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赫鲁晓夫寿辰(1964年赫鲁晓夫寿辰)
1964年赫鲁晓夫寿辰(1964年赫鲁晓夫寿辰)1959年,赫鲁晓夫在我们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时候提出,要求我们在宝岛的问题上承诺不使用武力,毫无疑问,这个要求我们是不会答应的,而面对赫鲁晓夫的强硬要求,我们的态度同样的坚定,于是这次的谈判不欢而散,中苏之间的关系终于在这一次,撤离的裂开了一条缝隙。1958年7月,赫鲁晓夫秘密访问我国,在和毛主席交谈的时候他否认了所谓联合舰队的提议,只是说自己是准备提供海军的技术支持而已,但是对于中国提出的长波电台方案,赫鲁晓夫虽然并没有说什么,但是似乎并不太高兴。但是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对于这个价码,赫鲁晓夫似乎开的高了一点,1958年,赫鲁晓夫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獠牙,他表示可以自己可以提供资金和技术在我国境内修建一座长波电台,这座电台我们也可以使用,但是归属权却属于苏联,对于这个要求,我们拒绝了。这个回答让赫鲁晓夫着实吃惊了一把,在赫鲁晓夫看来,当时的我国也迫切的需要大功率的长波电台,理论上讲我们是不会拒
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的生日即将到来,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他却意外的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的贺电,而这封贺电的发件人是毛主席,当这个消息传出之后,全世界的人都将目光集中在了这封信件之上,五十年代末期在赫鲁晓夫对于中国的所作所为,全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那个时候不要说保持和平的态度了,当时苏联对于中国的态度说是刁难都不为过。那么这封来自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信件中会提到什么呢?是对于赫鲁晓夫的批判?还是想要答应苏联的要求,和苏联重归于好?
但是所有人都猜错了,在赫鲁晓夫公布了这封信件的内容之后,所有人都惊讶了,在这一封信件中,既没有对于赫鲁晓夫的批判,也没有想要对苏联低头的意思,信件中毛主席代表我们中国对赫鲁晓夫的70大寿表示祝贺,但是也指出了当时苏联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人注意的是,在信件的后半部分,毛主席表示,如果赫鲁晓夫出现了危机,那么作为同一种社会体制的中国一定会迅速的团结面对,在必要的时刻拉他一把。
对于这个说法,赫鲁晓夫不屑一顾,他认为,依照自己的能力,根部不可能遇到危机,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这一年的10月份,赫鲁晓夫就栽了一个大跟头,而这一栽,他就再也没有起来过了。那么这一年的10月份,赫鲁晓夫到底遭遇了什么,毛主席在写这一篇贺词的时候到底发现了苏联什么样的问题?
在说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先想一想当时中苏之间的关系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阶段。在斯大林当政时期,中苏之间的关系十分的友好,一直处于一种互惠互利的状态中,但是随着赫鲁晓夫的上台,这一切渐渐的变了味道,自从1953年9月赫鲁晓夫上台之后,苏联对于我们的功利心明显强大了很多,因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赫鲁晓夫认为我们是一个不错的合作伙伴,加上当时中苏之间的关系确实还不错,所以赫鲁晓夫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援建项目,不仅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甚至还提供了技术和人员上的支持,这在当时对于我们的帮助是巨大的,而我们也很清楚,这些东西并不是白白送个我们的,对于所有的馈赠,命运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
