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毒教材带来的影响(毒教材的危害力)
如何解决毒教材带来的影响(毒教材的危害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一个事情:学生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在环境的熏陶中,他们也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乃至改造能力。有时候我们认为“天塌下来的事情”,可能在小孩眼中也只是一个“玩梗契机”。当然,从成年人的角度看,这些插画确实存在着不雅的元素,因此为了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仍需要对这些插画进行整改。尽管社会各界都因为这些“毒教材”而炸开了锅,但也有老师表示,其实从拿到这些教材的那一刻开始,她们便察觉到这些插画存在异常,只是,除了英语教材需要借助特征明显的人物区分对话以外,其他教材都只是将插画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辅助工具。就比如这次被网友们诟病的数学教材插画,就没有对知识点的切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学生们的注意力仍集中在书中的数学图形里。尽管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这些人物丑,但也没有因此联想到其他低俗的内容。可见,就目前而言,这些毒教材还没有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身心健康。
01.当心毒教材自“毒教材”被曝光之后,与教材相关的话题就屠榜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以至于能够出现在少年儿童眼前的画作,也成为家长密切关注的对象,生怕因为一丝疏忽,而让一些图画祸害孩子的成长。
这些教科书上的插画,既有双眼无神、口吐舌头的诡异小孩,也有给下半身“画蛇添足”的;更有幼龄男女借游戏而搂抱在一起,疑似擦边球的内容。
而在一些练习册、儿童绘本当中,也不乏类似带有擦边球性质的,甚至被人指出有违意识形态的插图、文字。
关于这些插画有多毒,这里就不再多费笔墨赘述了。教材、练习册、绘本等书籍作为孩子接触世界的主要媒介,确实需要严格审查,查清插画的来源,严谨修改。
尽管社会各界都因为这些“毒教材”而炸开了锅,但也有老师表示,其实从拿到这些教材的那一刻开始,她们便察觉到这些插画存在异常,只是,除了英语教材需要借助特征明显的人物区分对话以外,其他教材都只是将插画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辅助工具。
就比如这次被网友们诟病的数学教材插画,就没有对知识点的切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学生们的注意力仍集中在书中的数学图形里。尽管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这些人物丑,但也没有因此联想到其他低俗的内容。
可见,就目前而言,这些毒教材还没有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身心健康。
当然,从成年人的角度看,这些插画确实存在着不雅的元素,因此为了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仍需要对这些插画进行整改。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一个事情:学生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在环境的熏陶中,他们也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乃至改造能力。有时候我们认为“天塌下来的事情”,可能在小孩眼中也只是一个“玩梗契机”。
02.“卢浮宫”竟在教材中借着这次的“大搜查”,一些网友也找出了80、90这两代人所使用的教科书,不禁感叹当中的插图既契合文章的内容,又融合了国画、油画等风格,丝毫不失艺术性,让人赏心悦目。
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而言,这些插画往往会成为他们沉浸(走神)小剧场的一部分,当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时候,学生的笔也不曾停歇。当然,这可不一定是为了记录知识点,而是将自己脑内的想法,转化到这些插画当中。
例如某个作者的介绍,就被学生改造成了“驯龙高手”。
而某套武术招式的插图,在学生眼中也可以被赋予龟派气功。
而世界知名的雕塑《掷铁饼者》则被学生洞察到了“美国队长”的真实身份。
当然,在魔改教材的代表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杜甫很忙”了。这张插图出自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中的《登高》一诗,据原图显示,杜甫身着传统服饰,坐在高山一处石头上昂首望天,若有所思的样子。
乍一看,这一插画结构简单,多处留白能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于是学生们纷纷脑洞大开,将生活中、影视剧中出现的趣味元素融入到杜甫身上,让这位诗圣“体验”不同的人生,或者看到他的多重宇宙。
有学生就直接从他隐藏在袖子内的手发散思维,将杜甫想象成手握狙击枪的士兵;
但既然要上阵杀敌,定是用火力更猛的武器会更好,就比如这座等身大的防空炮;从其中的精细度可以看到,这位画师定是一位资深的兵器迷;
或者是骑着自己心爱的小摩托,借此走遍大江南北;
如果觉得踏板车没劲,也可以尝试马力更足的越野摩托;
也有人直接启动大工程,杜甫的头接到《fate》系列的“金闪闪”身上,在背后的宝具库中,我们甚至能看到李白的身影;
自古以来,中国都被称为“东方”,而魔理沙、东风谷早苗又是系列作品《东方Project》里的角色,那么这三人能够结合在一起好像也不是什么怪事;
除了明面上是诗人,背地里是魔法师以外,杜甫还有一个隐藏的身份---假面骑士;
如果觉得上面的不过瘾,那就不如看看所谓的“X转杜甫”和“诗圣变情圣”,这种二次元力和大尺度的改造,也足见小孩子们见识之广阔了。
看来在杜甫面前,凯露也得做出让步,把“接头霸王”的称号交给对方。只需一瓶修改液、一支笔,就能让以诗圣而闻名后世的杜甫,也能成为三百六十五行的状元。
此外,鲁迅的《少年闰土》也是学生们改图的主阵地。由于闰土的动作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闹海的哪吒,因此只需要添几笔,给他加上火尖枪、风火轮和乾坤圈,一副栩栩如生的“哪吒刺猹”图就诞生了;
同样让人产生联想的还有《火影忍者》中的宇智波带土,毕竟两人的名字当中都有一个“土”字,那么给他穿上“晓组织”的服装,也能做到毫无违和感;
当然,鲁迅笔下的文章逃不掉魔改,那鲁迅本人又岂能安然无恙呢?
