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降噪耳机wf1000 xm3头戴式(不仅仅是分体式蓝牙耳机)
索尼降噪耳机wf1000 xm3头戴式(不仅仅是分体式蓝牙耳机)甚至还有人说,这个达到了头戴式1000XM3的水准,哼哼哼,这话听上去是如此的荒唐,这期节目就由我来给大家展现一个真实的降噪豆。"他们一定是恰饭了。"降噪呢?哦,对,它还是打着降噪旗号的分体式蓝牙耳机,只是,这个降噪有和没有差不多罢了!所以,这样的素质,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当三代推出之初,口碑一致爆炸的时候,我就觉得:
本期使用了声音模拟,看完图文后可佩戴耳机观看视频,效果更佳哟
之前我们做过索尼第一代的降噪豆,是个什么尿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们第198期节目。
我在这里就用两个字来总结一下,就是——垃圾!垃圾到,即便有信仰也没法支撑的地步了。
断连、延迟、续航差,分体式蓝牙耳机可以找到的缺点,它都具备了。
降噪呢?哦,对,它还是打着降噪旗号的分体式蓝牙耳机,只是,这个降噪有和没有差不多罢了!
所以,这样的素质,结果,可想而知。
因此,当三代推出之初,口碑一致爆炸的时候,我就觉得:
"他们一定是恰饭了。"
甚至还有人说,这个达到了头戴式1000XM3的水准,哼哼哼,这话听上去是如此的荒唐,这期节目就由我来给大家展现一个真实的降噪豆。
拿出耳机.......盒?
我去,这盒子也太大了吧,仅次于PowerBeats Pro的耳机盒呀!这,这盒子这么大,今后怎么让我能够愉快的放进裤子口袋呀?并且,其他家的耳机盒,都是可以立着的,而降噪豆嘛......
果然,厉害的公司都是立不起来的呀!
得,我还是出门带个包吧。毕竟对我来说,左边放钱包,右边放手机,这么大一个盒子放屁股兜里也不合适呀!我懂,这就是信仰!
连接连接!
哟,NFC在这儿,这就方便了嘛。
说巧不巧,正好准备做Xperia 1得节目,这次真的是名副其实得来了一次全套得Sony装备,这下应该是它最牛逼的状态了吧?
嗯~~~~~~方便,看着这两个Sony的家伙,我就兴奋呀!
不过......我怎么这么久都连不上呢?拿出不用读系列,哦~原来需要将耳机拿出来之后再连NFC。
连接成功!带上耳机
为了戴的很稳,你不得不把耳机塞紧。嗯,稳是稳了,但是这舒适度,就非常垃圾了。
还好,有稍微舒服一点得耳塞,比硅胶得好了很多,不过,还是不舒服,算了,戴一会儿休息一下吧。
连接成功,戴出去嗨皮去了!
等会儿?这音质???它,真的被吹得太过了呀!
因为你无法想象,这是Sony做出来的音质。
三频就没有特别优秀的,全部都异常的平淡。在听一些人声突出的音乐,竟然会听得出非常明显的毛刺感,而低频的鼓点也没有拳拳到肉的震撼,用蜻蜓点水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小馒头的音质好像还真不错呀!
我不禁感叹,这就是你们吹爆的降噪豆?
不过也不是没救了。打开手机App,均衡器调到激昂。解析虽然还是一般,但是低频的鼓点明显听起来有力了很多呀!
对于我来说,平时听的都是一些动感的歌,所以,App里均衡器激昂的效果非常适合我,能够让我找到不少动次打次的感觉。但是,即便这样,这次降噪豆的音质是真的差,想追求音质的朋友们还是就此打住吧!
走着走着断连了
把手机拿拿近变好了
我......我去,这豆子竟然要断连?
找个位子坐下玩炉石
我......我去,这豆子竟然有延迟?
就这种素质被吹爆了?
最关键的,我这次还是用的Sony自家最屌得到旗舰手机
还这样子,真的说不过去了,它就是一个拉......
