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溪玩水攻略(九溪虽小你却没用心体验过)
九溪玩水攻略(九溪虽小你却没用心体验过)对了,还有圆滚滚的杨梅与枇杷,放在小篮子里冰镇着,便可以治愈所有的不安与燥热。 夜晚偶尔会有爆裂的雷鸣,夜风夹杂着雨丝穿越窗户长驱直入,碾轧过每一寸皮肤,带来簇簇凉意。 杭州呐,初夏的这段日子是极好的。 这时候炎热将至未至,早晚的微风都清凉得如同薄荷般。 聒噪的蝉鸣未起,一夜小雨后便可以驻足在淡绿淡蓝的紫阳花旁凝神发呆。
一个月前男男问我:端午要不要去杭州玩呀~
我想也没想地回答说,好呀~
可是回头想想,为什么说好呢?明明是个经常回去的杭州人呀,难得的假期不应该去一些没去过的远方么?
但可能,是因为好久没在夏初的时候回杭州了吧。
杭州呐,初夏的这段日子是极好的。
这时候炎热将至未至,早晚的微风都清凉得如同薄荷般。
聒噪的蝉鸣未起,一夜小雨后便可以驻足在淡绿淡蓝的紫阳花旁凝神发呆。
夜晚偶尔会有爆裂的雷鸣,夜风夹杂着雨丝穿越窗户长驱直入,碾轧过每一寸皮肤,带来簇簇凉意。
对了,还有圆滚滚的杨梅与枇杷,放在小篮子里冰镇着,便可以治愈所有的不安与燥热。
所以回家吧,
喜欢杭州呀!
握草小疯队
夏天是最怂的时候
很多年前就有人认真地告诉我,杭州的夏天温度已经远超传统的火炉城市了。
远不远超我不知道,火炉我是信的。
所以每次到了夏天,当远方来的朋友们撕心裂肺地呼喊:师太,出来玩啊!快活啊!
我只会静静躺在自己的空调大床房里装死回复:不好意思,大姨妈。
但是七月出梅前的天气是十分可爱的,虽然中午难免有些炎热,但只要走在树荫下,便会发出:“游人只合江南老”的赞叹。
那应该去哪里呢?
应该去树荫漫漫的九溪烟树。头上是遮天蔽日的绿空,脚下是凉凉的溪流。即使选错了岔路口,也不过是去龙井还是虎跑的区别。
应该去隐秘幽深的云栖竹径。两旁茂盛的翠竹架构出避世静心之所,于清晨鸟儿脆啼之时漫步其间,恍然若梦。
应该去黄昏以后的大井巷。河坊街太热闹,南宋御街太现代,该在拐角处回身去大井巷。找个地方喝茶,看青苔柔软地覆在斑驳的墙面上。
……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
杭州在我心中绝不意味着仅仅只有西湖。春夏秋冬,每一季都有心心念念之处。
怂的另一个字解,在于“从心”。
九溪十八涧
出门前妈妈问我:你们今天去哪里呀?
我说:九溪~
她赞许地点点头:这个季节很适合去九溪呢,不晒,也不热~
爸爸的车停在景区门口,他对我挥挥手:要好好玩哦!
