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北川来历(北川地名故事古往今来话都贯)

北川来历(北川地名故事古往今来话都贯)贯岭新貌贯岭鸟瞰

都坝乡、贯岭乡的设置与合并

都坝作为乡名,源于河流的名字。当地有座清道光二十年(1840)的古墓,其碑文中就提到都坝河之名;清同治三年(1864)的《四川全圖》中也标有都坝河,说明都坝河这个名字古已有之,而且是先有河流名字,后来才有了乡名。

贯岭,有人按字面意思来诠释,说这里的山岭贯穿全境,因以得名。但北川境内沟壑纵横,山岭交错,不可能唯独在贯岭境内有一道排列整齐的山岭贯穿。另一个说法倒是较为可信,说这里的半山上曾经有一座道教庙宇,名叫朝宗观。建有道观的山岭,当地人就叫它观岭。

都坝、贯岭境域历属平武县(龙州)管辖。1226年 南宋朝廷在今平武县南坝设置龙州三寨长官司,都坝、贯岭属龙州三寨中的白草寨,自此成为土司领地。延至明代,白草寨演变为白草番地,仍实行土司制度。1565年,龙州土司发生内讧。次年,朝廷在平定土司叛乱后,趁机在龙州改土归流,都坝、贯岭境域由土司领地改由新设的龙安府(平武县)直接管理。1935年4月 红四方面军长征过境时 在今都坝建立了安溪乡苏维埃,在今贯岭建立了贯岭乡苏维埃 均属治地设在垭上的平南县管辖。贯岭首次成为乡级建制的名称,因为道观的“观”,读音与“贯”字相同,红军在使用文字记载时,可能是有意避开了多音字“观”,而选用了单一读音的“贯”字,将观岭写成了贯岭。当年7月红军离境后,都坝、贯岭境域复归平武县,平武县将其设置为都坝乡,都坝由此成为乡名。因距离平武县城太远,1956年2月将其划归北川县,仍名都坝乡。1961年3月,析都坝公社(由都坝乡改建)增置贯岭公社,红军所命名的乡名被恢复使用。1992年调整乡镇建制,将都坝、贯岭合并,两乡名字各取一字,命名为都贯乡,乡政府驻地设在贯岭。2002年,为便于行政管理,方便群众办事,恢复都坝乡建制,都坝乡政府驻地也复归都坝。

北川来历(北川地名故事古往今来话都贯)(1)

贯岭鸟瞰

北川来历(北川地名故事古往今来话都贯)(2)

贯岭新貌

北川来历(北川地名故事古往今来话都贯)(3)

都坝新貌

北川来历(北川地名故事古往今来话都贯)(4)

都贯乡民居

伏羌堡——控制关内羌民“东入龙州之路”的城堡

都贯乡皇帝庙村有一座很大的城堡 虽然城堡内的建筑物早已荡然无存 但高大的城墙还基本保存完好。当地人把这座城堡叫做何相堡,但在古代文献的记载中,并没有这个名字,倒是有个读音相近的城堡叫伏羌堡。把伏羌堡说成何相堡有两种可能:一是伏羌乃是修建城堡的官军所命名,不被当地羌人认同,有意说成读音相近的何相堡;二是因为年代久远,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无意发生了读音变异,就像开坪人把大艾林这个土司驻地说成大安 林一样。

因为都坝旧属平武县(龙州),所以北川的几部旧县志在记述古迹时,都不曾提到伏羌堡,但在记述明代军事城堡演变时,提到了伏羌堡 说1547年松潘总兵何卿平定白草羌之后,将旧有城堡进行调整,废弃罐子、徐坪、平

通三个城堡,另于逼近白草羌腹心地带新建伏羌堡,“重兵守之”。这便是伏羌堡的来历。关于伏羌堡的驻军人数,可以作如下推测:原罐子堡驻军161人 徐坪堡驻军89人 平通堡驻军123人 加起来共373人。这三个城堡废弃后,这些守军可能都移驻到伏羌堡了。另外,伏羌堡后面有“江山雄壮”石刻 在四个大字下方,刻有参与錾刻的六个总旗的名字。明代将带兵50人的军官称为总旗,那么他们手下的兵士也就是三百。由此推断,镇守伏羌堡的官军应该是300多人。

和伏羌堡相呼应的,还有白坭乡鲜艳村的大方关,白坭乡梓潼村与开坪乡全益村交界处的万安堡,以及开坪乡境内的永平堡。这几处城堡大致和今都开路的线路一致,自东向西一字儿排列,严密控制了白草羌向东进入龙州的通道。今天的都开路,是一条铺设了水泥路面的公路,但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却很稀少,因为有更加便捷的从禹里外出的公路。明代从开坪到都坝的小道却是另一番景象,当南向道路被官军控制以后,这里就成了西北部羌人外出的重要通道,羌民所需的盐巴、茶叶等生活必需品,都经由此道获取。1547年官军通过伏羌堡等军事城堡控制了这条通道后,动辄以“革赏抚,断盐茶,永塞入龙州之路”相威胁,迫使羌人就范,由此可见当时伏羌堡等城堡所发挥的作用了。在伏羌堡左侧,有墓葬群一处,其中一块小石碑上刻 有“故军周銮之墓——明万历十四年一月二十五日立”等字样。万历十四年即1586年,此时并未发生官军“平羌”之战事,周銮可能是戍守城堡时病故的军士。此外,据村民口碑,在伏羌堡附近另有“蒋洪武将军墓”,今墓碑已无存。这个“蒋洪武将军”,如果不是病故,就有可能是1547年平定白草羌时战死的军官,当年官军征伐白草时,其中一路就是从龙州经过都坝开往开坪、小坝方向的。