但是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对于这个价码,赫鲁晓夫似乎开的高了一点,1958年,赫鲁晓夫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獠牙,他表示可以自己可以提供资金和技术在我国境内修建一座长波电台,这座电台我们也可以使用,但是归属权却属于苏联,对于这个要求,我们拒绝了。
这个回答让赫鲁晓夫着实吃惊了一把,在赫鲁晓夫看来,当时的我国也迫切的需要大功率的长波电台,理论上讲我们是不会拒绝他们这个要求的,事实上,对于苏联这个提议,我们确实很心动,但是毛主席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猫腻,如果说这座长波电台的主权不属于我们,那么如果后期中苏之间的关系一旦出现问题,苏联停掉了我们所依赖的长波电台,这对于我们来说将会是一种巨大的打击。所以当时毛主席提出的要求是,我们可以提供资金和人员,苏联只需要提供技术就可以了,到时候这座长波电台的所有权归属中国,但是苏联也可以使用,面对这个说法,苏联方面沉默了。
不久之后,苏联再一次提出了要组建联合舰队的建议,但是按照当时我们中国的情况,组建联合舰队虽然听起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中国当时的海军力量来说,一旦联合舰队组建,那么苏联将会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并且在我们的领土上,苏联很有可能会借口联合舰队驻军。所以我们再次拒绝了苏联的提议。
1958年7月,赫鲁晓夫秘密访问我国,在和毛主席交谈的时候他否认了所谓联合舰队的提议,只是说自己是准备提供海军的技术支持而已,但是对于中国提出的长波电台方案,赫鲁晓夫虽然并没有说什么,但是似乎并不太高兴。
1959年,赫鲁晓夫在我们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时候提出,要求我们在宝岛的问题上承诺不使用武力,毫无疑问,这个要求我们是不会答应的,而面对赫鲁晓夫的强硬要求,我们的态度同样的坚定,于是这次的谈判不欢而散,中苏之间的关系终于在这一次,撤离的裂开了一条缝隙。
人们本以为中苏之间只是吵架拌嘴,但是问题很快就出现了,因为意识形态的问题,中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最终苏联撤走了所有在华的专家,停止了自己所有的援建项目,并且要求中国对于之前的援建项目做出一定量的补偿,虽然当时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中国的经济情况并不稳定,但是中国依然没有向着他们屈服。但是中苏之间的关系也由此彻底恶化。
1964年是赫鲁晓夫的70岁生日,作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之一的苏联的领导人,就连是当时和苏联并不对付的欧洲国家也发去了贺电,但是在国内,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是对于这件事不予理会,第二个声音则是表面上祝贺一下就行了,但是对于这件事,毛主席却有自己独特见地,在毛主席看来,虽然赫鲁晓夫对于我国的态度并不算友好,但是双方还是有不少的共同点的,我们无法保证下一个苏联的领导人对于中国的态度友好,但是我们最起码可以保证的是,在赫鲁晓夫作为领导人的时候,中国的处境不至于更加的艰难。
所以对于赫鲁晓夫70岁生日的祝福,我们还是需要发的,于是,按照毛主席的命令,工作人员很快就拟定了一份贺词,但是毛主席看了之后却摇了摇头,这一份贺词并不符合他的心理需求,对于毛主席来说,这一份贺词过于流于表面了,如果这份贺词发过去,那就意味着我们和那些同苏联并不对付的欧洲国家一样。我们如果想要做到和苏联保持现在的关系,或者缓和一下双方的关系,那么我们就需要在这一篇贺词上做一些文章。
最开始的时候,毛主席在贺词的中间部分加上了一些他认为苏联现阶段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重要的是,在末尾处,毛主席专门提到了,如果赫鲁晓夫遇到了困难,可以联系我们寻求帮助,到时候我们一定会和他们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而这句话,并不是所谓的场面话,而是意有所指的,当时的赫鲁晓夫虽然看上去如日中天,但是在他的统治下,苏联已经布满了隐患,而这些隐患一旦爆发,那对于赫鲁晓夫绝对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