这一瞬间,和我五岁时,十五岁时,二十五岁时出去玩,爸爸同我的告别都没有任何区别。我望着爸爸的车逐渐远去,心里忽然就觉得,回家真好。
在今年前,这个念头从没有这样强烈过。我喜欢刺激,喜欢冒险,喜欢追求一切新鲜好玩的事。我一直嫌自己走动得还不够多,看的不够远,于是别说周末了,连长假都不愿意回家。
我在路上漂泊着,遇见又告别无数的人与事,快乐着,骄傲着,奔跑着,放肆地挥霍时间,既哭又笑,收获了满怀的鲜花,也摔了一身的伤疤。
而在这一刻,站在这阳光与绿荫中,我忽然感觉有些倦了。 这片熟悉的土地与熟悉的味道令我怀念,也令我留恋。
我以前对这片土地还没有这种牵绊感。
我并不是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我生于浙江更南边的沿海小城。第一次真正以居住者而不是旅行者的身份在这里展开新生活时,我感到了莫大的恐惧和惊惶。
杭州,这个繁华的城市对我而言,太大了。
这里的女孩子都唇红齿白,她们明了每一款限量阿迪球鞋的价格,懂得怎么把彩色的帽子放在校服外套外增加美感。
这里的道路太宽,站点相距太远,从学校回市中心就要耗去一个多小时路程,朋友们周末不再热衷相聚,而是各自安好地宅在家里发短信。
这里的物价太高,明星八卦杂志比漫画书卖的更好。学校更喜欢放英文歌,便利店也毫不避讳地把避孕套如彩色糖果一般摆在柜台最显眼的地方。
而那时的我,是个胆怯又无知的闯入者。
我怀念家乡的一切,怀念连绵的丘陵与绚丽的云朵,怀念周杰伦的晴天与道路旁的香樟,怀念那一日走在长满芒草的荒野,被一只虎皮斑纹的凤尾蝶慌乱地撞了胸口。
都说爱上一个人,要从了解一个人开始。那么爱上一座城市,也要从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开始。
于是我忍受着新生活的剧烈冲击与不适,开始一段又一段探索杭州的行走。
从西湖到茅家埠,从南山路到宝石山,从胡雪岩故居到武林广场……
在我看过西湖黄昏时粉红色的流霞与冬日的残荷,闻过满觉陇秋日的桂子与路边温柔的山茶,尝过新丰小吃的虾肉馄饨与牛肉粉丝,听过龙井茶园里的雪啪嗒一声落在土地上后。
我开始喜欢上这里。
岁月待我温柔,她将我的记忆编了绳,所有难忘的都成了牵绊的结。
九溪十八涧是当年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景点。
这个在当时还不被太多人知晓的小众景点对我有特殊的意义。大概是那时候它令我觉得,自己终于沾了点“本地人”的意思了。
那时许是盛夏,毒辣的阳光被遮天蔽日的树冠挡在外面,只从空隙里漏下几束光,温柔地照在水面上。
这一条路上的光线都是暧昧不明的,人脸被隐藏在忽明忽暗的幽深中。在大自然的幽静里大家都沉默不语,只顾感受脚底来自细石的研磨。
在这条不长的原始道路似乎能消磨掉一整个下午,只因其间碰到无数从地上爬过的清澈溪流,引诱得人们脱了凉鞋泼水嬉戏。
我们在一旁看得心痒,最后却还是选择了只在旁边看孩子们玩耍。
我们沉浸在薄荷般清新的空气里,与许多茶园擦肩而过。茶树一小丛一小丛,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从一个山包蔓延到另一个山包。
可惜这并不是采茶的季节。若是初春时节,前一晚下了下雨,第二天茶园必然被包裹在片片云雾中,恍如仙境般。
逛到其中一处,也不知谁先被一扇古色古香的大门吸引说要拍个照。结果拍着拍着,我们一大群人最后居然冒冒然闯到人家度假酒店里头去了。
酒店超级漂亮,而老板居然也不恼我们这些不速之客。他笑呵呵地在旁边跟着,不时介绍两句。而我们想要合影时,他居然还帮忙叫来了一个人,说是“摄影技术最好”,帮我们一起拍了合照。
我看游泳池上还有一艘透明的小船,便想要借来拍个照,原以为老板会断然拒绝,连消解尴尬的话都想好了。谁知他依旧笑呵呵地说:拿去用吧,别掉水里就行~
添加图片描述
离开时,我只是深深地体会到“和气生财”的意义。都说人心是最大的风水,这里的生意差不了了。
陪我在北山路上走一走
