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民国关于青春理想的诗歌(原创长篙推荐)

民国关于青春理想的诗歌(原创长篙推荐)《我要》作者:周梦蝶下面列举集中所写习武者不言武,写诗者不言诗。尚武的最高境界是尚德,尚文的最高境界是尚性。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天人合一,诗文合一,才是大德高人。(何来小虫咻咻不止。)《九份归来》,而非十全十美,在阿难看来,人生本是一场磨难。也应该“留有余地”,即老师所言:“欲十全十美,巧夺天工,痴人做梦。”

民国关于青春理想的诗歌(原创长篙推荐)(1)

民国关于青春理想的诗歌(原创长篙推荐)(2)

很开心收到92岁高龄的台湾诗人向明老师的新文集《诗的偏见》,记忆中这是老师赠送的第八本诗文集。看到先生三次易名称呼:第一次是在“新时代”诗坛称“长篙兄”,第二次是称“长篙老弟”,这一次是称“长篙老乡”,倍感亲切。《诗的偏见》是一本综合赏析集,他应该是“诗的正见”,文集的封面采用朴素的豆白色,这符合诗人低调、淡雅的风格。对于评诗中多见熟悉的诗人的作品:如西娃《写诗是一种排毒的过程》、娜夜《新年的一首诗》、西厍《霾》、老巢《短信诗》、黑光《放下了,就是大好河山》等。

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追求语言最大的本体还原性,(这里的还原是指不加修饰或者不经意间的非刻意的语言,不注重技巧。)但是,却又表现出不确定性。(这里的不确定,是指作品表现出出人意料的效果,他同时反映出作品表现的多样性与变化性,非指定性,有时对读者的表现效果是豁然开朗却又不知为何?其实这就是诗歌语言的魅力,重重迭迭,内涵不止。相反,指定性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让人一看便懂。)

当然,另一种对作品的肯定是指对读者的悟感程度,即所响应的程度,感化的程度,这也让读者深入其中。向明老师常常带一个小本子在身边,对遇到的喜欢的诗歌批注或学习,也送给我一个小本子与笔,意在需要学习与创作不止。这本集子里的收集是日常的汇集。我也和老师一样,都是这些好诗的“受害者”,深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向明老师对诗学的感悟,是人与诗与生活浑然一体。不与世争,淡薄名利却终生追求;为人儒雅低调却又不随俗风;不拒世态却又硬朗自信。他是我学习的典范。

习武者不言武,写诗者不言诗。尚武的最高境界是尚德,尚文的最高境界是尚性。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天人合一,诗文合一,才是大德高人。

(何来小虫咻咻不止。)

《九份归来》,而非十全十美,在阿难看来,人生本是一场磨难。也应该“留有余地”,即老师所言:“欲十全十美,巧夺天工,痴人做梦。”

下面列举集中所写

《我要》作者:周梦蝶

我要

把身上的衣服全部脱下

把心上的衣服全都脱下

散发跣足

欹立于“伊甸园之东”

只有哀恸与我相对沉默的地方

让年年月月日日呜呜咽咽

乱箭似的时间的急雨

刮洗斑血的记忆

.

长篙:周梦蝶先生是诗歌的苦行僧,一生多难,早年丧妻,中年丧子,清贫一生。读诗如读人。

向明先生语“孤苦无依,囊空如洗,知道所有的“我要”都是非分之想,他是从来不会伸手向人说“我要”的。”

.

《画面》西娃

.

中山公园里,一张旧报纸

被缓缓展开,阳光下

独裁者、皮条客、和平日、监狱

乞丐、公务员、破折号、情侣

星空、灾区、和尚、播音员

安宁的栖息在同一平面上

年轻的母亲,把熟睡的

婴儿,放在报纸的中央

.

长篙:西娃,作为我力荐的诗人之一,语言能够最大力度地还原语言本身,这件作品显然从集中、零散、泛滥到集中。

.

向明先生语“这首诗只是一个大家都可看到的活生生画面的呈现,没有半句旁白,没有半句罗列,显得这世界每日多么的不平静、不平安、不平合。年轻的母亲把熟睡的婴儿不是放在暖和的襁褓里,而是放在无遮、无挡的公园一张旧报纸上,人一生出来便会落入这么恐怖的深渊?”

.

《短信诗》老巢

.

天气是天气的事

但天气影响我的心情

心情是心情的事

但心情把我留在家里擦家俱

我擦干净家俱

事实是擦干净满屋子灯光

干净的灯光里

我想你,想得一尘不染

.

长篙:老巢,心是被酒泡的,可以说是放任不羁。这里我看到了传统的“九连环”。

.

向明先生语“像这样的直白语言写出的诗,在当今这现代并进入后现代,必须用含混暖昧难以下咽的语言写出的诗大量风行的年代,这种具批判性,且有点杀伤力的诗是会被认是太写实,太露骨而不被重视,且被挑剔排斥的。然而时代的迷惘,人心堕落,诗人写的诗亦奕负一点挽狂涛于既倒的功能责任吧。”

.

《新年的第一首诗》娜夜

它是大道

也是歧途

.

不是哥德式教堂轰鸣的钟声

是里面的忏悔

.

仅仅一个足尖 停顿

或者旋转

不会是整个舞台

.

它怎么可能是谎言的宫殿

而不是真相的砖瓦

它是饥饿

也是打着饱嗝的 涉及灵魂时

却带着肉体

.

是我驯养的 缺少野性和蛮力

像我的某种坐姿

装满水的筛子……

.

