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夜晚语录(随笔八月之光)
八月的夜晚语录(随笔八月之光)今年为什么会忘了这个心跳的日子?我想,也许是我老了,该忘了,也许是八月的多重考验,转移了我神经深处的注意力。我正是在这样的煎熬中,忘却了9月1日,我该上学的日子,37年前雷打不动,该捏着汗渍渍的口袋里的钱,穿一身母亲缝的新衣裳,背着小书包或骑着那个年代时髦如今天的宝马一样的单车,后面拖一口哐哐作响的木箱,去报名、上学。就是离开学校的37年,除了梦中见到,每到这个日子,我的神经都要绷紧一下,虽然我不上学了,我的孩子,我亲友的孩子仍然在读书,我仍然为他们紧张。今天,和全成都市的人民一样静默在家里,读书倦了,又听到淅淅沥沥的秋雨敲窗的时候,我就在想,9月1日,我一生中最重要、最难忘的日子,当年它对我的折磨,让我寝食难安,以致于对它心旌摇曳,甚至神经过敏一般的感觉都到哪里去了呢?我想,一定是八月。今天早上,我在朋友圈的微信中,看到一位小朋友这样说,八月的我们和我们的城市一同经历了高温酷暑、疫情肆虐
八月就这么过去了!
也许是太过于刻骨铭心,八月的日子好像比一年的时间还长,比我记忆中最苦难的童年时光还难熬。
读这本书才知道小说世界的博大精深
昨天,当日历跳进9月1日时,我对这让我揪心又敏感的日子已没了此前那种一听到这个日子,一想到这个日子就小心脏砰砰跳的感觉没有了,仿佛它只是个普通又平常的日子。
今天,和全成都市的人民一样静默在家里,读书倦了,又听到淅淅沥沥的秋雨敲窗的时候,我就在想,9月1日,我一生中最重要、最难忘的日子,当年它对我的折磨,让我寝食难安,以致于对它心旌摇曳,甚至神经过敏一般的感觉都到哪里去了呢?
我想,一定是八月。今天早上,我在朋友圈的微信中,看到一位小朋友这样说,八月的我们和我们的城市一同经历了高温酷暑、疫情肆虐、宅家静默,但我们依然坚强,我们的城市依然美丽。这位小朋友从遥远的北方来到号称闲适、舒服、安逸又大气、包容的,有天府之国之美誉的古城成都,成都悠久、雄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都麻辣鲜香的美食,相比准一线城市,不是太高的房价,丰富的物产,让这位小朋友感受和享受到了同样的付出,而获得的甜美的幸福高指数,除了傻子,谁不爱这座像姐姐一样宽厚,像母亲一样慈祥的城市呢?!
联想到我来这座城市的2006年6月,那一年的那个月的气温也高达40度,也让我热得发狂,但到了八月时,芙蓉花一开,秋凉也就频生了!今年不一样,仿佛要让我们对八月进行一番重新认识一样,热浪奔涌,不舍昼夜,除了待在空调凉爽的风里,身体像生产汗水的工厂,一刻不停地、山泉般往外喷涌,让人没有片刻的安宁!
我正是在这样的煎熬中,忘却了9月1日,我该上学的日子,37年前雷打不动,该捏着汗渍渍的口袋里的钱,穿一身母亲缝的新衣裳,背着小书包或骑着那个年代时髦如今天的宝马一样的单车,后面拖一口哐哐作响的木箱,去报名、上学。就是离开学校的37年,除了梦中见到,每到这个日子,我的神经都要绷紧一下,虽然我不上学了,我的孩子,我亲友的孩子仍然在读书,我仍然为他们紧张。
今年为什么会忘了这个心跳的日子?我想,也许是我老了,该忘了,也许是八月的多重考验,转移了我神经深处的注意力。
八月之光,是余华自以为是他的老师、美国小说家福克纳的一部小说的名字。他用奇怪的写作手法:一会儿诗歌般跳跃、一会儿散文般倒叙、插叙,一不小心就跟不上他的思路和故事发展的进程。他写了一个黑人孤儿被收养,恩将仇报地杀死养父,杀死与他有恋情的白人老妇人。该书对人物心里活动的描写和刻画人物性格都独具一格。
福克纳把这本书定名为《八月之光》,的确让人费解,但我喜欢。因此,我把它用来祭奠我们经历了集N年不遇、N种考验,又让我们坚强团结、奋勇前进于一起的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