添加图片描述
在龙井吃完午饭,我们坐着公交车晃悠悠地跑到北山路。
与南山路夜间的绚烂不同,北山路的美在于白日午后。
你想呀,在繁盛的梧桐树下,你甩着手往南山路方向走。右边便是波光粼粼的西湖。碧绿的荷叶在微风中抖动着裙摆,熙攘的人群在湖边的小路上被水面的反光刺得睁不开眼,而你悠闲地走在夏日的阴凉中,离她不近不远。
走的累了,就找一家店歇脚。
茶也好,咖啡也罢,满室的冷气喷得你精神一阵阵酥软。
这时的你瘫坐在沙发上,望着窗外婆娑的树影与明亮的光线,望着外面焦躁且炎热的人群与车浪,似乎在望着另一个世界。
路过北山十号,想起来最近它总是在我的朋友圈刷存在感,想必是非常火了。而我在它门口驻足的原因,却是二楼开得灿烂的绣球花。
绣球花又叫紫阳花,是我极爱的一种花。原先高中宿舍前便种了满满当当的绣球花,从四月到五月,每天都可以看到它们的变化——花朵先是嫩绿色,后来逐渐变成浅蓝色,随着时间推移,在变成淡紫色的时候达到生命的巅峰,而后一夜老去。
等到绣球花败的时候,就是毕业的时候。同学们纷纷和宿管阿姨合影,和老师合影,互相合影。说着祝福前程的离别话,匆匆奔向人生下一段征途。
前一阵子我经常在疑惑,人都是有苦恼的,现在工作不熟练的苦恼并不比当年不知如何画辅助线的苦恼沉重许多,但是为什么大家都觉得那时候更无忧无虑呢?
可能是因为题目是有答案的,而成年后很多问题没有答案。没有答案,只有选择,于是不管怎么选,都会让人觉得很遗憾。
我们本想在顶有名的青芝坞喝口茶,但最终还是去了不远的星巴克,一人一杯星冰乐,乐呵呵地玩起狼人杀。杀了几局,忽然感到日头颜色变暖,影子开始偏移,一边哀叹时间不等人,一边恋恋不舍地离开牌桌,继续逛逛北山路。
在新新饭店旁我意外发现了晓风书屋。
每个城市都孕育着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域,小书店是精神领域里的道馆。而晓风书屋就是坐标杭州的道馆。
我喜欢晓风二字——杨柳岸,晓风残月。晓风凉凉的,温柔的,懵懂的,却又带着决绝的飒爽。虽然令我最怀念的晓风并不是这一家分店,但我依旧忍不住走了进去。
只要是闻到墨香,翻开书页,我就会感到莫名的快乐。
曾有人说,你很好,见识也很广,可就是书读得太多。
我不明白他的意思,却也不想深究。对我来说,书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就和吃饭喝水一样自然。枕边放一本书会让我觉得十分安心。
我并不觉得读书就是什么格外高雅正确的爱好,只是单纯喜欢罢了。特别是随着年岁渐长,周围人来人往多了以后,能够被自己完全拥有的东西便变得格外可亲。
例如你可能已经记不清十五岁那年暗恋过的脸,但你一定会记得少时在晨光里认真背诵过的诗行。
这些都是可以镌刻进生命的东西。
温的风 山的锋
不知不觉天空已染上昏色,在宝石山上以上帝视角鸟瞰日落是极好的。而北山路紧挨着宝石山,有一条小道,拾阶而上便能到达山上。
老司机信誓旦旦地说十分钟就能到山顶,我们信了,然后整整爬了半个小时。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燥热不堪……然而,还是值得啊,在山顶看到西湖的一瞬。
初夏里最美的,是夜色刚刚开始降临的那一小段光景。天光由明变暗,灯光渐次亮起,自然和人间光影转换,仿佛在向彼此靠近。然后在某一个瞬间,一个稍纵即逝的时刻,它们达成了默契,天空会呈现出那种刚刚好的乌蓝色,而整个城市也变成了透明的。有风从楼宇和树叶间穿过,吹在人们赤裸的胳膊和腿上,热热凉凉不可捉摸,有一种羞涩的、闪躲的温柔。
在这个美好的时刻,怎能不想念爱的人。
无数情侣在这里拍婚纱照,光我们遇见的就有三对,每一对占据一个山头。而除了情侣呢,还有拎着收音机气场强大的老阿姨,气质凛然的风景狗,成群结队的小学生……
我好不容易占据了一个有利地形,远远地向男男挥手,谁知她刚兴致勃勃地举起相机,想想又放下了。
“为什么不拍啊?”我问。
“你该知道白娘子的故事吧。”
“嗯哪~”
“白娘子被镇在哪里了?”