据旧志记载,伏羌堡城周117丈,实测其遗址,城墙长449米,至今保存较为完好,被列为绵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川来历(北川地名故事古往今来话都贯)(5)

伏羌堡所在的都贯乡皇帝庙村。村内有一座明天启三年(1623)所

建的庙宇,内供玉皇大帝,俗称皇帝庙,皇帝庙村因以得名。

北川来历(北川地名故事古往今来话都贯)(6)

都贯乡皇帝庙村伏羌堡城墙

“江山雄壮”——明代官军对都坝自然环境的评价

伏羌堡建于松潘总兵何卿大征北川羌族之后,由于羌寨地方势力被摧毁,城堡建成后即再无战事。在和平环境里,驻防官军面对绿水青山,在城堡后的山石上留下“江山雄壮”石刻,这是北川关外民族地区至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汉字遗迹。上世纪90年代,文物工作者实地考察,发现在四个大字上方,还有个“羌”字清晰可见,“羌”字旁边还有一个字已经漫漶不清,据推测应该是“伏羌”,即城堡的名称。除此之外,石刻还罗列了参与者——六个“总旗”的名字。

北川来历(北川地名故事古往今来话都贯)(7)

伏羌堡上方的“江山雄壮”石刻拓片

箭竹垭变成箭和垭——羌民为了免遭歧视所作的更名

伏羌堡以西的山口名叫箭和垭,乃是金凤、开坪、小园方向羌人东去龙州的必经之地。据说箭和垭其名来自“孔明一箭让石泉”的传说。相传与北川县相邻的江油市有漫坡渡,本名蛮婆渡,乃是古代羌人与汉人聚居区的分界处。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与羌人商定,让羌人退出一箭之地,却预先将箭放置在遥远的草地之中。羌人顺着箭头方向找寻,一直后退到今松潘一带,于是都坝一带就成为汉族聚居区。

其实,清代地图将这个山垭标为箭竹垭,因为海拔高,生长着很多箭竹而得名,这应该是最恰当的名字。但同样是清代的《石泉县志》却写作箭和垭,这可能是当时的另一种叫法,一种被当地人乐于接受的叫法。过去当地人更喜欢箭和垭这个名字,是因为可以和“孔明一箭让石泉”的传说扯上关系,有了这个传说,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园说成是汉区而免遭歧视。事实上,直到明代,官军在箭和垭设置的隶属于伏羌堡的烽火台,取名叫绝番墩。伏羌堡、绝番墩,单从名字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一带的民族状况。

绝番墩距伏羌堡不远,属于伏羌堡的附属设施。其西面依次有大方关(在白坭乡鲜艳村城子梁)、万安堡(在白坭乡与开坪乡交界处)、永平堡(在开坪乡永安村)等城堡络绎布置,严密控制了白草河流域通往龙州的道路。明代官方不时以“永塞入龙州之路”威胁白草羌,上述城堡完全可以把这种威胁付诸实施。绝番墩位置较高,视野开阔,用于监视开坪方向羌人的活动。一旦有警讯,便点燃烽火,报知伏羌堡的守军,以便及时应对。箭和垭的烽火台现已无存,仅残存着用石块垒砌的平台。绝番墩的称谓当然不可能被当地人接受使用,这个有辱少数民族的称谓早就鲜有人知了。

北川来历(北川地名故事古往今来话都贯)(8)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修建的都开公路从箭和垭山口通过

北川来历(北川地名故事古往今来话都贯)(9)

箭和垭绝番墩所在地已被开发成旅游观光点

皇帝庙——明代官军传播汉文化留下的遗迹

伏羌堡下方 有一处庙宇遗迹 名叫皇帝庙。虽然现在只有一些建筑物的残留,但由遗址上一棵巨大的古树,可以想象到这座庙宇的历史相当久远。近年,有人说是羌族为纪念其始祖黄帝所建的庙宇,叫黄帝庙,这是想和伟人扯上关系来提高地方知名度。因为以前庙里正殿供奉的,其实是玉皇大帝神位,所以皇帝庙才是它的真实名字。

在皇帝庙遗迹旁边,保存着一块残碑,碑文说,这座庙宇建于明朝天启三年,也就是1623年。北川境内的庙宇,大都兴建于清代,皇帝庙算是县境修建最早的汉式庙宇之一。都坝的位置较为偏僻,明清时期,这里虽有北川关内地区通往龙州(平武)的交通线,但来往于此的主要是关内地区的羌人,而属于龙州(平武)管辖的都坝一带,也以羌族为主,彼时他们都还处在接受和学习汉文化的阶段,不大可能修建一座汉式庙宇来满足自己的宗教需求,所以修建皇帝庙可能与驻扎在附近城堡里的官军有关。与当地羌人不同,驻扎在皇帝庙上方伏羌堡中的守军,多是来自全省各地的汉人,他们信仰的多是佛教或道教。伏羌堡建于1547年或稍晚,到1623年修建皇帝庙时已经过了70几年。这期间再未发生过官军与羌人之间的战事,在和平环境里,镇守官军甚至产生了欣赏自然美景的雅兴,在城堡后面的山石上留下了“江山雄壮”的石刻,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宗教方面的心理需求,修建一座汉式庙宇是完全可能的。而事实上,北川境内较早修建汉式庙宇的禹里、坝底等地,明代都有官军驻扎。驻扎在城堡内的官军不仅行使着武力弹压北川羌族的职能,还在文化方面对羌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皇帝庙的建筑物虽已无存,但几百年前植于庙中的红豆杉却长成参天大树,当地人将其视为神树,不时为其挂红敬香,见者无不肃然起敬。

北川来历(北川地名故事古往今来话都贯)(10)

都贯乡皇帝庙遗址上巨大的红豆杉被当地村民视为神树

来源:史志北川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