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对女士的雅称(被问年龄不想回答很尴尬)

对女士的雅称(被问年龄不想回答很尴尬)朱颜:本义是形容面色红润,原指美人,后来也代指青少年。如明朝王世贞有诗云:“尚书北阙霜侵鬓,开府江南雪白头。谁识朱颜两少年,王扬州与宋黄州。”此外有童颜,亦指少年。总角:指较大年龄的儿童。古人不剪发,孩子的头发一天天增多变长,大人就紧贴着发根给扎在一起,叫总发。把头发扎成左右两髻,状如两角,就叫总角。称总发或总角的儿童年龄在十一二岁。襁褓:代称不满周岁的幼儿,出自《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襁,长尺二寸,阔八寸,以约小儿于背;褓,小儿被也。”提:代称二三岁的幼儿,“孩”字在《说文解字》与“咳”字同,意思是“小儿笑也”,形容孩子咯咯的笑声。“提”则是“挈也”。《孟子·尽心》中有“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的句子。朱熹注曰:孩提,二三岁之间,知孩笑,可提抱者也。所以孩提,指初知发笑,可以提抱的幼儿。垂髫:指幼童。古时儿童不束发,头

古人在交际或著述中,对于年龄,除了直接用数量词,往往还喜欢使用隐喻、转喻等方式,或者借助诗词、典故等手段来委婉谈及。这些代称,一般与人的生理特点、社会属性、传统文化、人生礼仪等密切相关。许多称谓在现代交际中仍然经常使用。根据称谓方式、称呼对象、使用范围等的不同,古代年龄称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具体数字加量词直接表述

在具体数字前或后加一个表示年龄的量词(如岁、年、龄等)称指具体年龄。先秦至近世的史籍典章等正式文书都用具体数字来称谓年龄。例如,太后曰:“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战国策·赵策四》)“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古人以长寿为理想,所以也常用寿标志年龄,如寿几何、寿八十之类,多用于称较大的年龄。
此外,古人以十年为一秩或一旬,七十岁可称七秩、七旬。由此又衍化出一些不确定的年龄称谓,如六十岁以上称开七秩,七十以上称开八秩,白居易诗《喜老自嘲》云:“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诗中自注:时俗谓七十以上为开第八秩。
以外部特征代称年龄
不同年龄阶段人的外部特征会比较清晰地体现在面貌、发型和牙齿等方面,所以有了依据以上特征对各个年龄段的代称。

赤子:初生。婴儿出生时皮肤微微泛红,古人将这时候的孩子称之为赤子。赤子之心,说的就是一颗如同初生儿一样纤尘不染的纯洁心。

襁褓:代称不满周岁的幼儿,出自《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襁,长尺二寸,阔八寸,以约小儿于背;褓,小儿被也。”
提:代称二三岁的幼儿,“孩”字在《说文解字》与“咳”字同,意思是“小儿笑也”,形容孩子咯咯的笑声。“提”则是“挈也”。《孟子·尽心》中有“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的句子。朱熹注曰:孩提,二三岁之间,知孩笑,可提抱者也。所以孩提,指初知发笑,可以提抱的幼儿。

垂髫:指幼童。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自然下垂,叫垂髫或垂发,后来就用垂髫或垂发来称七八岁之前的幼年儿童。也可称为髫龄、髫年、髫发、髫裁等。

龆(tiáo)龁(chèn):牙齿也是识别年龄的标志之一,年龄的龄本身即与牙齿有关。儿童七八岁时开始换牙,龆指男孩换牙,龁指女孩换牙(有时也互相换用)。《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龁齿。”后来龆龁引申指儿童七八岁时,如《列子·汤问·愚公移山》:“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龁跳往助之。”

对女士的雅称(被问年龄不想回答很尴尬)(1)

总角:指较大年龄的儿童。古人不剪发,孩子的头发一天天增多变长,大人就紧贴着发根给扎在一起,叫总发。把头发扎成左右两髻,状如两角,就叫总角。称总发或总角的儿童年龄在十一二岁。

朱颜:本义是形容面色红润,原指美人,后来也代指青少年。如明朝王世贞有诗云:“尚书北阙霜侵鬓,开府江南雪白头。谁识朱颜两少年,王扬州与宋黄州。”此外有童颜,亦指少年。

皓首:又称白首,指老年人。如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黄发:指长寿老人,古时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象征。
以不同年龄阶段的文化礼仪、习俗代称年龄