“塔里……”
“哎!这就对了!白娘子呢就被镇在塔里了,所以年轻的女孩子不要和塔合影,会被镇住~”
好有道理!我若有所思地爬下好不容易占据的山头。
可是等等,情侣们也在拍呀,白娘子不也是结婚了以后才被锁进去的么……
“哎,等等!男男!”
可男男已远去,空留背影,深藏功与名。
从山上下来,天已经乌漆麻黑了。西湖那边山峦顶端亮起星星点点的灯光,配着依旧显出绿色的山体,像是一幅日本漆画,山顶上落满金粉。
晚风阵阵吹来,若是天再热一些,湖边便有卖莲蓬的老翁。手捧莲蓬抠下几粒莲子,一边啮着一边看湖水晃荡,想必是极好的。
有首词怎么写的来着: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但风景毕竟不能当饭吃,上蹿下跳一天,每个人都是又饿又乏,于是我们开始翻出记录的小本子,挨个挨个看有什么餐厅可以吃。
“听说金沙厅很好吃!”“人均?”“六百……”“过!”
“听说西子宾馆很好吃!”“人均?”“四百……”“过!”
“听说香格里拉很好吃!”“过过过!”
在绝望的最后一刻,我看到了新新饭店的人均,163,加量不加价。
我简直不敢相信,一个如此有名如此老牌如此优雅的饭店,居然这么便宜……
于是大部队浩浩荡荡杀到了新新饭店。
一进饭店大门,大家就被那股老贵族般的豪华装饰镇住了。等到领班确认有座,才将惴惴不安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点了西湖醋鱼,糯米藕,宋嫂鱼羹之类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尝过的特色菜。
饿急了的黄老师吃的特别开心,她不停地说好吃好吃!还在微信上怒怼晒香港网红店一日游的南京:得瑟什么得瑟,我们吃的这可是有两百年历史的新新饭店。再说了两百年前你的网红店存在么?可两百年前我们这就已经是网红了!
听得领班大叔都忍不住自豪地笑出声来。
而因为太饿,此处一张图也没有,但真的很好吃,推荐之~
后青春期的诗
工作了以后,时间快的像是诅咒。
去年有一个人告诉我:“你工作了以后,一个人生活在大城市会让你觉得很孤独。”
我不以为然,结果确实如此。
今年又有一个人告诉我,他的25岁仿佛昨天,很快我就会发现,时间是过得那么快,以至于还没有回过神我就会也已经到达而立之年。
这次我不敢再不以为然,只能把这句话深深记下,用以鞭策自己好好珍惜生活的每分每秒。
浙大的之江校区隐藏在山里。来到这里,我像是完成了集齐浙大拼图的任务:玉泉、紫金港、华家池、之江……
我喜欢逛校园,大大小小的校园逛了不少,印象最深刻的是北大和武大。可能因为是一个人逛的,所以对周遭的事物反应更加敏锐。又或者她们里面奔腾着太多我所向往的人文精神,这是我的大学所没有给足我的。
之江有一处风景极美的湖,叫情人湖。水色碧绿透蓝,宛若一块玻璃种翡翠。
似乎所有带情人二字的地方都是学校里最美的地方。比如我们学校以前推平了一幢楼,只为造一片情人坡。只是情人坡就真的只是高高低低的坡,上面一棵用来遮挡的树都没有,全是一些小型灌木。每次路过那里,看情侣们失魂落魄又端庄地手挽着手在小道上来回走,我们就都会不约而同地吐槽:这情人坡功能不够!
