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闹天竺献给谁的(大闹天竺没那么差)
大闹天竺献给谁的(大闹天竺没那么差)他背后的富人们(例如黄渤扮演的大反派),也是满腹心计,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可以杀人,可以随意拆掉别人的家园,解决问题的手段,就是钱,三倍不行,五倍。富少唐森的坏毛病,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显露出来,他本性不坏,但有着一身人们想象中的富人的毛病,比如说话不算数,随时翻脸,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在吃辣椒大赛现场,他利用武空语言不通的问题,忽悠武空上台吃辣椒,差点让他被辣死。在得知武空的小楼即将被拆掉后,并没真正当回事,选择了忽视和隐瞒,试图在最后用钱解决问题。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在最紧要关头,在悬崖边上,他被安排闻武空的辣椒屁,并且真诚忏悔,认为自己没用,是个废物,连屁都不是。为了达到对他的嘲讽,在故事里,当他赌咒发誓时,旁边配着驴叫。和同期上映的《西游伏妖篇》一样,《大闹天竺》也选取了《西游记》中的三个故事,蜘蛛洞、火焰山、莲花洞,并巧妙地放到了现代背景下。蜘蛛洞变成了沙丽厂,火焰山变
准备看《大闹天竺》之前,正好看到史航老师的微博,他给《大闹天竺》的评定是“能看”,同时给出了正面评价,于是我没什么犹豫地去了影院。
之所以相信他的评定,不只是因为他的鉴赏力,更是因为,他在评鉴电影时,从不极端,不会因为某种微小的因素,什么请了某些人出演啦,没按原著改啦,放出了直男癌插曲啦,等等,给出极端评价。到了我这个年纪,左右忠奸直弯都见过了,都不怕,唯独对极端人格,唯恐避之不及,只要在某些人和事上,发现有极端元素,立刻呵呵着闪人了。
看过《大闹天竺》之后,觉得他说得没错。这电影的确好在明快,对感情的铺垫足够,“能看”,没有气愤不已(我一直在努力理解他们气愤的原因然而理解无能)的一星群众说的那么差。
我尤其喜欢的,是它和《西游记》的互文,四个主人公,名叫唐森、武空、朱天鹏和吴静,是西游四人组名字的谐音,他们去印度的原因,是为了找到唐森父亲的遗嘱,也和《西游记》取经设定互文。作为这个故事的麦格芬(故事的动机或者核心的意念),遗嘱简单有效,易于理解,让人倾注了更多注意力在他们的遭遇上,他们的遭遇,于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天花乱坠。
和同期上映的《西游伏妖篇》一样,《大闹天竺》也选取了《西游记》中的三个故事,蜘蛛洞、火焰山、莲花洞,并巧妙地放到了现代背景下。蜘蛛洞变成了沙丽厂,火焰山变成了吃辣椒大赛,莲花洞变成了最后的湖边决战。沙丽厂里,女杀手们拽着沙丽上上下下,仿佛蜘蛛精缘着蜘蛛丝行动,戴着牛魔王头饰的主持人主控的吃辣椒大赛,辣得让人喷火,也仿佛火焰山那灼人的火苗。总之,在和《西游记》互文上,几个桥段都设计得非常精巧,环环相扣。
不过,我最感兴趣的,倒是在这天花乱坠的嬉闹奔逐之下的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人们怎么看待富人和穷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又对富人和穷人的关系,寄予了怎样的期望。
白客演的唐森,是大地产商(居然是陈佩斯出演)的儿子,应父亲遗嘱的要求,走上了西游之路,而父亲最忠诚的手下(居然是浓眉大眼的朱时茂),则安排了武空担任唐森的保镖。两个人因此走上了同一条路,并且在战斗中萌生了感情,而那正是地产商父亲希望看到的。
富少唐森的坏毛病,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显露出来,他本性不坏,但有着一身人们想象中的富人的毛病,比如说话不算数,随时翻脸,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在吃辣椒大赛现场,他利用武空语言不通的问题,忽悠武空上台吃辣椒,差点让他被辣死。在得知武空的小楼即将被拆掉后,并没真正当回事,选择了忽视和隐瞒,试图在最后用钱解决问题。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在最紧要关头,在悬崖边上,他被安排闻武空的辣椒屁,并且真诚忏悔,认为自己没用,是个废物,连屁都不是。为了达到对他的嘲讽,在故事里,当他赌咒发誓时,旁边配着驴叫。