有些时候,小画家们甚至不需要插图作为改图的模板,枯燥的课堂就是他们最好的灵感。只要他们愿意,并且有能力,再密集的页面也能成为他们的画板,进而创作出一幅幅在精致度上不输于原作的画作;
在数学大题当中,证明题被视为最容易拉分的题目之一,因为答案往往是一目了然,学生需要做的不过是借助学习到的知识将其推导出来;
但对于一些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推导的过程反而是难处所在。不过所幸“术业有专攻”,如果你恰巧是一个美术生,那大可直接用画作告诉老师答案;
走神...啊不,思维活跃可不论国籍,在日本的教科书上,也有不少学生留下了自己的画作。这边的学生除了会对原插图进行修改,也会对其进行联想,创作出一些有故事性的连环画;
例如这位大叔的头发就被风吹起来的样子就像是一只鸟,于是就有学生将其联想为一只乌鸦停留在某个人的头上,而当其飞走时,大叔的光头也就一览无遗;
也比如某个学者形象的插画,被岛国学生硬生生改造成了打保龄球的形象。
即便是鲜有人物出现的理科书,也阻挡不住学生们的脑洞,就比如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波长,只需再添几笔就能变成你我都熟悉的模样(派大星);
而理科生眼中富有规律性的化学公式,在一些脑洞清奇的学生眼中,就可能成了大雄的眼镜;
像这样的趣味改图还有很多,在你我的教科书当中,也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改图。这一系列,都让我们看到了青少年们无限的创造潜力。
或许,在这些学生的眼里,只需要给他们一支笔,一个小创意,再丑的插画也能转变为令人赏心悦目的画作。
当然,如上所示也只是学生们“魔改教材”的冰山一角。而从中我们也不难体会到小孩子们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在这般想象力之下,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毒教材”又能对他们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或许答案是:激发想象力的工具!(重申一遍,这不是给毒教材洗白,毒教材必须被推倒,我只是想强调这种“毒性”可能还不至于攻破当代小孩的自我免疫力)
“毒教材”的形象不是阴沉和丑陋吗?不是恰似影视作品中的大奸大恶吗?
那这位学生就对这些插画稍作修改,添加兔耳、武器等魔幻的元素,将脑内的小剧场用绘画展现出来---有的变成黑舌巫婆,有的则全员变海盗。
也有学生同样找到了问题所在,简单几笔就将毒教材的形象“升华”,将角色的奸邪味道推上了一个台阶。
也有的学生认为丑恶之源在于眼睛,于是也就抓着眼睛来个夸张的妖魔化,直接变成开启写轮眼的《火影》中的团藏。
面对这些修改,不少家长都表示现在的孩子都很争气,懂得判断美丑,自行做出修改。
其实在人类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不是一张白纸,尤其在我们身处的健康且和谐的社会环境的熏陶下,小孩子们也拥有着基本的三观判断力。
也正因此,当他们看到毒教材里的“丑画”时,更大可能的不是“审美能力被污染”,而是相当于看到了动漫作品里的反派,其内在的正义之心也会被激活,从而抄起画笔来上一场魔改的洗礼。
当然,也不是所有小朋友都会选择让教材的人物“一黑到底”,有些看不舒服的小孩就会用“和谐化”的方式来“洗白”教材。
如有的小朋友会给丑角色加上口罩,有的则给角色加上炯炯有神的眼睛和高挑的粗眉毛。
有的则会选择全盘推翻,自己绘制全新的封面插画。
可见,我们其实不必担心这些已经被勒令整改的插画已经对学生造成了什么不可逆的伤害,只要像这样,社会各界都及时指出疑点,严查插图来源,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就可以了。
若是在课本中发现这些改图,也不必对他们给予过多的指责,因为这既是学生们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也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其实适当的认可和鼓励,更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毕竟有些时候,恶搞也只是纯粹为了恶搞而已,至于课本的插画,更多的也只是提供了灵感触发的契机。
03.一些启发教育方针和内容总是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旧版教材的质量再好,也未必适合当下的学生。教材插图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点缀课文,缓解枯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越是赏心悦目的图片,越有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
近日,在网上走红的日本教程插图,就引起了中日网友的关注。
在日本中学使用的英语教材《NEW CROWN》中,就有一位出身于中国、热爱跳舞和动画的留学生“李静”,据课文介绍,她从小时候起就想成为一名能够闻名于世界的歌手,如今也在为这个梦想而努力。
由于其形象会随着学期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也能看到不同气质的李静。精美的画风、清秀的外貌和符合现代国人的形象,都让不少网友为之心动。
除此之外,这些角色活跃的舞台也不拘于课本,在社交软件line上,官方也专门请原画师绘制了相关的表情包,让学生以外的群体也能感受到这些角色的魅力。
这些角色在走红后,已有不少画师开始创作相关的同人图。
符合现代审美的画风和角色形象、多媒介宣传,在插图的绘制和推广上,日本的这本英语教材确实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
既然教材的受众是学生,那就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审美出发,了解插图对学生的意义。从原教材的改图和李静的相关二创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或者年轻人都有着自己的审美和创造力。
这些,不正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