汤饼之期:出生三天,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

百岁:古代小儿出生满百日,家中举办宴会招待亲友,祈愿孩子长命百岁,谓之百晬(zuì),后又引称百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育子》:“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晬’。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于地,盛果木、饭食、官诰、笔研、筭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晬‘。此小儿之盛礼也。”
束发:指十五岁左右的男孩。古代男孩到十五岁就把头发束成髻,盘在头顶,表示成童。如《礼记·保傅》中就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对女士的雅称(被问年龄不想回答很尴尬)(2)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或稍多一点的年龄。笄是古代的一种簪子,女子到了十五岁要结发,行笄礼,表示已经成年,可以出嫁了。

对女士的雅称(被问年龄不想回答很尴尬)(3)

弱冠:男子二十岁。冠即帽子,加冠,意为男子不再梳童髫,而是在头上结发,上面再戴一顶帽子。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称冠年。加冠的男子已具有成人资格,但因加冠时还不到壮年,所以又称弱冠。
根据人的自然属性对应的社会属性产生的系列年龄代称
系列年龄代称一般源自同一典籍,处于同一语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的。

《礼记》中将各年龄阶段的体质状况与对应的义务、特殊待遇相结合,对各阶段作了较为科学的划分和概括。这些概括被后世用作不同年龄的代称。
《礼记·曲礼上》中说:“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意思是说,人长到十岁,年龄尚幼小,应出外学习了,所以十岁称幼学之年。二十岁,年少,应加冠,表示其已进入成年,故称弱冠。三十岁身体已强壮,可以娶妻,所以三十岁又叫壮年。四十岁,智虑、气力皆强,可以出仕做官,后世便以强仕作为代称。五十岁头发苍白如艾(艾草,叶子背面覆盖白色丝状毛),该参与国家的政事了,故以艾服作为代称。六十岁称耆,可以役使他人了。七十岁曰老,该把家事交给儿孙了。八九十岁曰耄,七岁的孩子叫做悼,即使有罪,也不对他们判刑。百年为人年数之极,故曰期,儿孙要尽心供养,以此称百岁为期颐。这也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对老人尊重和奉养的优良传统。
《礼记·内则》规定:“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即五十岁可以在家里拄杖,六十岁可以在乡里拄杖,七十岁可以在国都拄杖,八十岁如年老不告退,则可以拄杖上朝,体现一种尊老的礼制。后来就用杖家之年、杖乡之年、杖国之年、杖朝之年分别作为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的代称了。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根据自己学习知识、感悟道理的人生体验,对人生几个主要阶段分别予以相应的概括和评判:“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世就用志学、而立、不惑、知天命(或知命)、耳顺、不逾矩(或从心)来分别代称十五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了。《论语》为四书之首,所以这一系列年龄代称流传最广,影响也最大。
以诗文名篇对年龄的描述代称年龄

金钗:指女子十二岁。语出南朝梁武帝萧衍的《河中三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后遂以金钗之年表示十二岁的女孩。

对女士的雅称(被问年龄不想回答很尴尬)(4)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杜牧《赠别》诗有句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写一位十三四岁的女子的绰约丰姿。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花淡黄色。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女时代为豆蔻年华。

桃李年华:指女子二十岁。出自陆游的诗句:“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知非:《淮南子·原道训》说:“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的是,春秋时卫国有个蘧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了五十岁时,就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之年来代称五十岁。
大衍:指代五十岁,语出《易·系辞》:“大衍之数五十。”后遂以大衍为五十岁代称。
古稀,也作古希。杜甫《曲江》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思是说,人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少有。后人因此把古稀作为七十岁的代称。白居易诗《对酒闲吟赠同老者》:“人生七十稀,我年幸过之。”
以文字、数字的拆解来代称年龄
二八:代称十六岁,因二乘以八等于十六。

三六:代称十八岁,因三乘以六等于十八。

对女士的雅称(被问年龄不想回答很尴尬)(5)

喜寿:代指七十七岁,因草体的喜字状如直笔连写的七、十、七三字而得名。

对女士的雅称(被问年龄不想回答很尴尬)(6)

伞寿:八十岁。因伞字的古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米寿:代称八十八岁,米字可分解为八、十、八三个字,故称。
乙寿:指八十九岁。这是因为乙字比九秩(即九十)的九字只差一撇。
白寿:代指九十九岁,白字为百字减一横而成。
茶寿:代称一百一十八岁,茶字上面廿是二十,下面也可拆为八十八。

汉语年龄代称是中国文化的一面镜子,从呱呱坠地到百岁老者,每个年龄段都有诸多寓意深刻的称谓。用富含文化信息的代称表示年龄,是艺术性的语言表达,充分表现了我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勃勃生机。

本文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原创,转载须授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