是欣赏,并效仿此作家也进行了卧室之旅,然后又对自己所住的街区进行了一番漫游,收获不小。对于梅伊斯特的作品,他有一番好见解:
德·梅伊斯特的作品来源于一种深厚而具有暗示性的洞察力,即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多地取决人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本身。如果我们可以将一种游山玩水的心境带入我们自已的居所,那么我们或许会发现,这些地方的有趣程度不亚于洪堡的南美之旅中所经过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丛林。
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当我们谈论旅行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是别去么?
当然不是,阿兰·德波顿的这本书并不是为了消灭旅行爱好者的积极性。我们只是通过一些例子去思考自己究竟为了什么走出家门?我们在读这本书时,看到了“反旅游”的作者,也看到了享受旅途寂寞的爱德华·霍珀、看到了强烈向往东方的福楼拜、看到了具有好奇心以及与之匹配的知识储备的亚历山大·冯·洪堡、看到了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发现世界之美的凡·高。
如果你并不了解走出家门的意义,又不具备以上众多人物的特质与鉴赏能力,那么阿兰·德波顿也给出了解决方式:要不来一次卧室漫游吧!
此刻,再回顾一下文章的开头,一段令我想留在家里更甚于出去旅行的描述:
时序之入冬,一如人之将老,徐缓渐近,每日变化细微,殊难确察,日日累叠,终成严冬。因此,要具体地说出冬天来临之日,并非易事。先是晚间温度微降,接着连日阴雨,伴随来自大西洋捉摸不定的阵风、潮湿的空气、纷落的树叶,白昼亦见短促。其间也许会有短暂的风雨间歇,天气晴好,万里无云,人们不穿大衣便可一早出门。但这些都只是一种假象,是病入膏肓者临终前的“回光返照”,于事无补。到了十二月,冬日已森然盘踞,整座城市每天为铁灰色的天空所笼罩,给人以不祥之兆,极类曼特尼亚或韦罗内塞的绘画作品中晦暗的天空,是基督遇难图的绝佳背景,也是在家赖床的好天气。
我有时热衷于走出家门,很快就又像是埃桑迪斯公爵一样,对未来的旅程十分悲观,于是下面那句话就能给我安慰——不是我对于一段旅程始乱终弃,而是它着实不适合于我。
旅行的现实往往不如期望,现实强迫性地展现给我们琐碎的细节,而在想象或者回忆中,我们的注意力直接导向生活中精彩的部分,所以气韵生动,井然有序。
如果十一这样的假期还有其他选择,没有必须回答的邀请、没有必定成行的原因。那不如捧起这本《旅行的艺术》,由阿兰·德波顿将一片胜景在面前徐徐展开,遨游于思想之中,佳景历历在观,也是一番享受。对吧?
投稿合作等事宜请邮件至:
alfapublish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