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古城导游词完整版(台儿庄古城导游词)
台儿庄古城导游词完整版(台儿庄古城导游词)天后宫,建于清朝初年,由福建商行集资修建,在清代香火旺盛,不仅是福建商人的精神家园,也是过往船家朝拜妈祖的圣地。天后又称妈祖,海神娘娘,奉为海神护佑航船安全,妈祖信仰最初在福建流行,后来演变成全国性的海神崇拜,台儿庄有天后宫的存在,是闽商在云河流域经商传播妈祖信仰的见证,也折射了台儿庄对南方客商的吸引力。船型街,长110米,中间宽60米,四周环水形似扬帆起航的巨船,寓意“大河行舟,一帆风顺”,设计为大运河非物质文化博览园。船型街不仅整体像一艘巨船,而且里里外外还塑造绘制了许多小船,中间这艘船是乾隆皇帝的龙舟形貌,这尊石雕作品是镇水兽,保证河水波澜不兴,航行安全。当年这儿没有船型街,是一块空地,在这里建船型街是古城创古理念的体现。台儿庄因运而兴,在明清两代一直是运河重镇漕运枢纽,使台儿庄繁荣的原因,是船只带来的人流和物流,所有的商业和服务业都建立在航运之上,船是渔民的家园也是给台儿庄带来财富
台儿庄古城,天下第一庄,这是清朝乾隆皇帝御赐。形成于汉代,发展在元代,繁荣时期在明清两朝。在清朝时期台儿庄常住人口5万人,流动人口七八万,在此经商和定居的来自四面八方,带来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容纳了各种宗教信仰,据文献记载,大战前的台儿庄大小庙宇就多达72座。台儿庄是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是漕运的枢纽,富有各路商机,吸引三教九流人士到此安家布道,谋求发展,成为不同文化的汇集之地。1938年在抗日战争时期,爆发了台儿庄战役,毁于战火。但是这次战役极具意义,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在抵抗外敌入侵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胜利,也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在战场上的第一次战败。当时亡国论甚嚣尘上,台儿庄大捷打出了中国人的士气,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国威,为爱好和平的力量注入了必胜的信心。
2008年4月8日枣庄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了台儿庄古城的重建工程,2010年5月1号正式开城。古城占地2平方公里,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29个景点,是中国国内最大的古城,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中国最美水乡之誉。古城内有古河道、古码头、中华古水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与波兰首都华沙同属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
眼前的是古城西门,也叫台城旧志,是旧城的标志。天下第一庄是乾隆皇帝的御笔,中华古水城是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的题字。
参将署,这座建筑就是参将署俗称大衙门,门口这条古街叫做大衙门街,全长1000多米,贯穿古城的东西。门前两根旗杆刻有太平二字的方形容器,里面装的是五谷杂粮,为一方百姓祈求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参将署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正三品参将行署,参将是副总兵,相当于现在省军区的副司令员,一个沿运城镇为什么委派这么一个高官进驻呢?这是因为从微山湖湖口到江苏骆马湖这段运河一度盗匪横行,官船和商船经常收到抢劫。据史书记载,顺治皇帝即位后令江南织造局织造两件龙袍,运输途中,在台儿庄以西的德胜闸被号称“九山王”的盗匪劫走,这一龙袍抢劫案震动朝野,从此朝廷对这一段的河道安全异常重视,设立专门机构,委派正三品参将负责防务。
三恪堂与运河税史馆,这组建筑叫做三恪堂俗称陈家大院,是清朝末年台儿庄富商陈家的府第。陈家大院取名三恪堂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忘先祖,三恪指周武王灭纣后,把前代三王朝的子孙封王侯名号,表示是他们的客人不是臣子,以表敬重。商之后封于宋、夏之后封于杞、帝舜之后封于陈,台儿庄的陈姓以三恪堂为堂号,表示他们是帝舜的后人。第二个意思是表示为人处世的态度,在西周时期,恪守的恪和客人的客相通,意思是尊重和尊敬,三恪就是敬畏天地人。台儿庄没有收税的钞关,但是陈家大院的主人陈扶清是淮安的六品税官,所以在三恪堂设立中国运河税史馆。
翠平学馆,这座庙堂式建筑是一所私塾学校,始建于清朝乾隆八年,是尤家办的义学,对外收徒,1938年毁于战火,在原址重建。有一副楹联:跬步休轻,可酬胸内摩云志;寸阴莫误,请听门前流水声。意思说:学子循序渐进的脚步是实现凌云壮志的基础;在学习的道路上不要耽误一寸的光阴,时间像流水一样流逝,永不回头。
谢裕大茶行,是一座木雕茶楼,始建于雍正十年,由浙江茶商沈绮建造,名为苏杭茶楼,后来到了咸丰七年,徽州茶商谢正安收购了苏杭茶楼,在1938年毁于战火,因为都是木质结构相传三天大火不灭,后来在原址重建。这里所展示的茶艺文化独具台儿庄特色。
船型街,长110米,中间宽60米,四周环水形似扬帆起航的巨船,寓意“大河行舟,一帆风顺”,设计为大运河非物质文化博览园。船型街不仅整体像一艘巨船,而且里里外外还塑造绘制了许多小船,中间这艘船是乾隆皇帝的龙舟形貌,这尊石雕作品是镇水兽,保证河水波澜不兴,航行安全。当年这儿没有船型街,是一块空地,在这里建船型街是古城创古理念的体现。台儿庄因运而兴,在明清两代一直是运河重镇漕运枢纽,使台儿庄繁荣的原因,是船只带来的人流和物流,所有的商业和服务业都建立在航运之上,船是渔民的家园也是给台儿庄带来财富的载体。像咱们常用的祝福语:一帆风顺、一路顺风都是对航运者的祝福,船型街是对运河航行者的祝福也是对所有游客的祝福。
天后宫,建于清朝初年,由福建商行集资修建,在清代香火旺盛,不仅是福建商人的精神家园,也是过往船家朝拜妈祖的圣地。天后又称妈祖,海神娘娘,奉为海神护佑航船安全,妈祖信仰最初在福建流行,后来演变成全国性的海神崇拜,台儿庄有天后宫的存在,是闽商在云河流域经商传播妈祖信仰的见证,也折射了台儿庄对南方客商的吸引力。
闸官署,是管理船闸闸官的官邸,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现在设置为台儿庄奏疏展馆,通过运河奏疏向游客讲述台儿庄运河的故事。
关帝庙,建于清朝雍正年间,来台儿庄做生意的有许多山西商人,他们崇拜故乡的圣贤关公,集资修建了这座关帝庙,作为议事的会馆,农历五月十三的关帝庙会,被当地人称作关老爷磨刀日,如果下雨不能打伞,任凭关老爷的磨刀水浇淋,以获得好运。
扶风堂,也叫万家大院,是祖籍扶风的万家修建,属晋派建筑。万家来到台儿庄后因漕运发迹,鼎盛时期店铺商号20余家,官银40万两,被称作四十万。古代一斤为16两,一块银元7钱重,按今天的市价一块银元折合人民币200元,40万两折合人民币有18亿,这也算是巨富了。
招幌博物馆,陈列了明清及民国时期500多件招幌,招徕市声60余种,再现了京杭运河特别是台儿庄绚丽多彩的商业文化风情。
好了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多包涵,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