不过这情人湖很美,像是精灵出没的仙境。
嫩黄色的蜻蜓掠过叶尖轻快地飞舞,
湖面波光粼粼,有红色羽毛的小鸟在上面盘旋。
要不是不明生物太多,真愿意在这里闲坐一下午。
最近我心情不好,这两日还时常起伏,于是便又找好闺蜜倾诉。
在浙大的林荫里,我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微信,就好像以前在自习室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我是个不够坚强的人,遇到不快乐的事,一定会抓着最要好的朋友絮絮叨叨说上好久。他们比我沉稳与理性,总是三言两语就能把我混乱的思绪理清楚。
我有时会感到很惶恐,因为他们并没有我那么高频率的坏心情,因而我也很少有机会充当他们的知心姐姐。那他们会不会有一天嫌我负能量多,像众多公众号所建议的那样,干脆利落地把我踢出人生之外呢?
可事实是,那么多年了,他们虽然一直笑我痴与蠢,却又总是一直陪着我。
浙江校区的楼管的很松,基本可以随便走进去逛逛。
这个放置着许多照片的走廊和台大物理学院,或者交大计算机系的走廊有着一样的年代感。
教室走廊的气息是如此熟悉,我忽然想起那些落雨微风时趴在图书馆里做的大小梦境,年少的自己穿身而过,留下串串笑音。
毕业前我回到那些熟悉的地方走了又走,留恋过去美好的时光。
那些在大树荫下吃哈密瓜与香瓜串的日子,
奋力挤到实验室看520亮灯的日子,
在草坪上排排坐看晚会的日子,
夏天的日子。
好想重新再选一次未来,
再当一次学生,
可一转身,
已是此间的少年。
在我们快要走时,手机忽然传来几下剧烈的震动。打开一看,是秦小汉。
他问我,学姐你还在吗还在吗~
秦小汉是我的直系学弟,学生会同部门的下一届,是我们这些老腊肉装模作样地搞了笔试和面试后,网罗回来接坑的小鲜肉。
几年前他拒了清华法硕的offer回到浙大直博。他和我不一样,一直在很沉稳地在学习和生活,一切都充满节奏,有条不紊。
我们好多年没有见了,自从我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因此有种见到故人的激动。
秦小汉说,地上那些慢悠悠爬的马陆他们都叫求是虫。情人湖水那么蓝不是因为污染,而是九溪来的源头水含有矿物质……
他穿着棉质的白t恤,与校园生活一道显得一尘不染。
我好羡慕。
我郑重地对他说,秦小汉,要好好珍惜读书的时光。我就是领悟得太晚,现在都来不及看书。
秦小汉无奈地笑笑,学校也很复杂啊……
于是我又摆出了学姐的架子与大人的口吻:社会才是大染缸,珍惜当下吧!
私下想想,虽然这么教育他,其实自己也没受过太多苦的嘛……
他忽然像想起什么似的,开心地问:你们要去看图书馆嘛,中文的不可以进,外文的可以进去。那些自习的人都在午休,老师也去吃饭了,应该不怎么会被拦下。
我说好呀好呀!回头对九人大部队说:咱们去看图书馆~!