其实赫鲁晓夫就任伊始,就已经埋下了一颗随时可能爆发的地雷,因为在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上台的手段并不算是光荣的,但是为了巩固自己这不算光荣的上台方式,在1956年的时候,赫鲁晓夫做出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在一次会议上,赫鲁晓夫作了一篇关于个人崇拜及后果的秘密报告,当这一篇长达数个小时的报告在3月份被披露出来之后,在苏联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这份报告中,赫鲁晓夫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斯大林,并且公布了三四十年代中,在斯大林统治下各种各样的恐怖行为,在这一篇报告中,几乎推翻了斯大林所有的功绩,这对于他的政治生涯乃至整个苏联未来的打击绝对可以说是致命的。
在斯大林当政时期是,虽然出现过不少的问题,但是赫鲁晓夫的这一篇报告可以说是对斯大林功绩毁灭性的打击,此时距离斯大林逝世仅仅才过了短短数年的时间,斯大林作为民众的精神偶像,乃至于国家象征的影响力依然巨大,如此彻底的推翻了这样一座丰碑可以说是将整个民族的精神一分为二。据说在当时发表这一篇演讲的时候,台下甚至有人因为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承受不住如此巨大的精神压力而晕厥。
但是在这一篇报告之后不久,赫鲁晓夫就获得了许多曾经不满意斯大林统治的官员以及民众的支持,但是不久之后,赫鲁晓夫却做出了另一件让人震惊的事情,这一年的10月份,波兰和匈牙利爆发大规模的骚乱,而起因则是要求改革的游行示威队伍过于庞大,对于苏联来说,这件事情本来并不是什么大事情,毕竟不是自己本国境内的事情,但是赫鲁晓夫却直接派出了装甲师前往两国进行镇压,这次的波匈事件让越来越多人的发现,虽然赫鲁晓夫一直在批评个人崇拜,但是他批评的一直都是关于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而他,只不过是又一个的独裁者。
1964年10月9日,苏联上升号的三名宇航员返回了地球,在莫斯科,苏联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但是这三名宇航员无论在人群中如何寻找,也找不到那个他们想要见到的身影。就在不久之前,三位航天英雄在太空中和当时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通了电话,当时在电话中,赫鲁晓夫许诺,在这三名寒天英雄返回地球之后,他将亲自出席欢迎仪式,但是在这次欢迎仪式中,赫鲁晓夫的身影却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却是另一个高大的身影,勃列日涅夫。
宇航员们不知道的是,就在赫鲁晓夫挂断了和他们的电话之后,另一个电话就在他的身边响起了,那是勃列日涅夫打来的电话,他说明天有一个重要的会议,请赫鲁晓夫务必参加,此时的赫鲁晓夫正在休假,他断然拒绝了勃烈日涅夫的要求。此刻的他的心中明白的很,这次的会议如果他回去了,那就是一个鸿门宴。早在多日之前,他的儿子就已经提醒过他了,说那些领导人在密谋着什么,但是赫鲁晓夫却丝毫不慌,在他看来,自己对于苏联的功绩是巨大的,卫星上天,人类进入太空,科研人员的待遇提高,公职人员进行大范围改革,实行轮换制,并且公职人员的福利降低,这些毫无疑问都是对于苏联有着巨大贡献的措施。即使有人想要对自己不利,那么他的支持者也一定少的可怜。
但是他错了,虽然他的举动对于民众来说是一项好的举措,但是公职人员的改革让他得罪了许许多多老牌的官员,在赫鲁晓夫的改革中,每一年要更换四分之一的公职人员,并且赫鲁晓夫提拔了许许多多青年人才,这就导致了不少老牌的官员被换掉,这股势力加上当时赫鲁晓夫盲目的推行玉米种植所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以及因为赫鲁晓夫对于斯大林的批判,终于赫鲁晓夫也以和贝利亚同样的方式离开了权力的宝座。
或许多年以后,赫鲁晓夫在再次回忆往事,他会想起在自己70岁生日的时候收到的那一封来自中国的贺电,在想起上面的提醒和如果需要帮助请联系我们的言语时,赫鲁晓夫的心中是否会有后悔?
而他的后果也如同毛主席所预料的一样,在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周总理曾经亲自前往莫斯科参加会议,但是在勃列日涅夫却表示,在对待我们的政策上,苏联不会有任何的转变。或许当时如果赫鲁晓夫没有那么自负的话,苏联会是一种完全不同而结局,但是不自负的赫鲁晓夫,还是赫鲁晓夫吗?历史从来没有如果,但是我们总是可以从历史的教训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