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个好地方十里荷香(小资里的唯美古韵古香)
推荐一个好地方十里荷香(小资里的唯美古韵古香)民居群以大夫第、衍庆堂、官厅等为代表,占地都在6000平方米以上,是著名的“九厅十八井”。“大夫第”因主人吴昌同荣膺奉直大夫、昭武大夫之位而得名。它又取中庸“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而称“继述堂”。此堂建于1829年,历时十一年,占地十一亩,于1840年建成。厅高堂阔,宴请120张桌客可不出户。其设计构思,秉承“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传统观念,纵主横次,厅、厢配套,主体、附房分离。通风、采风、排水、卫生,连同子孙的发展都纳入规划之中。雕刻工匠,三代相传,采茶、卖鱼、借伞、过檀溪等梁花、枋花幅幅藏典故、呈吉祥。挑梁式梁桎结构以其“墙倒屋不塌”特点被中外专家称为世界一流的防震建筑。科学的布局规划,舒适安逸的功能,精湛的工艺,使法国一位建筑博士三临考察,称赞它是“建筑工艺与科技的完美结合”。过了“恩荣”牌坊,则可看见飞檐翘角的文武庙、云宵庵、文昌阁等古建筑。它们掩映在古槿苍枫中,门前春有紫玉兰、
清明节,一个浓重的习俗,我却用旅行让其变得如可有可无,这也许是我第一次用旅行来“祭奠”先人,其实也莫过于一个借口,脱离。
中国培田春耕节
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受邀参加连城“中国培田春耕节”。对于这种节日,我从未听过,却也百般想认识一下。春耕,莫过于“一年之计在于春”,计在于春即是春耕,有了春耕,就会有春华秋实冬藏,有了耕读并做,天人共生,就会有国泰民安,社会繁荣与和谐。也许这只是自己粗糙的解释,但听说确实如此。
不知道该告诉你什么,培田就是这么独特,我也不懂得说,但书上就是这样写的。“耕者有其田,农民有其节”,培田春耕节源于“莳田节”。莳者,插秧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斛粮”,春耕是农耕的重中之重,至关重要。“传统时尚化,时尚传统化”,莳田节演绎为春耕节,是重农的升华,她能再度唤起人们对于农业的重视,举办春耕节,就是传承传统,记住乡愁,为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而喝彩加油。
培田 “九厅十八井”为代表的古建筑群
培田,一个有着800年历史的闽西山区小村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是“家有藏书陇有田”耕读并做,天人共生的村落,在培田举办春耕节,是农耕文化在代际上的延续和传承,是农民在时空上的“群体记忆”。
培田坐落在宣和乡境内,冠豸山、笔架山、武夷山余脉三道绿色重峦逶迤自北向南直落此地,如三龙怀抱;村外的五个山头,则似五虎踞护。清澈似玉的河源溪环绕着以“九厅十八井”为代表的古建筑群。别致的山水地形及错落有致的古建筑布局,让游人感受到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美丽庄园。
早在明、清时期,培田便是长汀连城两县官道上的驿站,同时又是汀州府、漳龙道竹、木、土纸及盐、油等日用百货的水陆中转站。清代邮传部官员项朝兴为此在“至德居”题联:“庭中兰蕙秀、户外市尘嚣”,如实描述了当时培田村庭内的优雅和街市的繁华。正是培田钟灵毓秀的环境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客家先祖长期耕读为本和勤勉立业的精神,使得他们历经数百年风雨,创建了培田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空前鼎盛的经济,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明清客家乡土建筑群。
培田古民居建筑群由30余幢高堂华屋、21座古祠、6个古书院、2座跨街古牌坊和一条千米古街组成。村口当道的“恩荣”牌坊巍巍矗立,这是光绪皇帝特赐其御前值殿侍卫培田人吴拔祯的荣耀。它与村尾吴昌同得圣旨所立“乐善好施”坊遥相辉映,显示着培田过去文武竞秀、积善余庆,进村武官下马、文官下轿的历史辉煌。牌坊一侧缓缓转动的水车,频频击点的水碓,却似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在向游人诉说着培田客家先祖创业的艰辛。