很快,背着相机戴着草帽扛着包的九人组就被阿姨从图书馆里轰了出来……
如果让我再填一次高考志愿
美院的象山校区离之江不远,离开之江后我们骑着自行车找到公交站,没过多久就到了。
一进校门便被塞了一张传单,上面写着美院专业选择的种种。
老司机笑着说,怎么样,再报一次志愿吧 ~
我确实有想像过成为艺术生的我。初中时也短暂地学过一段时间素描, 被老师夸作天才而悉心栽培。可是最后还是放弃了,成了一个普通的我。
但是依旧很欣赏艺术,也很喜欢逛美院。早年趁放假进了央美。教室甚至整座学校连一个人也没有,现在想来觉得很是奇怪,当时也没有多想,只是开开心心地走进他们教室睡了一觉,还去学校边的画具店买了一盒金属色的彩铅。
央美给我的观感是凝重的,许是与天气相关,国美是灿烂的。
高中的时候放映了一部烂片叫《80后》,因为是在杭州拍的所以就匆匆扫了一遍。这里面的很多场景就是在象山校区拍的,当时惊为天人。整座校园的建筑充满了设计元素,与中国的园林有异曲同工之妙,只用照片难以传达人走在其间移步换景的精妙。
整座校园都充满了“元素”这样的东西,每一粒石子,每一块岩石,都有其编排的美感。
夏天草木繁盛,几座著名的主楼都被树冠盖住而难以看到形状,只有满墙的凌霄花随着风翻起阵阵波浪,赋予建筑无限活力和灵动。
光影的存在是美妙的,艺术的存在是美妙的。因为大多数艺术品都能带给人快乐与希望,所以我们都应学会欣赏美的技能。
我们走在国美的道路上,能欣赏到无数风格的美女,这实在是一种享受。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对一个女生说:‘’你很像学艺术的‘’,那大多是一种赞美。漂不漂亮倒是其次,艺术圈里的女生都很有风格。例如每次我逛展子的时候,都能轻易分辨出普通人与艺术者的区别。
国美里最有名两大建筑分别出自王澍和隈研吾。爬过一段小山坡便能看到隈研吾先生设计的国美民艺博物馆。
民艺能对现代生活、现代制造有提示作用,让我们不忘生活的本质。
日本民艺之父与现代设计之父的柳宗悦曾说过:“一个人如果生活在粗制滥造的物品环境里,那他的内心也会是粗制滥造的;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一个不美的生活空间里,那么他的心灵也肯定会受到不美的影响。”
该馆尚未建成时,国美与隈研吾曾巨大的落地玻璃产生分歧。博物馆建筑一般最好不要有窗户,人工布光既能保护展品又能充分地突出作品。隈研吾的设计却是到处都有巨大的落地玻璃,意在把外面象山的景借进来。
现在看来是隈研吾赢了。整个博物馆的玻璃幕墙外罩了一层瓦片,下面还衬了一个浅池,非常有纵深感。
除了大师们的建筑作品,美院到处还有新奇的小发现,比如我们在一个楼梯拐角忽然发现了一个云朵电话。等我们快活地跑过去玩了一会才发现有个小学妹在远处笑嘻嘻地举着DV拍着。
“啊呀对不起,挡着你拍摄了!”我羞愧地从云里钻出来。
“完全不,随便玩,这是我们的作业。”她笑眯眯地说,“不过作业要求我们必须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小姐姐们来玩提高了视频的颜值,感觉完成度更高了(?>?<?)”
啊哈,原来学妹们在做art video,平时逛展子的时候经常能看到。video的内容一般都很有意思——明明是一个寻常的场景,却因为人无意识的参与而变的有趣。
离开时碰到小书摊在卖书,我又手痒起来,收了一本梁先生的著作。希望有一天补上我的晋北之旅时能够用上。
我所喜欢的小餐厅
我们从国美回来便前往大井巷吃饭。大井巷藏在御街和鼓楼交界处。河坊街、南宋御街、鼓楼在地理上紧密相连,这一带的夜晚是我极喜欢的。
以前每当有朋友来,我就会安排他们在这里找个住所,劝他们白日不要来,等到夜幕降临,其他景点都玩够了,再回到这里随意逛逛。
暮色四合时,这一带的灯火便会逐渐明亮起来,夜色修饰了拥挤的人流,聒噪的音乐也开始变得动听。白日的燥热没了阳光的暴晒,变成了懒洋洋的晚风。鼓楼与古塔亮起金橙色的晚灯,不焦不躁地守着脚下那一片十字路口。夏日的黄昏人声鼎沸,我站在马路的一边,看绚丽的车流来来往往。我喜欢这一时刻,我称之为“我的时刻”,在这一时刻里,时间是停滞的,甚至是倒流的,我感觉到另一个混沌悠远的世界仿佛触手可及。
