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脉动还能这么玩(脉动你确信可以这样玩么)

脉动还能这么玩(脉动你确信可以这样玩么)当娱乐属性颇高的段子手们不断旁敲侧击并贴上#舔屏大赛#标签,脉动的受众——那群欢乐的粉丝们便陆续注意到这个话题,并通过话题标签引流到脉动官微,进而很方便(通过二维码和H5页面链接)的过渡至移动端的舔屏游戏中去了。至此,第一次引流完成,大量网友从广泛传播性质的微博转移到移动端(主要是微信),接触到小游戏。脉动决定借助段子手类KOL,推#舔屏大赛#这一个标签且丝毫不提“脉动”品牌,这一举动大胆,但也决定了话题的迅速蹿红和网友真实参与!相比于游戏中的传统slogan#回复状态 收获唇爱#,“舔屏“一词显然更有爆点,适合在社交网络中传播。所以,脉动决定这样解决:用Media属性更强,更适合广泛传播的微博推广游戏的话题标签。接着,引流微博上有针对性的TA来到移动端(主要是微信)体验小游戏。最后,回到微博进行话题讨论和分享,提升品牌影响力。简单的说,就是:传播带动体验,微博助力微信。#舔屏大赛#?听上

七夕前夕,脉动一款微信小游戏#回复状态,收获唇爱#上线了,这是一款有点逗比的游戏。好游戏易于传播,但难以植入品牌;易植入品牌的游戏,必然游戏性较弱,难以产生爆点。想利用游戏获得成功的品牌多到数不清,但真正成功的就屈指可数咯。

脉动这款游戏操作很简单——用嘴唇或吻或舔手机屏幕;结果很逗比——“您与XXX(明星)的嘴唇相似度达到了99%!”。伴随抽奖,网友可能获得一款定制版的“唇爱章”。这个游戏让人玩下去的动力并不是很高,能够真正“亲吻”屏幕的人也非常少。但,一定有人真正“吻屏”,这种逗比行为和奇葩机制是传播的最佳原材料!

脉动还能这么玩(脉动你确信可以这样玩么)(1)

  • 微博其实是微信失散多年的兄弟

  • 两弊相衡取其轻。相对于“好游戏,无效果”来说,脉动选择了“注重关联品牌,创造实效”上。一片质疑之声随之而来——“如果不注重游戏效果,哪里还有人玩?更不用提传播了!如果没有传播,再怎么关联品牌也只是无用功而已”。嗯,说的有道理。

    所以,脉动决定这样解决:用Media属性更强,更适合广泛传播的微博推广游戏的话题标签。接着,引流微博上有针对性的TA来到移动端(主要是微信)体验小游戏。最后,回到微博进行话题讨论和分享,提升品牌影响力。

    简单的说,就是:传播带动体验,微博助力微信。

    脉动还能这么玩(脉动你确信可以这样玩么)(2)

    • #舔屏大赛#?听上去好恶心

    脉动决定借助段子手类KOL,推#舔屏大赛#这一个标签且丝毫不提“脉动”品牌,这一举动大胆,但也决定了话题的迅速蹿红和网友真实参与!相比于游戏中的传统slogan#回复状态 收获唇爱#,“舔屏“一词显然更有爆点,适合在社交网络中传播。

    当娱乐属性颇高的段子手们不断旁敲侧击并贴上#舔屏大赛#标签,脉动的受众——那群欢乐的粉丝们便陆续注意到这个话题,并通过话题标签引流到脉动官微,进而很方便(通过二维码和H5页面链接)的过渡至移动端的舔屏游戏中去了。至此,第一次引流完成,大量网友从广泛传播性质的微博转移到移动端(主要是微信),接触到小游戏。

    • 还真有人分享

    前面笔者说过,这款逗比的游戏未必能够爆红微信,但其丧心病狂的游戏机制——舔屏(吻屏)确实在是最适合社交传播的亮点。事实上,大量网友从微博来到移动端体验游戏后,真的在微博上分享出游戏截屏,对于没有提供微博分享按钮的微信来说,这个分享过程还略复杂。(朦胧的夜色、湿漉漉的屏幕、销魂的双唇,想想就很激动呢!嘿嘿!)

    脉动还能这么玩(脉动你确信可以这样玩么)(3)

    七夕结束,#舔屏大赛#话题下依然有很多网友上传他们的截图,毫无疑问,这些网友从移动端回流到了微博,分享他们的游戏成果。这样,从广泛传播→深入参与→二次传播的链接(咱不说闭环)完成了。虽然游戏的娱乐性略有不足,但奇葩的游戏机制和应景的效果呈现真的让#舔屏大赛#这一话题备受关注。最关键的是——这一传播链,让每个网友都看到了游戏界面上大大的“脉动”LOGO,可谓圆满的完成了品牌刷存在感的任务。

    • 还是要提一下结果

    上面一套理论下来,不晕也不行。来看看传播效果:

    1. 游戏数据:

    截止8月4日 12:00点,活动上线5天,130W次的活动点击,超过30W人真正玩了这款游戏。

    2. 传播数据:

    (1)#舔屏大赛#当天进入微博热门话题榜Top 10,甚至有模仿话题#舔屛大赛#出现,冲到话题榜第36位。

    脉动还能这么玩(脉动你确信可以这样玩么)(4)

    (2)真实分享。截止8月4日 12:00点,有12.1W人参与了讨论,而他们正是从那三十万“舔屏君”中诞生的那批活跃分子,帮助脉动在微博上形成了二次传播。除了晒出与男神女神们嘴唇的相似度截图外,很多网友也的确借脉动的小游戏向另一半示爱,有近千条这类高质量的图片分享在网络中。

    脉动还能这么玩(脉动你确信可以这样玩么)(5)

    男星刘烨也果断在#舔屏大赛#几位的KOL内容下占座,一显“沙发帝”本色,其对活动的助推效应也非常明显。

    脉动还能这么玩(脉动你确信可以这样玩么)(6)

    脉动还能这么玩(脉动你确信可以这样玩么)(7)

    • 结尾要凄惨一点么

    最近流行的“社交实验”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仔细想想,脉动的这波推广活动也颇有大胆实验的味道:微信游戏用微博推广,甚至引发网友的二次传播,依靠不是游戏的娱乐性,而是高参与度的微博话题、有尿点的游戏机制和网友们自发的神奇创造!想想也是,连刘烨都连抢两次沙发,简直欲罢不能..…

    原文转载自:广告门


    • CaseStudy编者案例思考

    这个营销案例受到诸多质疑也是理所当然的。任何营销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品牌的核心价值进行的,试问如此重口味和如此奇葩的“舔屏”大赛,跟主张活力、时尚与健康的脉动有几毛钱的关系?即使最后舔屏话题登上话题榜,即使活动得到多少人参与、获得多少曝光和讨论,到头来对脉动的品牌价值能有多少益处?呵呵。

    不过,就事论事,“舔屏”这个创意是值得肯定的,具有很强的话题性,容易笼络用户的眼球。但是,好东西要用对地方,只有与恰当的品牌联系在一起,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双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