过了“恩荣”牌坊,则可看见飞檐翘角的文武庙、云宵庵、文昌阁等古建筑。它们掩映在古槿苍枫中,门前春有紫玉兰、夏开紫荆花、秋来菊花盛、冬日见寒梅,四季幽谷兰香,香樟白楠遮蔽,山羊、白鹇作伴,让人流连不已。文武庙上祀文圣孔子,下祀武圣关羽,文武同庙,被誉为客家一绝而扬名中外。云宵庵的一口铁钟,由吴、钟、雷等五姓先祖铸造于明朝万历年间,以木撞击,声闻十里。法国远东研究所劳格文博士把这当作研究畲、汉聚居的历史文物。登上文昌阁,则清风送爽,溪水如练,溪底黄沙粒粒可数,水中游鱼追逐嘻戏,两岸烟、稻、薯、菜碧绿油光,让游人在秀色风光中心旷神怡地走进辉煌的古村落。
民居群以大夫第、衍庆堂、官厅等为代表,占地都在6000平方米以上,是著名的“九厅十八井”。“大夫第”因主人吴昌同荣膺奉直大夫、昭武大夫之位而得名。它又取中庸“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而称“继述堂”。此堂建于1829年,历时十一年,占地十一亩,于1840年建成。厅高堂阔,宴请120张桌客可不出户。其设计构思,秉承“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传统观念,纵主横次,厅、厢配套,主体、附房分离。通风、采风、排水、卫生,连同子孙的发展都纳入规划之中。雕刻工匠,三代相传,采茶、卖鱼、借伞、过檀溪等梁花、枋花幅幅藏典故、呈吉祥。挑梁式梁桎结构以其“墙倒屋不塌”特点被中外专家称为世界一流的防震建筑。科学的布局规划,舒适安逸的功能,精湛的工艺,使法国一位建筑博士三临考察,称赞它是“建筑工艺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衍庆堂”为明代建筑。其建筑结构与“大夫第”大体上同,但门外荷塘曲径,门前石狮威镇。一对门当户对,与北京四合院门前设置相差无异,体现了中原文化的传承。“门当户对”蕴含阴阳组成乾坤,男女谱写人文。女性喻吉祥,田丁表兴旺,男女和合,家业兴旺,万代兴隆。其理念喻示着客居异地的中原移民,在聚族而居中对宗族瓜瓞延绵的展望和追求。
“官厅”原称“大屋”,为吴氏接待过往官员而称“官厅”,相传为吴纯熙挖八窝金窖而建。它高墙耸立,四围封闭,墙内特开宽约三尺水圳,专供妇女洗涤。“官厅”属“九厅十八井”结构,但布局为前塘后阁式五进厅。中央红军北上前的温坊、松毛龄战役中,“官厅”成为红军的指挥部,朱德、彭德怀、谭震林、林彪、罗炳辉等在这里出席过重要军事会议。战斗结束,红九军团即由此出发。培田成为红军长征前夕的一个出发地。
以那条千米古街为界,分布在内侧的大多是祖祠。由村口上数有天一公、隐南公、郭隆公、愈扬公、衡公、久公、在崇、畏岩、乐庵、锦江、南村、文贵等三十余座祖祠,现保存较完好的有21座。培田祖祠的重要建筑特征是十分注重门庐构造,有“三分厅堂七分门庐”之说。斗拱垒撑立石柱雕梁,架飞檐翘角,安红门画彩栋,悬金字牌匾,绘木壁漆画,极为富丽堂皇。如继承北京午门法式的“衡公”祠和“久公”祠,其工笔彩绘“三娘教子”“状元游街”图,线条明晰,人物栩栩如生,色调经久不褪,称得上是难得的珍品。大门外栏内槛,厢廊左绘獬豸,右画麒麟,寓公正、吉祥、聚财之意。它反映了客家人的一种精神追求。
在培田古建筑体系中,书院群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与培田客家先祖强调唯耕唯读两条正道,崇尚“文章移造化,忠孝作良图”的理念,怀抱以科学、知识改造自己,改造自然,忠以报国,孝以持家的理想是分不开的。纪晓岚在培田文人秀士的陪同下参观了这些书院,耕读传家的中原遗风使他拨开眼前重山,把培田与紫禁城连了起来,挥毫题下“渤水蜚英”题匾,成为培田千块名人名匾之一。可以说,明清时期培田学校之多,功能之全,制度之严,全国罕见。谢桃溪、邱振芳、曾瑞春等名师则在这里培育了吴昌同、吴拔祯、吴暾等数以百计的人才而流芳千古。
培田的古建筑,大多座西北、向东南,前朝笔架,后靠卧虎,并与当时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术数观念密切相关。它既秉承明代法式,又兼容中原、徽式、江浙特色,开间、进深更大,做工追求艺术及造形美,布局讲究舒适、安逸,并考虑官、商用途。室内装饰,在设置明墙、漏窗、花圃、鱼池讲究艺术美的同时,更配以宣传儒家文化道德的书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突出四维八德,强调以德治村,以德持家。正因为科学的布局,精巧的设计,精湛的工艺,培田古建筑群被专家誉称为“民间故宫”、“中国客家建筑奇葩”。它是客家先祖客旅生涯中的精神家园,它是中国近几百年人文的活文库,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专栏作家:咱厝人-陳陳 更新时间:2015.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