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故宫古典美图:一城百样春 在故宫看到澳门风物

故宫古典美图:一城百样春 在故宫看到澳门风物19世纪乘船进入澳门海域时第一座可以见到的中国庙宇,就是妈祖阁。过往妈祖阁前方有一个半圆形的空地,是高出海面一米左右的地基,旗杆立于空地的石座上。其更前方是供渔船泊岸的码头,渔艇靠岸,桅樯林立,这是19世纪澳门充满生机的景象。展览的第二系列作品以妈祖阁一带作为起点进入社区,透过画作欣赏澳门内港、妈祖阁古建筑群、西望洋山、南湾和东望洋山等沿岸景致。在妈祖阁前风景妈祖阁,澳门人俗称“妈阁庙”,位处澳门半岛的西南面,是澳门现存有实物可考的最古老庙宇群,庙内及后山尚有“洋船石”“海觉石”和其他珍贵摩崖石刻,为澳门极具代表性的文物瑰宝。据传说,当初葡萄牙人就是在妈祖阁前的海湾登岸。其后,来自海内外的过客旅人、诗人画家,来到澳门均会慕名前来妈祖阁参观,使妈祖阁成为澳门最著名的景点和文化符号之一。

1824年 英国画家 绘制 北眺澳门南湾景色

开埠之后,随着更多中国人的迁入和葡萄牙人的定居,澳门半岛逐渐形成几个华人村落和葡人社区,尤其是沿海的南湾、内港,以及望厦等地方,形成有机的生活集合,至今仍体现在澳门街道名称里,保存着部分当时的生活形态和特征。此系列作品以版画呈现地图、地志画的文化传播特性,以及作为媒介的水彩写生和油画,从多角度远观澳门。

沿海的内港,位于澳门半岛西面,是华人聚居的区域之一。在一幅水彩画作中,海面上除了一艘西式船只外,全是中式船只,澳门若干标志性的建筑物在画中均有所表现。画作右侧可以看到浓荫下的妈祖阁和其附近密集的中式船只;中部是西望洋山(主教山)及其上的教堂,城中最高的建筑物是主教座堂;画作最左茂密树林之处则是白鸽巢公园。尽管岸边房子的表现上比较概念化,但画家在处理海面时对色彩的层次有着良好的把握。

故宫古典美图:一城百样春  在故宫看到澳门风物(1)

内港风景 马西安诺·安东尼奥·毕士达 (1826—1896)

在妈祖阁前风景

妈祖阁,澳门人俗称“妈阁庙”,位处澳门半岛的西南面,是澳门现存有实物可考的最古老庙宇群,庙内及后山尚有“洋船石”“海觉石”和其他珍贵摩崖石刻,为澳门极具代表性的文物瑰宝。据传说,当初葡萄牙人就是在妈祖阁前的海湾登岸。

其后,来自海内外的过客旅人、诗人画家,来到澳门均会慕名前来妈祖阁参观,使妈祖阁成为澳门最著名的景点和文化符号之一。

展览的第二系列作品以妈祖阁一带作为起点进入社区,透过画作欣赏澳门内港、妈祖阁古建筑群、西望洋山、南湾和东望洋山等沿岸景致。

19世纪乘船进入澳门海域时第一座可以见到的中国庙宇,就是妈祖阁。过往妈祖阁前方有一个半圆形的空地,是高出海面一米左右的地基,旗杆立于空地的石座上。其更前方是供渔船泊岸的码头,渔艇靠岸,桅樯林立,这是19世纪澳门充满生机的景象。

故宫古典美图:一城百样春  在故宫看到澳门风物(2)

泊近澳门妈祖阁的舢舨 乔治·钱纳利 绘

妈祖阁庙前地上,有携子而过的渔妇,有熟食摊档,亦可看到当地人剃头的场景。妈祖阁庙前地滨临内港,昔日毗连海岸,随着道路开辟成为广场前地,前地街面铺设黑色、土红色和白色的葡式碎石路面,并砌成波浪形图案。每年农历三月廿三的妈祖诞,人们都会在前地搭起上演酬神神功戏的大戏棚。

故宫古典美图:一城百样春  在故宫看到澳门风物(3)

1839年 妈祖阁街景,妈祖阁庙在不同的时代都攘来熙往,热闹异常。

故宫古典美图:一城百样春  在故宫看到澳门风物(4)

1862年 澳门妈祖阁

故宫古典美图:一城百样春  在故宫看到澳门风物(5)

猜您喜欢: