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胃镜还用做胃功能三项检测吗(抽血查胃功能有什么用)
做胃镜还用做胃功能三项检测吗(抽血查胃功能有什么用)2、如果所有人都做胃镜,也不可能看得那么得仔细;1、胃镜比较痛苦、而且价格也不便宜;1、通过这个结果知道得胃癌的风险有多高;2、根据不同的风险把被筛查的人分低、中、高三个部分;3、对中、高危险的人进行胃镜检查证实是否有胃癌。
导语:
目前体检中经常会查一个胃功能三项,检查出来后结果后却不知道“要不要紧”,经常被病人问到:这个结果正常嘛?要不要做胃镜?会不会得胃癌?今天就这个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抽血查胃功能有什么用?做了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做胃镜?
胃功能三项检查是什么?胃功能三项检查结果包括以下四个:血清胃蛋白酶I(PG I)、血清胃蛋白II(PG II)、血清胃蛋白酶I和血清胃蛋白II的比值(PG I/PG II)和血清胃泌素17(G-17)。
做这个是为了和幽门螺杆菌抗体这个结果一起做早期胃癌筛查:
1、通过这个结果知道得胃癌的风险有多高;
2、根据不同的风险把被筛查的人分低、中、高三个部分;
3、对中、高危险的人进行胃镜检查证实是否有胃癌。
1、胃镜比较痛苦、而且价格也不便宜;
2、如果所有人都做胃镜,也不可能看得那么得仔细;
3、对所有人都做精查胃镜,耗时间耗精力;
4、对高危险人群做精查胃镜,事半功倍。
1、血清胃蛋白酶I(PG I)降低,说明胃体有萎缩、肠化的风险;
血清胃蛋白酶I和血清胃蛋白II的比值(PG I/PG II)降低,也同样说明胃体有萎缩、肠化的风险;
如果血清PG I≤70ng/ml,同时PG I/PG II,我们叫做PG阳性,这个说明得胃癌风险增加了。
2、血清胃泌素17(G-17)增高,说明胃体萎缩,和PG阳性的意义一样;
血清胃泌素17(G-17)降低,说明胃窦萎缩,萎缩的部位不同。
这个指标和胃蛋白酶一起,对萎缩的判断更加准确。
我们都知道,萎缩的胃容易得胃癌,所以如果PG阳性,同时G-17也有变化,就说明有萎缩的风险了。
胃功能检查有多准?会漏癌嘛?有报道称,胃功能检查结果加上幽门螺杆菌的结果,可以排除85%的胃癌诊断。也就是说可以把大部分不需要做胃镜检查的人排除出去。
但,它不是万能的。因为胃癌除了在萎缩的胃里会长出来,还有其他可能。这个结果对于以下三种是可能会漏的:
1、根除过幽门螺杆菌;
2、贲门癌;
3、弥漫性胃癌。
答案是:不。
因为抽血查胃功能三项和幽门螺杆菌抗体,不能确定你是否有胃癌,也就是不能诊断胃癌。
它只能告诉你,你得胃癌得可能性大不大,因为在高危险中容易得胃癌。
所以,不是说,做了这个检查可以替代胃镜。根据前面是否有萎缩、是否有幽门螺杆菌的结果,我们这么做:
从这个上面看,你确实也可以不要抽血做胃功能,直接胃镜检查。但因为胃镜检查有不舒服,而且费用也不低,所以抽血是个比较好的预判断的方法。
总的来说,胃功能检查在大规模人群的筛查中很有用,可以把得胃癌得高危险人找出来。但这个检查不能确定是不是得了胃癌。要想知道是不是,还是要做胃镜检查。
关注“消化科闵寒大夫”,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