那是宋朝。
唐宋元明清,我独爱的宋朝。
“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
“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花光满路,何限春游。萧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这些都是孟老先生写在《东京梦华录》里的。
《东京梦华录》就像一副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细细描摹北宋王朝首都开封的景象。而开封,或者说汴京,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如同一场幻梦。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花光满路,箫鼓喧空,繁华得不真实。有幸得睹汴京之盛者,皆称自己梦游华胥之国。很多人到老到死,都惦念着当年的繁华胜景。闲坐时,必谈京师风物,谈论时眉飞色舞、脸有喜色,嘴边也许泛起当年那些煎茶果子的香气,眼前也必有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之景。
然而说着说着,笑着笑着,开始有人感慨,开始有人流涕。
如果梦没有醒多好。 于是不甘心的王朝又将梦境又搬到了杭州,唤作南宋。夜夜笙歌,直把杭州作汴州。
只是时代,已经不再是那个时代了。宋朝最终还是消失在了历史的云烟里,空留传说让人吊唁。
将思绪收回当下,穿过繁华街巷, 来到我所喜欢的小餐厅,隐石。店如其名,它确实就像一块小小的石头一样,藏在这片繁华之地。
它的菜风格很像外婆家和绿茶,但是排队的人并不多。店是倚靠着山崖建的,空间设计得十分通透。我特别喜欢它的小院子,绿油油的,可以坐在一片芭蕉树下喝茶。
添加图片描
我们都饿了,于是要了份菜单。
奇怪的是,这么多年了,它的菜单居然一直没怎么变过。我能很熟悉地辨认出那些我吃过的好吃菜肴,然后自信地一一勾选上。
“这个鸡爪与猪蹄分量超大哦!“
”牛蛙味道也不错!“
”红薯虾吃不吃?……”
菜上得不快不慢,刚好够我们把每一盘都吃干净。可吃着吃着,我觉得它似乎没有以前在我心中那么好吃了。油和盐都重了些,已经算不上是可以专门跑来一尝的美味。
大概菜没有变,是我变了。
这些年随着自己自力更生,逐步尝到了越来越多的好东西。此时的我已经能分辨哪个部位的牛肉最好吃,哪一种生鱼片最可口,哪一类的淡奶油蛋糕可以适当多吃。可与之相伴的是快乐的閥值不断提高,那些吃了一口就浑身起鸡皮疙瘩觉得幸福冲上天灵盖的时刻越来越少了。
好在人是一种如此念旧的生物,只要是在记忆里留下美好印象的,依旧可以带来幸福感。不是有一句话这么说么,所谓幸福,就是愿意一直重复做一件事的心情。
所以隐石啊,我还想带着朋友,再来。
盛夏时这里会有萤火虫
上天竺是我一直想来见见的寺庙,起因是有人说这里求学业特别灵验,妈妈便在我考研前去拜了拜。
那已经是三年以前的事了吧,却仿佛历历在目。在我被复习折磨得疲惫不堪时,忽然收到妈妈发来的一张图:一条幽静的道路,两边是苍翠的古树,树影投落在鹅黄色的墙上,天是宁静的蓝。
妈妈说:这里有好多蚊子,咬了我好多包><!不过我已经在佛祖面前许愿了,祝考试一切顺利。
我的心忽然就平静下来,而之后的考试,确实一切顺利。
“宝宝你看,这是小花。”一个温柔的女声将我从回忆里拉回来。我顺着声音看去,一个年轻的妈妈牵着女儿的手,轻快地走在我前面。
“这里是不是很美呀~”
“是~”小女孩奶声奶气地回答。
“妈妈和你说哦,等到天气再热一点,这里会有可多可多萤火虫,可美了~”
我环顾着四处薄荷色的草木,脑海里忽然就浮现出了夏夜里这里飞散萤火虫的情景。
这个妈妈真是很温柔地喜欢着这个世界呢~