长篙:自从我第一次在微信推荐娜夜的诗,向明老师就兴趣地向我推荐。娜夜的语言正如向明老师所讲,具有天生的语言表现能力,我的理解:能最大力度还原本性于语言的诗人,用本真和清澈地表现出来的优雅。

.

向明老师:“娜夜是大陆中生代女诗人中的佼佼者。自她的早年处女作五行诗中即露出她独特不凡的绝对诗人个性。总觉得与众多的女诗人不同,不太合群,总是独自一人站在一旁静观。娜夜说:(诗写的好,人也做的好的诗人,是我景仰的。反之,就是我所讨厌的了。)”

这也符合“写诗先做人的道理。”

.

《天空之上》黑光

.

一切上演过的还得上演

撒旦和黑暗有个密约

.

我是剧中人

又是局外人

.

坐在世界一隅的草蒲团上

默念敬业和诗篇

.

天鹅湖的影子开始移动

水中的月亮也越来越瘦

.

我可以打开身体走了吗

为什么翅膀如此沉重

.

也许可以再等一等

也许天空之上更有天空

.

2016年8月10日

.

长篙:黑光之作通常如同其名:深沉而高亢。

向明老师讲“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在世间活着的自爱与自重。但作为现实世界的一份子,他既是必须照剧本摆布的“剧中人”,又是一个心知肚明清醒的“局外人”。”

.

《五楼》向明

.

怎么爬上来的呢?这五楼

一只背着屋顶流浪的蜗牛

.

怎么爬上来的呢?这五楼

满都是趴着的书,给谁读

.

长篙:这件短作是向明老师90岁写的,向明老师的诗作中常有代数值的作品,一向注重身边细微的观察。在这件爬楼中,人生苦短,缓慢的进程是阅读。这件象征性作品也习惯于自我的认知处理,低格调地提出疑问,暗示出人生的坚定与执着。

我只是初略过目,书中好诗连连,有道诗人自信爱诗,写诗做人,不与他人强争理辩,自有明灯,自创不息。

诚祝老师健康长寿,学先生心如明镜,淡泊名利,永不放弃。

“好诗永远在后面,一生追求一首好诗!”

向明老师和长篙在长沙

民国关于青春理想的诗歌(原创长篙推荐)(3)

长篙写给向明的诗

【莲蓬】

.

千眼伫望

那一双沉甸的乳房

瘦的骨的摇晃

匆匆而逝

水中 一抹残阳

.

佛台

月光

交响

青碧 余晖 馨香

.

如若亲手摘采

划摇小船

穿越火云般的天空

那不是美人如潮汐般的曦光么

昏眩于湖波荡漾

.

同样的时段

同样的地方

不一样的思想……

先生 您不是品尝过么

莲壳点点 如船

2008.6.27

.

注:去年与向明先生见面,台湾诗友冰夕讲,送礼不重要,关健是一颗心。当时送给先生的便是一束莲蓬,时隔一年,夏荷又香。诚祝先生生日快乐!!

.

台北☆向明的诗《莲 座》

.

万花争宠

娇柔都似淑女名媛

.

唯有妳

从乌泥浊水中

挺拔而出,以清纯

惊艳

.

怪不得

我佛要端坐其上了

.

只因为

妳像佛掌

也托送法喜因缘

.

台北向明诗人前辈2008.6.29笺注湖南长篙老弟又记起贱辰将至,并致赠《莲蓬》一诗,非常感动。忆及去年2007在长沙见面,他带来刚摘下的莲蓬及莲子一大袋,我见莲蓬想及佛前莲座,曾有一诗赞之,现抄来回赠长篙弟及诸大德。

向明简介

★★★★向明★★★★本名董平,1928年生,湖南长沙人。军事学校毕业,蓝星诗社资深同仁,曾任蓝星诗刊主编、中华日报副刊编辑、台湾诗学季刊社社长、年度诗选主编、新诗学会理事、国际华文诗人笔主席团委员。出版诗集有《雨天书》、《狼烟》、《五弦琴》、《青春的脸》、《向明自选集》、《水的回想》、《随身的纠缠》,诗话集《客子光阴诗卷里》,童话集《萤火虫》。主编台湾《1984年诗选》、《1990年诗选》、《1992年诗选》等。曾获优秀青年诗人奖、文协文艺奖章、中山文艺奖、国家文艺奖、1990年大陆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评比一等奖、世界艺术与文化学院于1988年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作品被选入国内各大诗选、英法文现代诗选、日文华丽岛诗选、亚洲现代诗集、南斯拉夫诗选,及英、德、荷文版中华民国诗画专辑,日文世界现代文库等。

【午夜听蛙】

非常牛

非蜀犬

非闷雷

非撞针与子弹交媾之响亮

非酒后怦然心动之震惊

非荆声

非楚语

非秦腔

非火花短命的无声噗哧

非瀑布冗长的串串不服

非梵唱

非琴音

非魔歌

非过客马蹄之达达

非舞者音步之恰恰

要婴啼、亦

非莺啼

非呢喃、亦

非喃喃

非捏碎手中一束愤懑的过瘾

非捣毁心中一尊偶像的清醒

非燕语

非宣言

非击壤

非街头示威者口中泡沫的飞灰烟灭

非西红柿加鸡蛋加窗玻璃的严重失血

非鬼哭

非神号

非花叫

非凤鸣

非……

非非……

非非非……

非惟夜之如此燠热

非得有如此的

不知所云

【长篙简析】这首诗的魅力是让人惊大眼睛,在原生态的杂乱中寻找天然的感动。与众不同的感受与表达方式,一泻千里却零而不散,重重垒迭却又细而不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