他背后的富人们(例如黄渤扮演的大反派),也是满腹心计,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可以杀人,可以随意拆掉别人的家园,解决问题的手段,就是钱,三倍不行,五倍。
作为他们的对立面,作为穷人的代表,武空却那么真诚,那么善良,对整个世界,对所有人,都怀有毫无保留的信任。
他有生命力,好几次到了生死边缘,一声呼唤就活了过来。他重承诺,为了帮助唐森找到遗嘱,也为了保护自己的小楼和猴儿们,他答应保护唐森,踏上凶险叵测的路途。他无比忠诚,随时听从唐森安排,和女妖精缠斗,在辣椒大赛上,吃下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在银角大王的地盘,和歹徒决斗。在知道唐森欺骗了自己之后,还是选择了原谅。
他也因此得到了最好的结局,不但找到了自己现实中和精神上的父亲,还有了新家花果山,可以和父亲以及猴儿们生活在一起。而唐森则被他感召,变成了一个端正深沉的好人。
王宝强扮演的,其实是他一直以来都在扮演的角色,那种来自大地、来自民间、来自底层的灵魂清洗者,性格纯良,天然强大,源源不断地提供人生感悟,都市人和有钱人,在他那里,都是被保护者,不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心灵中。
而且,不管戏里戏外,他都没有丢下这个角色,戏里戏外都高度一致,就像我曾经说的:
出道之后,王宝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扮演的是“灵魂香皂”这样的角色,不论是在银幕上,还是在银幕之外。这个王宝强,善良、单纯、乐观、诚恳、谦卑,“对身边的人和事,充满了信任”,最后这句话,是《士兵突击》的导演康洪雷对他的评价,康导演还说,他用这种与生俱来的诚恳“融化了很多人际关系的障碍”。
这种性格特质实在太强大了,以至于,他出道成名之后,许多类似的角色,还在剧本写作阶段,就在参考他的性格,而他扮演的这类角色,都被他个人的性格特质占领。他就是那些角色,那些角色就是他,元凤鸣、傻根、许三多、顺溜、牛耿,其实都是不同时间地点的王宝强。
他已经担起了输出价值观的重任,开始提供自己成功经验中的蜜汁,供这个时代众多的渴求者啜饮,他的成功,不只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似乎也是心灵自修意义上的成功,于是,他被动地担负起清洗都市人内心泥垢的责任,用角色和本人性格的重叠,说明天真烂漫的性格从没消失,至今也有传承,更用个人的成功说明,这种性格仍有市场,仍然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受到宽待。
对人们来说,他成了一种寄托,赞美这种形象,似乎就等于洗刷了自己在挣扎求生中积累下的罪孽,相信这种形象,就等于为自己找到了一处可供栖息的家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在很长时间里,被动地变成了“灵魂香皂”和“宝强仁波切”。
而《大闹天竺》,完全是按照王宝强的形象特质,按照人们对他的期望来设置情节设置人物的。
故事里的富人,是有原罪的——王宝强主演的很多电影里的富人,都是有原罪的,都需要向穷人赎罪,他们在自己的环境里,有着强大的掌控力,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这样他才能够失去自己的掌控力,需要穷人的帮助),不得不和穷人共患难,最终清洗了自己的原罪,获得了人生感悟。
而穷人也被设定成,并不是天然的穷人,不懒不笨,只是因为和父亲失散,才暂时落难。失散的父亲,没有去谋取世俗的财富,而是去修炼精神财富,在故事里,他神光闪闪,目光笃定,和富人父亲的成就一样大,甚至更大。
让穷人和富人无障碍沟通的,让两个阶层对话沟通、并肩作战、最终成为兄弟一样的亲人,并且获得人生真谛的,则是王宝强扮演的武空的善良、忠诚和无畏。
总之,潜藏在嬉戏打闹之下的,其实是这样一种渴望,是这样一个人际关系乌托邦。而这样一种渴望,这样一个乌托邦,出现在王宝强主控的电影里,让人意外又不意外。
它说明了,在这块大地上,许许多多人,是怎么看自己的,是怎么理解财富和心灵的关系的,也是怎么摆放自己的位置的。尽管,这些理解和期望中的大部分,都是幻觉。但当它以最质朴的方式呈现在银幕上的时候,却还是那么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