我决定跟在她们身后再走一会儿。
添加图片描述
拐过一个小弯,便是通往寺庙山门的道路。那位妈妈指着正在给墙上色的工人对孩子说:“这是寺庙黄,伯伯在给寺庙的墙上色呢~”
据传佛祖释迦牟尼告戒弟子要穿“坏色衣”,颜色不能太鲜艳,白色为本色,黄色表示庄重。所以寺庙围墙才被涂成了这般暖心的黄色。
上天竺的宁静无法通过相机传导,只有身处其间才能感受到这份宁静。绿色的树叶在围墙的衬托下很好看,树荫下一条大马陆悠悠哉哉地往前爬着,这个季节属它们最随处可见。
其实下辈子如果能做这些没人打扰的生物应该也挺好。
在上天竺门口我见到了一直在这里等我的恬恬,恬恬是我高中同桌,一被子的好基友。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何况我们已经几个月没有见了。上一次见还是她来上海找我玩,虽然时间很仓促,依旧开开心心地看了电影,吃了夜宵,又回来窝在床上一起看美妆视频。这些可爱的美少女总让我在幸福之余忽然感到有些惆怅,如果能有姐姐妹妹一起长大就好了。虽然小时候面对爸妈再生一个的提议,大多数小孩都会哭闹着表示“将它扔掉!”,但是长大后孩子们才知道,这个世界多寂寞,真心多稀少,而自己多需要一个人来陪。
性空山
寺庙对大多数人而言,存在是为了寄放愿望,如果只是单纯的参观,那基本上一会儿就会让人觉得有些无聊。从上天竺出来,大家躲在树荫下聊了会天,便一起往佛学图书馆走去。
佛学院座落在花草繁盛的小庭院里,顾名思义,里面存放的全是佛教类书籍,这令我感到新鲜不已。人以精神之力创造与凝聚这个世界,佛教便是精神力之一。
虽然人们对寺庙收取香火钱给予保佑的做法不是很认同,觉得和当年基督徒购买赎罪券没有什么两样,但我觉得佛教本身而言是一种非常朴素的宗教。
虽然存在诸多佛祖菩萨,但佛教经典却没叫人崇拜任何人。他是一种修心的宗教,反过来说,你是什么人,就会以什么方式去信奉。
我不是一个佛教徒,我暂不信奉任何宗教。只是我对人类在精神领域的历史及演变非常感兴趣,于是这一年也接触了不少宗教类的书籍。
我觉得宗教是一种了不起的存在,与其说他告诉了你什么,不如说他让你不要干什么。
人的痛苦大多由欲念产生,一旦有了诸多限制,心灵反而会收获另一种自由。
看守图书馆的小哥像个出世高僧,坐在电脑前认真研究着五行与穴位。我在他身边东看西看,他也没抬头看一眼。
他桌上的东西非常有趣,有无数造型奇特的茶宠,长灵芝的木头,最奇的是有无数完整的知了壳。
所谓金蝉脱壳就是如此了,一枚枚透光的金色知了壳完整地保留了蝉的形状,远远看去仿若活物。他还把这些壳摆了许多造型,有一些在聚众聊天,有一些在集体爬树,真是神了。
我回过头充满敬意地看了眼依旧在淡定翻阅网页的小哥,心想他的腹内,不知会不会藏着一只逆天的六翅金蝉。
终究因为要赶车回去而不能久留,我们拎起行李,匆匆离开这座世外桃源。
风流子弟曾少年
多少老死江湖前
老我重来重石烂
杳无音讯
我性空山
后记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写道:八卦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巨大动力。
由于这次旅途大家都提前交了钱作公费,因此我们的群也成为了1200会费的开车八卦群。可惜晚上我都住在家里,没有听到任何八卦,因此感到很郁闷(哼小蚂)
不过关于这次短途旅行,最大的意义在于自观。天地之大难于穷尽,有时越出走越令人感到焦虑,而如果能在熟悉的地方发现一些细微的美好,也不失为一种乐趣。毕竟用来抵抗平淡生活和空虚内心的武器,不是无休无止的欲望,而是永不枯竭的好奇心呵。
没什么我已经以为能够把握,
而我不再觉得失去是舍不得。
杭州,
在所有人事已非的景色里,
我最喜欢你。
简单攻略
花费:
这次旅途比较短,所以花的钱不多,因为是好多人一起花费,那就涉及到AA的问题,于是我用挖财做了一个群组账单,到时候大家一起分就可以了。给大家简单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