(编导男后期小剧场)编导:"诶,拉什么拉!"
男后期:"都这么大的缺陷了,我看你这个索粉还怎么洗?"
编导:"洗?我为什么要洗?明明就是你不会用!"
男后期:"我怎么....."
编导:"别人叫你连Sony手机了吗?"
男后期:"我.....诶?啥?"
编导:"你换iPhone和S10 试试?"
崔疑惑的换了两个手机试试,没有问题
男后期:"这.......这其他手机没问题,自己手机有问题,不科学呀!"
编导:"一看你就不是真正的索粉,因为,用过的人都知道,Xperia 1就是个垃......"
(哔——)
好了好了,Xperia 1到底怎样, 后面的节目会慢慢介绍。
现在你只需要知道,降噪豆连Xperia 1偶尔会出现断连和延迟的情况就行了。
没错,我连iPhone,玩玩简单的节奏大师都没问题呢。
所以,如果,你用的Xperia 1,我暂时不建议你购买降噪豆。
由于没有支持LDAC,所以个人觉得,不管你是安卓还是iOS,使用上的差距没有太大区别。
必须的,手机App上也存在着自适应功能,和之前的1000XM系列没有区别,有兴趣的朋友看一观看我们《值不值得买》第200期和第281期节目,时间有限,本期就不再赘述。
不过Sony在成熟技术的把控上还是非常值得相信的,环境声模式做的非常得优秀,基本上和你不戴耳机听到的就是一个样儿,牛逼呀!
诶,等等,我好像忘了最重要的东西呀!
它的降噪效果呢?
你要问我是什么感觉——意料之外。
用过第一代降噪豆,再加上使用之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让我并没有对它抱有太大的期望,没想到啊没想到,在降噪上,这次,它真没有让我失望。
如果给它的降噪水平找一个标杆的话,它已经和Bose的QC 30不分上下了。
这么小的降噪豆,能做到这种水平,我觉得非常牛逼了。
果然,在成熟的技术上,Sony从未让我们失望过。
不过这通话质量嘛……
我收回前言,通话音质差的现实摆在面前,它好像也并非想象中的那样优秀。反而有些奇葩!
没错,环境声没有盖住人声的时候还好。但是,外界的环境声只要比你的声音大,它就把你的声音也给降噪了。甚至,更神奇的是,倘若,你在地铁上接电话前,外界的环境人声大于你的声音,它就会把你的声音当作外界噪音给持续降噪了。这么看来,我还是更喜欢AirPods,至少,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我的人声得到了保留嘛!
所以,电话来了,断掉蓝牙,用手机接听吧!
相比一代的降噪豆,这一代我觉得已经可以勉强配得上Sony 1000X的名号了。
优秀的降噪效果和环境声模式是它最值得称赞的地方,难以想象,这么小的一颗降噪豆,竟然做出了如此出色的降噪效果,在这里说一句索尼大法好也完全不过分。
续航方面,官方说打开降噪可以连续使用6小时,配合盒子,可以使用24小时。我的话,继承了AirPods的使用习惯,有事无事就给盒子充上电,从来就没有断过电。
支持快充,充电10min可播放90min
并且由于采用了双传输技术,不仅传输更加稳定,两个耳机也可以像AirPods那样分开使用了,可喜可贺。
不过可惜,我看重的舒适度和通话质量拖了它的后腿,再加上音质比较渣。
让它变得好像又不那么完美。
没错,这玩意儿,我感觉又是一个被吹得太过的家伙,它离好的距离还有很远。
1699元的价格,在大厂的分体式蓝牙耳机中,其实并不算贵。
只是,没有击中我内心的那根弦罢了,我,不会买。
不过有一说一,换回AirPods还真不适应,这路上也太闹了吧!!
降噪豆的节目虽然结束了,但是,谁才是目前最好用的蓝牙分体式降噪耳机呢?请大家持续关注TESTV,我们会为你一一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